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蘭亭敘散文隨筆

蘭亭敘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4W 次

“蘭亭敘”是一間茶館,挺普通的,在成都的一條巷子裏。這名字跟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臨流賦詩時寫的《蘭亭集序》沒什麼關係。只是精明的茶館老闆附庸風雅,巧用諧音給茶館起名以招徠茶客罷了。演變了的辭趣果真奏效,巷子裏那麼多茶館,我單是因了這“蘭亭敘”之雅稱而走進去品茶的。

蘭亭敘散文隨筆

“蘭亭敘”爲典型的清末民初“老成都”建築風格。前後兩進,四合小院,八角四方,兩個天井。屋舍紅檐青瓦,黛脊粉牆,鏤花門窗。大門兩側各有石鼓,門楣上雕着金爪、佛手等飾物。房脊裝飾飛禽走獸,舒展俏麗,完全是因襲北方民居建築的規制。門廊兩側各置一盆綠蓬蓬的“大葉傘”,廊內一撫琴少女,你就踏着輕柔的琴音走進茶館。

這“蘭亭敘”完全是一派優雅清明的風貌。前後兩院相連,宅中有園,園裏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樹下點綴以流水和花草。高愈兩丈的芭蕉樹,闊葉四展,蔭滿庭院。各種花草,臨牆擱擺。翠竹盆景,巧置堂前。茶客雅集,慢飲輕談。掏耳師父一襲中式紅衣,手持勺鏟,全神貫注,輕撥慢撣,收展自如。揀一圓桌,蓋碗茶,竹葉青,輕酌細品,談天說地,也算嘗過一回成都“慢生活”的滋味。

我想“蘭亭敘”的存在,主要並不在於物化了的外在氣象,它所釋放張揚的,是一種區域所專有的文化氣息。這個區域便是成都,首先是寬窄巷。因此可以說,“蘭亭敘”所在的寬窄巷,從文化層面上講,體現了巴蜀文化的血脈和基因,代表了成都這座古老的“錦官”之城的內在氣質。由此還可以說,寬窄巷亦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符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尤其值得提及的是,這兩條早先幾近衰敗的老街,如今竟成爲海內外知名的勝景,就不能不敬佩成都人的精明和勇氣。其實所謂寬窄巷,三百多年前,只是清廷派赴西部平叛後留駐的官兵修築的“少城”內街。歷經歲月風雨,如今,別的街市樓臺早已隨風飄逝。前些年,一批很有文化素養、很有長久眼光的人,從破舊的兩條小巷上,拂去歷史的塵埃,修舊如舊,使古老的“少城”再度煥發神采。而如今,修葺一新的寬窄巷,樓院亭臺之典雅,市井商賈之繁盛,堪稱中國北方衚衕文化的“範本”。我去寬窄巷,正是初秋的傍晚,細雨如絲,巷街空濛。小巷兩側,古樸典雅的四合院、茶館、商鋪,疏密相接,錯落有致。黃金竹、古榕樹和各種翠綠的攀爬植物,裝點着樓屋粉牆。街市自然是熱鬧的,蓋碗茶館、私房餐飲、休閒客舍、風味小吃、娛樂小屋,排滿石街兩側。不時可見“老成都”們腳踏拖鞋,半臥藤椅,輕搖紙扇,品茶閒談。擺龍門陣、打麻將、下象棋、遛鳥聽書,悠閒也愜意。成都,巴蜀文化滋養下的市井生活姿態,實在是閒適又溫馨。這一文化意義上的民居、民俗、民風,與高樓、喧囂和浮躁,形成鮮明的性格對比,其表現出來的生活底色之個性化,可能正是我們今天千呼萬喚、刻意挽留的市井文化之真諦。

就城市整體發展的諸多選項而言,寬窄巷一定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僅僅把它作爲繁榮城市和引動經濟發展的楷模,也許是很不夠,很不準的。它留給城市最可珍貴的`,一定是千百年間從時光隧道流淌過來的文化積累和歷史沉澱傳承給後人的沉邃記憶。正是這些影形難覓的文化遺產,構成鍾靈毓秀、人才輩出的一方熱土。在這方面,或許比寬窄巷更富魅力的,當屬福州的“三坊七巷”了。“三坊七巷”,原本是福州南后街兩旁從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條坊巷。向西三片稱“坊”,向東七條稱“巷”。就是這形成於唐宋時代的十條坊巷,千百年來“沐甚雨,櫛急風”,一路風塵走來,上演了影響歷朝歷代,特別是影響近代的一幕幕活劇。譬如,虎門銷煙的民族英雄林則徐、中國近代造船航運奠基人沈葆楨、近代啓蒙思想家嚴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覺民、晚清著名思想家左宗棠、著名作家冰心和郁達夫、著名翻譯家林紓,等等。坊巷內歷代多住儒林學士,狀元進士舉人成衆。如今修整一新的“三坊七巷”,石板鋪街,粉牆黛瓦,名居古宅舉目皆是,茶樓店鋪不計其數。漫步坊巷,偶見亭臺樓閣、假山小泉,奇花異草裝點其間,盡顯華貴儒雅之風采。是否可以這樣說,“三坊七巷”是福州千年歷史的濃縮版,是八閩大地燦爛文化的一顆明珠,是區域整體文化沉澱累積的精華。這些,不正是我們孜孜以求的推進社會進步的動力源泉嗎?

錢穆先生在《民族與文化》一書裏說:“民族、文化和歷史,三者間是互爲作用和缺一不可的”。又說:“沒有一個有文化的民族會沒有歷史的,怕也沒有一個有歷史的民族會沒有文化的”。錢先生自然不知道他百年後人們在城市發展方面遇到的某些尷尬和無奈,但是他對類似問題的認識和忠告,就像面對我們一樣。

一個有作爲的城市,請善待你的文化記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