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白髮依稀始換筆優秀抒情散文

白髮依稀始換筆優秀抒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8W 次

陸老師是土生土長的小崑山人,退休前是位語文教師。生活在“二陸”故里,敬仰“二陸”先賢,感悟“二陸”文化。因與“二陸”同姓,他常常戲謔自己同姓三分親,五百年前是一家。

白髮依稀始換筆優秀抒情散文

老年大學開展“上海之根,美麗松江”徵文活動,陸老師積極參加。他靜坐桌前,沉思片刻,成竹在胸,一揮而就,一氣呵成。看那寫在傳統方格稿紙上的文章,字跡工整,標點規範,無一塗改,猶如龐中華的鋼筆字帖,令人叫絕。

老先生告訴我們,他的字是“童子功”,小時候讀過幾年私塾的父親,扔過來一本字帖,天天臨帖習字,若寫不好,父親揮動竹尺,一頓竹板夾肉伺候,嘴裏還不停地說“朽木不可雕也”。打完之後,常常舉着一雙紅腫的小手,匆匆撲向爬滿青苔的石階,雙手捂在冰涼的石階,那是最好的止痛藥。看來現如今的人寫字猶如鬼畫符,大概就是兒時少吃了竹板夾肉的緣由。

文章寫好,按要求是電子文稿。不會電腦的陸老師犯難了。做IT的孫子拍拍胸脯,攬下了這個活計。鍵盤一陣敲打後,手寫稿變成電子稿。陸老師伸頭一看,內心一陣抓狂,錯字滿篇,標點亂點,真真是慘不忍睹。懷着對文字的敬畏,祖孫共同修改,幾番回合下來,老先生累得滿頭大汗,孫子也不耐煩了。罷了,罷了,求人不如求己,“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陸老師報了老年大學電腦學習班,“八十歲學吹打,從頭開始”。寒來暑往,每日手敲鍵盤,對於喜寫作的`陸老師,筆換鍵盤真真的不習慣。三個月後,電腦學習班結業。用陸老師的話,電腦剛剛脫“盲”,小學一年級的水平。

從此,陸老師的書桌上支起了一臺電腦,那是孫子淘汰的二手貨。坐在書桌前,窗外陽光明媚,清風吹拂,老先生低頭敲鍵,擡頭看屏,低頭擡頭,不一會兒,眼花頸痛,堅持不了。更要命的是,大腦“斷片”,靈感全無,一片空白。老先生嘆口氣,敗下陣來。

痛定思痛,老先生重又拿起了筆。當他輕輕攤開稿紙,提筆寫字,字香紙香撲面而來,彷彿神助,一篇文章一蹴而就。文章寫成,趴電腦前,筆換鍵盤,敲敲打打,手寫稿變電子稿,在陸老師眼中,令人仰慕、心生敬畏的文字,經自己一筆一劃寫成猶如天上明月,盛開的鮮花,賞心悅目,有生命,有溫度。而打在電腦上的字,猶如“水中月,鏡中花”,冷冰冰,無生命。

清明節到了,陸老師攜“夕陽紅”讀書班文友登小崑山,拜謁“二陸”先賢。一身乾淨合體的中式衫褲,一條菸灰色的長圍巾飄在胸前,文友驚呼陸老師好儒雅,老先生清矍的面容,微微含笑,嘴角上揚,一副很受用的模樣。“二陸”草堂內,他親手打開稿紙,那是一張潔白的宣紙,一行行行草,猶如行雲流水,酣暢靈動,字字力透紙背,禿筆書草,頗有幾份陸機平復帖的神韻。孫子擔心爺爺眼神不濟,要打印在A4紙上,爺爺擺擺手,說道“你不懂”。聽老先生聲情並茂讀祭文,猶如山上吹來漢晉之風,穿越千年,與先賢交流互動。

在“信息時代”的今天,誰還會潛下心沉浸於一個人的閱讀與寫作。陸老師常說退休了,不再爲“五斗米折腰”。小崑山下,“置三分閒地,借一片秋月,邀朋友三五”,共同“採菊東籬”,有感悟,有意境。提筆就寫,白髮依稀始換筆,不忘初心,開始一筆筆地寫,一鍵鍵地敲。筆與鍵盤輪番交換,篇篇文章“飛”上電腦。歌德說“如果工作是一種樂趣,人生就是天堂!”在陸老師心中,換筆就是樂趣,寫作就是天堂,他誓將“換筆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