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我死了嗎的散文

我死了嗎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3W 次

這幾天,我陷入一種奇怪的思慮中,感覺自己是死了。一方面,我還在吃飯、睡覺、晨練,輔導學生學習,像是正常地活着;另一方面,我突然對碼字有些絕望了,沒感覺了,長達12天沒在空間發表東西了,像簡書平臺上文還在人已經死了的作者一樣。

我死了嗎的散文

是啊,人死了,更文便停止了,像我的簡書文友付強一樣。於是,我爲付強寫了近似追悼性的文章《付強的未了夢》。我雖然沒死,但像付強一樣停止了更文,不就和死了一樣嗎?

付強死了,我爲他寫了文章,力所能及地告訴世人他曾經對文學的付出和取得的丁點成績——我也算沒白寫,有朋友就找我尋付強的文章看。不知道我死了,有沒有朋友肯爲我寫上三言兩語,引誘讀者看我寫的東西。

更文的時候,有幾個朋友過來評論、點贊甚至打賞,現在我感覺自己死了,死了十天半個月了,並沒有誰打問一聲關注一下,那麼時間再長些會怎樣?怕是更沒人理會探問了。

我真是死了嗎?死了真是這樣無聲無息波瀾不驚雁過無痕?

我死了,曾經賣出送出的我的幾本書,孤零零地呆在哪個書架或角落,可有可無地苟存於世。

幾天不寫的時候,我還會看書。無意中碰見芥川龍之介的書,翻開看,爲他寫的《羅生門》等小說吸引。心想,這麼有名的作家,自己竟這麼晚纔看到他的書,真是孤陋寡聞。他是特別有才的,天才作家一類的`,35歲時卻因“ 恍惚的不安”主動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恍惚的不安是指什麼?是人際關係的糾纏,是情愛挫折的打擊,還是人生意義的拷問?我不得而知。

芥川龍之介死了,死於1927年。他死後91年,我看到他的書,感受到了他的心跳、他的呼吸、他的思想、他的灑脫聰敏與深刻無奈,如此,他又似乎沒死——在我的心裏栩栩如生。

我的文字的價值自然無法也不敢和名家相比,但即使他們的是山我的是石,他們的是海我的是水滴,也還是有那麼一點價值在。千百年中,僥倖有一位朋友翻到見到我的文字,並心有所感心有所動,我也豈不是會借書還魂扇情人間了嗎?

我死了嗎?是死過幾日,卻又活了過來,這篇文字就是證明。

文字是精神的東西,比肉體存活的時間更長。但憑這一點,我就得繼續我的碼字苦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