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所有的夢想都開花散文

所有的夢想都開花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25W 次

1

所有的夢想都開花散文

父母親的夢想就是通過辛勤的勞動養活自己的四個孩子。

在鄉人的眼中,我家是窮到骨髓裏了。因爲胃病的緣故,父親不能幹重活,所以生產隊長安排他幹放羊、挑糞等比較輕省且工分不多的活計,所有養活我們哥姐四個的重擔幾乎全部被母親承擔。在整整一個冬天,母親光着腳丫站在寒冷刺骨的河水中治理河堤,現在變形且長期疼痛的關節炎就是那時落下的;母親幹着和男人一樣的重活,挖地,耕種,碾場,起早貪黑地勞作,可養活我們還是很艱難。

父親少時亡父,奶奶丟下一個六歲的弟弟和一個三歲的妹妹被迫改嫁,兄妹三人居無定所,食不果腹。在他的世界裏,吃飽穿暖是人生最大的目標,長兄爲父,養活弟弟妹妹的責任自然落到他的肩上。上世紀50年代的中國,民風淳樸,錢還不是衡量人與人關係的唯一標準,父親把弟弟妹妹寄養在堂兄那裏,自己跑出家門,在一個叫張掖的地方,當了隸屬於彭德懷將軍領導的部隊的士兵,給當時的團長趕馬車,大概就是勤務兵,把僅有的軍餉寄給堂兄作爲弟弟妹妹的養資。據父親將,他的團長是很原則的人,和士兵們吃同樣的飯,穿同樣的衣,家屬的日子也是飽一頓飢一頓,父親就利用給部隊食堂辦伙食的機會,總要揹着團長給他的家屬送去大米蔬菜。在父親的兵還沒當夠的時候,彭將軍卻被中央批判,父親這支“黑兵”突然被解散回家。2008年,國家解決這隻軍隊老兵待遇問題,父親很榮幸地在民政局領到一份補貼,每年大約3000多元。

回家之後,父親的日子越加困難,何況還有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後經大隊推薦,父親又到蘭州鐵路局酒泉分段當了鐵路工人,在一個煤窯爲火車挖煤,一次煤礦漏頂,父親被埋,腰部斷裂,整整昏迷了一個多月,所有人都認爲父親不會活下去,可心有牽掛的父親卻奇蹟般地活了過來,在被上級定爲二級傷殘之後,他不顧單位領導和同事的勸告,依然選擇了回家。很多時候,我問父親回家的原因,他總是一言不發,後來問得次數多了,父親就說:“我不回家,死在外面,你娘和你們姊妹怎麼活下去?”在唏噓和指責聲中,我感到錐心的疼痛。活下去,多麼無奈而現實的問題啊!

我們都以爲,父親早已忘記1962年的那段往事,可在2012年,母親打來電話,說父親突然想不通了,要到蘭州鐵路局去查找檔案,找領導要個說法。沒有任何證明材料,我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爲了了卻一位70多歲老人的心願,我儘自己所能,動用了自己僅有的關係,在蘭州鐵路局進行查詢,結果自是差強人意,父親長時間感到不平,總是抱怨我沒有盡心。可是敬愛的父親,我知道,你想盡自己的努力,爲你已步入中年的小兒子給些幸福,只是已經風燭殘年的你,怎麼還能把兒女們的幸福扛在自己的肩上?

在我的記憶裏,父親的胃病很嚴重,每天收工,他總是趴在炕上呻吟,我年紀小,就踩在背上幫助父親緩解疼痛。母親是要強的人,在那樣艱難的歲月中,努力供給哥哥姐姐們上學,沒有讓他們輟學回家掙工分,缺少勞力的家裏窮得連取一粒止疼片的錢都沒有,父親的胃病就一直拖着。貧窮和疼痛讓父親暮氣沉沉,村子裏的人都侮辱性地稱他爲“駱駝”、“老頭子”,小時候,我爲了維護父親的尊嚴,總是和他們打架。可是,貧窮哪有尊嚴?打架怎能改變命運?上大學讀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看到主人公孫少平爲了讓父親的唾沫渣滓濺到別人的臉上而努力勞動,我常常淚不自禁。幸福是相同的,不幸各有各的不同,就在那一刻,我把路遙先生樹爲前進路上的標尺,奮力和貧窮的生活抗爭。

70年代的父親,仍然活得房無一間,瓦無半片,僅有的一間老屋,還是隊上暫時劃撥給父母的。我家當時住在大隊院部,是解放前地主陳田家的偏屋,院子很大,北面是我家老屋,南面是大隊倉庫,裏面儲藏着全隊的口糧,時常有神氣的保管員打開鎖子拿走吃的;大門高而闊,二尺多寬的門檻是我玩累了睡覺的地方,院子外面是小隊碾場的地方,堆滿了各種柴禾。面對幾屋子的糧食,成堆的燒柴,我的父母從未往拿過一粒糧食,抱過一回柴禾,一家人依然和飽餐無緣,依然與冰冷爲伍,依然等待着國家的救濟,似乎有一把無形的大鎖,鎖住了通往吃飽穿暖的大門。

那時的父親還有一次出去工作的機會。他曾經當兵的部隊團長做了蘭州石化廠的黨委書記,感念父親對他家的幫助,曾派人三次領他去當工人,可怕我們餓死的父親還是沒有出去,繼續留在隊裏掙工分,這一次,父親徹底關閉了我們全家的幸福。我們不能理解他的固執,都抱怨過父親,質問過父親,可他從來不去辯解,和一羣少不更事的兒女,有爭論的必要嗎?

現在看來,父親錯過了許多次可以不用勞作就能養活我們的機會,可生活充滿了各類矛盾,假如他出去工作了,我們兄弟姐妹的命運就比現在好嗎?

國家總要進步,艱難總會過去,一個苦難時代的終結,預示着一個偉大時代的到來。對於父母那一代人,能讓自己的兒女健康地活了下來,這就是他們一生的榮耀!

2

貧窮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改變。80年代初,國家將土地劃分給農民,我家雖然分到了屬於自己的土地,但貧窮似植入皮膚的顏色,無論你怎樣搓洗,它總是吸附在身上。一家人依舊穿着救濟的黃衣服,吃着黍面黑饃,擠在一張大炕,欠隊裏的200塊錢依舊無法償還。

集體解散時,大隊部院內的房子和大門拆散分給了鄉人,我家只留下北面的老屋和一座空落落的大院。大哥已高中畢業,回家協助父親伺弄土地,日子雖然艱難,可總算有了盼頭,修一座上房,蓋兩座偏屋,就是他當時最大的夢想

大哥結婚之前,父親利用分到的柳椽在老屋的西邊搭了一間小屋作爲他的婚房,東邊蓋了兩間大點的廚房,父母、二哥和我睡在老屋,姐姐睡在廚房,一家人的日子就在沉甸甸的貧窮中艱難前行。

大哥有一身的好力氣,是種莊稼的好手。在父親的帶領下,他和大嫂辛勤地勞作在自家的'土地上,解禁了大地也很解人意,即使在路邊插一根樹枝,也能長成參天大樹。大哥他們播種的麥苗瘋了似的生長,結的穗子粒大腰圓,夏季的麥場是全家人最快樂的節日,母親將麥香四溢的白麪烙成嫩黃的大餅,我們就着炒熟的辣子放開肚皮海喝猛吃。兄妹們正是長身體的年齡,常常將吃尺八的大鍋吃個底朝天,父母看着我們的吃相,臉上終於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在解決了溫飽的同時,大哥就在川水地裏種植瓜果蔬菜,用來換取修房的鈔票。每年冬天,大哥在河裏撈足足夠種植辣子西瓜的砂子,然後頂着刺骨的寒風,拉着架子車一趟趟從河灘運往瓜地,爲第二年春播做好第一道工序。清楚地記得,每天早晨5點,大哥準時喊醒貪睡的我和二哥,拉上架子車一深一淺地走在凍得硬邦邦的大路上,那時的冬天似乎特別寒冷,北風能凍破人的臉皮,大雪似乎下透了整個冬季。從河灘到瓜地,大約是十里路程,大哥規定每天的十趟任務必須雷打不動地完成,即使颳風下雪,也不能停歇,按這樣的進度,也要一直拉到大年三十。每年到了大年三十,聽着村子裏飄來零星的鞭炮聲,大哥知道我想懈怠,就不斷鼓勵:再堅持堅持,拉完最後一車砂子咱就回家過年。

一份辛勞一分收穫。瓜果蔬菜成熟後,大哥就用架子車拉着個長色豔的辣子、黝黑胖大的茄子去周邊的市場買賣,還和鄉人一同進城出售瓤紅皮薄的大西瓜。在大哥他們起早貪黑的勞作下,修房的錢物也積攢的差不多了,而且還擁有了一臺收音機和一輛自行車。

在日子發生着微小變化的時候,我們一家卻仍是鄉人嘲笑的對象,父親仍舊被稱爲“駱駝”、“老頭子”,大哥也有了難聽的外號,因爲別人家的變化是巨大的,而我家的變化微乎其微:住得還是原來的那幾間破房子,穿得同樣是補丁壓補丁的救濟衣服。那時,我已經是16歲的大孩子,有着窮人孩子天生的自尊,我不願自己尊重的父親和大哥被別人侮辱,我更不願別人的唾沫渣滓老是噴射到他們的臉上;我想修一座上房,讓父母一生也住一次新房;我想買輛四輪拖拉機,每年早些拉上砂子,讓大哥少挨些冷凍;我想讓我的家人活得尊嚴,不要讓別人欺侮;我想脫離苦役般的勞作,用另外一種方式改變這種現狀。我雖然在讀書,可我沒有方向,不知道努力讀書可以改變命運,在稀裏糊塗中,毫無懸念地高中落榜。好在我知道的還不算晚,在一些鄉人的嘲笑聲和同齡人的刺激下,我突然在夢中醒悟:發奮讀書,考上大學,做一個能掙錢的公家人。

那是我此生做得唯一的最正確的選擇,在沒有人——包括父母——能給你指出一條幸福道路的情況下,我卻做出了窮人家孩子漫長地不自覺地覺醒。

大哥的夢想終於實現,在院子西面蓋了兩座偏屋。我在其中一座屋子“頭懸樑,錐刺股”,終於在1992年考上省城一所專科學校,開啓了我另外一種人生。

什麼是希望?只要心中有了夢想併爲這個夢想而努力奮鬥,這就是希望!

3

我的二侄子小時候說過的一句話現在想來依然讓人動容,他說:“我要好好唸書,長大後像我三叔一樣當公家人掙錢!”那時候,他才8歲,上小學三年級,我已經在一個偏遠的鄉政府工作。大哥後來說起這件事時,我除了高興,還有一絲心酸。

很多孩子小時候說過的話會像風一樣散去,而我的這個侄子,有着同齡孩子沒有的早熟。從小學到高中,他的書讀得很好很用功,很自然地,他如願考上了一所本科院校,成爲我家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後來的2008年,在全縣三支一扶擇業考試中,他沒有費多大力氣,一次考試成功,當了一名基層幹部。

我要說的是,貧窮並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對貧窮的麻木。很多時候,窮人家的孩子被貧困壓彎了脊樑,但我的侄子卻在貧困中和命運進行了抗爭,欣喜的是,他做了這個夢並讓這個夢想開出了花朵。

生活就像接力棒,上一輩把棒傳給你——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你必須接好它。對於我家來說,我知道了學習可以改變命運,而我的侄子則是讓我們這個積貧積弱的家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擺脫貧困,是我們三代人的夢想,生活雖然還有許多不如意,可相比較於貧窮深入骨髓的我們,這已經是很大的變化,何況我們仍在繼續爲這個夢想而努力。

2013年的春節,我們一家18口照了一張全家福,看着其樂融融、兒孫繞膝的四世同堂,父母的臉上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回想走過的艱難歷程,我禁不住想,我們應該感謝誰呢?是誰讓窮人家的孩子有了夢想並讓夢想開花結果呢?難道不是這個偉大的時代嗎?

是的,應該發自內心地感謝這個時代,是黨的改革開放政策讓我們的日子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是這個偉大的時代讓我們每個人有了乘着翅膀飛翔的夢想。請向這個偉大的時代致敬!

這絕不是我的矯情!

2014年12月2日晨

2014年12月3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