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人總要有一點精神散文

人總要有一點精神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1W 次

從懂事時開始,我就一直喜歡獨自宅在家裏,很少出門和小夥伴一起在村裏四處亂竄。大概因爲村莊比較大,曲徑幽深四通八達使人常常眼花繚亂暈頭轉向,潛意識裏始終隱藏着一些輕輕的、莫名其妙的恐懼。平時玩樂大多都在家前屋後,屋後清澈見底垂柳依依的小水塘旁,大門前是煙波浩渺的巢湖和綠茵似毯漫無邊際的沙灘上,留下了我童年時期的歡聲笑語。

人總要有一點精神散文

有一天,被迫跟着隔壁的大哥去過一次村辦公室後,不知怎的,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以後,我常常忘記了害怕,不顧一切,獨自一人跑到村裏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溜進村辦公室。在裏面辦公的村會計是我一位遠房叔叔,善良和藹;每次看見我畏畏縮縮地走進辦公室,挨在旁邊眼巴巴地望着他,他總是微微一笑,並不說話,低下頭繼續忙碌着。看着叔叔沒有絲毫的斥責和厭煩,我幼小的心靈慢慢地恢復平靜,稚嫩的目光隨即輕輕地飄移到擺在桌面的紅墨水瓶上;看到紅墨水瓶中若是插着幾隻蘸水筆,就一邊瞟一瞟正在忙碌的叔叔,一邊宛如一隻湖岸邊的小蜻蜓似的顫顫巍巍地捱到桌邊,小心翼翼地從旁邊不用的廢紙裏拿一張放在面前,小手躍躍欲試地抽出蘸水筆;然後一邊仔細地看着對面牆上貼的關於南京長江大橋以及車輛行人的宣傳畫,一邊在紙上一筆一畫慢慢地畫着行人車輛和大橋。畫着畫着,很快就忘記了時間,不知不覺沉浸其中。直到叔叔在我頭上輕輕一拍,笑着說:“吃飯了,還不回家!”我一愣,隨即趕緊停下筆,雙手胡亂地在臉上迅速抹幾下,低着頭紅着臉一溜煙回家。

若是村辦公室門關着,我就迅速回到門前湖岸邊,在波浪衝上岸來的沙隴上撿幾塊各種顏色的小石頭,趴在門前平放着的大石碑上,隨心所欲地畫着大人小孩;漫不經心地看着漂浮在湖水裏的小鴨小鵝,學着畫小鴨小鵝,結果自己常常都不知道畫出來的到底是啥。

讀小學以後,也許是辦公室裏數年不變陳舊的宣傳畫對我已經失去了吸引力,村辦公室我再也沒去過。平時,除了偶爾在門前屋後玩玩,大多數時候,總是坐在家裏,或者坐在門外的大石碑上,雙手捧着學校發放的《語文》《算術》兩本書。儘管書上一幅幅清清楚楚的畫面,我不知道畫的`是啥;一行行排列得整整齊齊的文字,不知道說的是啥,我總是像模像樣地看得津津有味。有時心裏按捺不住就拿着鉛筆在書上空白處,學着樣子寫寫畫畫。每本書自從發到手裏開始,遇到空暇時間,我總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似乎從來都不感到厭煩。大概正因爲如此,我的書在班級上總是最髒最破舊,以至於常常被老師和同學們譏笑爲一種給死豬刮毛的“豬刨子”。雖然如此,喜愛翻書以及在書上亂寫亂畫的習慣一直沒改。

不知道是天性就喜愛讀書,還是後來喜歡對照着圖畫文字寫寫畫畫養成了習慣,亦或兼而有之,隨着年齡的逐漸增加,我越來越喜歡讀書。不過,那時讀書純屬自己的興趣愛好。每節課結束以後,不論老師佈置了多少作業,我總是擠出時間,爭取在第一時間內完成作業。每天晚上放學回到家裏,做完簡單的家務,我總是及時拿出作業本,儘快地完成當天的作業。從來不把當天的作業拖到第二天,不管正確還是錯誤,從來不抄襲別人的作業。每學期放暑假,或者放寒假時,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儘快地把老師佈置的假期作業做完,然後再做別的事情。大概是讀小學二年級放暑假時,老師送成績通知書到我村那天,我已經把暑假作業全部做完了。老師看着我的暑假作業本,頓時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做作業時僅有一次例外。讀初三第一學期後期,天氣已經很冷。有一天週六晚上回家做數學作業時,一道幾何證明題難住了我。冥思苦想直到家裏破舊的掛鐘已經連續敲了三次一響後,實在做不出來,輕輕嘆息一聲,無可奈何地癱倒在牀上。誰知週一上午數學測驗時,這一題竟然就是試卷中的最後一題;見到題目的剎那間,腦子裏宛如電光火石似的一閃,竟然順利地做出了題目。

讀師範期間,大概是學習任務大幅度減輕,雖然一如既往喜歡讀書,依然喜歡抽出空閒時間,像小時候那樣對照着喜歡的圖案畫一畫,但是身上一時竟然感覺不到壓力。也許是沒有壓力的緣故,這段時間裏幾乎沒有任何長進。到了讀師範的最後一年,因爲敬佩口若懸河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的人,逐漸有意識地開始閱讀文學歷史方面的文章和書籍,估計是“好讀書不求甚解”的緣故,很多文章、書籍讀過了,也就讀過了。

參加工作後,附近有兩位閱歷豐富、藏書頗豐又待人和藹可親的老教師。工作之餘,特別是晚間,我常常登門拜訪,請教問題,借閱圖書。讀書的興趣一直有增無減。工作數年後,特別是成家後,曾經閃耀着誘人光彩的中師學歷證書已經黯然失色,時而甚至微微透出絲絲縷縷自慚形穢的愧意。怎麼辦?

回首來路,一片迷茫。迷惑不解的同時,逐漸靜下心來反思最近若干年來的所作所爲。反思中慢慢地領悟到,多年來看的書雖然有一點,但是相比較於浩如煙海的知識海洋,僅僅只能算是滄海一粟;甚至連滄海一粟都比不上。再說,若干年來的所謂讀書,也只能算是瀏覽,一目十行地瀏覽。卑如草芥的凡夫俗子,怎麼能夠和流傳千古的陶淵明先生相提並論。陶淵明先生可以“不求甚解”,生活在社會底層的一枚草芥,怎能附庸風雅?沉思良久,唯獨感到幸運的是,“好讀書”的習慣一如既往。

大概因爲深信“最無益,不過一日曝十日寒”,我也沒有完全遵從“苟有恆,何必三眠五更起”的說法。從此,在學校除了做好自己擔負的工作,在家庭做完應該承擔的家務,我就一頭沉浸在書籍的海洋。從小時候以來養成的“好讀書”良好的行爲習慣,的確使我獲益匪淺。

剛剛開始系統性地讀書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行走在一段還算比較平坦的山腳下,腳底生風地奔走着。不久,就感覺到面前的山路兩邊滿是荊棘,而且面前的小路越來越坎坷窄小,難以行走。悵然的時候,驀然回首,來路上滿是慚愧和懊惱。昂首展望未來,峯巔一片令人炫目的光彩。猛然間,不禁想起“立定腳跟做人,咬緊牙關做事”的宗旨,信心驟然間膨脹在內心深處,開始了繼續攀登之路。漸漸地,感覺到了魚入大海的自由,鳥飛藍天的自在。

在一個個零零散散的空閒裏,在一個個黎明前寒星閃爍空曠寂靜的夜空下,在一個個逐漸沉睡星漢燦爛的午夜中,好讀書的我放飛心靈的翅膀,徜徉在幽深遙遠的時空隧道里,隱隱約約聽到了奔騰咆哮的黃河岸邊,如詩如歌地吟詠着:“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在浪濤滾滾晝夜不息的長江兩岸,迴響着深沉執着的嘆息:“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故將愁苦而終窮”……彷彿看到了一位滿臉滄桑的老先生慈祥地對着圍坐在四周的弟子們和藹地說着:“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也看到這位老先生面對着時代發展進步,社會文明進步的無可奈何。看到了東漢末年“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淒涼和悲慘,以及吟詠者身上閃爍的時代風骨。朦朦朧朧地看到了漢賦、唐詩、宋詞、元曲以及明清時期的小說,詩歌小說等在近代現代當代跨越時代的大發展,繁榮昌盛的壯觀景象。

或許是更上一層樓的緣故,也許是揮舞着輕盈的翅膀盤旋的範圍逐漸擴大,慢慢地知道西亞兩河流域蘇美人的長詩《吉爾伽美什》,南亞次大陸上回響在印度河、恆河流域的內容豐富無比、描繪壯觀神奇、迄今爲止人類歷史上篇幅最長的敘事長詩《摩訶婆羅多》,知道了愛琴海沿岸流傳甚廣的《荷馬史詩》……爲其中力大無窮的著名英雄阿西里的犧牲痛心疾首,譴責又同情惹起戰爭的禍水尤物美豔絕倫的美女海倫,小心翼翼地窺視了雅典娜神殿的一角……

沉浸在書的海洋,時時很幸運地聆聽着先哲先賢的諄諄教誨,心靈變得逐漸柔軟。有一次,看了臺灣著名女作家張曉風的一篇散文,文章不長,卻意蘊悠遠,令人回味無窮。文章說,一鍋米飯,第一天新鮮,第二天發硬,第三天變餿,第四天就完全變質成了人人厭惡的垃圾。如果在煮熟的米飯里加入適當的酒麯,埋入地下,數年以後,甚至十幾年後,就變成了醇香濃郁的女兒紅。同樣的米飯,結局截然不同,根本原因就是加入了酒麯。

這樣的情形,大概就像當代作家阿城在小說《棋王》最後說的話,人活在世上,總要有一點精神。

的確,人活在世上,需要一點精神。就如米飯,如果不及時加入適當的酒麯,數日後就會變成垃圾一樣。人也應當在心靈深處加入適當的“酒麯”,否則就會成爲失去靈魂的軀殼。這個“酒麯”,就是凝聚在心靈深處一種鍥而不捨的執着精神。

自懂事以來,我就一直喜愛和書本打交道,喜歡在書海里自由自在地遨遊。也許就是“好讀書”這點精神一直不離不棄地陪伴着我,在淡淡的墨香裏,我模模糊糊地看到了先賢先哲們的足跡,隱隱約約地聽到了心靈深處的呼聲,朦朦朧朧地看到了自己執着的影子。多年來,在平淡平常的日子裏,心靈一直寧靜淡泊。雖然沒有致遠,也不懂得明志,但越來越多地享受着生活的溫馨和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