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笑對失敗的散文

笑對失敗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66K 次

往事總如過眼雲煙,然而這裏的“往事“對大部分人來說並不包括曾經的失敗。失敗,它有時就像一整面光潔的牆壁上的一塊不大不小的污漬,在你記憶的汪洋中,它可能並不佔多大份額,但卻是忽視不掉的存在。如果你用了不恰當的方法對待它,就好比拿着一塊髒抹布去擦牆上的污漬,到頭來,原本那塊很小的污漬可能會因你自己的錯誤行動而污染了整面牆,甚至會影響到你今後的人生。因此,面對失敗,正確的方法和態度顯得尤爲重要。

笑對失敗的散文

曾經在《讀者》上看到這樣一則故事:有一個正上高中的年輕人,他唱歌很好聽,再高的音他都能唱得上去。有一次學校舉辦歌唱比賽,在老師和全班同學的強力推薦下,他取得了直接晉入決賽的資格。然而,決賽當天,他因爲緊張唱錯了很多音調,最後的高音部分也沒能唱得上去,當然,比賽失敗了。比賽結束以後,他逢人便解釋自己失敗的原因,同學都很清楚他只是緊張而已,於是都盡力安慰他,老師也如此。可從那以後,他總將那次失敗掛在嘴邊,直到很多年後,同學和老師都已經將此事忘卻了,他還在自怨自艾,當然,再也沒有人聽到他唱出像他年少時那樣美妙的歌聲。

很多時候,你自己所在意的一次失敗在別人眼中往往是微不足道的,最多也就當成笑話來聽,一笑而過,根本就不會長久留存在他們的腦海裏。歸根結底,只有你一個人始終在糾結,自尋煩惱。那個年輕人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當初只不過是輸了一場比賽,可他的耿耿於懷讓他輸掉了整個未來。

在生活中,失敗是常有的,每個人都要面對失敗,越偉大的人物所經歷的失敗越多,越不能爲我們所想象。

人們都知道愛迪生是個天才,他的一生中有一千多種發明成果,被譽爲“發明大王”。他一個人的發明至少將科技發展的速度提前了一個世紀。然而,誰又知道在每一次成功的`背後有着多少次的失敗?

1868年,愛迪生獲得了他的第一項發明專利——一臺自動記錄投票數的裝置,當時年僅21歲的愛迪生滿以爲這臺裝置會受到人們的歡迎,因爲它可以加快國會的工作,然而事與願違,這臺裝置並沒有受到歡迎,只有個別人對它感興趣,可以說,這臺機器並不爲人們所需要,因爲國會議員們並無意要加快國會的速度,有的時候慢慢投票也是出於政治上的需要。

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打擊,畢竟自己費盡心思創造出來的東西成了累贅。但是愛迪生沒有這樣想,他只是在聽到原因是時默默地決定:再也不搞人們不需要的發明。

或許正是基於這樣的態度,愛迪生的發明總是貼近生活,以至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還有一個衆所周知的關於愛迪生的故事也充分表現了他對失敗的態度:在他發明燈泡時,爲了選擇一種最合適的材料做燈絲,他前後試驗了一千六百多次,也失敗了一千六百多次,但他始終沒有放棄,最後方纔成功。

試問,如果你面對着這一千多次失敗,你還能堅持下去嗎?我個人的回答是:我不能。或許這就是我們和愛迪生之間的根本差別。

愛迪生之所以成功,就是因爲他有着堅持不懈的精神,有着不在意失敗,敢於從頭再來的勇氣。他能做到笑對失敗,因此他成功了。

我剛剛談到一個字“笑”。“笑”在這裏,並不是讓你真的在失敗時扯着笑臉,只怕若你真的這樣做了,別人會說你沒心沒肺。這裏的這個“笑”,其實指的是一種雲淡風輕的態度。就是說,你可以在心裏記下這次失敗,可以總結經驗教訓,但切不可太在意。如果你在意到身陷進這次失敗的泥潭,無法自拔,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須知:失敗是一個淌着血的傷口,你若不管它,在時間的推移下,它也會慢慢結痂,然而如果你太在意,隔三差五地去觸碰你的傷口,那麼,原本結痂的傷口會被你一次又一次撕裂,到了最後,它就會化膿。然而,無論你碰不碰它,當它癒合後,也總會留下疤痕,有時這疤痕顯露在體表,有時它印刻在內心。

所以,我才說,我們要笑對失敗。因爲無論怎樣,我們也不可能將失敗全部抹去,不留痕跡。我們所能做的,只是以平常心去對待它,如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