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別有纏綿水石間散文

別有纏綿水石間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1W 次

不少學者的散文在帶給讀者知識學養的同時,常難擺脫規矩、條理和枯澀的影子。陳從周不同,是學者,他的《陳從周散文》文字卻是十足的儒雅溫潤。是一種芭蕉窗前,歙硯池邊,經史子集,琴棋書畫多年浸淫養成的書卷氣。“青山隱隱水迢迢,是處人家柳下橋。曉霧濛濛春欲醉,黃鸝幾囀出林梢。”“三步兩橋接肆前,市頭沽酒待嚐鮮。漁舟唱晚歸來近,水閣人家盡捲簾。”“小橋通巷水依依,落日閒吟到市西。柔櫓一聲舟自遠,家家載得醉人歸。”看到這樣的詩作,直疑陳老到底該先稱學者,還是該先稱作家?

別有纏綿水石間散文

談到陳從周,繞不開中國園林,他的《說園》、《園林叢談》是海內外公認的研究中國古典園林的經典之作。其中《說園》最爲精闢,“談景言情、論虛說實、文筆清麗”,影響力之大,其遠及日、俄、英、美、法、意、西班牙等地。正如葉聖陶先生在關於《說園》的一封書信中所說:“從周兄熔哲文美術於一爐,以論造園,臻此高境,欽悅無量。”他早年醉心於文史研究,編有《徐志摩文集》,又是張大千的入室弟子,工詩詞,善書畫,喜崑曲。這些都爲他的園林研究做了深厚的鋪墊。中國園林如畫如詩,集建築、書畫、文學、園藝等藝術的`精華,在世界造園藝術中獨樹一幟。應該說,中國園林的精髓是文人情懷。文人精神之園林,遇文人情懷之先生,可謂如魚得水,珠聯璧合。陳從周以詩文喻造園,深中肯綮。“詩有詩境,詞有詞境……而造園之高明者,運文學繪畫音樂諸境,能以山水花木、池館亭臺組合出之,人臨其境,有詩有畫,各臻其妙。故‘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枯燥無味的園林論文,到了陳從周的筆下,卻是珠圓玉潤,熠熠生輝。他很善於給實用的造園技法,賦予空靈的詩文意味。比如山水,“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溪水因山成曲折,山溪隨地作低平。”又如談到景物的仰觀俯察,很推崇文人的“小紅橋外小紅亭,小紅亭畔,高柳萬蟬聲。”“綠楊影裏,海棠亭畔,紅杏梢頭。”並指出:“山際安亭,水邊留磯,是能引人仰觀、俯觀的方法。”詩文是園林之精魂,二者異同之處如何?“園之佳者如詩之絕句,詞之小令,皆以少勝多,有不盡之意,寥寥幾句,弦外之音猶繞樑間。大園總有不周之處,正如長詞慢調,難以一氣呵成。”如此論著,實乃美文。潛心研讀,那種傳統文化的濃郁與香淳,古建園林的景境與神韻,使人漸入醉境。可以說,“園林清議”中的系列文章,既是陳從周散文的基石,又是陳從周散文的山峯。陳從周別名“梓翁”,收在集子中的“梓室小札”有19篇文章,多是生活物品類的精美篇什:《說龜》、《說茶》、《說屏》等。這一系列的“小”說,常常卻有精到的發現。談到橋樑時作者說:“我國的河道存在三種情況,即大河、支流和小溪。因此,城鎮的建設必循河道而有別,城瀕大河,鎮依支流,村傍小溪。”這裏,城、鎮、村的依傍對應闡述精當,“瀕”、“依”、“傍”三個詞的運用尤顯功夫。《說簾》中,“重簾不卷留香住”、“春簾無個事,抱膝看屏山”、“隔簾雙燕飛”等,都是隨手拈來,渾然天成。如月邊伴雲,剔來味枯,留之增色。收在“情思綿綿”中的18篇回憶緬懷之作,正是“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這些文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以史料爲經,以友情爲緯。一腔感情融入筆端,汩汩流出。其中,尤《記徐志摩》、《含淚中的微笑》令人唏噓慨嘆。如今,斯人已去,這些文章更平添了史料價值。作爲同濟大學建築學院的博導,古典園林研究的專家,陳從週一生勤奮著述,著作等身,晚年的散文行雲流水,凝練飄逸,文章清詞麗句,意境深邃。從各著作中遴選的這本散文集,句句佳構,篇篇精品,稱得上是“牀頭文章枕邊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