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小碗幹炸散文隨筆

小碗幹炸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5W 次

北京特色吃食可謂五彩斑斕,能洋溢北京人性情的麪食多達數十類。閒時揣摩,最有代表性的,或許就是被稱爲“小碗幹炸”的炸醬麪。

小碗幹炸散文隨筆

那天,我從權威食品典籍上搜尋,發現炸醬麪“輩分”不高,僅有百餘年曆史,不禁有些失落。譬如,唐代杜甫、宋代蘇軾詩詞中描述的“冷淘”,其狀其味,酷似今日的四川冷麪。想當年,麪條被世人吟誦,距炸醬麪有千年之遠。

有朋自遠方來,走進京城衚衕,初與四合院的北京爺相識,不同程度會感到“冷傲”。然而,只要你深入接觸,相互瞭解,便會感到一股熱流在眼前凝聚。與之互動,“冷”,瞬間變爲清爽酣暢,發出的“熱”,瞬間變爲濃郁香美。聯想此過程,炸醬麪那“冷水撈、熱醬拌”與之確有幾分相近!

兒時住過的四合院,炸醬麪每每出現,總能拉近鄰里的情誼。鄰家的炸醬出鍋伊始,誘人的香氣便彌散開來,繼而,絲絲滲透隔壁家的門縫、窗縫。一時間,從各家走出,尋味而來的孩子們,或拿着黃瓜,或舉着蘿蔔,圍攏到醬鍋邊,紛紛呈垂涎之態。炸醬的大媽笑聲朗朗,盛一小碗冒着油泡、隱現肉丁的熱醬放置桌上,囑咐孩子們別燙手。說來有趣!炸醬的人家還在煮麪、燙酒,鄰家孩子已飽嘗醬香。

上世紀60年代初,北京市民購買副食品曾一度限量,包括植物油、肉類、禽蛋類、豆製品等。有客來訪時,這種不用植物油、(用化過油的肥肉,連同蔥絲、薑絲、蒜片熗鍋炸醬)肉量少、香噴噴、油汪汪,佐以鮮麗菜碼的炸醬麪,便成爲待客主食。每每客人酒過三巡,炸醬麪便及時上桌。

老北京人,自孩提起,大多在父母面前受教。深知做人理應“講裏兒(禮)講面兒”,特別是“講規矩講尺度”。這一點,在炸醬麪上也有體現。炸醬麪有“熱挑兒”與“過水麪”之分。或以季節變化而定,或以客人需求而定。炸醬,不求多,但求精。菜碼,不求貴,但求全。麪條,不求長,但求韌。僅以菜碼論,應季時蔬儘量上眼。嫩紅的,是心裏美蘿蔔絲;嫩黃的,是胡蘿蔔絲;翠綠的,是青豆瓣兒、黃瓜絲、芹菜段、香椿芽、青蒜末;白色的.,是綠豆芽、小白菜幫切絲、蒜瓣兒、苤藍絲……配以深褐色的炸醬,還未入口,便飽覽滿桌錦繡。

滾熱、閃光,粘稠適度的炸醬,與涼白開濾過的麪條在碗中相擁相偎,用筷子輕輕一拌,虎豹紋便展現眼前,奇香便縈繞八方。尤其是一碟碟色調養眼的菜碼,無不折射“老北京人”的性情。

寫到此,身邊恰有一本近代散文大家、美食大家梁實秋的《雅舍談吃》。隨意翻閱,忽見這位美食家在清華讀書時,瞬間吃完3大碗炸醬麪,感到餘味悠悠。

可見這種京味吃食雖然很大衆、很平樸、很常見、很廉價,卻不失靚麗,不失講究,不失個性,不失獨特風味……它獨特之處,被老北京人世代銘記。我在品嚐時,總在想,倘若在爲人處世方面,以“小碗幹炸”設譬,或許也能感悟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