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張良用素書成就劉邦帝王業散文

張良用素書成就劉邦帝王業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75K 次

日前,溫總在記者會上,引用了一段話:“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這段話出自《素書》。

張良用素書成就劉邦帝王業散文

《素書》這本書,據傳是漢代黃石公所著。之所以說“據傳”,是因爲這本書出世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西晉時,天下大亂,有盜墓賊將漢留侯張良的墳墓打開,在盜取墓葬財物時,發現張良頭底下枕着一本書,沒有作者名字,因爲同時和這本書一起埋葬的還有一塊黃石,因此後人把作者名恍定爲黃石公,於是傳著於世。

據舊史傳聞,張良得到這本書也很傳奇。

相傳,黃石公當時在下邳一座叫做圯橋的地方見到張良,因爲一直沒有找到可傳之人,見到張良第一印象是不錯的,爲了進一步考察,黃石公故意將自己的一隻鞋扔到了橋下,對張良說:“小子,把鞋給我取回來。”張良感到很意外很不解,但還是強忍着不快跳下橋把鞋撿了回來。老人叫張良給他穿上,張良更加意外,也還是跪下給老人穿上了鞋。老人走了一里多路又返回來,對着張良說:“孺子可教矣。後五日平明與我期此。”張良覺得老者很怪,但是在第五天一大早還是到了約會的橋上,老人已經等在那裏了。老人生氣地說:“與老人約會姍姍來遲,這是什麼道理啊?你還是回去吧,再過五天還在這裏約會,你可要早點來啊。”到了那天,張良在天麻麻亮公雞打鳴時就去了,可還是晚了,老人又叫張良過五天再來。五天後張良半夜就到了橋上,過了一會兒老人才到,見到張良高興地說:“年輕人就應該這樣!”說着給了張良一本書,道:“可以成就帝王業。”又說:“十三年後你到濟北的谷城山下來見我。”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天亮後,張良趕緊打開書讀了起來,發現是一本奇書,內容精深奧妙,用了很長時間張良覺得讀懂了,就開始去雲遊各地,遊說各路諸侯、達官貴人們,可是大都不識貨,到了劉邦那裏,劉邦覺得張良是個人才,由此,張良幫助劉邦解脫了鴻門宴的危難,說服劉邦銷燬了六國印,打破了諸侯割據,打敗了西楚霸王,定都長安,建立了西漢王朝。十三年後,張良到谷城山,卻沒找到老人家,於是他在山上取了一塊黃石拿回家供奉起來,待張良死後,他的家人把這塊黃石和那本書作爲隨葬品一起埋葬了。因此後人就把作者呼爲黃石公。

爲什麼張良沒有傳給別人呢?書上還有一條類似咒語的話:“不許將此書傳於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如果所傳非人,必將受其殃禍;如果有合適的人而不傳者,也必定受其殃禍。”張良因此認爲沒有遇到合適的人才,故而告之家人死後把書隨葬。過了五百年的西晉,因爲有人盜墓這本書才又在民間流傳,因爲這本書僅僅是簡略的語句,沒有大智慧的人根本無法瞭解使用,可以說都是“不道、不神、不聖、不賢之人”,因此不能理解。

黃石公一定是秦朝時期一位世外高人、一位隱士。

溫總提到的那句話,取於“正道章第二”。《素書》共分六篇一千三百三十六字。六篇名稱分別是:原始章第一、正道章第二、求人之志章第三、本德宗道章第四、遵義章第五、安禮章第六。

溫總提到的'這句“守職而不廢,處義而不回”,說的是一個人不論什麼地位、職務、崗位,都要忠於職守,不論遇到什麼情況,如果你認定你的決定是正確的話,就一定要堅持,百折不撓,誓不回頭。

人們都必須要問自己,不論自己的能力大小如何,做到守職而不廢了麼?如果輕視或者不熱愛這份工作,很可能永遠不能做到專心以致極致。將小事做到極致是很多人會忽視的。如果一心只是渴望偉大、追求偉大、偉大肯定會了無蹤跡;如果甘於淡泊,認真做好每一件小事,積累起來回報會不期而至。抱定這個信念永不放棄,這就叫做“處義而不回”。

有人問我:《素書》真的那麼精奧,那麼有用,能成就帝王業麼?那麼,我們就看看張良是如何運用《素書》的要義,協助劉邦成就帝王業的。

《素書》裏說:“陰計外泄者敗”。當韓信攻打下齊國以後,他仗着自己執掌兵權,功勞蓋世,幫助劉邦收復了很多地方,就要求劉邦封他爲齊王。劉邦看到韓信的書信大爲惱火,當着信使的面就要發作。張良看到後,知道劉邦的心情,但是他立即阻止了劉邦發作,張良知道,此時正是用人之際,江山要靠韓信去打,韓信將兵多多益善啊。但是這種意思有點“陰”,因此不能說破,他就用大局意識暗示劉邦答應韓信的要求。因爲如果不答應,韓信會擁兵自重,說不定會改寫了歷史的。劉邦封了韓信齊王,韓信才盡心盡力打敗了項羽,爲劉邦打下了江山。

到了西漢江山初定後,許多人對於劉邦沒有及時封賞心存怨恨,有些人甚至密謀造反。張良力勸劉邦首先封賞了雍齒爲什方侯。這個人歷來和劉邦不和,成見很深,劉邦聽了張良解釋“小怨不赦,大怨必生”的道理,欣然答應了。衆人見到連雍齒都封了侯,自己就不在話下了,因此防止了一場內亂。

《素書》裏有一句話:“決策於不仁者險。”當年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時,劉邦一籌莫展,這時有個叫酈食其的謀士建議:劉邦分封已經被秦朝滅掉的後代,爭取這些人的支持擁戴,和項羽抗衡。劉邦病急亂投醫沒多想就答應了。張良認爲分封這些後代後患無窮,一旦打下了天下,早晚會陷入諸侯割據的混亂時代,違背了歷史潮流,於是他運用了這句話說出了這種建議是對於大事不仁的,必然造成以後的“大險”。智無遠見,必有危亡之事發生。後來漢朝各王作亂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

“設變致權,所以解結。”這是張良在劉邦準備廢太子立如意時,運用《素書》這句話說服劉邦的。劉邦看到太子劉盈天生懦弱,才華平庸,而次子如意聰明過人才學出衆,有意廢長立幼,張良認爲這樣無疑會引起後代之間無休止的爭鬥,劉邦聽從了張良的意見,沒有廢長立幼。

《素書》裏說:“吉莫吉於知足。”漢天下已定,劉邦論功行賞,讓張良自己從齊國選擇三萬戶作爲封邑,張良從《素書》裏學到許多福禍、成敗辯證關係的道理,懂得位高權重的危險性,所以他堅持不受,只提出了願意受封留縣,因此後世史稱他爲留侯。張良功名成就後,覺得《素書》中說的“絕嗜禁慾,所以除累”道理深遠,這是一切位高權重之人明哲保身的原則。所以從建立漢朝後,張良多數時間稱病不出,遠離一切是非,幾乎拋棄了全部的榮華富貴,逍遙自在地在留縣度過了一生。

張良在西漢建立後,因爲學習了《素書》,保住自己避免“高鳥盡、良弓藏”的鐵律步韓信後塵,可以說真是大智慧。

自漢朝以後,社會上詩詞歌賦文章逐漸曾增多,但是真正能認識宇宙大道的,幾乎寥寥無人。三國時的諸葛亮、十六國的王猛、初唐的房玄齡、唐憲宗時代的裴度等等著名臣相,除了治理國家上功績卓著外,他們的著作、言論幾乎沒有見到對於宇宙大道的見解,依稀之中連皮毛都沒有涉及,可見,這本書不傳予不道、不神、不聖、不賢的原因了,原來這樣的人幾乎沒有,或者很少出現,也許,這就是五百年必有王者興,五百年代有賢人出的道理吧。

道的把握,存乎一心,恍恍惚惚有其道而不知其道,證道又離道,道就是心,心就是道,道法必正心術才正,心術不正,把《素書》倒背如流也是沒用的。

現在有些人自以爲得計,自以爲智慧無窮,須知,由於道不正而至心不正,到頭來必然樹倒猢猻散,大起來說是身敗名裂,遺臭萬年的。小起來說,也是能人漸去,事業凋零,最後剩個孤家寡人。

《素書》不素,看你能不能學到一點點皮毛,如是,也會助你一臂之力的。道要正,心要正,《素書》就會傳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