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原來愛意會傳染散文

原來愛意會傳染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4W 次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一盼我兒好,二盼我兒早些回。借孟郊的這首《遊子吟》作爲此篇的開頭。

原來愛意會傳染散文

想必身爲80後,尤其生長在農村的孩子,對於小時候母親依坐在窗前,那些記憶裏縫縫補補的畫面,你我都會尤爲的記憶深刻吧。大到媽媽縫製的一件衣服,小到一顆鈕釦,一雙雙媽媽親手做的布鞋,那些都是給予我們無限溫暖,伴隨着我們長大的童年記憶。

然而於我來說,別說是過去了,就算是30多年後的現在,我穿的每件衣服依然需要媽媽親手改良縫製過後我才能夠穿着合身。那是因爲我的身體畸形,胸口後背嚴重的變形錯位,導致左右兩邊肩膀高低不一,身體的不協調造成我任何的衣裳都穿着會一隻袖子長一隻袖子短。右肩高,左肩低,衣領一個勁地往一邊掉。所以平時我穿的所有衣服都得經過媽媽一一地拆開,再來重新地縫補,這樣我纔可以勉強地穿上身。

還記得小時候,每一次媽媽給我縫釦子時,一邊縫,一邊嘴裏還絮叨地唱着:“連衣連,連衣納,誰說我娃揍賊r他媽……”哈哈,這是那個質樸的年代裏,農村人順口而出的歌謠。或許她的寓意是,想讓孩子長大以後,讓他成爲一個誠實正直的人吧。我是這樣認爲的!

80後的我從出生八個月大的時候,大人們就發現了我和其他的嬰兒有着不同。爲了看病家人們帶着我四處奔走求醫,最終被確診爲先天性肌肉萎縮。這種病也可以簡單的理解爲四肢的肌肉發育不良,全身軟弱到沒有力氣。所以自小我別說是自己爬行走路站立了,我就連簡單的挪動手腳託舉手臂都會困難。這麼一來,每年一到冬天穿上了棉褲和棉襖,我連自己吃飯也變成了極限的挑戰了。可如果衣服穿得太少的話,從小體制極差的我,媽媽又怕我會凍着了。

就這麼的,每當到了冬天媽媽就會想盡各種的辦法,想着要怎樣給我穿上既保暖又輕便的衣裳,這樣纔好讓我能自己挪動身子。爲此,從小到大,我已經記不清媽媽到底給我織了多少件毛衣毛褲了。

我媽,她是一個勤快,做事幹淨利落,手腳麻利的人,可唯獨在織毛衣這件事情上無奈的落於人後。

秋後,農閒時。鄰居嬸嬸幾人坐在一起,大夥一起什麼事都不做,一塊兒織毛衣。其他人一天能織一到二兩毛線。唯有媽媽,即便她也不做其它事情而是專心致志地織毛衣,可總也不及別人,一兩毛線總得要織上四五天才能完成。這不,就連外婆看到了,她都忍不住奚落着說我媽,“你這那是在織毛衣呀,瞧瞧人家的手都多快,你這簡直就像老牛擡蹄呀!”嗚嗚嗚……這打擊可謂多麼深刻而又生動貼切,可想而知我媽的速度該是有多麼的遲緩啦!

可是即便是媽媽用着如同老牛擡蹄一樣的動作,每一個冬天她卻都會如約的要讓我和妹妹穿上新織的毛衣。她不會假手於人,更不會自己偷懶。她只會點燈熬夜,加班加點的提前,會提早好幾個月就開始準備針織我們過冬的衣服了。

一團毛線,兩根竹籤,媽媽指尖纏繞着的那一根線,誰會懂得,誰又能體會得到,那根線牽連着多少媽媽的期盼啊。一件保暖的毛衣,一生無盡的'愛憐,“一盼我兒得溫暖,二盼我兒體康健,三盼,四盼,日日且盼我兒安”。只見那雙粗糙得像枯樹皮一樣的手,一下一上,一前一後,兩根細細長長的竹籤在媽媽的手中,線團環環纏繞一針一針交叉不斷地往前替換着,一團團毛線就那樣在媽媽的手裏針織勾落,竟然變成了一串串的小花來。每一件毛衣,每一針每一線都記錄承載了媽媽日復一日的心血辛勞,記錄着媽媽年復一年的青蔥年華,記錄了媽媽無窮無盡對於我們綿綿的愛。

後來,再後來我的身體隨着年齡的增長,病情一直持續地發展着,胸口和後背變形的程度日益加重。和小時候一樣,現在冬天我哪怕是穿上薄薄的毛衣,手肘手臂也是不能擡舉,身體萎縮到不能自由地伸展,穿上了毛衣我就像是變成了一個蠶蛹,身體全身被緊緊地包裹了起來,手臂笨拙沉重到夠不到臉,不能自己吃飯喝水了。然而那些當初一件件媽媽費時費力,耗費了很多心血爲我而織的毛衣毛褲,如今也都變成了壓箱底的文物了。

以前舊的毛衣和毛褲,我變得不能穿了,已經閒置在櫃子裏放了很久。媽媽把每一件衣服拿在手裏再三地左右比劃着,看來看去,想了又想,想着將這些不穿的毛衣直接丟了,可是看着每件衣裳還都嶄新着呢,媽媽捨不得。如果把衣服拆了換作他用,比如拿廢舊的毛線綁個拖把什麼的,但那一件件衣裳又都是媽媽辛辛苦苦一針一針才織好的,想一想更是心疼。媽媽的嘴裏一直呢喃的輕聲說道:“這要是換做以前,略小不能穿的衣服和鞋子,還可以留給同輩的小孩,或是送給叔叔嬸嬸的孩子們穿了,看看這麼好的衣裳怎麼還不能再穿上一陣兒呀”。農村孩子們從小穿百家衣長大,以前哪個不撿幾件哥哥姐姐的舊衣服穿啊。只是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每家只有一個小孩,每個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心疼還來不及呢,哪還有人捨得給自己孩子穿舊衣服啊!

看到每次媽媽整理衣櫃時,從心頭到臉上那副左右爲難的模樣,再看着那一件件我曾經喜愛的衣裳,忽然間我突發奇想,記得之前在學習羣,看到那些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他們還穿着破爛的衣裳露着腳指頭,到了冬天臉上手上冷得全是凍瘡。想到他們一個個可憐巴巴的小臉,想到他們那瘦弱到和我一樣可憐,經不起風寒的小身板,這些畫面不斷在我的腦海裏涌動。感同身受,可以說我也真真切切地體會過,那種貧困到物質生活缺乏的狀態,想到我們的曾經。因爲經歷過,所以懂得他們的生活有多艱難。我覺得應該爲他們做點什麼,勿以善小而不爲,雖說我們家因爲我和妹妹自小患病雙雙重殘是特困戶。可此時此刻我能做到的是物盡其用,我想可以把自己這些不穿的舊衣物捐獻出去,捐給山區裏的孩子,捐給那些更需要它的人。這也是在埋下一顆愛的種子,讓它能在自己最適合的地方生根發芽。把這份厚重的母愛讓它延伸,讓溫暖在寒冬裏可以繼續延續。想到這裏,我覺得沒有比用這個方式來處置這些舊衣物再好不過的了。

我是個行動派,只要想到了就會去做。我趕緊的在羣裏喊話:請問家人們?誰還有之前給山區孩子捐衣物的地址啊?不一會兒,金玲姐回覆我了,“盼盼,我給你找找!”

過了一會兒,姐姐把地址發給了我。並且還說“謝謝你,爲你的愛心點贊”。緊接着姐姐附帶在羣裏發了一個給我的專屬紅包。

我說“姐,謝謝你了,紅包就免了哈,稍後,我會讓媽媽把衣服都整理好,明天發走了我跟你說哈。到時候你和那邊的負責人說一聲,讓他們注意查收就好。”

說完話扔下手機,下午我和妹妹坐着輪椅一起出去了。出門前我和媽媽說好讓她放心,這下把這些我不能穿的衣服都整理出來,明天就送給那些需要它的人。(我和媽媽簡單說了一下我的想法,媽媽也是連連點頭感覺這個主意好),哈哈。

到了晚上10點多鐘回來時,我發現微信羣信息已經炸開了鍋了。修身齊家羣紅包一大串,上面還都寫着盼盼專屬。嚇我一跳,不知是怎麼回事兒?查看信息一一爬完樓才知道,原來是上午姐姐給我發的紅包被人誤搶了,結果大家又很自覺的返了回來。就這樣一個接一個接二連三的,就變成了滾繡球,紅包接龍的場面很是壯觀!

家人們喊我的名字,盼盼快出來把紅包領了吧。不要讓我犯錯了。嘻嘻……對於家人們的好意我沒有再推脫。姐姐發我紅包她是想幫我承擔運費的錢,對於姐姐這份貼心的體恤,我還能說什麼呢。接受他人善意的好意是讓愛流動,主動的去付出自己善意的溫暖是讓愛傳遞。資助和被資助,我們的心裏都因爲有了愛而暖暖的。

等到第二天我把運單號給姐姐的時候,她依然是一個勁兒的跟俺說“謝謝”,姐姐這麼一說反而弄得我很難爲情了。其實我覺得,我們同樣的是在做着力所能及,自己認爲是對的事情,沒必要說什麼謝謝。只是由此可見,原來溫暖的愛意是會傳染的,1+1大於2的溫暖乘以愛,也會更暖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