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還記得學校周邊的小吃攤嗎的散文

還記得學校周邊的小吃攤嗎的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13K 次

八,九十年代走到任何地方路邊小吃攤都是大、小城市的一道微光,它所處之地雖然嘈雜,卻有着濃烈而鮮活的生活氣息。

還記得學校周邊的小吃攤嗎的散文

記得當時我在本縣一中當寄宿生的那段日子,學校後門也有一條熙熙攘攘的小吃街,每天都有各種小吃在期待着吃貨們的邂逅。

那條街食客總是絡繹不絕,三五成羣地圍着一個攤點吃,或蹲着、或站着、或坐着。小商小販們不是熱情洋溢的商業吆喝聲,而是飽經滄桑的親和笑臉,他們都身懷絕技,各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領、個性小吃,或擺個烤架、或支口大鍋、或生個小竈,於是烤、炸、煎、煮、蒸各種做法;酸、甜、辣、鹹各種口味;紅、橙、黃、綠、青、藍、紫各色美食在各個攤點粉墨登場。

有烤紅薯、烤肉串、烤豆腐乾;有炸芋頭粿、炸米凍、炸油條、炸油餅;有煎蔥油餅、煎鍋貼、煎餃、煎包;有煮鍋邊糊、煮扁肉、煮湯麪;有蒸饅頭、蒸包子、蒸花捲、蒸燒賣;還有大叔、大媽從家裏做好用籃子提着、或擔子挑着到巷子來賣的糉子、餈粑、白粿、夾肉饃,喜粿……各種小吃都有它追捧的食客。真正地道的民間美食歷來不是來自高檔餐廳,而是隱藏在大街、小巷純樸的民間小作坊裏。

都說沒有小吃攤點的夜是不完整的,到了週末或冬天的夜晚,小攤點那跳動的炭火和熱氣騰騰的煙霧就是食客最嚮往的風景

學校食堂的菜總不能滿足學生的一日三餐,於是學校後門那條街陣陣撲鼻的飄香總強烈地衝擊着我們的味蕾,學生的生活總是單調的,可是有人相伴一起分享美食的時光卻是愉快的,因此我常約上我的好友寧寧一起前往,記得我最愛吃包着筍和鹹菜的喜粿,寧寧最愛吃油炸後沾豆豉油的芋頭粿,嚼在嘴裏滿嘴留香,扁肉皮薄餡多,衝高湯再加點綠色的蔥花,鮮美無比,再買點花生米和蘿蔔乾是我們常吃的下飯菜,后街是我們的味蕾無法抵擋的誘惑!

每天傍晚,我們常會買了煮熟的花生裝在口袋裏,邊吃邊繞着操場散步,談天說地,對未來充滿着嚮往。

每當晚自習下課肚子餓時或週日從家返校的夜晚,我和寧寧都要到學校后街去美美地吃上一餐點心。若是餓了忍着,那晚一定睡得不安穩。記得有個冬天的夜晚我們下課時肚子就咕咕地叫着,覺得天冷懶得去吃宵夜,可是回寢室,躺在牀上卻輾轉難眠。我和寧寧相視一笑、心照不宣,乾脆裹上厚衣服一起潛下樓,去後門小吃攤各吃了一碗扁肉和拌麪又偷偷地返回寢室就寢,中途總擔心被生管老師逮個正着!

最難熬的是週一到週五每天上午的第四節課,學生們的思想常被美食召喚着,老師看到我們遊離的眼神總時不時地揮起教鞭拍桌子,扯着嗓門敲警鐘:集中精力、集中精力!可是不一會兒各種有誘惑力的小吃畫面又在我們腦海中一幅幅上映,好不容易堅持到下課,我們學生就像腳底生風似的大家爭先恐後地跑下教學樓,而我和寧寧一定是往後街奔跑的!

我和寧寧兩人常變換美食的花樣吃,甜的吃膩了吃鹹的,炸的吃膩了吃煮的,蒸的吃膩了吃煎的。各式小吃反反覆覆輪着吃。

記得有個老太婆每晚還會提着耳朵餅、南瓜餅到學生宿舍樓下叫賣,有農民的'孩子家裏有帶米的會用米去換耳朵餅和南瓜餅吃,我父母只有給我錢,我也會去買,那時覺得那些都是肚子餓時的美食。

想起在縣一中唸書的那幾年,讓我們留念的不是課堂朗朗的讀書聲,而是學校后街各個小攤點那琳琅滿目、各式各色的小吃,和着蔥薑蒜辣裹着食物的飄香,以及每晚送食物上門叫賣的老婆婆!

隨着城市的管理和環境的優化,那些街邊的小吃攤和身懷絕活的小商販在慢慢消失,可是小吃攤的魅力及曾經留在小吃攤與學校之間的故事已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腦海中!你是否也有趣味盎然的路邊攤小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