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守望廢墟散文

守望廢墟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2W 次

並非所有的修繕都屬於荒唐,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跡地加固,再苦心設計,讓它既保持原貌又便於觀看,這種勞作,是對廢墟的恩惠。——餘秋雨

守望廢墟散文

餘秋雨在他的《廢墟》裏呼籲,希望我們能保護那些需要保護的廢墟,這對於國人來說是個嚴峻的問題,當然,對於“廢墟”我始終和餘秋雨呼聲一致。

廢墟對於久經滄桑的中國人來說,多的就像眺望沙灘看到遍地的貝一樣,從眼前到渺茫處,粒粒在目,小到一座宮殿,大到一座城市一個國家,歷經了刀光劍影之後,破敗不堪的景象便成爲我們耳熟的——廢墟!回望我們漫長的歷史,商滅亡夏之後,陽城變成廢墟;周滅掉商後,殷地也變成了廢墟;西周被亡後,灃鎬更是一片廢墟,當然秦和西漢亡國後,咸陽和長安的廢墟更是不堪入目;其實,今天看起來古老輝煌而又壯觀的都市,歷史上曾經都走過一段廢墟的歷程,今天的遺蹟都是曾經殘留的廢墟;阿房宮,古老的長安城,大明宮、圓明園等等;歷史記載的廢墟尚不可勝數,然而未能記載下來的當然就更不知道有幾何?被黃沙覆蓋的古城,被河流湮滅的古蹟,被風霜侵蝕的斷壁,那每一處遺蹟都是曾被歷史塗鴉過的記憶,那厚重的筆墨總能呈現當年面那段輝煌之後的滄桑!

我喜歡讀歷史,因此,每讀到一個朝代的末尾時,那殘酷的戰爭總能帶我走進一座滾滾硝煙的城市;用手遮蓋雙眼,不禁回眸着曾經的畫面,我們總能下意識的想到戰爭後凌亂的街道,硝煙瀰漫;半傾的房屋獨木難撐,破敗不堪;殘垣上也許還有死去的靈魂尚未散走;而戰勝者也許在笑聲中打道回府,分割戰利品,而戰敗方也許已經幽魂飄散,或許另投他城;至於留下的這個城市,誰也不知道他會怎樣,或許會被風化在漫長的歲月裏,或許被漫漫黃沙掩埋,或許會沉睡在濤濤江河底下;也許百年千年後,亦或許有新人來重建!如果歲月不曾及時的風化它,也許我們還能有幸目睹它曾經的殘容。

自從有了人類的.足跡,那廢墟便從來沒有停止過他現世的腳步!廢墟並非僅只中國有,而世界上的廢墟遺蹟亦更多,我們難以想象千年前古羅馬鬥獸場那場面是何等壯觀;愛琴海沿岸的曾經,輝煌而熱鬧的場面令人神往,古代巴比倫,埃及等等世界各地那些有名的遺蹟,在那時是多麼的富麗堂皇,而今天,他們卻以曾經的廢墟的名義而存流!這不禁讓我們感到嘆息。

廢墟也許是歷史留給後人的一個禮物,他有太多的內涵需要後人去參透,史學家在哪裏能找到當年那事件的痕跡,因此記錄下來,那裏爲史學的可靠性提供了依據;建築學家在那裏能找到殘留的建築材料和建築框架結構,因此廢墟欣慰了建築家的建築夢!考古家能找到當年的遺物,這就興旺了博物館的發展前程;廢墟爲詠史詩也曾做過太多的貢獻,詩人們望着廢墟而懷古傷今,因此佳作流世。歷史本無假如,然而,假如沒有曾經的廢墟,能造就今天這麼豐富的世界嗎?我想不大可能!可見廢墟爲後人的貢獻有多大,然而,廢墟留給歷史的卻是一道道傷痕。

猶記得一位老師曾經說過,有一次他去北京城,久負盛名的北京令他嚮往久矣,不僅僅因爲它是祖國的政治中心,而因爲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蘊,歷史上它是曾經的燕國國都薊,元朝的都城中都,而明清五百年的歷史中,它作爲首都的地位不曾改變;因爲想到他曾經的輝煌,所以老師路過北京時曾想下車觸摸昔日輝煌的城牆,然而一想到那城牆並非當年那個城牆,心中的熱情蕩散,觸摸的心情也沒了;而今天,我們的很多廢墟並非加固,被我們的國人已經脫胎換骨,塗上了胭脂水粉,失去了它原有的韻味。

我非常贊同餘秋雨對於“廢墟”的觀點,有的廢墟重建是對廢墟的保護,更是爲地球母親在療傷;然而有的亦不然,當我們看到推土機壓在那些具有深刻內涵的廢墟上的時候,那時候不僅我們的心在滴血,廢墟的心也在滴血,中華民族的心更是在滴血;古建築家樑思成用深邃的眼光看待殘存的古代遺蹟,他多麼希望古代遺蹟只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固,然而事與願違,他用淚水去呼喚保留原有的天安門,天安門還是在一聲令中拆除;拆時容易建時難,因爲重建時卻找不到原有的方法,五十年前他就說五十年後國人必將後悔,然而樑思成先生的預言在五十年後卻得以見證。

高中時,我們學校的旁邊是明朝時期的一座文廟,那時我時常造訪於它,只因爲它那斑駁的牆壁和久經風霜的屋檐能帶我走進那個朦朧的年代,五座飽含滄桑的古代建築,青磚灰瓦的氣象;六百年的風霜讓這裏折射出它的曾經,看着旁邊一個六十年代的立碑,刻文“省級文物一級保護單位”字樣,我爲它能得到保護而甚感欣慰,佇立滄桑的文廟,尚能感受到它曾經的繁榮和滄桑歲月,它就像一位歷史老人靜靜的沉思着,也許在這裏站一刻要比聽四十分鐘的歷史課更有意味!大學畢業後我又回到“文廟”,佇立文廟前我卻找不到昔日的文廟,學校依舊,古柏依舊,而那五座青磚灰瓦的廟消逝了蹤影。它和學校已被帶刺的柵欄隔絕,縱深的柵欄南邊開了一個小門,“省級文物一級保護單位”的刻碑被置於那個偏僻的拐角,進入柵欄的小門,多了一個屏障,一條人工小河,一座石橋,似乎很具“藝術”感,往日的土路被厚厚的水泥鋪蓋,走過石橋,我的心境頓時冷卻,昔日的青磚灰瓦房盡數拆除,一座已建成嶄新的”文廟“甚是刺眼,濃抹的柱子,嶄新的牆壁,裏面多了幾處現代的紋飾,這一切讓人看起來總不大和諧,非古非今!帶着相機,我卻不知從何處拍起,忖度良久,我決定放棄,後來默默地離開。

長安是我的故鄉,因此對古老的長安我是具有敬畏之心的,因爲長安城裏遍佈着古老的遺蹟,多少先祖的屍骨靜謐的躺在這片莊嚴的土地上,然而卻被地鐵與高樓所壓制!多少風化的古蹟靜靜的沉睡在長安城裏及周邊,卻被一輛輛的推土機傾頹。因爲略讀過唐史,因此淺知大明宮的來龍去脈,當日大明宮的輝煌正如王維詩中所寫“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宏偉的大明宮在當時是多麼的盛名,萬國衣冠曾拜倒在他的腳下,古典的宮殿藝術與輝煌在這裏顯示的淋漓盡致,然而大明宮的命運依然沒有逃過唐末戰爭的風雲,這座歷史上最雄偉的宮殿訇然傾倒於戰火中,大火連燒三個月不止!今天他已以廢墟的名義躺在西安東北方一千多年;曾經走進了大明宮的遺蹟,看着似古非古,似今非今的大明宮複製品,將原有的舊址深深地淹沒,不禁讓我悲從心生,更悲哀的是今天的人們似乎用慣了水泥,就連大明宮複製品的紅柱子也是水泥所制!當然,圓明園也許成爲廢墟中的幸運兒了,他的廢墟一直活在世人的關注下,因爲那他承載着這個民族的恥辱,雖然有人曾想重建圓明園,那種呼籲最終在人們的討責聲中匿跡。民族文化見證於曾經的經歷,而這些廢墟古蹟就是曾經的證明,失去了這些民族文化也就虛無縹緲,最終蕩然無存,僅憑几本流傳的史書不足爲據!

古代的廢墟被覆沒在歲月中不知幾何?留下來的已經被歲月滄桑化,我曾經走進過幾處廢墟!可我怎麼也感受不到這裏殘敗而又滄桑的景象,入眼的卻是高樓林立,入耳撲鼻的卻是鳥語和花香。我想找回些古代的痕跡,卻被厚重的水泥拒之門外,這也許是我的悲哀,我甚有自作多情之嫌!然而,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因爲不堪麻木之後的喪失,因此起來呼籲,保護該留的廢墟,重建該建的文明!我們不曾聽過,有人要將羅馬鬥獸場拆了建上高樓大廈,我們也不曾聽說過有人要將空中花園修好供人觀賞。但我們會時常聽到,有人要將圓明園重建,有人要將阿房宮復原,我們有人要將大明宮恢復往日的輝煌,國人啊,國人,可你們別忘了保護一些廢墟的意義比重建它的意義更深刻。

有一種廢墟需要我們竭力的重建;幾千年前,那洪流摧毀了多少房屋,造成的殘垣斷壁難道不該建嗎?明末時,關中地區八級大地震,發生在人們熟睡的時候,造成的傷痛可想而知,整個關中平原變成廢墟,這種廢墟應該建的更好,自然界給我們造成的傷痛不亞於人類自身所造成的,汶川,一個被大自然創傷的城市,一片驚動之後,或者殘垣斷壁,或者消失了蹤跡!每一次靜謐或者輝煌走向廢墟的時候,這種廢墟應該付諸更大的努力重新建設它;然而這種廢墟終究是廢墟,重建的不如以前,那便是爲後世留下一點研究地震的痕跡吧!建的勝於以前,那便是我們戰勝自然的偉大力量。

我喜歡路過曾經的廢墟,捻起一把廢墟里的土,飛揚在歲月的風中,讓它盡情的散去,消失;其實,廢墟也是一道風景,亮麗在人類歷史軌道上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