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愛情散文:情爲何物

愛情散文:情爲何物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W 次

清朝的時候,一對母子來到一座山上,選擇最平整的一處搭建草房,把最肥沃的土地開墾出來種糧種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生活安逸。後來,母親去世,兒子做了一個“草人母親”。種地,他把“母親”背到田邊坐着;在家,他把“母親”放到桌邊坐好;天晴,他把“母親”弄到院子裏曬太陽;下雨天,他就幫“母親”縫補“衣裳”。到山下趕集,他揹着;到廟宇許願,他揹着……於是,一些有文化的鄉紳反覆驗證反覆琢磨,送給這座山一個萬古流芳的雅號——孝子山。

愛情散文:情爲何物

我家的對面便是這座有名的孝子山,王昭君洗過手帕的香溪河從山腳潺潺流過。

在如詩如畫的孝子山下,住着一位80歲的老母親,我們習慣地叫她“劉伯孃”,前年失去了唯一的兒子,以淚洗面,悲痛至極,以至於哭瞎了雙眼。本該順利地走完人生,偏偏出了連她做夢都沒想到的事情……

常言道:“四十九得個吹鼓手。”劉伯孃在“知天命”的前一年果然生下了她的寶貝兒子——學兵。沒過幾年,老伴兒去世,母子相依爲命。

劉伯孃憑着自己的韌勁兒,掙錢供兒子讀書學習。自己也常常像老師那樣教兒子做人,教的最多的卻是“孝子文化”。兒子大專畢業後參加了工作,已經快70歲的劉伯孃舒了一口長氣,彷彿自己的夢想已經實現,接下來便是享福的歲月了。的確,她應該安享晚年。

兒子叫學兵,因家境不算好,成家之事難辦。後來,一位好心人在偏僻的小山村幫他找了一個過婚,沒有孩子,相貌身材都還過得去。劉伯孃很滿意,見到熟人就會自誇一番:“學兵說媳婦兒了,我這輩子總算圓滿了。”兒子有些不滿足,總覺得缺點什麼。劉伯孃常常勸兒子:“福在醜人邊。”

媳婦有癲癇病,這是取進門後才知道的。開始,母子倆以爲治治就沒事了。後來一直髮病才知道這病的嚴重性。順藤摸瓜,知曉了一切。原來,媳婦離婚,是因爲有病的緣故。外表忠厚的岳父母同意自己的婚事,是爲了推脫自己的責任。不知何時,學兵感到一陣陣眩暈,慪氣傷肝,住進了醫院。他越想越不是滋味,上帝怎麼要一次又一次捉弄自己,他感到自己被壓在了孝子山下,喘不過氣來,到處一片漆黑。母親總是那句話:“兒呀,這就是命,過到哪兒算到哪兒吧。學兵呀,不認命是不行的。”

30歲的學兵再也不相信母親的話,做出了叫人不可思議的'傻事。他把媳婦送回孃家後,服毒自盡,並寫下了遺書。

他在遺書中寫道:“流着淚走在雨中,便沒有誰可以看到我眼中的悲傷。我一直都告訴自己要堅強,再堅強,因爲我明白,再多的淚水也換不來愛情憐惜。青春的歲月過去了,曾經的哭泣現在依然鮮明地印在我的腦海裏,還附帶着那些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痛苦。我曾經哭泣,我在愛情的面前流下了我的淚水,可是卻最終連可恥的幸福都無法觸摸。無法忘記曾經的傷痛,也無法忘記我當初竟是愛得那般的低微,我甚至無意去用自己的淚水來試圖感動愛情,感動那顆未曾爲我跳動過的心靈。”

孝子山下,不該發生的悲劇發生了。

我爲劉伯孃母子的不幸人生而難過,我爲他們悲慘的命運而哀嘆,我爲孝子文化的傳承問題而痛苦……

沒有愛情的婚姻是多麼可怕。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亦然。這世間情爲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