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打月餅散文

打月餅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37W 次

看歐美的影視作品,鏡頭中常會有廚房的場景。他們那寬大的廚房,各式明亮的餐具,看着給人的感覺都是種享受。雖然對他們的食物製作並不怎麼欣賞,卻異常羨慕他們廚房裏都會有一個大烤箱。劇中的主人公常會變戲法兒般,從裏面端出麪包、蛋糕、比薩、烤肉等誘人美味,看得人着實眼饞。每每看到這些,自己便也渴望能擁有這樣一臺魔法盒般的烤箱,雖然我並不怎麼會製作那些美味食物。

打月餅散文

心中有了渴望,那念頭便會在你內心深處蠢蠢欲動。每次陪妻去大型商場,若路過電器展臺,總不忘過去看上幾眼各式小烤箱,以飽“相思”之渴。看看價格,瞭解性能,欲買又止。畢竟自己並不會製作各式烤制食物,花上好幾百元人民幣買回去成爲擺設,總歸是不划算的事情。在妻的催促下,只得壓下心頭那種想買的衝動,悻悻而去。身子雖離了那展臺,內心卻多少總是有些不甘的,快步行走間,心中卻默默地念了灰太狼的那句名言:我一定還會回來的!

而我畢竟是沒有回去。網購的快速興起和它所帶來的便利讓我少了與商場的接觸,足不出戶便可盡享網絡購物所帶給來的各種快捷與便利,只需動動手指,各樣你想要的商品便會紛至沓來。這樣,去商場的時候少了,看手機的時候多了。雖未實現再回商場烤箱展櫃的願望,卻因了網絡,我的烤箱夢由此而得以實現。在“淘寶”上挑好型號,考評一番性價比,輕觸屏幕按鍵,然後直接下單。待烤箱被快遞送到樓下又被我抱回家裏時,木已成舟,少了許多妻的牢騷與埋怨。

之所以買烤箱,是源於兒時的一段經歷。那時我家還是租房住,一家五口租住在小鎮的一處大雜院內。狹長的院落,深深的宅院,灰青色磚瓦築就的院落透出歷史的古樸與凝重,屬於小鎮極典型而又普通的舊式宅院建築。小院裏住着七八戶人家,有兩三戶爲常住戶,其它的便是象我們這樣的租住戶。雖有常住與租住之分,卻都屬於小鎮鄉黨,拉起家常,說開了也都沾些親帶點故,彼此間自是和睦相處。在租住戶裏有一戶做食品小買賣的,他們的手藝便是烤制餅乾和月餅。對於現在的人來說,餅乾和月餅算是尋常食物,然對於那時的我們來說,這些東西只在逢年過節串親戚時才能見上,也就更別說能吃到了。所以,有了這樣的鄰居,在我們這些小孩子的眼裏,他們便如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一樣,有着超人的能力,可以製作出那只有高高櫃檯的商店裏纔會擺着的美味食品。

他們搬來沒多久,便開始在院子裏着手砌制烤爐,那烤爐絕對算得上是土法上馬。所用材料就是舊磚頭和鎮內田邊隨處可見的黃土,黃土摻上些麥草和成泥就成了極好的粘合劑。經過他們的巧手壘砌,不到一下午功夫,一個三尺見方的方形烤爐便立在了院子一角。爐子砌好,做餅乾、月餅也就指日可待了。院子裏五六個小孩兒便天天盼望着他們能早日動手製作,小小的腦袋瓜裏實在想不出這個方墩墩其貌不揚的“黃傢伙”,如何就能烤製出香甜誘人的餅乾和月餅來。

就這樣,盼望着,盼望着。一幫小傢伙兒快等得頸兒長的時候,“大師傅”那裏總算有了動靜。記得好象是八月的一個上午,那戶人家的父親在屋子裏忙活着和麪調餡,兒子則在屋外生火點爐。兩人各司其職,倒也十分默契而迅速。這邊爐火生旺時,那邊已經將焰料和制皮用的麪餅準備停當。接下來便是兩人配合着開始打月餅。直到現在我仍然都搞不明白,爲什麼非要把做月餅的這一過程叫“打月餅”,而不是直接叫成“做月餅”。當然,那時的我並不會太關心這些東西,我更關心的是那個神奇的'土爐子怎麼會烤出來金黃的月餅。

做月餅的過程我沒有太過關注,只隱約記得是把餡料包在擀好的麪皮裏,然後再按壓進月餅模子,弄平整按實之後便將那月餅模子用力地在案板上一磕,一個精美的月餅生坯便呈現在我們面前。磕出模子的生坯還不算完全的成品,這時的餅坯還缺少最後一道工序:扎孔點紅!一看這字意,大家別以爲是兩個動作,其實只是一個,因爲那扎孔所用的尖頭竹筷是要先在盛有紅顏色汁液的碗中醮一下後才往餅坯上扎的。這樣,所扎出來的孔就成了紅色,既起到裝飾性的美觀作用,又可以在烤制過程中排氣,不至於使月餅在烤制過程中因餡料受熱膨脹而撐爛餅皮。而那紅色的汁液是用食用色素調製的,他們稱之爲“食紅”。這個“扎孔點紅”也是整個打月餅的過程中,我們孩子唯一可以插得上手的工序。他們製作餅坯,我就按他們的要求認真地在餅坯上扎孔點紅。雖然只是極其簡單的一個扎的動作,我卻不敢有絲毫的隨意。都是極小心地紮上兩個小孔,唯恐扎歪了而破壞了整個月餅的美感。

月餅坯做好後,便是擺入烤盤。那烤盤是用洋鐵皮折制而成,高約寸半,略成長方。餅坯放入烤盤既要保證不過分挨擠,又要儘量多放,以便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間可以烤出盡可能多的月餅。待烤盤擺滿,就會被送進那個泥黃色的烤爐“嘴”裏。我們之所以稱之爲“嘴”,其實它應該算是一個平齊而低矮的炕洞,這裏與爐膛分開,沒有明火,只有下面爐膛內燃料燃燒所傳遞上來的高溫。月餅被放進來後,等待月餅們的將是在這裏的高溫烘烤。這是一個漫長等待的過程。那底下的爐火也不能太旺,以免使月餅在炕洞裏面未待成熟,外面的餅皮便被烤糊。但這種土製的烤爐裏沒有任何可以顯示溫度的東西,全靠掌管爐火者的職業敏感。

約摸過了二三十分鐘,在我們焦急的等待中,那月餅便要出爐了。遠遠的你便能聞到一股極爲好聞且略帶些焦香的甜美氣息。那味道你未及品嚐,只是光聞就能讓你陶醉其中。對於我們這些小孩子來說,那是絕對不可抵擋的,直咽口水那是毫無疑問。小眼睛直直地等着人家能儘快將那烤盤端出來。借用一下春晚魔術師劉謙的話說“這是一個見證奇蹟的時刻!”,那烤盤被從爐炕中拉出的一刻,滿盤焦黃誘人的月餅便呈現在我們面前,“仲秋月餅”四個字在兩個紅點的映襯下顯得越發好看。我只是好奇這過中秋節的月餅,爲什麼會被刻上“仲秋月餅”,直到後來學了“仲”字後,才明白“仲秋”就是秋天的第二個月,指的還是八月。當初還以爲是別字的“仲秋”,原來還有這麼深厚的文化內涵在裏面。當然,月餅被端出爐的那一刻我是沒有糾結於“仲秋”是對是錯這個問題的,我的心思全在剛出爐的月餅那誘人的色澤和香味上。往常,月餅只有在中秋節前串過親戚之後,等到了中秋節那天晚上才能吃到。那過甜的口感是我並不太喜歡的,尤其裏面的那種用桔子皮所製成的青紅絲配料,更是讓我難以下嚥。我只喜歡啃食外面的餅皮和摳出裏面的冰糖塊兒含食。一塊兒好好的月餅被我吃得實在有些慘不忍睹。況且那月餅經了多次轉手和放置,早沒了什麼香味,除了甜膩,並無其它的美好口感在裏面。雖然我並不太喜歡吃,但卻是盼望能吃到。畢竟一年中也就只有一箇中秋節,而中秋節一定是要吃月餅的。我的那種盼望吃月餅心理倒不如說是小孩子盼過節更爲貼切和實在。

烤好的月餅被倒進放置食品的扁平麻鬥(一種用麻繩穿制細麻桿兒編成的盛放糧食和食物用的鬥狀器物)裏,這邊便將剛纔烤制間隙時製作好的餅坯又重新裝滿一盤置入烤爐,進行新一盤的烤制。我們雖眼巴巴地看着新出爐的月餅,可打月餅的鄰居大伯伯卻並沒有立馬分給我們品嚐,依然有條不紊地制着他的餅坯。此時,我們內心裏難免會覺得他們家過於小氣,給他們幫忙紮了半天孔,連一小塊兒月餅也不給嘗一口。心裏有了小心思,再紮起小孔來自然也就沒了那許多的認真勁兒。他們似乎也看出了我的小心思,笑着拍拍我的小腦袋說:“嘴饞了吧?不是不給你吃,這東西都是自己做的,值不了幾個錢!我只是怕剛出爐太燙了,小孩子皮肉嫩,燒着你們可咋辦!等稍晾一會兒再讓你們這幫饞貓吃!”。聽了制餅伯伯的這些話,我們也覺得不好意思起來,一張張方纔被爐火映紅的小臉此刻變得愈發地紅了。

又制了一會兒餅坯,那麻鬥中烤好的月餅也慢慢涼下來。制餅伯伯用他尚沾着油麪的手拿起烤好的月餅摸了摸,覺得不熱了才一一遞給我們這些,那可是一人一個,而不是一人一牙兒。看着我們高興地拿起月餅,他慈愛地摸了摸我們的頭。月餅拿到手裏,我們早已經抵擋不了那份焦黃而又香甜的誘惑,迫不及待地放進嘴裏。稍稍用力一咬,略帶焦酥與香甜的味道已經充滿了我那小小的口腔。這味道讓我驚詫了!怎麼不是我印象中的月餅味道?我原本以爲月餅就是外面皮面軟塌塌的,裏面餡料甜膩膩的,可這月餅怎麼可以如此焦香甜美?全然顛覆了我以前對月餅的認知!現在,在我手裏拿的依然是和以前一模一樣的月餅,可吃到嘴裏的卻是從未嘗到過的酥脆美味。原來,真正的新鮮月餅是這個味道的啊!如果你未曾在烤爐前親身體驗和品嚐,我相信你也會和我一樣對月餅有那種根深蒂固的甜膩認知,而永遠無法知道剛出爐的月餅又是如此地香酥味美。

很多年過去了,我雖依然記得兒時吃新出爐月餅的那種美味體驗,但卻不得不在年復一年的中秋節裏,吃那些標榜着各樣口味,但卻甜膩得難以下嚥的中秋月餅。童年遠去了,故鄉遠去了,但童年時吃土爐烤制月餅的記憶卻永遠地留存在了內心裏。我夢想地希望,可以用自己的手,製作出同樣酥脆美味的月餅,呈現給自己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同樣感受不一樣的月餅美味。這便是我一直想買烤箱的現實根源!

烤箱買回來了,我便在內心一直計劃着實現自己烤月餅的夢想。餡料好說,從市場上買來幾樣乾果,炒熟壓碎,和上炒麪,加入白糖和食用油及開水一攪拌,這便是最簡單的“五仁月餅”餡料。只是那月餅麪皮的配料我是拿捏不準的。可這同樣難不倒我,在部隊時我是見過地方上幾個陝北婦女做“爐饃”的,它也算是具有陝北風味的月餅吧。大致和麪的細節我已經記不太清,但照貓畫虎的能耐我還是有的。號稱“馮斯.陀羅夫斯基”的馮鞏不是說過:“不想當廚子的裁縫絕不是好司機!”,我就不相信自己這個會搗鼓機器的修理工變不成好廚子!烤箱有了,想法有了,制餅技術也儲備了,就差一月餅模子。真是瞌睡遇枕頭,孩子他表姨愛買新奇玩藝兒,看見街上有賣各種餅模的,圖了新奇,啥餅不會做的她竟圖了好看,買了兩個餅模回家,一個心形,一個魚形。知道我買了烤箱,專門把心形模子給我帶了過來。工具有了,就等着實施了。

我屬於愛顯擺型的,趁着家裏人多,說幹就幹。但這人多,是指能吃的人多,幹活的卻只有我一個!那幾個屬於典型的只會吃,不會幹。沒辦法,誰讓咱啥都會呢!但人家還都不領情,一句“能者多勞”就把我打發了!

從買料到制餡,再是和麪和擀皮,然後是包餡打餅,到最後的上爐烤制,全程就本大廚一人完成。其他所有人只參與了一項工作,那就是烤熟了就吃!制餅的整個過程還算順利,唯一讓人糾結的就是這心形餅模。你好不容易包好餡料的麪糰呈圓形,可這餅模是個心形,上下兩個尖:上面尖朝內,下面尖向外。面劑放進餅模後,你得來回擠弄着把已經包了餡料的圓形餅坯生生按壓成桃心狀。單純只是一團面倒好說,可這用油和成的麪餅包成包子狀本就不易,再來回擠捏按壓成桃心狀,那難度也就可想而知了。也就是他表姨這種只圖了形狀不管實用的人才會買這種東西,我剛埋怨了兩句,沒想人家笑嬉嬉地過來說:“你知足吧,我要是把那個魚形的餅模拿來讓你用,你怕會更瘋!”。想想也是,要真是給我拿一魚形的餅模來用,我都不知道我做出來的東西還叫不叫月餅!做出來後我怕就得這樣對孩子們說了:“看,老爸今天給你做的烤魚!”

心形月餅烤好了,一家人吃得讚不絕口,兩個孩子更是吃得眉開眼笑。看着他們吃得大快朵頤的樣子,我這大半天的忙碌也算是十分值得了。

做完月餅,天色已晚,他們將這月餅當了點心佐餐,喝些新煮的小米稀飯,這便算是一頓簡單的家庭晚餐。忙碌了半天的我也匆匆喝碗稀飯,連自己烤的月餅都沒有吃,就拿了個食品袋,裝了幾個月餅便要出門。妻問我上哪兒去呢,咋還帶着月餅出門?我回了句“給媽他們送去!”,人便已經到了門外。

雖然我沒有嘗自己做的月餅到底怎樣,但從他們的誇獎聲裏,我知道應該是不錯的。這一刻,我吃不吃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有親人的分享,已經足夠!雖遠未到中秋,我希望將滿含了自己手藝心意的月餅送去給母親,讓她一同來分享我的喜悅。相信這小小的月餅會比中秋節日本身更重要!

打月餅站了半天,腿和腳是累和困的。下了樓,我拎着月餅步行去給母親送,腳底卻是那樣的輕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