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涼境今昔散文

清涼境今昔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81K 次

初識清涼境是幾年前的事,並不是特意去的,只是有點事路過那裏。起先也沒在意那所小房子,太普通了,以爲是住戶的一間柴房。擡頭看到門楣上“清涼境”三個字,便感覺這房子不普通了。字是刻在一塊青白色的石塊上,嵌在牆體裏,字體剛勁穩練,沁人心腦。再細看那青褐色的牆磚,厚而大,透出一種古意;屋頂青灰色的弓形小瓦,一塊塊、一排排地咬合在一起,顯現着以前江南民居的結構。揣度着這裏肯定不是一般的居所;看到在小房子的旁邊,還立有一塊保護石碑,才知清涼境是一處古蹟。碑後有些字跡已看不大清。向居在旁邊的人家打聽清涼境的歷史,都不大清楚。他們都是解放後陸陸續續地從其他地方來這裏安家的,只知以前這裏草茂林深,只有一條路從城裏通往杜塢;據說這是一條古道,道路是從小屋中間穿過,可供南來北往的行人作短暫的休息之所。猜想着,裏面應該有石凳之類供人坐的物件,可惜沒看見。另一頭有住戶的屋牆遮擋着光線,裏面黯淡,稍微亮的地方,卻見那黑漆漆的牆壁,像是被煙燻的跡象。想着清涼境也是在人間煙火的薰染下,有了生活味,卻也失去了那些文人騷客們的吟風弄月的情懷。古道在民房的阻隔下斷了,其實路沒斷,只不過是拐了個彎。有人的地方就有路,路何曾斷過呢。

清涼境今昔散文

據史料記載,清涼境的前身爲秋浦亭,早在唐永泰元年(公元765年),石城遷貴池,府縣同城。爲紀念南朝昭明太子,立祠於“郡廓之西”,俗稱西廟。古時此地山嶺縱橫,山路蜿蜒,爲便於往來西廟、杜塢的人們中途歇息,時人在路間建亭,因秋浦河在旁,也因貴池曾名秋浦,故亭名秋浦。從池州府城到秋浦亭有2.5里路,而再從秋浦亭至西廟,也正好是2.5里路,故鄉人稱之爲“二里半亭”。

古時,在秋浦亭旁,有棲雲庵座落在茂密的松林中,明月映輝,歸鳥隱林,佛燈伴月,清心尼靜。此景緻便被列爲古杏花村十二景之一——“棲雲鬆月”。

宋人陳舜俞有《秋浦亭》詩一首:“牢落真秋浦,江山滯客舟;身同雁南去,心似水東流;鷗鳥荒煙裏,漁人古渡頭;只因山色好,來上九華樓。”

世間風風雨雨的侵蝕,兵荒馬亂的歲月,秋浦亭幾圮幾建,終究是沒離開過人們坎坎坷坷的'生活。

清光緒末,亭又一次倒塌,直到1914年,時貴池縣臨時議會議長鬍子正率鄉賢修復,並在兩頭門首嵌有石額,上刻“清涼境”三字。這是秋浦亭易名爲清涼境之始。鬍子正先生系池州本土名士,在戰亂頻繁的年代,仍編撰了《杏花村續志》,使杏花村的杏花又一次綻放在人們的心頭。

最近,看到那一帶建起一幢幢樓房,鱗次櫛比,顯見着一座現代化的小區又很快誕生。清涼境是否還在?是否還在堅守着那一份古遠的清涼?

在一個週末,過西門大橋入杏花村大道,向右拐進一條水泥坡路,路不寬,再上一點,便是石子土路了。靠白洋河邊有幾戶人家,還沒有拆遷。到小坡頂上,路被挖土機挖出了一個大峭壁,旁邊是雜草叢生,也有小塊的菜園地,地裏的菜青青蔥蔥。向前看,原是清涼境的地方,如今是一片喧囂的大工地,渣土車裝着黃土,一趟一趟地往來穿梭;工人們正在工地上緊張忙碌施工,一、二十層樓房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

我站在坡頂上,放眼四望,努力地尋找着那一處古蹟——清涼境的蹤影。怎麼不在了,我的心在收緊,失望的情緒瞬間縈繞心頭。不甘心,又仔細搜尋,驀然瞥見,在一棟高樓下,還留有一處土墩,在土墩的上面有一座孤零零的小矮房子,這不就是清涼境嗎。它完全被高樓的陰影遮蓋住了,怪不得我一時沒發現,我內心升起無比的喜悅。而此時,清涼境就像一位飽經滄桑的老人,佝僂着身子,看着眼前發生的一切,流露出滿心的淒涼。人們在改變着曾經的容顏,無休無止。他無法阻擋人們嚮往繁華生活的步伐,他也不曾想去阻擋,因爲這是人類進步的必然。而他只不過希望在人們繁華的身後,能有一片屬於他的棲身之地,保留那一片歷史的天空。

我走近他,感受到他蒼老的身影在風中顫抖,仿若在寒冷的冬天裏,一個無依無靠的老人在寒凍中瑟瑟。我觸摸着他斑駁開裂的身體,受傷的身體裏包裹着一個受傷的靈魂。望着眼前的一切,想着他曾經的好處,爲過往的路人避風擋雨,遮日送涼。而今,又有誰能爲他避風擋雨,送來烈日下的淒涼。想起清涼境建成後,捐修人鬍子正在壁上題的一首詩:脩然撇盡人間熱,此境人間竟有之;爲甚紛紛名功客,到來只是不移時。

一位包工頭模樣的人,見我在拍清涼境,走過來對我說:“有關部門有意保護這片古蹟,設有兩個方案,一個是就地修復保護,一個是遷到正在建設的杏花村旅遊區裏。”

但願如此,無論是就地保護,還是遷移別處,在人們的心中有了清涼境的位置,有了人們對歷史古蹟的尊重。而不僅僅是利益的驅使,纔去做功利的保護。保護古蹟的一磚一瓦、一木一石,就是對我們民族歷史與文化的最好擔當和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