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關於心路散文

關於心路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4W 次

《不抱怨的世界》是美國心理學家威爾.鮑溫的著作,閱讀過的人都應該知道,該書倡導遇事要平靜處置,不要抱怨,遇事常抱怨會帶來負面的思考,從而影響健康,包括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故爲了健康,在生活現實中,我們不管遇到任何艱難的處境,不必要抱怨,而是以平靜的心態想法予以解決,這樣才能活得快樂,活得健康。

關於心路散文

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遇事不抱怨的人似乎很少。

曾在媒體報刊上看到過有人想不開而自殺的消息,媒體報刊披露的衆多自殺者的消息中,似乎高校學生佔很大比例,而且還有不少的是研究生。爲什麼這些死於自殺的高文化者會有解不開的心結?從他(她)們留下的遺書遺言可以看出,他(她)們自殺的原因似乎大都相同或相似,即抱怨壓力太大,終因解不開心結而自我毀滅。他們自認爲,努力奮鬥是爲了自己命運燦爛光彩,但是奮鬥了多年,卻改變不了自己的人生,生活就業等等壓力越來越大,自覺活着沒什麼意思,於是怨世而自殺。對他(她)們留給世人的遺言遺書進行分析,他(她)們大都顯示出自己有了知識,仍然改變不了命運,也無法解脫來自各方面的壓力,於是感到自己受到生活的欺騙,便選擇離開人世以爲解脫。分析這些自殺者的遺書遺言,可以看出他(她)們人生的道路大都相同或相似:經過多年的奮鬥,就是無法解脫壓力,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她)們都有着相同或相似的心路:他(她)們都是唯美主義者,都想自己有個美好的歸宿,卻又不堪忍受生活的重負,抱怨生活欺騙了他(她)們,爲了解脫,便以死來逃避生活。而他(她)們卻沒有想過,他(她)們這樣的作法,不但給世人帶來無盡的唏噓,也給他(她)們的家人留下深深的痛苦。

對這些因抱怨而棄世者的遺書遺言分析,不難看出他(她)們的心靈道路與生活道路極不協調。其實,並非生活欺騙了他(她)們,而是他(她)們沒有調整好自己的生活態度,對生活的期望值太高,心靈道路與生活道路自然發生矛盾,就像《不抱怨的世界》裏所說的“當你發牢騷,抱怨生活的一切時,你就會收回更多這樣的困擾。”由於抱怨太甚,因而也就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於是自怨自艾,當然就會於心態產生困擾,如此心態,如何能在人生道路上健康行走?如是一來,不斷地抱怨就更加掙脫不了苦惱的困惑,解不開心中的糾結,只有選擇離開人世。看着這些鮮活的生命用這樣的方式來結束自己,心中便很多感慨。

其實,人是有理性的`動物,應該學會堅強,學會調整心態,無論遇到什麼事情遇到什麼困難,都要堅強理性地對待。就像《不抱怨的世界》裏所說的,要“活出感恩的生命,而非抱怨的生命,把焦點放在一切美好的事物上,就能發揮這種保證健康的力量。”人生一世,要走的路很長,社會生活不可能以我們的意願來展開,而只有我們想辦法去適應世界。人生道路上不可能不遇到坎坷,想得開就過去了,想不開可能就得扒下。其實生活於每一個人都是一樣的,就看你如何面對。人生於世,不如意事常八九,能遂人心不二三,看看周圍,不如我者多着呢,人家爲什麼能挺着?應當知道, 人來到這世上走一遭,怎能沒有坎坷?不管境遇如何,是順境還是逆境,也不管遇到什麼事,是歡樂的還不如意的,都應靜心以對待,這纔是我們對生活的態度。人於世間,雖然要走的路很長,然而,不管走過了多少個春秋,與宇宙的無限相比,其實也就是一個匆匆的過客,所有經歷,只不過彈指之間,瞬間就過去了,有什麼想不開的。

人之於世上,應該有感恩之心。須知,父母把我們帶到這世上並養育成人很不容易,我們有什麼理由要讓他們傷心?社會爲我們的成長也付出很多,我們有什麼理由讓社會蒙羞?爲人在世,其成長都要與周圍的人和事發生聯繫,因而要學會感恩,學會尊重,不能因一時的不如意而埋怨社會,憎恨人生。有了感恩之心,纔會發現世界是多麼的美好,生活是多麼的絢麗。學會了尊重,才能尋找到平衡與真實,纔會泯滅仇恨而把握真誠。體會人生要腳踏實地,定位太高,是不切實際的理想,理想脫離現實只能是幻想。因幻想破滅而抱怨,當然就感受不到生活的氣息,也就失去生活的勇氣。所以我們不要用虛幻的設計來定位自己的人生,應該真實地對待人生旅途。人生在世,心在自己身上,人生之路也就是人心之路,人生之路需要我們真誠地用心去走,心路健康,人生之路就自然走得順暢。

這就是我閱讀《不抱怨的世界》之所得,朋友是否有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