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走在嶗山的野路上散文

走在嶗山的野路上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1W 次

野徑是一種文雅的稱謂,沈約詩云:“野徑既盤紆,荒阡亦交互。”杜甫詩云:“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往大處說,有年頭的野徑是古道,在青島,老百姓俗稱野徑爲野路。嶗山裏的野路很多,四通八達,多有幾百上千年歷史,有的明顯,有的隱密,有的柳暗花明,有的曲徑通幽,既含巧奪天工之美,又有生態自然之善。君子曰:身在青島,沒爬過嶗山很遺憾,爬嶗山,沒走過野路那是遺憾中的遺憾。

走在嶗山的野路上散文

嶗山有神窟仙宅之譽,面積446平方公里,包括嶗山區全部及城陽區、李滄區部分山脈,遠點說,市區的浮山與黃島的小珠山也是嶗山餘脈。嶗山的縱深地帶,深溝險壑,密林巉巖,植被茂盛,奇花異木多有存焉。嶗頂爲我國大陸海岸線第一高峯,千米以上山峯十餘座,彼此呼應,巍然佇立於東海(古稱),遠洋颱風每年數波,至嶗頂之定海“神針”前愕然迂迴,磁場抑或仙氣,天地造化使然。

走在嶗山的野路上,落葉松的針葉長年不腐,橡子樹的落葉經年保留,白木烏桕樹的葉子,野茉莉樹的葉子,山姜樹的葉子,野杜鵑的葉子,天目瓊花的葉子,楓楊樹的葉子,野山桑的葉子,青松樹的葉子,山槐樹的葉子,野楸樹的葉子,山櫻樹的葉子,金剛果的葉子,野葡萄的葉子,還有很多知名或無名的喬木和灌木的'落葉,和野路相親相伴,走在這樣自然生態的山道間,彷彿躑躅於大地母親柔軟的腹部,這是大自然的呼吸,美麗而純粹,天地氣相接,赤子若微塵。

可是近年來,嶗山的野路有所減少。11月1日爬山,從仰口經廟嶺口、綿羊河谷去明道觀。經過大水渠的鐵絲網(讓人想到戰爭年代)不遠,看到平時的野路變成了石階路,一些山民正在就地取材,用山上的花崗石料,鋪設窄步的登山石階,硌腳,石階的形式是比較僵化的,有的地方,幾十米的山道被截斷,弄上兩個臺階的石條,不倫不類。誠然,修建石階山道利於防火輸運,但修新路時也可以保留大多數的野徑古道,兩者並不矛盾。野徑古道給很多遊客、山民帶來健身行走的樂趣,如果一旦破壞了,再去尋找,就難了。有的事物,存在時如明月清風不見其珍,失去後再想,已經追悔莫及了。

從前,將軍槽上山處有一段山路較陡,山石自然銜接找,到好處,攀登起來樂趣叢生,有好事者將其修成了石階路,行走呆板,頓失美意。多年前爬三標山,當時皆爲自然風貌,有的野路要拉繩子,當然強驢自由攀爬,一般驢友需要繩子的幫助,經常一百多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爬個三標山,也是每年的保留項目。後來當地部門將山道整修,並鋪上石條,打出廣告曰:城陽爬山不要錢。有幾個資深登山隊的骨幹,被聘爲業餘防火護林員(那時沒見有過火災)。有次端午節前後去三標山,看到鋪路的山民,我笑言這路可以跑摩托車了,他們說修路是爲了方便登山,我和隊友回答,修得太整齊就沒有野趣了,誰還稀罕來啊。

其實,石階路也有多樣。北九水、上清宮一些古舊的石階路,走上去也不覺刻板,一是那裏的石階較寬,一腳長以上,放步輕鬆,一是有自然山石銜接,走起來並不累人。部分景區的石階路就不敢恭維了,那是一種小於一腳的窄步石階,有時下山需要側着身子,不知是練得哪門功夫。嶗頂雪後結冰,石階路成了最危險的地方,有時驢友就從石階路旁走出新的野路,不僅爲了樂趣,也是爲了安全。

嶗山之美,很多的樂趣在於行走在如此深接地氣的野路上,高低呼應,錯落有致,一泓碧水,一扇巉巖,有意無意點綴其間。令人陶醉的野路上,一年四季景色不同,落葉松鋪了金黃色地毯,槐樹林鋪了玉白色地毯,野杜鵑鋪了殷紅色地毯,橡子樹鋪了核桃色地毯,每一株野樹,都有一片韻美,還有花香鳥語,還有白雲悠悠。我想,在不久的將來,嶗山的野路,也可以評級申遺吧。如果到了那個時候,因爲現今修路的大意與粗糙,嶗山野路的申遺,可能就會缺失一些珍貴的元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