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秋之組章散文

秋之組章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1W 次

  【秋天的幾何意義】

秋之組章散文

收去莊稼的田原,就像褪去了春天的華衣和夏天的成熟,裸露出最初的本質。那隆起的壩埂,自然分割的田塊,幾乎都是用一些簡單的點線面連接和堆砌而成,遠遠望去,這是一片幾何世界。平面的,立體的,就像一本書,秋天的書。那個時刻,自己彷彿糾結在一本幾何題典裏,走不出這季節的書頁。

最早遷徙的一羣大雁,由北向南,在球冠似的天空上飛成一排,好似圓面的切線。我仰頭追望,茫茫旅途,就像季節那般遙遠,這雁羣何時是起點,何時有終點?而田頭的那棵鑽天楊依然挺立在曠野之上,不張望也不回首,就像是季節的座標系,標識着秋的位置。

一場秋風一場雨。那個雨後,遠處的冶父山顯得很近,近得彷彿能聽見山澗溪水的潺鳴和山巔寺廟的梵音。我便望山,聽山,任思緒在秋風裏遊離。忽然,我看見山頂上空浮現一彎彩虹,像張口向下的拋物線,一半在山裏,一半在天外。秋天的虹難得一見,而彩虹與山峯相扣就更有季節的意味。若不是那場雨,我定會以爲是冶父山的佛光再現。此時,蒼穹如盤,山體如椎。

秋風下的樹也開始落葉。在我住的村子裏生長着許多尋常的樹種,像梧桐、苦楝,廣玉蘭,以及樟樹、柿子樹等。這些樹守着歲月,與我們一起體味着季節的冷暖。落葉知秋,一片枯黃的樹葉是秋天幾何屬性的直觀寫意。

梧桐的葉子是圓的,即使是落在了地上,那圓的筋骨也是清晰可見,透着無奈亦顯着執拗。這讓我想起天地之圓和人生之圓,想起爲人處事的一些經歷和道理。這便能理解梧桐爲什麼也是最感性的樹,爲什麼入秋的第一片飄零多半是它的落葉。烏桕樹的葉子呈菱形,頁面雖不大,掛在樹上卻很密扎。仰頭看烏桕的落葉是一種享受,那單薄的一片片從細細的光線中撒下來如同天女撒花般,飄飄蕩蕩,尋尋覓覓,可到底還是雜亂無章地疊加在一起。不過,那是一種幾何圖形的疊加,像一種創意。秋天的創意。最讓人感懷的是柿子樹的落葉,那碩大的橢圓形,說落就落,放在手上正好能和掌面重疊。而掛在樹上的柿子恰似一個個圓柱體,搖而不墜。我在想,一樹之上,葉生橢圓,果呈柱體,這是不是意味着秋天的幾何屬性也是多維的?

家鄉的場地上也是堆滿了稻草堆和麥秸垛,那形狀無一不是椎體和柱體。這是秋天的場地,只有秋天纔有這樣的風景。如果在孩子們的眼裏,那彷彿就是一堆鋪開的積木,隨意壘起的都是一種驚奇。可是他們卻想不到,在村子裏,家家戶戶屋檐下掛着的也是一串串的橢瓜圓果,屋子裏儲存着的更是用稻席子圍起來的長垛方堆。這是秋天的延續,它傳遞給人的是一種心情。但我以爲,這更是季節所要表示的幾何意義。

秋天的主體在鄉村。沒有了高樓大廈的擁擠,長河的落日更圓;沒有了霓虹燈的掩映,故鄉的月亮更明。所以,家鄉的人們更鐘情於中秋的月餅,那團團圓圓的形狀就如同團團圓圓的日子,一塊月餅就足以敘說一個季節的故事。

其實,人生亦是如此,離不開這些簡單的幾何元素。有時我們就是一個點,點動成線,也成就了我們的生命軌跡。就像這秋天,我們也有自己的幾何意義。

  【懸掛的秋天】

鄉村的秋天是懸起來的。想想,還真有些道理,秋高氣爽,秋之乾燥,似乎說的就是這個現象。

國慶節回老家,坐在屋後的山坡上遙望,碧空萬里,豔陽高照,東山的峯巒沐浴在炫目的光暈裏,全然沒有了另一個季節裏高聳入雲的感覺。西側的山肩上淡霧般纏繞着一帶透明的薄紗,懸空而起。那深淺不一的山影裏,熟透的山林明黃黛綠,披紅掛紫,讓清風迴旋其間,暈染成國畫大師酣暢淋漓的巨幅大寫意。頭頂上,一線秋雁高高掛起,自北向南,若放飛的風箏。

如果說我對秋天做這樣的懸掛描敘還有些牽強附會,那麼三叔家屋後那棵上了歲數的柿子樹則很能直觀地詮釋我的意思。此時,柿子樹枯葉稀疏,從樹前能通亮地看到樹後,惟有一兩隻遺紅單挑在樹巔,格外的顯眼。我不曉得是三叔一時疏漏,還是有意爲之,爲什麼要留下一兩隻柿子成就這番別緻的風景?我的理解,這就是家鄉秋的標識,三叔是要把秋懸在那裏,不讓秋意落盡。

當然,鄉村的秋天不僅僅是懸掛在柿子樹上,穿行在村頭巷尾,你會發現挨家挨戶的屋檐下都懸掛着一個秋天。紅的辣椒,黃的玉米,圓潤潤的馬鈴薯,還有油膩膩的乾魚鹹肉……這五光十色的生活儲備,如同一串秋歌,一片秋韻,亮出農家人歲月的殷實。

小時候我們只知道,屋檐是遮風避雨保護牆體的,殊不知這窄窄的一條空間卻能懸掛起一個秋天!這造型、這格式莫非就是先輩爲掛秋而設計的?

細細品位,你會發現,不同的門戶懸掛的東西不盡相同,品種、數量各有千秋,甚至懸掛的位置也有差異。於是我懂了,屋檐下懸掛的不僅是一個秋天,還有秋天的故事。

母親喜歡把秋物掛在樹與樹之間的竹竿上。母親說,這樣掛起來曬得快些。我明白母親的意思,她是在趕時間,趕在我離家之前儘可能的把那幾只醃鴨和那牀新被多照幾個太陽。每次回家,母親都要讓我帶走一些東西,包括吃的、穿的和蓋的。尤其是在這個秋天,她恨不得把秋收的成果全讓我捎上。

走的時候我在村口遇到三叔,三叔正帶着孫子在菜園裏摘秋果。這個時候太陽正暖,淺淺的光線照在三叔的臉上,折射出深深的笑意。秋天,也掛在三叔的臉上。

  【鄉秋】

日子一跟頭翻到秋界,所有的物事都得冠以秋的名分。譬如這雨吧,前些日子文人還稱之爲“夏雨”,轉眼便喚作“秋淋”了。換了名兒也換了氣質似的,再沒有夏日裏的滂沱氣勢,淅淅瀝瀝的,像婦人揩不完的淚。

中秋節回鄉下老家,母親提醒我,秋後了,多穿點衣服,小心着涼。我想去柳蔭塘洗澡,小時候那地方就是我的浴缸。母親說,秋後十八盆,河裏斷了洗澡人。一句話斷了我的念頭。

鄉下的秋天色彩鮮明。你看那秋雲,漸漸地隱去了夏日裏團團簇簇的臃態,全然一幅天高雲淡般的恬靜畫面,絲絲縷縷的清瘦,清清淡淡的素雅。淡薄且寧靜。最早遷徙的一剪大雁羣,像是這畫中最富詩意的點綴,襯托着一種意境,烘托着一種氛圍,渲染着一種情緒。

中秋夜賞月的時候,二大爺還用讀古書的口吻說道,秋月最有人情味,高懸在藍汪汪的夜空裏,不但明淨若鏡,也飽滿得如同秋實。沉甸甸的圓,沉甸甸的亮,照着一個好年景。我忽然想,久居城裏多年,或是街燈太亮了,我居然很長時日不曾見過這麼含情脈脈的秋月。

那些金黃色的稻堆、草垛,就像草原上的蒙古包,就像孩子手下的積木,錯落有致,大小相宜。順着這豐收的景象,我似乎看到七月收割的繁忙,八月收藏的喜悅,以及家家戶戶囤積的豐碩。想起兒時看曬場的情景,母親總是叫我坐在場地的旁邊,拿着一根棍子,驅趕着冷不丁就飛下來偷吃稻子的麻雀。我喜歡麻雀活蹦亂跳的樣子,尤其是它們偷吃時的神態,於是看着看着就忘卻了揮動棍子。可現在麻雀似乎不那麼饞嘴了,場地上的稻子厚厚的鋪着它們也不爲之所動。二大爺閒着只管聽自己的收音機,坐在場地邊無所事事一般,樂哉悠哉。母親說,現在田野裏到處是綠色食物,麻雀也講究營養學呢。

躺在廂房的三圍牀上,月光透過窗格子鋪撒在鞋邊,秋的聲音便在這如瀉的光線裏伴着濃濃的.桂香汩汩而來。“蛐蛐蛐蛐……”是蟋蟀在石埂間發出挑戰的鳴叫,“吱吱吱吱……”是紡棉姑在草叢裏傳遞求偶的信息,“叮鈴叮鈴……”是金鐘兒在給勞作一天的人們吟唱催眠。鄉間的夜是一座廣袤的樂池,夜的精靈正在協作合奏一曲田園樂章。這是鄉野的生態之樂,這是秋天的和諧之樂。這動人心絃的天籟之音我聽着一點也不亞於貝多芬的交響曲,更不亞於班得瑞的大地之歌。這個時候,很有讀古詩詞的衝動,譬如“秋蟲聲不去,暮雀意何如”,譬如“松濤竹籟,風來則響;春鳥秋蟲,時至則鳴”。想想很有點遺憾,自己當初爲什麼要放着這樣的優美環境不過而非要去了日夜嘈雜的城裏?

“喲——嗬!”一聲長調穿透夜幕響徹田園。那聲音鏗鏘有力,卻又纏纏綿綿,伴着鳥叫,和着蟲鳴。母親說,這是你三叔在葡萄園裏巡更。今年的葡萄真是好,秋後這多日子硬是沒摘完,架子上依舊累累的。

我想,這應該是秋夜裏最美的聲音。

  【秋之四維】

在秋天的四維空間裏,季節一如清人水墨,既有古典中國畫的大寫意,亦有西洋油彩的立體感,聲色香韻渾然一體,可望可及,可飲可品。

秋色最明。當秋風把第一抹亮色塗抹在雲層下的山巒,秋雨便隨之浸染,只幾個秋日,便是處斑斕,不似春光,勝似春景。天盡處,雲錦浮動,歸雁成行,一帶羣山隱隱;夕陽下,乳煙輕撒,殘楓遺紅,暮歸的學童驚散一池的紫鴨白鵝。農家漢子的場地上,黃的谷,白的棉,採不盡的陽光,收不完的紫外線。留守婦人的院落裏,鞭炮似的紅椒,積木似的玉米堆,還有成串的乾魚醃肉,把個屋角檐下點綴成別樣風景。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這些村頭村尾和尋常巷陌裏的雜樹或聚或離,金黃的落葉滿地延綿,宛如純天然的金色地毯,隨處給路人一種秋日的溫暖。真是“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桔綠時。”

秋聲最親。當第一襲秋寒如期而至的時候,母親的叮嚀便會從夢裏故鄉飄然而至。季節更替,親人的關愛不曾更替。身在秋裏,情於秋外。或許我們不曾感覺第一片落葉從枝頭滑落的氣息,但我們一定能感覺“初淅瀝以蕭颯,忽奔騰而砰徘,如波濤夜驚,風雨驟至”的氣勢。我們面對叢林,體味歐陽修“聲在樹間”這句話的意蘊;我們仰望藍天,感悟徵雁志在千里的博大和遙遠;我們靜守在原野,用心去捕捉秋蟲、秋草開始蟄伏的心跡,懷想它們在季節輪迴時的生命儲備。荷塘不再青翠,枯荷無雨,但荷後有聲,那是秋種田頭頑童們的歡歌笑語。流響出疏桐,詩人說的是也。鳳凰擇枝是因了生命的使然,我們聆聽秋聲,亦是因了母親的呼喚。

秋香最濃。季節的香味不盡相同,春香“小豔疏香最嬌軟”,夏日的香,“手倦拋書午夢長”,冬季裏的香,冰寒沁骨,“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唯有秋天的香氣最爲高貴。如桂香,攀援香滿袖,嘆息共心期。若菊香,信手拈來無意句,天生韻味入千家。這種香,是厚積薄發,深思熟慮的香,如散發自一個成熟女人,有着青春的底蘊,有着歲月的窖藏,清清澈澈,別有一番風味。這種香,會讓你百度尋覓,上下求索,懷揣囤積秋天的慾望,爲下一個季節來臨做生命的儲藏。秋香,是季節的積累,是歲月的希望。

秋韻最美。秋天是季節的高度,立於秋巔,有一種黃山歸來不看嶽的優越。於是,秋天便有了一種超然的韻味。我們解讀秋韻,若同解讀唐詩宋詞,知其然,卻不能完全知其所以然。你看那湛藍的天空下,怎麼會有云霧纏繞山巔?你看那晴朗的雨後,怎麼會有七彩長虹深鎖蒼穹?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就連酒家門前的那株柿子樹,枯葉落盡,卻孤果留紅。我們品味秋韻,亦像品味千古神曲,斷得了節奏,卻不能完全釋義其音律。古老的神韻不是一杯清茶淡水,浸泡歷史,映照後人。即使我們讀懂了“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這樣的句子,可也不敢說這大概就是秋韻的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