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外國哲理散文欣賞

外國哲理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48K 次

外國具有哲理性的散文你看過哪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外國哲理散文,歡迎參考閱讀!

外國哲理散文欣賞

  外國哲理散文1

生活就像是在空中拋接五隻球的遊戲。這五個球分別是:工作、家庭、健康、友誼和精神。將五個球同時在空中拋接,這的確是一門藝術。不久你會發現:唯有工作是一個橡皮球,掉在地上還會彈起來;而其它四個球都是玻璃的,掉在地上便會留下疤痕、裂縫、或摔得粉碎。總之,不可能再恢復原樣。所以我們要努力保持自己的平衡,才能把它們都在手裏玩得轉。

那麼該怎樣去做呢?不要總把自己與別人比 較,這樣就會愈看自己愈不值錢。如同你的指紋一樣,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

不要根據別人認爲重要的東西來制訂自己的追求目標,而應當努力去追求自己覺得最好的東西。

不要以爲最接近自己內心的東西與生俱來,不要以爲像自來水那樣隨時予取予求。要如同保護自己的眼睛一樣維護它們。失去它們,你就會變成只有心臟而沒有心靈的行屍走肉。

不要匆匆忙忙地過一生,以至於忘記自己從哪裏來,要到哪裏去。生命不是一場速度賽跑,而是一步一個腳印走過的旅程。

不要耽於昨天或明天而任憑今天從指間流走。每一天只過每一天的日子,你總會享受到所有的日子。生命不是以數量而是以質量來計算的。

如果你還可以付出,就不該輕言放棄。直到你停止努力的那一刻,什麼也沒有真正結束。

不要怕承認自己並不完美,我們就是那一根脆弱的細絲相互連在一起的。

不要怕面對風險,我們都是在闖練中學會勇敢的。

不要對自己說不可能找到愛情而就此永遠關閉大門。得到愛情最快的方法是給予,失去愛情最快的方法是像對待硬幣一樣緊緊捂在口袋裏,保持愛情最好的辦法是給它插上自己的翅膀。

不要忘記,一個人最大的感情需要是得到他人的理解。

不要怕去學新的東西。知識沒有重量,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寶藏,沒有人會被它壓垮,而且知識愈多你的身心愈是矯健。

昨天是歷史,明天的謎語,而今天是禮物,所以在英語中我們把“今天”稱之爲“Present”。

  外國哲理散文2

書給人帶來樂趣。但是,啃得太多,最後便興味索然,還要損害身體,而快樂和健康卻是我們最可寶貴的。倘若結果竟弄到有損身心的地步,那麼我們就拋開書本吧。有人認爲,從書上所得的彌補不了所失的,我是同意這點想法的。長期以來感到身體不適、健康欠佳的人到頭來只好聽從醫生的吩咐,請大夫規定一定的生活方式,不復逾越;退隱的人也是如此,他對社交生活失去興趣,乃至深感厭煩,他只得按理性的要求設計隱居生活,通過深思熟慮憑自己的見解好好地加以安排。他應當排除一切勞累困擾,不論它以何種形式呈現;他也應當擺脫有礙於身心寧靜的世俗之慾,而選擇最符合自己性情的生活之路。

“各人都來學會自擇其途。”

無論主持家政、鑽研學問、外出行獵或處理其他事務,都應當以不失其樂趣爲限度。要注意不要超過這個極限,不然苦便會摻進樂中來。

從事學習,處理事務是我們保持良好狀態的需要,也是避免另一極端(即慵懶、怠惰)所引起的不適的必需;我們的用功、處事就只應以此爲度。

有些學科沒有成效而且艱深難懂,那多半是爲羣氓而設的。就讓那些媚俗的人探討它們吧!我嘛,我只喜歡有趣而且易讀的書本,它能調劑我的精神。我也喜歡那些給我帶來慰藉、 教導我很好處理生死問題的書籍。

“我默默漫步於幽林之中,思考那值得智者、哲人探究的問題。”

智慧在我之上的人們,如果具有剛強的、充滿活力的心靈,可以爲自己安排純精神上的休息生活。至於我,我只具備常人的心靈,我得藉助肉體之樂來維持自己。年事已高,與我的想法相符的樂趣已離我而去。此刻我正培養和激發自己的慾望,使之能領受比較適合我這個年齡的歡樂。我們務須全力抓緊去享受生活的樂趣,消逝的歲月正將我們戀棧的歡樂逐一奪走。

  外國哲理散文3

復仇是一種野生的裁判。人類底天性越是向着它,法律就越應當耘除它。因爲頭一個罪惡不過是觸犯了法律;可是報復這件罪惡的舉動卻把法律底位子奪了。無疑地,復了仇不過使一個人和他底仇人得平而已,但若置而不較,他就比他底仇人高出一等了;因爲寬宥仇敵是君王底氣概也。確信所羅門有言:“人有怨仇而不報是他底光榮”。過去的事情是已經過去了,並且是叫不回來了;明智的人留心現在和將來的事情已經夠忙的了;所以那些勞勞於過去的事情的人簡直是枉費心力而已。沒有人是爲了作惡而作惡的;而是爲了要給自己取得利益、樂趣、或榮譽、或類此的事情的。

因此爲什麼我要對着某人因爲他愛自己勝於愛我而生氣呢?並且即令有人純粹因爲生性本惡而作了惡,那又怎麼樣?也不過象荊棘一樣;荊棘刺人抓人因爲它們不會作別的事啊。復仇中最可原諒的一種就是爲了報沒有法律糾正的那一種仇的;可是在這種情形裏那報仇的人也應當留神,他那報復的行爲要沒有法律懲罰纔好;否則他底仇人仍然要佔先的,因爲二人之間吃虧底比例乃是二比一也。有些人在報仇底時節要對方知道這報復是從那裏來的。這是比較地大量;因爲報仇底痛快處似乎不在使對方受苦而在使對方悔罪也。那些卑劣狡猾的懦夫則有如暗中的飛箭。科斯謨斯,佛羅棱司底大公,曾有句鋒銳的話是說無義和忘恩的朋友的。他底意思好象這些罪過是不可恕似的,他說:“你可以在聖書中讀到基督教我們饒恕我們底敵人的話,可是你永遠讀不到有教我們饒恕我們底朋友的話”。

然而約伯底精神則調高一格。他說:“難道我們從上帝手中只要好的而不要壞的麼”?以此例推於朋友,亦當如斯。的確,一個人要是念念不忘復仇,他就是把自己底傷口常使其如新,這傷口若不是這人老在思想報復,是會痊癒的。公仇底報復多半是結局較佳的:例如爲凱撒之死,爲破提拿克斯之死,爲法蘭西王亨利第三之死以及許多類此的復仇事件是也。然而在私仇底報復上則不如斯。反之,銜怨深而喜報復的人所度的生活是妖巫一般的生活。這種人活着的時候於人不利,死了也是於己不幸。

  外國哲理散文4

人人都應有自知之明,這一訓誡實在十分重要。智慧與光明之神就把這一條箴言刻在自己神廟的門楣上,似乎認爲此警語已包含他教導我們的全部道理。柏拉圖也說:所謂智慧,無非是實施這一箴言。從色諾芬的著作中,可知蘇格拉底也曾一步一步地證明這一點。無論哪一門學問,唯有入其門者纔會洞察其中的難點和未知領域,因爲要具備一定程度的學識才有可能察覺自己的無知。要去嘗試開門才知道我們面前的`大門尚未開啓。柏拉圖的一點精闢見解就是由此而來的:有知的人用不着去求知,因爲他們已經是知者:無知的人更不會去求知,因爲要求知,首先得知道自己所求的是什麼。

因此,在追求自知之明的方面,大家之所以自信不疑,心滿意足,自以爲精通於此,那是因爲:誰也沒有真正弄懂什麼。正像在色諾芬的書中,蘇格拉底對歐迪德姆指出的那樣。

我自己沒有什麼奢望。我覺得這一箴言包含着無限深奧、無比豐富的哲理。我愈學愈感到自己還有許多要學的東西,這也就是我的學習成果。我常常感到自己的不足,我生性謙遜的原因就在於此。

阿里斯塔克說:“從前全世界僅有七位智者,而當前要找七個自知無知的人也不容易。”今天我們不是比他更有理由這樣說嗎?自以爲是與固執己見是愚蠢的鮮明標誌。

我憑自己的切身經驗譴責人類的無知。我認爲,認識自己的無知是認識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那些既已看到自己或別人的虛浮的榜樣還不願意承認自己無知的人,就請他們聽聽蘇格拉底的訓誡去認識這一點吧。蘇格拉底是衆師之師。

  外國哲理散文5

幸福是什麼?在我看來,幸福來源於“簡單生活”。文明只是外在的依託,成功、財富只是外在的榮光,真正的幸福來自於發現真實獨特的自我,保持心靈的寧靜。

有人問我,“簡單的生活”是否意味着苦行僧般的清苦生活,辭去待遇優厚的工作,靠微薄的存款生活,並清心寡慾?這是對“簡單生活”的誤解。“簡單”意味着“悠閒”,僅此而已。豐富的存款,如果你喜歡,那就不要失去,重要的是要做到收支平衡,不要讓金錢給你帶來焦慮。無論是中產階級,還是收入微薄的退休工人,都可以生活得儘量悠閒、舒適,在過“簡單生活”這一點上人人平等。這個時代,不是人人都必須像梭羅一樣帶上一把斧子走進森林,才能獲得平靜安逸的感覺。關鍵是我們對待生活的方式,是我們是否願意抑制媒體、商業向我們大力促銷的“財富中心論”,是我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發展的熱情、真實和意義。

簡單,是平息外部無休止的喧囂,迴歸內在自我的唯一途徑。當我們爲擁有一幢豪華別墅、一輛漂亮小汽車而加班加點地拼命工作,每天晚上在電視機前疲憊地倒下;或者是爲了一次小小的提升,而默默忍受上司苛刻的指責,並一年到頭陪盡笑臉;爲了無休無止的約會,精心裝扮,強顏歡笑,到頭來回家面對的只是一個孤獨蒼白的自己的時候,我們真該問問自己幹嘛這樣,它真的那麼重要嗎?

“簡單”的好處在於:也許我沒有海濱前華麗的別墅,而只是租了一套乾淨漂亮的公寓,這樣我就能節省一大筆錢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施行或者是買上早就夢想已久的攝影機。我也再用不着在上司面前唯唯諾諾,我自己就是自己的主人,提升並不是唯一能證明自己的方式,很多人從事半日制工作或自由職業,這樣他們就有更多的時間由自己支配。而且我們如果不是那麼太忙,能推去那些不必要的應酬,我們將可以和家人、朋友交談,分享一個美妙的晚上。

我們總是把擁有物質的多少、外表形象的好壞看得過於重要,用金錢、精力和時間換取一種有目共睹的優越生活,卻沒有察覺自己的內心在一天天地枯萎。事實上,只有真實的自我,才能讓人真正地容光煥發,當你只爲內在的自己而活,並不在乎外在的虛榮,幸福感纔會潤澤你乾枯的心靈,就如同雨露滋潤乾涸的土地。

我們需求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羅所說:“大多數豪華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對於豪華和舒適,有識之士更願意過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簡樸、單純的生活有利於清除物質與生命本質之間的藩籬。爲了認清它,我們必須從清除嘈雜聲和瑣事開始,認清我們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哪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哪些是必須丟棄的。

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這就是簡單生活所追求的目標。外界生活的簡樸,將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從而我們將發現新生活在面前敞開,我們將變得更敏銳,能真正深入、透徹地體驗和理解自己的生活,我們將爲每一次日出、草木無聲的生長而欣喜不已,我們將重新向自己喜愛的人們敞開心扉,表現真實的自然,熱情地置身於家人、朋友之中,彼此關心,分享喜悅,真誠以對。那時我們將發現不能接近他人、因隔閡而不能互相溝通,不過是匆忙、疲憊造成的現象。只有當我們輕鬆下來,開始悠閒的生活才能體驗親密和諧、友愛無間。我們將不是在生活的表面遊蕩不定,而是深入進去,聆聽生活本質的呼喚,生活因此而變得更有意義。

  外國哲理散文6

簡單主義正在成爲一種新興的生活主張。因爲大多數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和歷史的悲哀。人們更願意選擇另一種生活方式,過簡單而真實的生活。

斯迪芬在她所在的社區的一次停電中,發現許多事情的真相。在那次意外的停電中,斯迪芬和她的家人,對科技強加的黑暗中的祕密十分感興趣:不僅有神奇的螢火蟲,還有城市的靜寂、久違的家庭溫馨和鄰里關懷。

其實,在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已經有些人選擇了“無電源插頭”的生活。

那麼,爲什麼要選擇無電生活呢?最大的一個好處是:孩子們可以在無電視的環境裏成長。沒有暴力,沒有商業行爲,沒有電子遊戲。孩子們讀書、爬樹、在河裏游泳……總之,他們像健康的小動物一樣成長。其實,他們本來就應該是這樣的。

另外一個好處就是經濟,省錢。人們不用月月繳納電費,有線電視費以及各種網絡有償服務的費用,甚至不必受到電視廣告的誘惑而增加不必要的消費。

三月的一個夜晚,瑞得·派克在他的無電小屋中和家人圍坐在爐火前望着窗外的星空,靜靜地聆聽,靜靜地觀察。桌上幾支蠟燭跳動着的火焰,爐中的鐵鍋冒着熱氣。每一次小屋之行都讓瑞得一家感到家庭的溫馨和生活的恬靜,夜晚也充滿了神奇和憧憬。

當然,簡單生活並不一定是物質的匱乏,但它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簡單生活也不是無所事事,但卻是心靈的單純。一個清潔工和一個公司總裁同樣可以選擇過簡單的生活,一個隱居者和一個百萬富翁如果都認同簡單的做法,他們同樣可以更充分地吸取生活的營養,然後快樂終生。"簡單"的關鍵是你自己的選擇和內心的感受。就像素食主義只是簡單主義者的一種選擇,但並非簡單生活的實質。

簡單,其實是一種全新的生活哲學。當你用一種新的視野觀看生活、對待生活時,你會發現許多簡單的東西纔是最美的,而許多美的東西正是那些最簡單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