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清明養生散文隨筆

清明養生散文隨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8.06K 次

時值清明,氣候清爽溫暖,草木開始發新枝芽,萬物開始生長,農民朋友忙於春耕春種;除心懷孝道的人們紛紛祭祖掃墓外,清明時節遊春,則成人們生活中的一大活動亮點。

清明養生散文隨筆

“遊春”,又稱“踏青”、“探春”、“尋春”,據考證,在先秦時期就有“遊春”的習俗。漢代蔡邕的《遊春》、晉代謝萬的《春遊賦》、唐代孟郊的《踏春》,都是描繪“遊春”的。另外,還有民間三月三的“上巳節”,“春禊”等,而這些活動又與養生時令相符合。

中國古代思想認爲,自然萬物的生生滅滅就是氣聚氣散的結果。作爲萬物之靈的人也不例外,如《素問·寶命全形論》中說:“人以天地之氣生。”《莊子·知北遊》中說:“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爲生,散則爲死。”人的身體健康如何,就是由氣交情況決定的。氣交好,就有了健康長壽的基礎;氣交不好,天地上下不通氣,就談不上健康長壽。

中醫學認爲,陽氣是人體活動的動力,凡表現爲活動、上升、外生、明亮、溫熱、興奮、功能亢進的統屬於陽;靜止、下降、內在、陰暗、寒冷、抑鬱、功能衰減的統屬於陰。因爲“陽化氣、陰成形”,故又有“陽氣”一說。陽氣不足就是人的生活動力源出了問題,人就會出現少氣懶言、倦怠乏力、頭昏目眩、身寒肢冷、動輒汗出等一系列症狀,呼吸、脈搏、血壓等現代醫學謂之代表生命指徵的指標都會呈下降趨勢。人們若在這種狀態下生存,不要說從事勞動,就是保命之力也會漸漸消失。所以,陽氣對人而言,缺之不可,少之不得。

中醫典籍《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中說:“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古人不僅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水平很高,還告訴了人們切實可行的春季養生方法,早睡早起孕育陽氣,緩緩散步運動陽氣,寬鬆形體生髮陽氣。至於“勿殺、勿奪、勿罰”之說,實是提醒人們要時時積累養育陽氣的意思。典籍中還向人們發出了“逆之則傷肝,夏爲寒變,奉長者少。”的告誡,大意爲: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夏季就會發生寒性病變。這充分反映在醫療實踐中常見的一些羣體。誠爲經驗之談,實爲古人養陽(氣)的法寶,彌足珍貴。

根據自然界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結合人與自然是一個統一整體學說,順時養生。正如《黃帝內經·靈樞·本神》中說:“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養生需要去尋找到根,在“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諸多養生常談中,我們應當尋求迴歸大自然,這是尋根正源。養生是永恆的主題,在我們踐行養生過程中,感悟生命的大道,走在這個過程裏,就會發現古人的大智慧,就會發現人性的偉大,發現生命的美麗,也會發現生活的情趣。

養生,養陽氣。讓我們從春天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