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故鄉的鳥兒-散文欣賞

故鄉的鳥兒-散文欣賞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08W 次

久居鋼筋水泥的城裏,好久未聽到那悅耳的鳥叫聲了。國慶第二天,我驅車到老家參加外甥家小孩週歲宴,停在鄉間路上的當兒,一羣喜鵲唧唧喳喳地在水泥路兩旁的樹上飛來飛去,參加喜宴聽到喜鵲聲,心裏自然美滋滋的。午後,我循著鄉鎮駐地的一片樹林漫步,我突然發現一隻只鳥兒飛來飛去,歡叫著、蹦跳著,引得我不由得駐足觀看、聆聽,駐足了好久、好久,我彷彿置身於一羣鳥兒的世界,欣賞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美麗鄉村鳥兒”的大合唱。這次的鄉間所見鳥趣,觸景生情,睹鳥思鳥,把我引領到故鄉老家村野那片鳥的天堂,讓我回味自己與鳥兒的既往史。

故鄉的鳥兒-散文欣賞

少兒時的我天生與鳥兒有緣,那時,我家在老房子西邊庭院裏有棵很大的柿子樹,我便頻走於老屋與柿子樹之間,經常可見大人們把鳥籠子掛在那棵柿子樹上,我就知道大人們在用鳥籠子捕鳥,後來,我觀察柿子樹就更頻繁了,我還不時發現有人捕到鳥兒,鳥兒在籠裏蹦跳、歡叫的情景真是十分誘人。再後來,我就聽說大人們捕捉的鳥兒大多是蠟嘴鳥和錫嘴鳥,我親耳聽過他們說:“蠟嘴狡猾,不太好捕,錫嘴鳥癡,用哨鳥一逗引,就捕著了”。我還親眼見過他們捕鳥的經過,找人編一個既好看又結實還要能捕鳥的鳥籠子,製作上捕鳥的機關,就是把籠子的上方製作成小旋轉門式的,只要鳥一踏到上面,就會順勢落入鳥籠,這“小旋轉門”就自動關上,當時就覺得這鳥籠子很好奇。製作好了鳥籠子,就要挑選一隻會哨的蠟嘴或錫嘴鳥,會哨也就是能叫、會叫,叫起來聲音大,叫起來動聽,用它那悅耳的叫聲和啄食動作來吸引捕捉其它鳥,選好了哨鳥後,把它放進籠子裏,然後,把籠子的小門關好,別讓它飛出去,再把裏面放進個小盅,加滿了水,加點食物,以備哨鳥啄食、飲水,吃飽了、喝足了的哨鳥叫起來有力氣。等到這一切都準備好了,就把鳥籠子掛到樹一側的中央位置,高了、低了、左了、右了都不太合適,掛好了鳥籠,孤獨的籠中鳥就開始叫了,置身於捕鳥現場,你會覺得很有意思。在不見鳥的時候,籠中的哨鳥大聲歡叫,拉長聲音叫,那是爲了讓離得較遠的鳥兒聽見,吸引著遠處的鳥兒飛過來,待到遠處的鳥兒飛到近前,哨鳥瞬間就會改變叫聲,叫聲短促、親切、悅耳動聽,一邊叫著,一邊蹦跳著,吸引著遠處的鳥兒越飛越近,這時的哨鳥,不只是叫,還不時地喝著水,啄著食,這一番功夫了得,不一會兒,就引誘著飛鳥棲到籠子上,再一蹦跳,就進入了籠子裏,也就成了籠中鳥,這個時候,它才知道上當了,而躲在籠子周圍的捕鳥人,就會跑上前去,爬到樹上,摘下籠子,取出捕捉的鳥兒,我見過大人們捕捉蠟嘴鳥少,捕捉的錫嘴鳥居多,蠟嘴鳥個大,渾身的羽毛點綴得很漂亮,就像美女一樣。而錫嘴個小、羽毛也不太漂亮,遜色一些。這兩種鳥的共性就是啄人,兒時,有人拿著鳥兒嚇唬同伴,大一點的被嚇跑了,小一點的被嚇哭了,現在回想起來真是十分熱鬧。

大約是在少年時代,那時,老家天井裏麻雀一羣、一羣的,飛來飛去,沒人的時候,就在這裏逗留一番,我家種植的葡萄也讓這些“不速之客”啄食了許多,母親經常用手指著一穗子、一穗子被麻雀啄食的葡萄,心痛地說:“你看看叫家雀吃的這些葡萄,多痛人,更可恨的是,它們還挑揀吃”,我聽了母親的.話,就說:“姆媽,我有辦法。”我便把魯迅先生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捕鳥故事搬了過來,我選擇了天井裏的空閒位置,用一根拇指粗細的短圓木支起一面祖母親手做的較大篩子,下面撒上些糧食,圓木上系一條長繩,我在遠處用手牽拉著,我興奮地看到,三兩隻麻雀來啄食了,說時遲、那時快,我猛一拉,只聽麻雀“嗖、嗖”地飛走了,又試著試驗了幾次,還是不能奏效,結果,再支起了篩子,麻雀也不來上當了,這真是:捕鳥不成反舎一把米。後來我就想,不是我做的工具不好,就是方法不對,反正我等笨不能與魯大師相比,我等笨人不能與狡猾的麻雀鬥氣,還是用笨辦法來趕走它們吧。

麻雀的狡猾在白天,到了晚上,趴在窩裏,就會束手就擒,兒時,我經常拿著手電,跟著大一點的夥伴循著每家每戶的屋檐下走,那時,許多房子都是用草披的,給麻雀也營造了棲息的地方。我們觀察了麻雀的習性,一邊用手電照著,一邊走,看到一個小小的圓孔,用手電一照,就會看到毛絨絨的,晚上被手電照著的麻雀一動不動,伸進手去就會抓出好幾只來,有時會挖出小麻雀來,有時還會挖出麻雀蛋來,在同伴中,我屬年齡最小的,不敢靠前挖麻雀,因爲我聽說有挖出蛇的,聽了非常恐怖,再也有有損別人房屋的嫌疑,這樣,我就只看著夥伴們挖麻雀,分享著他們的樂趣,等到他們挖得多了,就會分給我一兩隻,我想把它們好好養著,可這麻雀狡猾,氣性大,餵它食根本不吃,幾天就會氣死了,我就十分後悔,不如當時就別要,童年玩麻雀的經歷給我留下了一段美好而難忘的記憶。

家鄉的老人們識鳥就如同清官們識人一樣,很有眼光。就說對喜鵲和麻雀的看法吧,就大不一樣。清晨,打開窗戶,聽到喜鵲歡快地叫著,就好像迎接傳遞喜訊的信使一樣,逢人便說:“這喜鵲叫的這麼歡,又會有什麼喜事、好事來了”,送走了喜鵲,這一天的心情也好極了。而聽到麻雀嘰嘰喳喳的叫聲,再聯想到它們破壞莊稼、啄食植物的惡習,心裏頭就煩了,想方設法趕跑它們,在各自的莊稼地裏,有人用心紮了稻草人插到地中間裏,有人在樹上或用木棍掛著塑料兜子、袋子什麼的,用來嚇跑它們,時間一長,麻雀們也學的更狡猾了,嚇唬不住它們了,農人們就再絞盡腦汁防著它們,就像防著偷東西的小偷一樣。

近年來,隨著人們對野生動物的獵殺,加之農藥的傷害,麻雀等鳥類越來越少了,麻雀對莊稼的破壞程度越來越小了,人們見了麻雀不再是敵視、驅逐,而也是友好相處了,這也就是人與自然越來越變得和諧統一了。

兒時仰望著晴朗的天空上山割草、上坡挖野菜,在遼闊的山間坡地裏,擡頭常常會看到飛來飛去的鳥兒,側耳常常會聽到悅耳動聽的鳥叫聲,有山雞的叫聲、布穀鳥、斑鳩的叫聲,給美麗山村帶來了靚麗的風景,偶爾有一羣大雁飛過,嘎嘎地叫著,就像飛行表演一樣,變換著各種陣勢,煞是好看,我們目送著大雁漸飛漸遠,也早忘記了手頭的活兒,這就是鳥兒的誘惑。

上山割草的時候,行走到一個叫“憋死牛澗”的山澗頭上,人們總是要擡頭望一望這個延續了最少數十年的鵓鴣窩,從這個窩裏飛出一代又一代鵓鴣,這個鵓鴣窩是在直上直下的半山腰的是窟窿裏,隱蔽得太好了,一般都不容易發現它,即使發現了,也不能把它怎麼樣,左右上下都夠不到它,我驚歎於多少年前鵓鴣王的傑作。天長日久,人們經常發現鵓鴣在這裏徘徊旋轉,這才暗暗觀察,尋找到了多少年難尋的鵓鴣窩,有人便進行的大膽冒險的嘗試,把繩子的一頭綁在山上面松樹的底部,人再加一把手,死死拽住,繩子的另一頭捆綁在自己腰上,就這樣從山頂上一步步滑到半山腰,到了這裏一看,這鵓鴣窩設立的風颳不著、雨淋不著,非特殊情況下人夠不著,假若在人間,真夠設立專利的條件了。這次冒險行動,雖沒取得戰果,但後來這人又冒險重蹈覆轍,這次挖到了鵓鴣蛋,別人就說,鵓鴣不識數,只要別讓它看出來就行,這人就很仁義地留了一部分,這鵓鴣依然故我,鵓鴣窩依然留在這裏,不過,人逗留在鵓鴣窩下面山澗的時候,鵓鴣始終不往窩裏飛,剛剛飛過來,盤旋著又飛走了,直到無人的時候,它們纔在窩邊盡情地飛來飛去,鵓鴣窩,那是多少兒時同伴嚮往的地方。

隨著鳥兒飛翔,我的思緒彷彿又飛回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故鄉爲楓株湖旅遊區投資3萬元,購買了三隻鴕鳥,又投資數萬元購買了多種山雞等鳥類,不久又孵化了一隻鴕鳥,四隻大小鴕鳥矯健地行走在楓株湖旅遊區,徜徉在家鄉楓株湖公園裏,上空的山雞、斑鳩在高傲地叫,山澗裏的鴕鳥、山雞在歡快地叫,山上山下交相呼應,形成和美的旋律,彷彿就是天籟之音,使昔日冷冷清清的楓株湖公園有了生氣,有了活力,有了美麗的鳥叫聲,這就吸引著無數遊客前來遊覽觀賞,遊客絡繹不絕,流連忘返。

有的遊客乘著雅興,便騎到了鴕鳥身上,讓鴕鳥馱著跑來跑去,他在享受樂趣的同時,急切地向遊伴喊著:“快、快,拍照”,同伴這時才明白過來,趕快舉起手裏的相機,對準鴕鳥和他,前後左右:“咔嚓、咔嚓......”鴕鳥營造出龍灣風光,真是別緻,美景瞬間定格在鏡頭裏。只可惜,幾年前的美麗景緻不再延續,就在老家買了鴕鳥沒幾年功夫,村裏發生突變,一時間,全村亂哄哄的,沒有了“兩委”班子,起初,管理鴕鳥、猴子的人還輪班上山看看,後來,見沒有人給他們發工資了,沒有人給鴕鳥發“口糧”了,兩人也就甩手不幹了,這樣一來,山雞餓得咕咕叫,鴕鳥餓得來回跑,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山雞餓得沒有力氣叫,鴕鳥餓得沒有力氣跑,最後連影子也沒有了。痛哉!惜哉!曾在我心目中美麗的鴕鳥不見了,曾響徹在我耳畔的山雞動聽的叫聲沒有了,昔日雞鳴猴跳的楓株湖公園沒有了生機和活力,這也就是:傷害了鳥類,等於傷害了自然環境,甚至對自然環境的傷害更爲慘重。

想起了久違的鳥叫聲,我的心裏隱隱作痛,痛定思痛,我無比懷念過去的鳥叫聲,我更在期望家鄉人民能再還家鄉山山水水一片鳥的天堂,讓家鄉的鳥叫聲再響徹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