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那個年代的婚禮散文

那個年代的婚禮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85W 次

滿天的雪花是冬的寵兒,我所有的憧憬與希冀,似乎都寄託在這漫天飛舞的雪花之中了。

那個年代的婚禮散文

1976年春節,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我結婚了。

婚禮是由單位裏一個年齡較大的工人師傅來主持,地點是在向工友借的一間小平房裏舉行的。參加婚禮的客人都是我熟悉的工友和許多老鄰居老朋友。

新娘子是用解放牌大卡車接來的。婚禮開始時,車間工會主席率先代表領導班子表示祝賀,並表達了對我們這對新人的美好祝願。主持人首先讓我們講講那浪漫的戀愛經過,然後我唱了“共產黨員時刻聽從黨召喚”京劇選段,妻子唱了“天大地大不如黨的恩情大”歌曲,接着大家又逗我們咬蘋果……婚禮高潮迭起,妻子單位的領導也前來祝福,婚禮搞了大半天,在熱熱鬧鬧的歡聲笑語中結束了。晚上,又闖來了一羣大大小小的孩子們,擠滿了房間,吵吵嚷嚷着要鬧洞房,妻子捧起糖塊一把一把撒給了他們,喧鬧的風波纔算平息了……

我記得很清楚:當時新房裏唯一的珍貴傢俱“三鬥櫥”,是我調到盤錦工作前從大連買來的。最值錢的財產是妻子陪伴的嫁妝,瀋陽產的鑽石牌縫紉機。寫字檯、飯桌、書架、臉盆架等都是來到盤錦後,母親從燒柴裏的木料一點一點挑選出來積攢在一起,結婚前請工友幫助做成的。那個年代,一間陋室,一個書架,就可以領略到幸福的風采啊!行李更是母親找鄰居幫助做的兩鋪兩蓋,棉花是當年我在四川學習時母親讓我買回來的,現在派上用場了。母親的用心安排體現了她博大深厚的愛啊,讓我永生難忘……讓人頭痛的是結婚時要準備些糖塊怎麼辦?未婚妻自告奮勇,找了當時在商業局的朋友批了個條子買的,雖然糖塊有白色、黑色的,但全家也非常高興,那時能買到這樣東西就已經很知足啦!爲了招待好鄰居幫忙的大叔大媽們,又託人買了些豬肉、雞蛋、粉條、菸酒等。

有一位在子弟學校教學的朋友爲了湊熱鬧,給我們住的門上貼了一副對子:“同心永結勞動果,並蒂常開幸福花。”橫批是:“革命夫妻”,牆外還貼了幾個大大的“喜”字。

第二天清晨又有很多工友前來祝賀,一位朋友用自己的相機,爲我們拍下了珍貴的(黑白色)新婚紀念照。我的心情非常喜悅,心中充滿了無限的幸福感。

那個年代的婚禮和現在比是非常簡陋與單調的,沒有更多花前月下的浪漫和海誓山盟。但它培養了我們在以後的長期生活中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它是多少金錢也買不到的財富啊。多年來我深深體會到:就算有再多的金錢,它也只是一道單向低矮的閥門,是永遠無法積聚起那愛的情感洪峯的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生活就是幸福,雖然貧困卻一樣耳鬢廝磨,怡然自得呀!

把這些故事,講給現在的年輕人聽……孩子們覺得那是天方夜譚的事?我浮想聯翻:看今朝人民生活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一樣,生活內容、風俗禮儀,也都與時俱進了。今天人們的生活與那個年代真是沒法比擬啊!但我還是想對年輕人說,那個年代,我的一場婚禮,如同生命裏的一顆寶石,並不能因爲自己不曾擁有,就否認她的寶貴啊!

彈指一揮間,年華似水。回眸,近四十年度的春秋已悄悄掠去,昔日那個年代,我的婚禮已成爲歷史的記憶,更是我人生裏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