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敬之. 散文隨筆」原文

「敬之. 散文隨筆」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01W 次

著作珍藏於中國現代文學館之感言

「敬之. 散文隨筆」原文

敬之

陸游《蓼花》詩曰:“十年詩酒客刀洲,每爲名花秉燭遊。老作漁翁猶喜事,數枝紅蓼醉清秋。”

2016年12月9日,時令進入了冬季,川西平原的氣候略顯簫瑟,也恰如往年往季的平淡。既沒有酷夏火烈的燥熱,也沒有勝春奼紫嫣紅的熱情奔放,更少見了秋意的絢麗多彩和繽紛落紅的飄灑與和煦的霞光。

然而,就是在這風寒刺骨簫瑟的季節之時,在西南這座大都市成都郊外幽雅寂靜的小區,在我寓所書齋“聽雨軒”的軒外。樹上枝頭上的幾隻色彩斑斕的喜鶴,卻一直不停地在來回歡快地跳躍還嘰嘰吖吖地直叫,猶如見到江漢汀上的“紅蓼花”一樣,給人心中一喜,好像預示着就是在這平淡的季節裏,也並非是完全的平淡,將要有樁大喜之事發生似的。因而,這一天,對於我來講,或許是我人生中特別需要值得記憶的日子!

果然,從遙遠的首都北京,欣然傳來了令人十分愉悅的喜訊。由我耗費了三年時間所辛勤耕耘創作的傾力之作——《情懷巴蜀:敬之文集》。經館方審定後認爲:該著作在文學性、史學性、藝術性、學術性、收藏性等方面具有較高的價值,代表了當代國家級文學的水平和流派。現已被中國最高最權威的文學研究與收藏機構——中國現代文學館收錄珍藏。

隨後,中國現代文學館還特地用掛號給我寄來了《入藏證書》,以志紀念。在該館頒發給我的莊重且精美雅緻的《入藏證書》中,清晰地標註載明瞭以下的文字內容:“譚奇勇先生:您捐贈的著作《情懷巴蜀:敬之文集》已由我館珍藏,將傳之永世。感謝您爲豐富我館館藏,爲中國文學千秋事業所作的貢獻。特立此狀,以爲紀念。中國現代文學館2016年12月09日”。

衆所周知,中國現代文學館,是列爲國家級的重點文化單位,是中國第一座,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文學博物館。它主要收藏和展示的,是中國現當代文學發展史,中國文學大家和著名作家,文學流派的文學成就,它是中國現當代最高最權威的文學研究中心。所以,它被世人稱譽爲:“中國文學的神聖殿堂”。

然而,我的拙著競能順暢地登入並珍藏於這樣的大雅之堂,並將傳之永世。我想,或許這是許多鴻儒人士和作家們在他的一生之中,仰慕巳久夢寐以求的,可望而不可及的難以獲取的一份特別的殊榮吧?

說起中國現代文學館,它的設立自然是有它一番特殊的經歷,更是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大里程碑意義的。而且,它與中國文學巨匠巴金先生也是密不可分的。文學泰斗巴金先生,是中國乃至世界一位重量級的現代文學大師,他在晚年時,意識到自己有將一個時代的印記傳承下去的責任。所以,他希望有一個專門的機構,能夠蒐集、收藏、整理、研究、展示中國現代作家的文學作品。

1981年2月14日,巴金先生在爲香港《文匯報》寫的,《創作回憶錄》之十一《關於“寒夜”》和《創作回憶錄·後記》中,最早倡議建立中國現代文學館。這一倡議於1981年3月12日,在《人民日報》正式刊載,隨之立即在國內外引起強烈地反響。同年4月20日,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擴大會議討論通過,決定籌建中國現代文學館。並報請中央,即得到了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和批准。隨後, 於1995年正式建立並投入使用。

中國現代文學館,現共有藏品60萬件。其中:書籍23萬冊、手稿件、照片件、書信封、字畫1887副、文物件。對著名作家整批捐贈的文學資料,還建立了以其姓名命名的文庫。現已建立有:巴金文庫、冰心文庫、唐弢文庫、張天翼文庫、周揚文庫、俞平伯文庫、丁玲文庫、夏衍文庫、阿英文庫、蕭軍文庫、姚雪垠文庫、蕭乾文庫、張光年文庫、劉白羽文庫、李輝英文庫、林海英文庫、卜少夫文庫、周仲錚文庫等。以及中國大陸、港、澳、臺,及海外華人著名作家的文庫共82座。除此之外,還收藏了全國知名作家大量的文學精品著作,以及有價值的文稿等。

我傾力撰著的《情懷巴蜀:敬之文集》著作,耗費了我三年多的時間和心力。由我送請國家一級出版機構--中國文聯出版社,經該社五稿嚴審後獲准出版,然後,由我自費印製出版了5000冊,而且也並未公開發行發售,以此去獲取個人的經濟利益。而只作爲捐贈給國家文學館和地方圖書館收藏,以及奉獻給全國社會各界有關人士,和家鄉石柱各級黨政機關與團體閱存。以此,來體現我深愛我的可敬可愛的祖國,我深愛生我養我併爲之奮鬥了半生的可愛的桑梓故里--石柱土家族自治縣。寄寓於此,來真實地表達我作爲一名中國文化人,亦是石柱鄉人和老年作者的一顆拳拳之心!

《情懷巴蜀:敬之文集》著作,是我放棄了退休後的休養閒暇時光,一邊堅持義務性地給家鄉和社會做公益性工作,一邊自費深入到桑梓石柱,以及渝東南、川北、川滇等地採風。既使是在酷暑嚴寒,或是在萬家歡聚的新春佳節期間,也是早起晚眠,始終堅持筆耕不輟而創作的。

絕大部分作品,均是以桑梓故里或巴山渝水旖旎的山水景物,涌現出的時代風流人物的素材爲背景。在創作中,也充分運用和發揮了文學的各類樣式與文章體裁的功效作用,而展示給廣大讀者朋友們的作品,既有抒情散文、報告文學、紀實文學,也有遊記、隨筆、現代詩與現代詩歌,還有古風雅韻詩詞等。

該文集,共收錄了巳在全國各地三十餘家主流媒體,發表的散文、詩歌作品46篇(首),有30餘萬字,配有100餘幅歷史珍貴圖片。據目前的粗略統計,文集所載作品的總閱覽點擊量,已超過60萬餘人次。文集共分爲六(輯)卷。其中:抒情散文卷,收入作品7篇;報告文學卷,收入作品4篇;紀實文學卷,收入作品4篇;遊記卷,收入作品6篇;隨筆捲,收入作品5篇;詩歌卷,收入現代詩和現代詩歌,以及古風詞韻詩共20首。

作品中,所描繪的壯麗河山的風情景物,與敘述的使人仰慕至深地先進人物的事蹟,自然是有着極大地感染力的。而我在創作時,也注重了文學的社會性、興趣性、可讀性,以及作品的文學性、史學性、藝術性、學術性。併力圖去達到壯物言志、激勵揚志、存史資政這一目的。這是我刻苦錘鍊並蘊寓了四十餘年的文學功底,寄寓了真摯的情感,也付之了無盡的情懷,付出了極大的心血。以蘸滿深情的筆法,用歷盡人世滄桑與廣博而豐潤的知識,傾注於筆端,而創作發表後編輯出版的。

從各方面反饋的情況來看,它深受全國各地廣大讀者們的喜愛。也給社會和人們增添了一些別樣雅緻的人文景觀,和感人至深地時代風流人物的勵志故事,已在讀者們的.靈魂深處迸發出了強烈地感嘆與共鳴。抑或,也激盪起了人們那早己久違而高雅的文學興趣!

而且,作者在創作時,也嫺熟地運用了文學寫作中常用的技巧與藝術手法。認真選用字詞,修辭語言上的字句,也採用了諸如:比喻、象徵、誇張、排比、對偶、烘托、用典,借景抒情、託物言志、白描、素描等藝術手法。持重而巧妙地謀篇佈局,精心構思,突出主題,貫穿文意,着墨文彩,着重感染力創作而成的。

該文集,不僅真實地記述了在爭取實現石柱民族區域自治,這個重要歷史階段以來的石柱的民族歷史文化。而且也真實他反映和承載了石柱,以及巴渝川蜀這一地區優美別緻的風情景物,更是濃墨重彩地謳歌了一大批,在踐行“中國夢”的行動中涌現出的先進模範人物的事蹟。

所以,文集展現在讀者面前的,自然是一個個來源於現實生活,而又高於現時生活鮮活的文學藝術形象,和一篇篇栩羽如生靈動靈巧地,描景敘事抒情的文學作品。它向社會和廣大讀者朋友們,傳遞和弘揚奮戰在各條戰線上的先模人物,彰顯故鄉石柱和巴渝川蜀這一地區,優美而又神祕傳奇,風雅別緻而又格外旖旎的山水景物與風土人情。讓社會和人們去觀賞他、感佩他、景仰他,藉以激勵人們熱愛祖國,熱愛家鄉,極積拼搏奮發向上的時代精神!

因而,《情懷巴蜀:敬之文集》這部文學著作,仰仗並與全國文學巨匠和著名作家們的名著和文獻,分別先後共同珍藏於中國現代文學館。或許,這不是一種偶然和意外,也並非受寵於館方而得到格外地恩賜,更不是館方的誤審謬判。它能被收錄並珍藏於中國現代文學館,並將傳之永世,應當說,這纔是它真正地名至實歸吧?

當然,這也不僅僅是中國現代文學館,對這部文學著作的充分認定評價和褒揚,似乎也可認說,這也是對作者馳騁於文壇數十年辛勤耕耘創作的肯定。更是對作者長期以來,堅持用文學之筆不餘遺力地去宣傳本地民族文化,弘揚悠久燦爛的中華文化精神的褒獎。

或許,還闡明瞭這樣的哲理,那既是:文學創作,它和人們從事社會任何行業一樣,都應敬崗敬業忠於職守。而文學更應秉持:“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那樣認真負責地態度和精神。而且,還必須要沉下心去精耕細琢,只有這樣纔有可能出精品。如若像浮萍那樣浮在上面,既沒有較深厚地文學修養和文學底蘊,也沒有錘鍊掌握好基本功與高超的創作藝術技巧。更沒有深入社會各階層,深入實際去體驗生活和採風,蒐集篩選出帶有典型意義的素材,睿智地選擇出與時代脈膊相跳動的題材。若以浮燥地心態,淺簿的文字功夫想一蹴而就,就幻想創作出精品佳著,顯然這是不現實的。

如若說,這次我的拙著被中國現代文學館珍藏傳世,是一份值得特別引以爲豪地殊榮的話,那麼,它是不應當僅歸作者獨有獨享的。而是應當與孕育了作者沃土的川蜀巴渝和家鄉石柱,以及石柱文學藝術界和石柱老幹部們,共同來分享這一份榮譽。

而且,它的另一番真正的意涵,還在於作者借用於國家文學館和圖書館這個宏大的平臺,去宣傳了本地民族歷史文化,去弘揚和傳承了當代的文化藝術。它也連同衆多中國大師和著名作家們的著作一起,讓我國千秋的文化文學藝術事業的繁榮發展,發揮着有一個可供研究和借鑑的文學文本和史料的作用。

籍此,我願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級作協組織的關心支持下,真誠地邀請並執手於家鄉石柱作家們,共同繼續勤奮耕耘。以文運緊繫國運並服務於國運的宗旨,以我們這枚充滿着無限激情的文學之魂和妙筆,去抒寫和謳歌我們偉大的黨、偉大的祖國、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創作出更多的國家級文學精品,讓石柱有更多地著作嬌健地邁入中國文學的這座神聖殿堂,爲家鄉石柱爭光添彩,爲弘揚中華文化貢獻力量!

二o一七年一月十九日

於重慶.石柱寓所

退思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