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謝謝那些旺代替的陪伴散文

謝謝那些旺代替的陪伴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1W 次

時隔八年回家過春節。家裏,奶奶養了兩條中華田園犬,兩條旺,一條毛色是黃色的,奶奶給它取名黃狗。一條毛色有點花,奶奶給它取名花狗。

謝謝那些旺代替的陪伴散文

多了兩條小旺,多了不少歡樂,甚至是感動。

正月十五,要到山裏祭拜祖先。奶奶感冒了,爺爺有事不在家,又因爲大年初一已經祭拜過,其他人也沒回來,就我跟叔爺爺有空。於是,我們兩個帶好蠟燭爆竹,前往山中祭拜。兩條小旺看見了,習慣的跟着我們在前面開道。邊走還不時忘忘我們,好像擔心帶錯路似的。

到了第一座墓地,點燃蠟燭祭拜。祭拜時,要放一串鞭炮。鞭炮一響,估計是嚇到兩條旺了。就看它們扯開小短腿,撒歡的往來的路上跑。好在鞭炮放的時間不長。祭拜完,它們還沒跑多遠。我吹個口哨一招,它們就跑回來了。現在想來,當時這一招,差點把它們招丟了。

祭掃完這座墓地,接着往山裏走。兩條旺也自然的接着開道。中間間隔的路程有點遠。我看到黃狗不時在路邊,撇起它的小短腿,不顧形象的隨地小便,拉完還聞一聞味道,算是做好標記了。

到了另外一個墓地,這個墓地比較大。裏面躺着我的姥姥姥爺。他們兩個合葬在一起。大年初一我不在,間隔了兩年,再次到山裏看望他們。墳的四周已經用水泥圍了起來。這是爺爺們在前幾年修建的。說是趁着還能動,爲姥姥們把墳好好修修。站在墳前,心中不自覺浮現一些過往記憶。記憶裏都是姥姥姥爺的形象。彷彿過了這麼多年,他們並未離開。

我仔細打量了姥姥姥爺的墓碑。上面刻着因爲他們而延續的生命。數了數,到曾孫,一共四十六人。按照爺爺說的,這些人,遍佈八方,工農商學兵都有。那一刻我想,從兩個名字到四十六個名字,他們其實一直活在這四十六個人的血液裏。

祭拜免不了又要放鞭炮,免不了又把兩隻旺嚇跑了。這次放了兩串鞭炮,時間要長一點,我也沒管它們,想着等會招回來就行了。可是,當我跟叔爺爺準備往回走,找了一圈,再怎麼招,也找不到那兩隻旺了。當時也不太着急。心想,黃狗隨地小便的足跡,就是指引它們回家的路。於是我就回家了。

可我們下午四點左右回來,到了晚上天都快黑了,它們還沒回來,我有點着急了!奶奶安慰我說沒事,它們可能在哪裏玩,奶奶說狗行千里貓行萬里,不着急,再等一等。我就聽奶奶的,再等等看。可到了第二天中午,它們還沒回來。爺爺奶奶也着急了,我就一個人沿着昨天進山的路線,去找它們。

一路走,一路打算,就算把整座山找個遍也要找到它們。怕它們不知道我來了,到了山裏,邊走邊吹口哨,看能不能把它們招回來。僻靜的山裏,我一個人,時不時有墓地立在兩旁,有點幽深。

到了姥姥姥爺躺着的地方,他們埋的位置有點高。擡頭一看,兩隻熟悉的旺,用一種似乎幽怨,似乎高興,似乎興奮。反正很複雜的純潔眼神忘着我。我們四目稍稍一對。它們就撲通撲通的跑到我腳下,旺旺旺的叫,一個勁的往我身上撲,彷彿在責備我怎麼纔來!

回去就簡單了,它們又習慣的在前面開道。像從來都沒有迷路一樣往前走。黃狗還是煞有其事的不顧形象的撇起小短腿隨地小便。看它那正式的樣,我也不好表達對它小便定位能力的懷疑。

挺感動的。雖然不知道它們撒歡嚇跑到哪兒了。但我知道,過去的一天一夜,它們一定就是在姥姥姥爺的.墳前等我。就是說,過去的一天一夜,它們一直陪着姥姥姥爺!

天氣忽冷忽熱,奶奶春節期間感冒了,十多天還沒完全好。這個時候,才更加知道奶奶對這個家的重要性。奶奶養病的日子裏,吃飯吃的沒以前好了,也沒人把你當豬一樣不斷往嘴裏塞東西了。家裏需要用的東西,找半天也找不到在哪裏。自己做的飯,怎麼也達不到奶奶做的那麼豐盛和美味。

幫奶奶分擔一些家務,才知道奶奶的勤勞和辛苦。爲了讓奶奶早點好,在家的大部分時間裏,我都在陪着她。督促吃藥,不斷的給她倒開水。太陽大的時候,和她一起到屋外曬曬太陽。

那一天陽光正好,我陪奶奶曬着太陽。奶奶拿着哥哥給她買的平板,雖然奶奶一直稱呼這個平板爲手機。陽光暖暖的撒在身上,一個七十多歲的老人,刷着朋友圈,兩隻旺趴在她旁邊悠閒的搖着尾巴。我看到奶奶一個個看她那些晚輩的頭像。爺爺有事經常去外面。家裏常常只有奶奶一個人。看着這個場景,我不禁想,待在老家的奶奶,生活中的大部分時候。就如同這樣,透過微信,就這麼看着那些晚輩。也不去打擾他們工作,只是這麼思念着。而她的身邊,陪伴的只有兩隻旺。

元旦的時候,兩位工作繁忙的姑姑,被奶奶罵的回了家。原因是她們說好了元旦回家,卻因爲太忙,打算不回去了。奶奶聽了罵了她們一頓,說她們說話不算話。兩位姑姑雖然快五十歲了,但在奶奶眼裏還是小孩。老媽生氣了可不好,當天屁顛屁顛趕回家,睡了一晚上,第二天又趕回去工作了。當時我在單位,跟奶奶視頻,看着鏡頭裏突然多了的兩個姑姑,也感到驚訝。後面聽說是被罵回去的,心裏憋着一陣笑!也搞不懂,爲什麼奶奶就一天時間也要她們回來。

奶奶也有一位姑姑,快九十歲了。到我家做客,看到我跟奶奶有很多話能聊。帶着滿臉的羨慕,說你們真好,還有話聊。我孫子回來,就叫我幾聲,都不跟我說話的,都是各玩各的。姑姥姥耳朵已經有點背了。我就打圓場大聲說,他們是覺得跟你說你也聽的累。姑奶奶說,不是,我聽不清,看嘴型還是能看的~

聽老人聊天,他們免不了會談論到死亡這件事。同時,在他們談論的語氣中,對死亡又有一種淡然的感覺。在他們心中,最掛念的還是那些晚輩們。他們也知道,子女不可能一直陪在自己身邊。爲了賺錢,爲了生存,甚至由於生活習慣的不同。都只能跟孩子們分開。

在今天的農村,年輕人的身影甚至比動物還稀少。而這也是城市化和個人發展的必然。有人說,理想就是離鄉。是的,家鄉終究無法承載所有年輕人的理想。但那些老人們,在家鄉的土地已經生活了一輩子,那裏有他們最熟悉的土地和生活。雖然,在生活的大部分時間裏,缺少了子女晚輩的身影~

老人和孩子們,不可能一直陪伴,因爲生活要繼續。可是,如何讓短暫的陪伴變得更有意義。也許放下手機,聽聽老人們說說過去的故事,聽聽他們說說鄰居間的家長裏短,聽聽打牌的輸贏結果,聽聽菜園裏種了那些菜,收成怎樣~甚至於,就算拿着手機,也是靜靜的陪伴坐在他們身旁。也許會比給再多金錢,來的更多溫暖。

謝謝那些旺,在老人思念我們時,還有它們代替我們陪伴在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