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讀那麼多書爲啥沒有用散文

讀那麼多書爲啥沒有用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4W 次

有位朋友很勤奮喜歡讀書,業餘時間裏從不輕易浪費一天,即使在路上、公交車上,甚至在沒有多大意義的會議上,也是手不釋卷。讀了一輩子書,平時怪不顯眼的,一到文化圈子的聚會時,總能聽到他在說,天下大事,人間紛擾,情感世界,說得頭頭有理,惹得大夥紛紛投去羨慕的目光。

讀那麼多書爲啥沒有用散文

旁人問我,你的朋友好是好,爲什麼讀了很多書,卻沒掙到大錢,做個大官,當上名星什麼的?仍是平頭百姓一個,家無旁財,手無權力,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讀書難道就是爲了有用?我不知道該給這人說什麼纔好,也不知道我說的對他能否有意義。我只能微微側身回過頭來笑笑,不再搭理他了。

讀書僅僅是爲用嗎,並且,又有什麼用?

古人說過,讀書可分爲經世、修身和悅情而讀;外國哲人說過,讀書是爲追求真理,是爲了公平公正和人生;今人常說,讀書就爲有用,就爲了生存的更好,無用不讀書,讀書爲有用。當然,世界之上的想法很多,誰說的都有道理,因爲他們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問題,去對看書闡述自我的觀點。

幾十年來,我也讀過很多書,有用的、無用的,考官的、悅情的,而且一直在讀,是私下裏憑自己的愛好與需要去讀,有時純粹爲了自己,有時真的爲了生活下去。讀了這麼多年,讀了這麼多,也不得不懷疑,讀這麼多書,於世、於人、於已、與情,都有哪些用處?其實,這個問題無須置疑,用處當然很多,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看到了與衆不同的新世界,經歷了不同的時代,認識了不同的智者,窺視到了人間被掩蓋已久的道理。從一個泥腿子的平民百姓,在讀書生涯裏做進了公務機關,過上了安穩平靜的日子,業餘時間出版過幾本書,寫出一些可有可無的文字,結識了不少有爲之士,獲得一些人生的存在感,怎麼能說無用呢?

閒暇時光裏,喜歡到老書屋、新書店和舊書攤上走走,在這種文人雅士湊堆的地方,總會遇到很多讀書人。他們刻苦用功努力,在人類生存顯得擁擠的縫隙裏,竭力想從書中讀出一些名堂來,比如顏如玉、黃金屋、受尊重、有尊嚴、做事業、曉世事。雖然,大部分讀書人過得並不如意,至今仍舊是空屋簡身陋處甚至地位低微,平白地受到身旁之人的鄙視、悍妻俗兒的極不待見,甚至受到單位領導的忽略不計,胸中無術之人的譏笑奚落。但是,他們仍然在讀,讀出了快樂,也讀出一個燦爛的天地。我自己深有感受,平時沒事時,愛到街邊小攤小販旁坐坐聊聊,談談他們的經營收入問題,選幾本舊書幫助他們維持艱難的生存。多少年來,算起發表文字賺來的稿費,稿費之低到了歷史最低水平,竟不如一個坐在街道邊擺鞋墊子買鑰匙扣的農村婦女。人家一天能掙個百八十元,尚能勉強養個家、糊個口、供個孩子讀一般的學校。我呢?若不是每個月有些工資薪水收入,恐怕早就淪落爲落難窮頓的書生公子,有時,也像一個落難的讀書公子,等着繡樓裏大家閨秀的同情和接濟。有時,也悲觀失望地覺得,讀書彷彿真無用,卻又癡心不變繼續在讀。

其實,也不能光怪社會、抱怨政府,近百年來,讀書無用的觀點早就存在着。重要的是讀收人的讀書出了狀況:你讀陳舊的知識,你讀落後於社會進步的東西,讀你觀念裏早已熟悉固化的空道理、假觀念和僞真理,能有什麼用處。可能在閒暇之時,還想讀一些無補於世的書,甚至想讀能獵奇人間、炫耀示人的東西,即使把這種書讀懂讀透,讀得再多,真的沒有什麼用處可言。真不如抽些時間花點精力,讀些各種證件考試的書、讀些社會流行經世濟用之類的書,讀如何取悅上司怎麼掙錢獲大名的書實用。

讀書,有時讀邪了路,用現實的目光和私心的想法,也會讀不懂書裏的真實道理。讀書無用,多是因爲點燈費蠟、瞎讀了那些並無實際用途的書,也就是假書和僞書。有時讀過之後,又不去細細琢磨和參悟,找不到與你觀點相迥異的知識點,看不透人家作者書中字句背後的邏輯關係和道理構架,甚至聽不懂字面後的反話嘲弄寓意,只讀到了書面上表達的意思。有時候,字與字背後的意完全相反,我就有一次讀出惹笑話的事情,讀過別人的誇獎文章後,真以爲是作者字面意思的表達所至;結果,人家是正話反說,明褒暗貶,最後得到別人的無盡嘲笑和盡情揶揄,弄得很長一個時間不敢輕易說話,心中很不自在。

當然,更多的人,是以愉悅自我心情來讀書,而且爲數不少。讀的多是追求故事情節,宣講道理大義的空書,讀悖離社會的需要的大書,卻沒能清楚這些文字裏的實際暗示,弄得自己一直信以爲真,按着書的意思去做事想問題看世界。這不僅是讀書者知識結構上的缺陷,更多的是他們出現了理解表達、認知社會、不諳世事的方向性缺陷。有時,一些人讀書喜歡的只是數量和廣闊,總在喜歡和探究宏大、宮殿和宇宙世界的事情上下力氣,結果,造成他們只具備普遍追求一種表層的、淺浮的、數量的知識量,並未從中得到系統性的、真正有質量、有內涵的東西。當然,也有人喜歡把讀書當成自我、炫耀無所不知,從而得到別人讚歎的事情去做,這樣的讀書自然無用。

人要適應未來的需要去選擇讀書的方向,讀書的本質,要選擇獲取新的知識,這種書不僅有紙質的`,也有廣袤田野裏的無字書,尋找新的知識點。新知識即有新道理,又有新觀念,更有新框架、新角度,注重點在於你能從中得到什麼新的知識,某種你從不知曉的邏輯勾稽,而不是大家普遍掌握的已知、陳舊、得到論證和有結論的東西。陳舊的知識於已無利,與世無補,這是讀書失敗者拼命到死也弄不明白的道理。

當然,社會進化到今天,人們獲取成功的途徑很多,別把讀書當成極爲靈驗有實用功效、立竿見影的事情,更不能死守着知識改變命運的觀點,一條路走到黑,以爲讀幾本書就能經天緯地、就能理療人生,就能獲得成就。很大一部分人都錯誤地在追求讀書的“快速”和“高效”上努力,有時,這種努力和彌補,僅在於滿足學習的急需、滿足於消除自我存在的焦慮感,這種讀書並不是真的學習,而是在做實無效率的追逐和模仿,追在別人後面,做什麼都會失敗,這纔是對讀書的最大誤解和謬用。

要想不成爲這種人,不做無意義的腦力消耗,就要讓大腦動盪起來,逼一下自己,從封閉的模式走向開放的模式,從追求同感變爲追求相異,讓自己讀的難受一點,不妨在新的知識點上做文章,從未來的角度多理解讀書的新意義。

讀書並不是無用之舉,也不是純粹的效益之用。很多時候的讀書,是一種預備和積累,也許今天沒用,明天就會有用,等一等,總會讓你在讀書之中收穫應該得到的東西。讀書永遠都是人類探索未知的火炬,這話說的一點也不假。

也許,這就是今天的時代裏,爲什麼有些人讀那麼多書,卻毫無用處的癥結所在。

二〇一七年十一月八日於烏魯木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