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精選新發現三年級作文5篇

精選新發現三年級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新發現三年級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新發現三年級作文5篇

新發現三年級作文 篇1

週末,我從一本書上看到了一個實驗——神奇的氣球。實驗裏說氣球不用吹,就會鼓起來,我心裏不禁充滿很多問號:"爲什麼氣球不用吹,就會自己鼓起來呢?"我打算親自揭開這個實驗背後的祕密

這個實驗準備的材料很簡單:一個塑料瓶、小蘇打、醋、氣球。

我準備好材料,迫不及待地開始做實驗。我先取了三勺小蘇打,把它放進瓶子裏,再把氣球勒在瓶口上,我搖了搖瓶子,竟然沒有一點反應,我又搖了搖,氣球還是紋絲不動。我有點納悶了:"爲什麼沒變化?是哪一步出現了問題?"我找出書一看,才發現上面說要用白醋,我竟然用的是米醋。哎呀!我真是粗心!怪不得媽媽經常叫我"粗心大王",這個毛病我真要改一改呀!

於是我又做了一次,沒想到這次還是沒有成功,這又是爲什麼呢?我心裏真是有點沮喪。可是我覺得不能就這麼輕易放棄。我又看了一遍實驗說明,終於找到了原因——因爲氣球沒有迅速勒在瓶口上。我吸取了這一教訓,又做了第三次。這次我非常仔細,先取了三勺小蘇打,把它放進瓶子裏,倒上白醋,再把氣球迅速勒在瓶口上,我搖了搖液體,太棒了!氣球慢慢地鼓起來了,它就像青蛙呱呱唱歌時鼓起的肚子。

通過查閱資料,我明白了氣球鼓起來的原因——小蘇打是鹼性物質,白醋是酸性物質,它們混合後發生了酸鹼中和反應,併產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氣體就把氣球吹鼓了。

這次有趣的嘗試,讓我明白了:失敗是成功之母,要找到錯誤的原因,堅持下去就會成功。

新發現三年級作文 篇2

星期六,我吃完午飯後,就拿起作業本寫作業。突然,我覺得手上有東西在爬,有點癢癢的。我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螞蟻。我仔細觀察了它,它頭上有一對“天線”(觸角),還有六條腿,身體顏色是黑色。我把它輕輕地放在了桌子上,小螞蟻就爬到了我的一支自動鉛筆上。我不心把自動鉛筆掉在了地上,我想:小螞蟻肯定摔死了。我急忙順着桌子看去,它竟然沒有死,這是怎麼回事呢?

做完了作業,我又抓了一隻小螞蟻從高處往下扔。螞蟻搖搖晃晃地落在地上,我仔細看了它一下,居然毫髮無損。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來。我就問知識淵博的堂哥,堂哥微笑着對我說:“你可以去查資料呀!”“對呀,我可以去電腦裏找到答案啊。”過了一會兒,終於找到答案了,原來螞蟻的體重比較輕,當它從高處落下的時候,就會隨着空氣中的風慢慢降落,所以達到地面時纔會一點事也沒有。

我終於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只有你細心觀察生活,就會有奧妙無窮的發現。

新發現三年級作文 篇3

開學了,我們的學校煥然一新。

這學期,兩位校長全都退休了,上臺講話的人不一樣了,新校長講話總板着臉,不像老校長那樣,總是面帶微笑。我驚奇地發現副校長是我們電腦課的老師。哈哈!校長給我們上電腦課,太讚了!

校長退休了,連同學也少了一個。我感覺教室空空的,十分冷清。她在的時候,教室裏總是鬧騰騰的,而且她總能想出有趣的新遊戲,可是,她要去美國待一年,太久了,你快點回來吧!

今年,我們綜合樓大翻修了,裏面多了一個電梯,這把我高興壞了。以前要苦命地爬上爬下,累得人好像要斷氣了,現在只要按上樓鍵和下樓鍵,輕鬆到達,真是方便多了!

新學期學校的變化真大!

新發現三年級作文 篇4

新的學期,新的校園,讓我們走進校園,看看學校的變化吧。

走進教室,發現課桌變了,新課桌是以木質紋理設計的,課桌上的.小條紋好像千千萬萬只小眼睛,時刻觀察着同學們,不讓一個同學做小動作。我們的講臺桌也變了,從暗淡無光的灰色變成了明亮鮮豔的檸檬黃,講臺桌的位置也變了,從前它總是光明正大地站在教室的中間,可現在它卻只能害羞地躲在牆角邊,可能因爲太久沒見面了,害羞了吧。

走到樓下,發現活動區的木頭牆變了,原本木頭牆上空空如也,可現在牆上貼了一個坐在書本上的女孩。

大家都爭先恐後地打量着校園的新變化。哇,看看百果園,柚子樹也長高了,她挺着身子,微笑着。大家歡喜地在柚子樹邊打轉,這兒看看,那裏聞聞,綠色的柚子似乎正散發出陣陣酸酸的香氣呢。

校園變化可真大啊!

新發現三年級作文 篇5

今天我去姥姥家玩,一進門姥姥就讓我在沙發上等一會兒,她卻不知去向。過了一會兒,家裏的4個燈關了兩個,一下子暗了不少。姥姥不知道從哪裏出來了,說:"我給你變個魔術吧!"

只見姥姥一手撐着繩子,一手握着一個鐵圈,輕輕甩了甩,示意這兩個道具是分開的。然後她把鐵圈從繩子下面套上,讓鐵圈自然落下。在那個鐵圈將要脫落的一瞬間,奇蹟發生了:鐵圈竟然套在了繩子上。不對呀,我左思右想還是不知道爲啥。姥姥神祕的一笑:"好吧,我來教你!"

我先學着姥姥的樣子將繩子套在手上,鐵圈套了進去,將手一鬆,鐵圈掉到了地上。第二次我要鬆的一瞬間,姥姥叫我停了下來。他說:"你用拇指和食指撐着繩子,把無名指往繩子裏伸一下,這樣鐵圈落下去時一邊就會碰到你的手。這樣鐵圈一轉,自然就掛上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我練了不下70次才成功。但姥姥又提了一個新要求:提高速度。我又苦練了一個下午,終於練熟了。

媽媽和姥姥不約而同地將肯定得到目光投向我。這時,我恍然大悟,知道了姥姥的良苦用心,她是想讓我明白一個道理:只有勤奮學習,纔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