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有關春節三年級的作文錦集8篇

有關春節三年級的作文錦集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92W 次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春節三年級的作文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春節三年級的作文錦集8篇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1

每年過年的時候,我們全家最盼望的一件事情就是吃餃子,因爲媽媽包的餃子味道特別鮮美。但去年吃餃子的經歷卻讓我至今記憶猶新!

去年過年,媽媽包的餃子有兩種味道:一種是芹菜餡的,一種是肉餡的。媽媽包完之後就開始煮了,她把餃子一個一個放進鍋裏,大概煮了十五分鐘餃子熟了,媽媽把鍋端到桌子上,味道香噴噴的,我和爸爸都忍不住留下了口水。 我們一家人開始吃了,我先夾了一個芹菜味的,特別好吃,接着媽媽給我夾了一個肉餡的,我說:“媽媽,我不喜歡是這個味道!”媽媽非讓我吃,還笑着說:“孩子,這個肉餡的餃子是甜的餓,不信你嚐嚐!”我咬了一口,一塊硬硬的東西碰到了我的牙齒,我吐出來仔細一看是一塊水果糖,於是,我又放回口中,酸甜可口,果然好吃!這時候,媽媽笑眯眯地說:“如果吃到了帶糖的餃子,這一年都會幸福甜蜜的!”接着,我們全家人歡呼起來,他們一起爲我祝福。

我這才知道剛纔媽媽的良苦用心,眼裏閃動起感動的淚花! 我喜歡吃餃子,更喜歡吃媽媽親手包的甜餃子,因爲吃餃子的時候,我能感到媽媽那份濃濃的愛!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2

春節是中國的一個節日。當東方剛剛穿上黑外衣時,鞭炮的啪啪聲,把春節點亮。

春節的夜晚是五光十色的。淡淡的夜空中開放着一朵朵小花。夜光亮的透明,路兩旁擺着各式各樣的花燈,一個緊挨着一個。兩座高大的房子遙遙相對,坐落在街道兩旁。不時有一些小孩從高大的房子中間穿過,在街道輕輕走過。人走遠,但小孩拿的花燈,還在街道上閃爍。

春節的夜晚又是熱鬧的。走在大街上,彷彿置身在歡鬧的海洋裏。路不寬,人很多,你會不由自主地隨着向前走。沿街擺滿了各種花燈、煙花和玩具特產。那剛做好的白菜燈、土豆燈…….,還帶着金光的玉米燈……。那還會動的兔子燈,小貓燈…….真叫人目不暇接。賣煙花、玩具的人們一張張淳樸的臉上帶着微笑,熱情地向走過的人們介紹着自己的商品。

春節的夜晚快樂的。孩子們提着各色的花燈玩遊戲,婦女們給自己的孩子喊加油。廣場中心放煙花的人,一個個快樂的樣子。商場裏一道道彩色的人流,那是要給孩子玩具的阿姨們。如今春節更快樂了。

啊!春節的夜晚多美啊!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3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如中秋、元旦、清明,可讓我難忘已久的還是春節。

春節有許多的風俗習慣,貼對聯、放爆竹、吃團圓飯……我知道一個小小的知識,貼倒福這個風俗習慣的意思是福到了。春節時,家家戶戶敲鑼打鼓,真是熱鬧非凡,人們臉上帶着愉快的笑容,對了,人們還會在年三十的晚上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給小朋友們壓歲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大掃除,迎接新的一年,爸爸擦窗、擦門、掃地、媽媽用吸塵器吸走地上的灰塵,家裏一下子變得煥然一新了,大人們有的貼對聯,家家戶戶的門上貼着一條條對聯,紅豔豔;有的貼倒福,迎接新的一年;還有的貼着窗花,紅豔豔的窗花貼在透明的窗戶上,美極了!

我們小朋友可喜歡玩放煙花了!我喜歡玩摔炮。摔炮有兩種玩法:第一種玩法是把摔炮扔到地上,就會發出“噼裏啪啦”的聲音。第二種玩法是把一些或者全部的摔炮灑到地上,上去踩它們會發“噼裏啪啦”的聲音。我們還會舉辦活動,比賽誰放的煙花最多最美。春節真是令人難忘。

通過這次查資料我懂得了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和風俗習慣,聽說春節時我國重要節日之一,我期盼下次的春節到來,因爲春節可以放煙花,春節給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4

盼望着、盼望着,新年的腳步近了,我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心裏有說不出的高興。哥哥在大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和福字,媽媽掛起了紅紅的燈籠,爸爸和我買來了“年”最怕的鞭炮。夜幕剛剛降臨,媽媽就爲我們全家精心準備好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香氣撲鼻,色澤明亮,饞得我直流口水。我正要用筷子夾魚吃時,爸爸的厲害武器---筷子壓住了我的筷子,使我這個小兵不得不退回去。然後爸爸耐心的(地)對我講:“吃團圓飯時,桌上的魚是不能動的,因爲這魚代表富裕與年年有餘,象徵來年的財富與幸運,它屬於一種裝飾,是碰不得的。”聽完爸爸的一番話以後,我恍然大悟。心想:中國的傳統文化可真是博大精深啊,看來我以後要好好研究研究呀!這頓年夜飯,我不僅吃出了快樂,也吃出了知識,可謂是“處處有語文”啊!

吃過年夜飯,我們一家人圍坐在茶(幾)旁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邊包餃子。爸爸擀皮,我和媽媽包餃子,包進了爸爸、媽媽對我的愛,包進了一年的收穫,包進了我一年的快樂,也包進了我新年的新希望!看完春節聯歡晚會,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了壓歲的紅包,希望我快快樂樂的成長,步步登高。我給爸爸媽媽磕頭,祝他們健康長壽、萬事如意!

窗外不時傳來陣陣鞭炮聲和禮炮聲,我們也趕緊出去放爆竹,膽大的爸爸竟敢放高升,“咚——”我嚇得直往媽媽懷裏鑽,不敢看。兩隻手還緊緊捂着耳朵,這時的我心還砰砰地跳。膽小的哥哥一隻手捂着耳朵,遠遠地探着身子小心翼翼點炮,點着了就趕緊跑,我兩手捂着耳朵緊張而又焦急地等待着,半天才噼裏啪啦響了起來。爸爸給了我幾根手執花讓我放,我學着“小燕子”的樣子,拿着手執花邊放,邊跳舞。十一點半後,噼裏啪啦的響聲此起彼伏,你看天空中盛開了朵朵五彩繽紛的禮花,有紅的、黃的、紫的、綠的、橙的??哥哥說那是天上五彩的星星,我說那是春送來的祝福,她用神奇的.魔法棒把幸福灑滿人間,把歡聲笑語灑滿人間??

這次有趣的除夕夜,不僅使我獲得了快樂,也讓我瞭解了除夕夜的習俗,比如說:守歲;壓歲;踩歲;吃萬萬順??這一切都說明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啊!其實只要我們處處留心,就能在快樂中獲取知識。俗話說的好:“處處留心皆學問嘛”!“爆竹聲中一歲除”我們迎來了新的一年,我們共同慶祝春天的節日,慶祝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祝福我們的生活蒸蒸日上,祝福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5

過年了,我們家買了很多炮,有刺花;有一噴兩三米的動物錐形;有一噴4米的金蠶絲雨;一捆124根的月旅行,一盒12個的摔炮;一盒8個的禮花雷;一擦半天才着的雙響炮、旋轉老鼠和一點就着的三響炮。

最後到了春節。一到天黑,我胡亂往肚子裏塞了幾個餃子,把我的“財富”一古腦地塞進手提包,帶上爸爸的打火機,“砰”的一聲關上門,飛奔下樓,放炮去嘍! 我先拿了一盒旋轉老鼠,一擦,着了,我急忙把它扔進草叢,“嘭”、“嘭”兩聲響,震耳欲聾。我又一回拿了10根,全部擦着,天哪,一共20響!我捂着耳朵,躲在一邊,心嚇得“咚咚”亂跳!

我把一個金蠶絲雨點燃,它的火花噴起來有4米高,銀色的火花在夜空中舞蹈,像一朵朵盛開的菊花,又像一顆顆耀眼的流星,真漂亮! 我又點燃了4根刺花。我用它們噴出來的火焰在空中寫字,一會兒寫“好好學習”,一會兒寫“天天向上”,可好玩了。可然而我“寫”的字沒人看的懂,之後我索性兩手狂舞,嘴裏還唸唸有詞:“火舞旋風來也!” 最後,我放了兩個禮花雷。只見禮花像火箭一樣向天空飛去,又好似一道閃電,一聲驚天動地的響聲過後,便沒了蹤影。

好了,我的鞭炮放完了,看別人放炮去嘍!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6

伴隨着爆竹的聲響,到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日——春節。年三十,家家戶戶都貼對聯、吃餃子、迎財神,人人都歡歡喜喜的。

正月初一,外面十分熱鬧,有很多人在放鞭炮,鞭炮在空中畫了一條優美的弧線,然後就“閃亮登場”了。但是放鞭炮也要注意安全哦!當放完鞭炮很長時間都沒有聲響,千萬不要去看,以免被炸傷。

正月初二,家家戶戶都開始走親訪友啦!爸爸和媽媽帶我去了姥姥家。姥姥家在農村,現在變得更熱鬧了,家家院子裏挑着紅紅燈籠,門上貼着鮮豔的春聯,喜慶的大福字,還有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農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姥姥家的晚飯十分豐盛,雞、鴨、魚肉,應有盡有,吃完後,我在姥姥家看了《電擊小子》這個動畫片,我們圍在一起,有說有笑,十分開心。不知不覺就到了睡覺的時間了,這一天過得真開心呀!

我真心希望全國人民都新年快樂,大吉大利!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7

在莒縣,春節是一個最爲隆重,也是當地人們認爲是最重要的節日。

臘月的中旬,人們早已把雞、鴨、魚、肉、新衣服,爆竹等各種準備過年的東西準備好了。

二十三過小年,人們必須祭“竈神” 。

除夕來臨,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穿起新衣,男孩子們放爆竹,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團圓飯,一起看聯歡晚會。人們一般在12點以前不睡覺,要守歲。

正月初一到了,天還沒亮,人們就早早的起來了,放鞭炮,吃水餃,到8——9點之間,孩子們和男人們出去拜年,而女人們則在家裏接待客人。拜年可以獲得紅包或一些壓歲錢,這使每一個孩子都高興的合不攏嘴。

正月初二,初三是人們串門的日子,每一個人都領着許多東西,大包小包非常平凡,又到親戚家的,也有到朋友家的,還有到

元宵節來了,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大街小巷裏處處都掛着彩燈,天中放着各種各樣的花炮,五顏六色,漂亮極了!孩子們帶着自己的燈籠,在大街上自由自在的玩耍着,笑聲迴盪在馬路上。

春節結束了,孩子們愉快的假期過完了,大人們也應該去上班了,一切的都恢復了平常的樣子!

春節三年級的作文 篇8

這味道是自豪

年前,聽聞“泉州將成爲春晚分會場”的消息,我便激動地往泉州文廟奔去。

喜慶的紅燈籠掛滿了整個文廟,水池中花燈造型,或蓮花或天鵝,非常吸引人。如此精心的裝飾,相信文廟勢必被打造成華麗的舞臺,將古樸氣息與現代流行相融合。

當春晚節目播放時,我聽到泉州分場主持人用閩南語向觀衆拜年,看到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泉州花燈,大氣的船隻造型彰顯着宋元期間泉州“東方第一大港”的氣魄。晚會節目更是將拍胸舞,提線木偶,惠安女,跳篝火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讓人一覽閩南風情。

我爲自己是泉州人而自豪。

這味道是歡聚

回到鄉下老家,更濃地嗅到春節的味道。這味道里,有八仙桌下敬天公時的喃喃祈福,有青苔石階上孩童互扔鞭炮的歡呼,有家家戶戶點燃煙花響徹村莊的絢麗綻放,有陽光難掩的石窗和紅豔的對聯,有煙霧繚繞木魚脆響的廟宇,有闔家歡聚的燈火通明,有我對過去的追憶與對未來的期盼。

庭院裏的樹依舊是綠色的,茶花不分四季的絢爛,不顧時間而響的雞鳴聲陣陣,大花貓喵喵叫着怯生生不肯近人。煙囪從天窗伸了出去冒着白煙,一家人圍着木圓桌一起忙活着年糕的製作,用着鄉音互相打趣,竈爐旁圍着圍裙的舅媽把枯枝扔進火堆裏,外婆叫我吃飯,我應聲而去。心中最溫暖的地方就是這裏啊,心裏想着它是我長多大走多遠也想要回來的地方。

這味道是喜慶

宋書》中就有關於古時泉州鬧花燈的記載:“天下上元,燈燭之盛,無逾閩中”。泉州的花燈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賞花燈的習俗更是一直延續至今。市區裏大街小巷的大人牽着迫不及待想要掙脫着去花燈下細細觀賞的孩童的小手,而孩童手裏呀,則提着點了燈的小燈籠嚷嚷着,站在一盞盞花燈下驚歎着,歡呼着。

那一盞盞花燈形狀各異,其中有幾組花燈吸引了我的眼球:一組小精靈造型的花燈,那些小精靈手上各自拿着不同的南音樂器,體現了異域元素與泉州傳統文化相結合;一組使用舊衣物和廢舊鐵絲製成的漁女頭飾和漁女形象的花燈,體現了環保節約的理念和惠安漁女與潯埔漁女勤勞美麗的身影;一組在燈籠內膽裏放着旋轉的屏幕,上面放着泉州各地的風景。

“歸騎不令歌吹歇,萬枝燈燭度花樓。”蔡襄在體驗了泉州的元宵後就寫下這句詩。人們跟着踩街的隊伍行走,人們擡着轎子和神在街上游走,彩車穿行在大街小巷。鄉下的男女老少啊也不缺乏活動,他們擡着轎子和神,在篝火旁跳躍着,歡呼着,半個村的村民們都提着紙燈籠繞着村落行走,花炮照亮着人們前行的路。

春節的味道,瀰漫在廟宇的煙霧繚繞裏,在熙熙攘攘的大街小巷裏,在爆竹聲聲裏,在阿嬤的親切呼喚中,在那孩童嘴裏忙不過來的年糕湯圓炸食裏,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心裏。唯有用心感受,唯有置身其中地去參與,才能細細地品出那一番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