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篇示例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W 次

  端午節作文一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傳統文化,其中有傳統節日:熱鬧非凡的中秋節、登高望遠的重陽節、學包糉子的端午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端午節了。

端午節三年級作文4篇

端午節有許多習俗,包糉子、划龍舟等等。端午節那天,奶奶在河邊拔了一些糉葉做鋪墊,然後放一些用酒泡過的米,再放一些綠豆、花生,在最中間放一些肉。只見奶奶,小心翼翼地把兩邊的糉葉合上,將兩端折起來,保證米粒不像外面溜出來。最後,她用一根長長的線把糉子捆起來,直接放到平底鍋裏蒸煮,讓糉子在水中不停的翻滾。過了五六個小時,糉子終於出鍋了,我使勁地用鼻子聞了聞糉子票來的香氣,口水不知不覺地流了下來。奶奶問:“這糉子可香吧?我可是老手。”我聽了,心裏樂開了花,回答道:“奶奶包的糉子真香!”我都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個,剝開來一看,哇,真漂亮。

今年的端午節,讓我向奶奶學到了怎麼樣包糉子,下一年我自己包糉子給家人品嚐。

  端午節作文二

清晨,當小鳥把我從夢中喚醒時,一股糉香就像無形的魚竿把我從牀上釣了起來。媽媽告訴我,今天是端午節,要吃糉子,剝去一層糉葉,露出了一個“糉三角”,我拿起筷子,把筷子插進糉子中間,整個的舉起來,咬了一口,不由的稱讚道“真好吃!”它油而不膩,糯米軟軟的,夾雜着濃濃的肉香及淡淡的糉葉香,味道好極了。我還曾經吃過很多其它糉子,如白米糉、紅棗糉、豆沙糉等,就數嘉興肉糉最好吃了!

我有些好奇,爲什麼到了端午節要吃糉子,門上要插艾葉,還要賽龍舟呢?經爸爸講解明白,原來這是有由來的,據傳二千多年前,愛國詩人屈原主張改革政治、任用賢才,因同貴族靳尚等人鬥爭,遭讒去職,屢次放逐後,在農曆五月初五(也就是端午節)投河自沉,人們得知投河的是屈原後,紛紛爭先恐後地划船去打撈,這就有了後來的賽龍舟,因沒有找到屈原,人們又怕魚蝦吃屈原的身體,就往江中投糉子餵魚蝦,這就是端午節吃糉子的由來。至於在門上插菖蒲、艾葉,是因爲古代相傳五月是“毒月”,而五日恰好是五毒之首,所以在五月初五端午節這天,插菖蒲、艾葉可以除瘟辟邪,免受病毒的折磨,我們還要吃五黃,指的是黃瓜、黃魚、黃鱔、雄黃酒和黃梅。其中我最喜歡脆脆的黃瓜了。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其內含的中華歷史文化、風俗習慣和節日氣氛,不禁使我陶醉其中。

  端午節作文三

“桃兒紅,杏兒黃,五月初五是端陽,糉子香,包五糧,剝個糉子裹上糖,幸福生活萬年長。”熟悉的童謠響起,提醒我又到了糉葉飄香的端午節。今年的端午節有點特別,因爲,年年吃糉子的我,今年準備學包糉子給外公外婆吃。

聽到我要學包糉子,外婆可高興了,拿出早早準備好的'材料,告訴我包糉子的程序,她說:“首先要把糯米淘好,浸泡一會,把糉葉洗乾淨,泡在水裏,然後把餡料調好,就可以包糉子了。”看着外婆把糉葉折成漏斗狀,我也開始跟着學。把浸泡好的糯米放進去,加上我愛吃的鮮肉,花生,蜜棗。外婆還告訴我,關鍵是糯米要塞實,再用棉線捆綁好不讓它散開,糉子就包好了。

看着一個個小巧的糉子從外婆手裏誕生,我手裏的糉子還不成形,不是米多了,就是包上後散散地掉出米來,。又弄了半天,還是不行,外婆拿過去看了看說:“米不要裝太多,捆綁的時候要捏緊,這可是關鍵。”我照着外婆說的,重新包了個。嘿嘿!果然有模有樣了,看着我包的第一個糉子,心裏特高興,成就感油然而生。

今年的端午節很特別,不光是我讓外公外婆吃上了我親手包的糉子,我還泡了驅邪除病的草藥浴,明白了端午節在門口掛艾葉菖蒲是爲了避邪驅障。同時也讓我感覺到了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民俗的博大精深,在現代化日漸先進的今天,我們要好好地把這些寶貴的傳統民俗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端午節作文四

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沒月有處五、十五,二十五三個五日,“端”是開始將每月第一個五日稱爲端五。端午節也可以稱爲“浴蘭節”和“地臘節”。

從古至今,一般端午節人們多要包糉子,並摘許多的葛藤掛在門口的兩旁。今天,奶奶買了許多糉子回來,說今天的午餐就吃糉子了!吃午餐是,每人拿到了一條糉子,這糉子是三角體的,外面是用幾片葦葉包成的,外形十分精緻,還用幾條繩子綁了起來,爲了不讓葦葉掉下來。聞着看噴噴糯米味,讓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打開糉子,趕緊用筷子夾了一塊,啊,味道還真不賴!

但是,在吃糉子的同時,也不能忘記在公元278年前的愛國的偉大詩人——屈原。楚國在秦國在舉進攻中慘敗,秦國一舉攻進成都,大肆燒殺和搶奪,頃見大勢已去,便於五月五日抱着一塊石頭投入汩羅江。楚國人民聽到這個消息,從四面八方趕到汩羅江邊,紛紛駕舟尋救,但還是未能找到他們心目中的愛國詩人——屈原,人民爲了使讓他們尊敬的屈原的遺體不被惡吞食,人們就自發地做好糉子投入灑中供魚兒食用。

這還是我第一次這麼正式地過端午節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