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三年級作文 >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以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1

《愛的教育》這本書非常好看,它主要講了安利柯在學校、班級和家庭裏發生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告訴我們一個深刻的道理。書中的每一節內容都洋溢着“愛”:熱愛祖國、熱愛學習、熱愛勞動、同情弱小、樂於助人,尊師愛生、體貼父母。這些感人的內容讓我久久不能忘懷。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洛馬格那的血》,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費魯喬,他是一個貪玩、不愛學習的男孩,但他有一顆如金子般閃亮的心。一天,他們家闖進來了兩個強盜,要他們的錢,如果不給就要殺他們。眼看強盜的刀就要刺向祖母,費魯喬立刻毫不猶豫地擋住了祖母,刀刺穿了他的後背。從這裏,我感受到了費魯喬那顆偉大的孝心,他爲了祖母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對祖母的愛是多麼令人感動!再想想我自己,一點兒也不如他,經常跟長輩大哭大鬧,我真感到慚愧,以後我要向費魯喬學習,尊敬長輩,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

還有一篇故事也十分感人,主人公瑪可爾,他是一個十分堅強的男孩,他母親爲了掙錢,去很遠的南美洲打工,他非常想念母親,就下定決心,獨自去尋找母親。一路上,他歷盡了千辛萬苦,但他不怕,勇敢地面對困難,堅持不懈,終於找到了母親。瑪可爾這種堅強的意志令我佩服,以後,我遇到困難,也要像他一樣勇敢地去面對!

《愛的教育》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受到了很深的教育,這是一本能給人啓發、給人收穫的好書。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2

寒假裏,我讀了德·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這本書。

我最喜歡裏面的一個故事叫《小抄寫員》,故事講了一位十二歲的朱里奧一家人過着貧困的生活,他的爸爸利用晚上的時間幫人抄寫籤條,補貼家用。朱里奧心疼爸爸,就趁爸爸睡覺時半夜偷偷爬起來抄籤條,他的成績因此落後。他的爸爸就責罵他,對他感到失望。朱里奧心裏很難過,但是看到爸爸拿回薪水高興的樣子,他又堅持了下來。直到有一天,他的爸爸發現他在寫籤條時,激動的淚水在眼圈裏打轉。他的爸爸既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朱里奧是個懂事的孩子,難過的是他卻常常責罵朱里奧。我要向朱里奧學習,關心、體貼爸媽,自已的事自已做,做一個懂事的孩子。

在《愛的教育》中,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善良、誠實、學習勤奮、關愛爸媽、待人禮貌的孩子。我很喜歡他,我要與他做好朋友。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3

愛的教育是一本成人以我們小孩子的眼光用日記的形式寫的一本好書,其中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總是充滿愛,充滿了正能量!我很喜歡這本書。

想想我們的中國夢,想想我們中國目前的現狀,在關於老人摔倒了是不是要扶,敢不敢去扶之類的問題上的糾結,想起來不免讓人心酸。

我們中國是一個有着幾千年優秀傳統文化的大國,我們也有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可是我們的國民素質爲什麼還是這樣急待提高?我們是不是應該有更多更好的愛的教育的優秀作品呈現給我們,讓我們從小從中吸取到正能量,長大爲自己的祖國作出更大的貢獻。

要做事,先做人,這是我們都明白的一個道理,可是真正要做好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明白了,“教育”兩個字是多麼的沉重。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們,他們的責任的多麼的重大啊!除了要讓我們學會書本上的知識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讓我們學會愛,學會做人,學會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

感謝愛的教育這本書,讓我深受感動,也感謝我所有的老師和我的爸爸媽媽,是你們讓我學會了感恩,學會了“愛”……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4

“愛好比一個環,把一顆顆心聯繫在了一起。”這是《愛的教育》首卷語。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花了近十年的時間所寫的。小說通過了四年級小學生的日常生活,講述了一個個看似普普通通,卻感人肺腑、引人遐思的故事。《愛的教育》與其他的名著不同,它是一本專屬於小學生的日記。

這本書中有許多令我印象深刻的人:有高大、見義勇爲、善良的卡隆;有精明、號稱“ 收集狂”的商人之子卡洛斐;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代洛西……還有一位非常值得我尊敬的人:洛佩諦。羅佩諦在新學期開學時爲了救一個低年級的孩子而不幸被馬車壓碎了腳骨,而在他上救護車之前問的最後一句話是:“我的書包呢?”他的精神令我們感到了無比的震撼,可他卻因爲這件事變成了非柺杖不能行走的人了。

書中的主人公都是那麼的值得我們尊敬,他們都是跟我們同齡的孩子,他們能做到的事我們也同樣可以做到,可爲什麼沒有人願意像他們一樣,幫助他人、見義勇爲呢?我們或許做不到像洛佩諦那樣的“驚天動地”的善舉,但做些我們力所能及的事,又有何不可呢?

《愛的教育》這本書也正像它的題目一樣,教會了我們:愛的力量是強大的,是無私的,是無處不在的。願我們的世界,真正的充滿愛。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5

暑假裏,我看了一本書——《愛的教育》。

《愛的教育》是意大利作業亞米契斯的代表作。小說以日記的形式寫了一位意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安利柯身邊感人的小故事,還包括了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下勸誡啓發性的文字,以及十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講的“每月故事”。

小說中沒有高大的英雄,主要人物只是一些平凡的小人物:泥瓦匠、賣炭人、鐵匠、老師,等等,還有一些聰明可愛、充滿活力,卻並不完美的陽光少年。這些少年有的出身紳士、商賈之家,享受着錦衣美食,有的家境分寒,連寫作業的桌子都沒有;有的高大強壯,有的體弱多病,甚至身患殘疾;有的能高善辯,口若懸河,有的沉默寡言,動作也有些粗魯。但他們身上都有一種共同的東西——對意大利深深的愛。

看完這書你會發現:其實,想要愛並不難,只要有一顆純結、善良的心,就可以擁有無窮的愛。感恩別人並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6

最近我看了一本關於友誼的書,那就是《愛的教育》,這本書講的是亞米契斯的學校生活故事。

回想剛上一年級的時候,大部分同學都不敢進教室,有的被父母拖進去又逃出來,有的看見父母離開就哭起來,大人跟老師都無可奈何,可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漸漸長大,老師愛護學生,我們喜歡學校。在上課的時候卡隆是最認真的,別的同學把墨水扔到老師身上,他爲了不讓他的同學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他說是他乾的;有同學在打雪仗的時候把雪球扔到別人的眼鏡上,給人家造成傷害,卡隆及時給失手的同學鼓勵,叫他勇敢地站出來承認錯誤,通過這些事同學們都很喜歡卡隆。全書作者以日記的形式,寫下一篇篇感人的美文,使我們懂得從小要關心弱小,要相互幫助,要有高尚的心靈。同時也使我明白了生活中的友誼比什麼都重要。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7

讀了《愛的教育》之後讓我明白,這人世間最珍貴的,最需要的就是“愛”。“愛”會影響到人一生的成長,如何表達自己的“愛”更是一門藝術。

《愛的教育》中讓我感悟最深的是文章中主人公的父親了。他爲了要求自己的孩子好好學習。他採取的措施不是沒完沒了的嘮叨,也不是粗暴的警告,而是溫柔如春風吹拂楊柳般的勸導。這位父親爲了說服自己的孩子要用功讀書,給他的孩子舉了很多已經投入工作的人也不忘讀書的例子,讓他的孩子更進一步地瞭解讀書的重要性。這世界上有千千萬萬的孩子爲了讀書而刻苦努力着,而你也要做這千千萬萬裏孩子中的一員。

這位溫和的父親用他堅韌而親切的筆觸敲開了孩子的心扉,因爲他非常清楚地知道最能打動這個年幼*孩的心靈的是什麼。他從不仗着自己是個父親而在兒子面前裝做高高在上的一個大人物,而是學會和兒子溝通,猶如知心朋友一般地親切。他教育兒子要想成爲一個男子漢最重要的就是“勇敢”,勇敢地去面對成長中的種種困難和種種挫折。如果有對不起哪個朋友的事,要勇敢地去道歉承認錯誤並請求原諒。這難道不是一位成功的父親嗎?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8

愛的教育的書名使我思考,在這紛紜的世界裏,愛究竟是什麼 帶着這個思考,我與一個意大利小學生一起跋涉,去探尋一個未知的答案。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着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遊,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遊。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爲了某一天刑滿釋放,得到超脫而幹沉重的活兒;那麼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遊,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鬆,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於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昇華爲一種愛,一種對於生活的愛。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9

“愛”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字眼,可是,卻常常被我們所淡忘,所忽略,總抱怨自己的外貌不夠出從,生活不夠如意,收入沒有別人高,孩子沒有別人孩子優秀……

而《愛的教育》中那些平凡的人物:小石匠、賣炭人、老師、盲童……他們不正是我們周圍平凡的芸芸叢生的縮影。

三年級《愛的教育》讀後感10

老師讓我們每天看《愛的教育》10篇,我已經讀了22篇,其中《帕多瓦的小愛國者(每月故事)》和《倫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很讓我感動。

尤其是《倫巴第的小哨兵(每月故事)》,它主要講了一個騎兵小分隊進入村莊,一名棄兒在高大樹上,幫他們看前、後、左、右面是否有敵人,可右面的敵人隱藏在“暗處”,男孩爲完成幫助小分隊打探遠方消息而犧牲。

作文中“淒厲”和“呼嘯而過”兩個詞充分說明子彈很快地向男孩射來,表現出了男孩在極度危險的情況下爲小分隊放哨;“威嚴”、“發怒”等詞表示出軍官不想讓男孩爲自己打探消息而失去性命的着急;“以爲軍官向男孩扔去自己的榮譽獎章”這句話表現出了軍官對男孩的敬佩。這些充分說明了男孩爲拯救祖國而不顧一切代價。從中我也模模糊糊知道了犧牲就是死的值得,犧牲一般用於爲了國家、爲了人民而亡。我們要熱愛祖國,但不用犧牲,只要有這個遠大志向,走在這個志向之路,那就是好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