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家風六年級作文(15篇)

家風六年級作文(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家風六年級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風六年級作文(15篇)

家風六年級作文1

家,是一個花園,每一朵花都要接受歲月的感染和影響,而家風、家訓,就如同天空中的一滴滴雨點慢慢的慢慢的滋潤着我們,讓我們成長。

家風,是指家庭中的風氣,品德。好的家風,會把我們送往成功之路,成爲社會的上流。而壞的家風,將會讓我們走向社會黑處,成爲社會的下流。

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勤奮。勤奮,是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的。其實,我也不怎麼勤勞,每天只會洗碗、掃地。但是爸爸媽媽就不一樣了。他們倆每天都在一起的很早,爸爸一起牀就去工作;而媽媽則是清早洗衣,煮飯,燒水,買菜……我們和他們相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既然有家風,那一定會有家訓吧!我們家的家訓就是動口不動手,說起來這還有一番故事呢。

有一次我做錯了事,媽媽她責怪我,還想用手來打我但是爸爸阻止了。他說:“君子動口不動手,不要動不動就打人。”經過這番事件,爸爸和媽媽就規定下來,以後我們家的家訓就是動口不動手,誰也不許再打人啦,只能對他們說道理。

即使爸爸規定的這家訓,媽媽還是經常打弟弟……顯然,全家只有爸爸執行了這個家訓,在我和弟弟考試的時候考砸啦爸爸會來跟我們講道理;在我們不聽話的時候,爸爸會跟我們講道理……

沒錯,家的確是一個花園,她溫暖着我們,她哺育着我們了,她讓我們生存下來。但是如果沒有好的家風和家訓,讓我們如何在社會立足?所以讓我們銘記我們的家風和家訓,讓我們做最好的自己!

家風六年級作文2

俗話說的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規家訓,是治家之經,是做人的標尺,是“述立身治家之法,辨證時俗之謬,以訓子孫”的法寶。在我看來,家規家訓是一個完美家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我的家裏,也有許多不可違背的家規。

我家的第一條家規是:尊敬長輩,尊老愛幼。爸爸媽媽每次帶我出門,都會反覆叮囑我:“兒子,你出門去玩,要懂禮貌,見到比爸媽小的叫叔叔阿姨,年老的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記住了嗎?”每次到這個時候,我都會不停地點頭。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乘坐公交車去上學,我揹着書包,還在想事情。我突然看見一位老奶奶趔趔趄趄地走上了公交車,當時,沒有空的座位了,坐着的人也沒有一個站起來給老奶奶讓座的。我忽然想到了自家的家規,忙起身給老奶奶讓座,奶奶連聲說謝謝,周圍的人也向我投來讚許的目光。

我家的第二條家規是勤勞節儉。吃一頓飯,儘量不掉一粒米;新的東西不準買,舊的東西天天用,要買新的東西,必須要等舊的東西完全不能用時才能買,這些是要做到的東西。我們還必須要勤勞,在學校裏,每天要爭着打掃衛生;老師佈置的作業要超額完成,如果做不到,是要被訓斥一頓的!

當今時代,經濟快速發展,人們在追求幸福的時候,卻丟棄了真正屬於生活本源的東西。比如:浪費紙張、不尊老愛幼、亂扔垃圾、大罵鄰居,亂放煙花爆竹、亂停車、旅遊地亂入亂畫等等。如果上述的種種行爲存在的話,我們的家庭將失去很多傳統的美德,我們的社會將不會和諧,人與人將變得陌生、冷漠,甚至麻木不仁。

讓我們重溫家規,重整家風,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家風六年級作文3

中國是文化大國,有着五千年文化歷史,每個名人的家庭裏都有好的家訓。家規,家風,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這是中國一句古話,雖然我不是名人家庭,但我們家也有家訓,家風。

今天老師給佈置一個關於家風的徵文,在我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着這個問題。我心裏想:我家有家規嗎?什麼家規?回到家,吃完飯,我就把媽媽拉到寫字桌前,把寫徵文事情告訴媽媽。她一邊寫一邊對我說,我認真聽着,當媽媽寫到尊敬師長是,我半懂不懂問問着媽媽:“怎麼才能做到尊敬師長?”媽媽說:“師長就是老師,長輩。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上課不搞小動作,不說話,認真完成課堂作業和家庭作業,參加學校的手拉手活動和各項活動。長輩比方說在過年時,吃飯時端上你最喜歡的菜,不要因爲你喜歡吃。而不顧別人,不要因爲自私,而忘別人,這樣就沒有人喜歡你。”

媽媽不停的寫着,不一會兒就離十來條。媽媽一直強調最重要是以孝爲先,孝敬父母,要好好學習,不吃零食每天健健康康的,不讓父母生氣,有時間要多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路邊撿到貴重物品必須上交,當天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我記得10時我一次洗完,浪費很多水,媽媽對我制定一條家規,勤儉節約是中華文化名族的傳統美德,所以要節約用水,並且不剩飯不挑食,從那一刻起我知道:要節約用水“。一個家庭裏有好的家規是關鍵,在媽媽不在的時候,家規像媽媽一樣,一直管着自己!

我們家的家風,家訓我一直記在心裏,約束着自己。

家風六年級作文4

記得有一回,奶奶生病了,而且需要動手術,所以爸爸媽媽都很着急。後來見到剛剛從手術中推出來的奶奶,是那麼的憔悴。醫生交代說:“奶奶不能多說話,也不能吃飯,只能喝點粥。”我看見奶奶的嘴脣都乾裂了,於是我就切幾片黃瓜片,貼在她的嘴脣上,給奶奶潤潤。而且奶奶剛動完手術的那幾天,是不能洗澡的,媽媽每天都會不厭其煩的幫奶奶擦身體。給她喝水時,都會在水裏面放一個吸管,方便奶奶喝水。這些事情我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了!

媽媽是一個非常孝順的人,她視奶奶爲自己的親媽媽一樣。因爲奶奶是脖子上動的手術,所以一開始不能穿高領的衣服,碰到傷口會很疼。但媽媽又怕奶奶會冷,特意去給奶奶買了低領的衣服,和麪料很柔軟的圍巾。而且媽媽還幫奶奶挑了幾套面料舒服的內衣褲。這些都是媽媽精心挑選的!漸漸地,奶奶的身體好多了,爸爸媽媽就會扶着奶奶去外面走走,有太陽時帶着奶奶出去曬曬太陽,我和姐姐便會逗奶奶開心。每到吃飯的時候,我還會拿起勺子一勺一勺的餵奶奶吃呢,就像小時候奶奶餵我一樣。

我的家風就是孝敬老人,每逢過年過節,爸爸媽媽不管有多忙,都會買點東西,去奶奶家看望他們。過年放假時,爸爸媽媽也會讓我和姐姐去奶奶家玩玩,住幾天陪陪他們。幾乎每個周未,爸爸媽媽都會買點水果,帶着我和姐姐去外公外婆家,吃個飯,陪陪他們。外公外婆,看見我們回去,每次都特別的開心,燒了一桌子好吃的菜來招待我們呢!

這就是我的家風,孝敬長輩!所以我也一定會做個孝順的好孩子!

家風六年級作文5

好家風如沐春風,一路滋養我的心靈,如清泉滌盪靈魂。

俗話說,母親可以改變一個家族75%的基因。我慶幸我有一個充滿智慧和正能量的媽媽。從小我就在媽媽的懷抱中聆聽着四大名著的經典橋段、美妙神奇的童話故事、以及中華傳統民間傳說等,她豐富了我的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和胸懷,讓我受益匪淺。

以前我有一個很老的阿太,老得沒有牙齒,也不會走路。媽媽每次都把枇杷、荔枝等水果剝好去核纔給阿太吃。每天不管下班多晚,媽媽都幫阿太洗臉洗腳。我看在眼裏,默默想着:我以後也要孝順媽媽。

有一次,天氣很冷,路上都結冰了。我和媽媽在路邊看到有個乞丐縮成一團靠在一顆樹下,媽媽立刻買了兩個饅頭讓我拿給他吃。我不好意思過去,媽媽卻嚴肅的說:“這麼冷的天,如果他還沒有東西吃,真的會凍死。我們是在做好事,要坦然面對別人的眼光。”我馬上就有了勇氣,趕緊把饅頭給了那個乞丐。

媽媽的言傳身教處處影響着我,讓我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了爲人處世的原則。

在我的身邊還有一個“學霸”六叔,他可是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大學的博士。雖然和他比,我感覺壓力山大,但我一直以他爲榮,以他爲榜樣。

我的家裏有這麼優秀的長輩,我相信我也能成長爲一個有知識有愛心有能量的人。

家風六年級作文6

“人無信不立”這句話說的就是人與人之間如果沒有了信任,就會沒有立足之地。我清楚地記得爸爸用一件小事教育我一定要講誠信,也告訴了我誠信是做人的根本。

那是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天空還下着毛毛細雨,我、哥哥和奶奶一起去一家文具店買文具。我們一走進文具店,老闆就很熱情地問道:“小朋友,你需要什麼?”我說:“老闆,我自己拿。”於是,我走到最裏面,拿了一把尺子、一塊橡皮和一瓶純藍墨水,然後遞給了奶奶。這時,哥哥突然說:“聽說隔壁那家的文具更便宜,我們到那邊去買。”由於顧客非常多,老闆忙於照顧別的顧客,沒有讓我們立即付錢。而奶奶也不知道她手上的文具沒有付錢。我們就到了第二家文具店買了一些文具。

回到家裏,我們才發覺奶奶手上的這一袋文具沒有付錢。奶奶說:“這麼晚了,明天再說吧。”可爸爸就非常生氣,並嚴厲地說道:“東西雖小,但是這能反映一個人的品質,趕快把錢給人家送去。”於是爸爸立即騎上電瓶車帶着我到文具店去付錢。

爸爸一進店裏就連忙用道歉的口氣對老闆說道:“老闆,不好意思,剛纔小孩買文具忘了付錢。”老闆也連忙說:“沒事,沒事。”爸爸付完錢,又連聲道歉後才走。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人無信不立”這句話的深刻含義。誠信比金錢還要寶貴,這樣的家風我們要世代傳承。

家風六年級作文7

每個家庭都有家風。好的家風,對一個人的成長至關重要。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小爺爺就教我背這首詩。開始,我只會搖頭背誦,不知其中意思。八歲那年,爺爺帶着我和哥哥去田裏割稻穀,天氣又悶又熱,汗水在臉上盡情流淌,長長的稻葉打在我的手臂上,又疼又癢,難受極了。那時我才明白《鋤禾》這首詩的意思。

記得小時候,每一次吃飯,總會有一些飯粒掉在桌上。爺爺見了,也總會撿起來吃了,然後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他們小時候吃飯,就是掉在地上,大人也要他們撿起來吃掉。農民伯伯種糧食,太不容易了,要尊重農民的勞動,要珍惜農民的勞動成果。爺爺還告訴我,解放前鬧饑荒,很多人吃野菜啃樹皮,後來野菜樹皮吃光了,就吃觀音土,不計其數的人活活餓死在街頭。爺爺還跟我們算了一筆賬:如今全國有十三億人口,如果每人浪費一粒糧食,就會浪費掉十三億粒糧食。這麼多糧食,足夠一個三口之家吃上一年。在爺爺的言傳身教下,我們家的人,不論大人小孩,平時都能自覺踐行“光盤行動”,每次吃飯,不剩飯菜,都能以節約爲榮,浪費爲恥。

爺爺的衣櫃裏,沒有一件新衣服,都是已經褪了色縫補過的。有時爸爸媽媽要給他買新衣服,他總是擺擺手說:“買什麼買,不都還可以穿嗎,等我把這些衣服穿破了再買吧。”

勤儉節約是一種作風,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素質。勤儉一小步,文明邁大步,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這個優良家風永遠傳承下去。

家風六年級作文8

家風又稱門風,家風其實就是在家庭裏形成一個統一的道德標準。所以說,一個良好的家風可以幫助在家庭中的成員更好地學習一些人生和做人的道理。

古人常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生活中,有許多不用說就存在的規矩。幫長輩盛飯;幫長輩端茶;長輩在說話,小孩子不能插嘴;長輩沒動筷子,小孩子就不能動筷子……這些都是自然而然產生的生活中的規矩。

但是,家風並不是只是說說而已,家訓也不是背熟就罷,家教更不是簡單而又粗暴的一頓打罵。

家風家訓,他們都需要用心去體會,要用實際行動來付諸於生活。

我曾經讀過“臥冰求鯉”這個故事。裏面的主人公——王祥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孝子。他親生母親在他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繼母很厭惡他,常常在他父親面前說他的壞話,以至於父親也討厭他了。可是,王祥並沒有記恨雙親。幾年後,繼母和父親相繼患病,王祥衣不解帶地照料他們。有一天,病中的繼母說想吃鯉魚,當時正值天寒地凍的冬天,河面上結了厚厚的冰。上哪兒去弄鯉魚?王祥心裏非常着急,後來,他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臥冰求鯉。他解開衣帶,赤臥在冰上,用體溫將冰融化,終於求得了鯉魚,滿足了繼母的願望。後來,王祥治好了雙親的病。

我講的僅僅是孝,但在生活中,不僅僅只有孝,還有樂於助人、保護環境……這些正是我們需要具備的!

家風家訓正像“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家風家訓給我播下了習慣·性格·命運。同時也收穫了習慣·性格·命運。家風家訓,是一頂小傘,幫我擋過了一陣陣風,一陣陣雨,我謝謝它,它的恩情,我會永遠銘記於心中!

家風六年級作文9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一年又一年,每座城市每條街道都發生了很多變化。但是那張着美好團圓的全家福照片,發生變化了嗎?他們又象徵着什麼呢?

“這兩張全家福照片有什麼不同嗎?”奶奶拿着兩張照片,語重心長的對我說。我清楚的記得,第一張照片是在我小時候住在老房子的時候照的,全家人其樂融融。而我坐在奶奶的膝上,手上把玩着小燈籠,笑的是那樣的開心。而第二張,則是我家新遷新居的時候留念照的,但那時候,我已經小學四年級了。相隔七年,對比新老照片,我自然知道相差的變化與不同。歲月流逝,像一把刀子深深地刻在家人的臉上,還染在了家人的頭髮上。而我則是一天天的長大,已經是一個婷婷立立的大姑娘了,但是還免不了讓家人操心。我把我心中的答案告訴了奶奶,奶奶微笑着,又摸了摸我的頭,告訴我:“是啊是啊,歲月已經在我們的身上留下痕跡,可是,你要知道,歲月是無法改變我們的家風的。容顏雖改,但是家風是不會輕易改變的,你能明白奶奶的意思嗎?”

就這樣,“家風”這一詞便深深地烙在我的心裏,我也曾發出疑問,什麼是家風?家風從何而來?

家風,爲什麼是歲月也改變不了的呢?

爸爸曾經告訴過我,百善孝爲先,俗話說:“百善孝爲先,萬惡淫爲源。常存仁孝心,則天下凡不可爲者,皆不忍爲。”不管怎樣,都要懂得盡孝。孝是報答,孝是關心,孝是忍耐。孝傳統美德,這是奶奶所謂的“家風”嗎?

容顏雖改,但是我們的家風不改,百善孝爲先,這是我家的家風!

家風六年級作文10

家風,是一種家庭長期積澱優良傳統,是塑造孩子的無形力量。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是一種綜合的教育力量。

家是成長的第一空間,在孩子身上處處都會有家風的印記;家風是一種潛在無形的力量,在日常的生活中潛移默化地影響着孩子的心靈,塑造孩子的人格;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無字的典籍;是最基本、最直接、最常用的教育,它對孩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孩子的世界觀、人生觀點、性格特徵、道德素養及生活習慣等,每個方面都會打上家風的印記。可以說,有什麼樣的家風,就有什麼樣的孩子。父母要追求高尚的精神情趣,帶頭把家裏的精神生活搞得充實、高雅、豐富,防止精神污染。

就比如說我家吧,一家人都有助人爲樂的家風。記得有一年秋天,我家門口有許多落葉,然後我和爸爸媽媽就拿起掃把掃落葉。10分鐘過後,終於把我家門口的落葉掃完了,但我的爸爸媽媽仍然在掃,原來他們是在幫隔壁的婆婆家掃。因爲他們出去旅遊了,所以我們幫他們把門口的樹葉也掃乾淨了。終於掃完了,我們累得滿頭大汗,但我們心裏卻很高心。

家風是對孩子道德素養的`關鍵,只有擁有一個良好的家風,才能和別人的關係相處得更好。

家風六年級作文11

家風是一個家庭共有的品質,在我們家,家風就是“愛管閒事”。

我媽媽有飯後散步的習慣,她下班回家晚,散完步的時候往往樓道里的其他人家都基本上回家了。有一次她看到單元門門口停着的電瓶車上插着鑰匙,問我:“這車是不是一樓阮老師家的電瓶車?鑰匙好像沒有拔掉呢!”“我看有點像。”媽媽拔出電瓶車上的鑰匙,敲了阮老師家隔壁的門,阮爺爺開門出來,媽媽對他說:“樓下那輛藍色電瓶車好像是阮老師的,鑰匙我幫他拔了,給。”我真怕阮爺爺說不是阮老師的,以媽媽的脾氣,說不定還會在那裏等失主。

阮爺爺不好意思地說:“是他的。這小子老是這樣,忘東忘西的。”媽媽笑着說:“其實我有時候也要忘記。怕他們小孩在,睡得早,我就不去敲他們的門了。”我們家住五樓,一路走上去,有時候有粗心的人家,門沒有關嚴實,留着一條小縫,媽媽總會去敲門提醒人家。我不理解,問她:“媽媽,你這樣去敲門,萬一人家是故意留那條縫的呢?多尷尬呀!”媽媽說:“萬一人家是不小心,忘記關了呢?有些事情是不能發生一次的。我們就隨手幫一下,說不定解決的是人家的大問題。”

這句話,我不但聽媽媽說過,也聽外婆說過。外婆在村子裏有很多老姐妹,她們遇到困難,都喜歡找外婆。有時候我看着一個一個人來,覺得煩不勝煩,還要擺點小臉色給人看,外婆總是勸我:“都是一個村的,有點困難來找我,我能幫總要幫的。你忘了,上次外婆去上海幾個月,菊仙外婆她們天天來幫你阿姨照看門戶。人心換人心呀!”

隨手管點閒事,以真心換真心,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

家風六年級作文12

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文化遠遠流長,家風家訓也代代相傳,家風家訓中包含了長輩對小輩的期望以及各種良好的品質。

外婆常常教訓我:一定要節約任何東西,甚至一粒米,一片菜葉,也是由農民一年的汗水換來的,現在的幸福十分來之不易,一定要好好節約、珍惜。

記得有一次,外公生病在家休養時,我們前去探望。當時正好是中午,到了外婆加說了幾句家常話便吃飯了。爲了外公能吃下飯,更養胃,飯便煮成了軟軟粘粘的,我盛了一碗,剛想吃,卻被外婆制止了:“長輩還沒有到齊,小的可不能下筷!”當大家都到了,我纔開始吃。吃飯的時候,媽媽跟大家談起了學校裏的事,我也忍不住插嘴,和大家滔滔不絕地分享學校裏發生的事。突然外婆嚴厲地打斷我:“長輩說話的時候不能插嘴,更何況在吃飯的時候,說話時把飯卡在氣管裏了怎麼辦?……”大家都止住嘴,安靜的吃飯。我吃完了,走進廚房,把碗放入水池,剛要開水龍頭,卻被外婆制止了:“還有那麼多飯粒粘在碗上,太浪費了!難道你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嗎?這些飯菜可是農民伯伯長期的辛苦勞動換來的!”我連忙把飯刮下來,吃了下去,外婆這才止住口,吃飯去了。

一粒米飯,一片菜葉,一滴水都是珍貴的,我們要“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任何東西都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在外婆“節儉”的家風家訓的感染下,我努力地成長着。

家風家訓代代相傳、生生不息,讓我們一切把它傳承下去!

家風六年級作文13

每個家庭的家風家教可能都不一樣,有的家庭可能比較注重善良,有的可能比較注重誠信,有的可能比較注重……而我們家比較注重孝順。

一天晚上,路上的行人,路上的汽車都廖廖無幾,路燈在呼呼地寒風中默默地照亮了道路。姥爺突然得了急性闌尾炎,媽媽急忙撥打了120,那天晚上我們一直都沉浸在十分緊張的氣氛中,直到第二天姥爺才被送到病房休養。那時姥爺臉色蒼白,看起來十分虛弱。我便問媽媽:“媽媽,姥爺爲什麼這麼久纔出來呀?”媽媽回答道:“因爲姥爺剛做完手術,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才能送到病房休養。”

手術後姥爺不僅需要休養,還需要排氣,而且在排氣階段不可以喝水,也不可以吃飯。媽媽和我一起來醫院照顧姥爺,前幾天姥爺還堅持的很好,但是到了第四天,姥爺實在是堅持不住了。那天晚上醫院的樓道里安靜極了,靜得似乎連一根針掉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姥爺吵着,非要喝水,媽媽便極力反對,還好言好語地勸說,可是姥爺不聽,說話的聲音還提高了。媽媽見拗不過姥爺,只好用棉籤沾一些水在姥爺的嘴脣上沾一沾,可是姥爺覺得不解渴,便非讓媽媽給他倒一杯水,媽媽對姥爺說:“爸,不是我不讓你喝水,而是現在不能喝,這也是爲了你好呀!想喝水的話等醫生說可以喝了,你就可以好好喝,大口喝了。”姥爺見媽媽堅持不讓他喝水,便更生氣了,他緊皺眉頭,滿臉憤怒,還拍着病牀吵起了媽媽。媽媽轉過身偷偷地抹了一把淚水,仍然細心的照顧着姥爺,給姥爺用極小的一個蓋子,倒了一點水,這樣姥爺才睡了。

那天晚上我感受到了什麼是孝順,並理解了孝順的真正意義,所以我以後不再惹媽媽生氣,讓媽媽少操點心,讓媽媽多休息休息。

家風六年級作文14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家風,良好的家風使人受益無窮,助人成長,我就是典型的一例。

奶奶臨近80高齡了,可她總是閒不住,白天總要把家裏打掃得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做起家務活就不會停下,每天給我們做好飯菜,又忙着去喂牲口,忙完家務活又忙着去縫衣服、繡鞋子。記得我和弟弟小時候穿的花衣服和鞋子都是奶奶親手做的。在奶奶的影響下,媽媽一下班回家總是和奶奶搶着做家務,假期中還跟着奶奶學做繡花鞋,這就是我們家的勤勞之風。

記得有一次奶奶生病了,爸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揹着奶奶就往醫院跑,等奶奶住上院,又急忙買來奶奶喜歡吃的營養品餵給奶奶吃,並在醫院裏寸步不離地陪伴奶奶,照顧奶奶,直到奶奶病好後出院回家。媽媽還請了假,在家照顧奶奶並打理家務,這就是我們家的孝順之風。

從奶奶和爸爸、媽媽身上,我看到了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多麼的偉大,多麼的無私,比山高,比海深……子女對父母的深恩更當涌泉相報。從他們身上,我學會了勤勞,懂得了孝順。每到假期,我都會幫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當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時,我會及時爲他們端上一杯熱氣騰騰的濃茶。

啊,能在家風的沐浴下成長——真好!

家風六年級作文15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裏的風氣,家裏的風氣好不好直接影響到子孫後代,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夠成人、成才。

劉備曾說過:“勿以善小而不爲,勿以惡小而爲之。”作爲家長,從小要教育孩子與人爲善、爲人誠懇、做事要認真、不能貪圖享樂;要關愛父母、尊敬師長、團結同學;遇到別人需要幫助時,要挺身而出;遇見長輩要有禮貌,應該主動打招呼;做錯事的時候,要敢於承認,不能撒謊……

我家也有家風,比如:每天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吃飯時不挑食,不剩飯;尊老愛幼,不能頂撞父母,從小養成懂禮貌的好孩子;不說謊話、不愛佔小便宜,做一個誠實的孩子……

每次上學父母總要叮囑我:“到校後要認真學習,與同學和睦相處,遇到事情向老師反映。”父母怕我在學校和同學發生矛盾,經常講一些名人小故事,教育我在學校要和老師、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動不動就和其他人發生衝突。在父母的教導之下,我基本上沒有和老師、同學發生過矛盾。

現在,我早已養成了尊老愛幼、認真學習等好習慣。仔細想想,這些都和我們家的家風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我想,如果每個家庭都能樹立良好的家風,那麼我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