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六年級作文 >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1

我的家鄉在甘肅省金昌市,甘肅很大,歷史中絲綢之路的大段就被包含在狹長的甘肅版圖中。金昌被譽爲“祖國的鎳都”,外婆就是當年從上海來到這裏的建設者,讓我很是驕傲。

這裏和上海的距離真的很遠,所以我來這裏的機會一般只能是春節,而正是這個特定時期,讓我見識到了更多的家鄉風俗,舞社火是讓我印象最爲深刻的一個了。

那年大年初一,一大家子幾輛車,一大早就向着“九棵樹”進發,那是甘蒙交界的地方,屬巴丹吉林沙漠邊緣處。一路上真是奇景無數啊,茫茫戈壁灘上有着比“美國50號”公路更爲孤獨的公路,能見到火星一般的地貌,難怪國家在這裏建了火星模擬基地呢。隨着沙丘的出現,隨着跨過一段蜿蜒的高地後,視線一下子被打開了幾十公里的感覺,碧藍的天空下,左側是一望無際的金燦燦的沙漠,前方的天際處是一片白色的鹽湖,大家都不由得嘆出聲來“哇,太美了!”坐在旁邊的表妹更是激動地喊着“舞社火、舞社火……”視線收近,果然伴着鑼鼓喧天的聲響路上一隊“花紅柳綠”的社火隊伍正向我們走來。

急忙叫停車子後,我和妹妹瘋了似地跑向了社火那裏,只見一條金龍被舞動得騰雲駕霧一般引領着隊伍,真是佩服這些舞龍的叔叔啊,感覺這龍有着呼風喚雨的威猛。緊隨其後的是一對獅子,撲閃着銅鈴大的眼睛,上躥下跳地追逐着一顆舞動的“珠子”,很是調皮……我大聲喊着問爺爺“爺爺,怎麼會在這裏遇到舞社火呢?”爺爺說:“孩子,正月裏鬧社火是我們這裏的風俗啊!周邊的農戶通過舞社火慶賀着節日的快樂、慶賀着一年的收成,祈願着來年的美好!”“原來這樣啊,太棒了!”浩蕩的隊伍裏我看到了好多書裏的人物哦,手持青龍偃月刀的關公,美髯怒目,威風凌凌;仙氣飄飄的嫦娥姐姐;《西遊記》裏去西天取經的師徒四人;會捉鬼的鐘馗;《紅樓夢》裏的寶玉、黛玉……真是應有盡有啊!我對爺爺繼續喊叫“這是祖輩傳承下來的cosplay嗎?哈哈哈……”爺爺笑笑說:“也可以這麼理解啊,只是,舞社火的內涵比你們的扮演要高級的多!”

回來的路上,繼續望着窗外的“星球”美景,回味着絢爛壯觀的場面,家鄉的這個風俗活動真是徹底地印在了腦海裏。想起爺爺的那句話——也許,舞社火的內涵是人們對過去的感恩和對未來的祈願吧!生活不就應該如此嗎?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2

“天邊飄過故鄉的雲,它不停地向我召喚,當身邊的微風輕輕吹起,有個聲音在對我呼喚,歸來吧,歸來喲,浪跡天涯的遊子……”二十年了,整整二十年了,遠在德國的我都沒回家鄉了,這時的我,已在德國開了一家大型的中國國學文化教育中心,可是我想遠在異國的父母,我想家鄉的雲、我想家鄉的海……

想念是不能等待的,我立刻把教育中心交給我的助理看管,收好行李,駕起我的`遊艇,向着我的故鄉——青島前進。二十年了,我朝思暮想的家鄉,我終於回來了,家鄉的雲還是那麼白,家鄉的海還是那樣的藍,我貪婪地吸着家鄉的空氣,正當我陶醉在家鄉迷人的景色時,我的父母突然出現在我的面前,看着白髮蒼蒼的父母,我再也忍不住二十年的思鄉之情,眼淚奪眶而出,我一下子撲到父母的懷裏,嚎啕大哭,“爸爸、媽媽,我再也不離開你們了,我要帶你們去德國,我們一家人永遠不分離了。”慢慢地,我平復了心情,跟着爸爸、媽媽去看看我家鄉的變化吧!

以前我記得青島的漁民,要早起晚歸,去捕魚,有時還要承受惡劣天氣的侵襲,爸爸告訴我:“那是以前,現在啊,我們這邊的漁民,家家都有無人駕駛艇,由機器人操控出海捕魚,我們的漁民現在可以坐享其成了。”我聽到這兒,彷彿已看到漁民們臉上幸福甜蜜的笑容。

拉着我光着腳站在沙灘邊,一個海浪拍上岸來,沁人心脾的感覺,瞬間傳遍全身,突然,一個機器人跑到我面前,他對我說:“你好,我叫小海,我是專門爲來海邊遊玩的人們提供服務的,您是來游泳的嗎?”我說:“是啊。”“好的,那就讓我來測測水溫吧!”“滋滋,水溫測量完畢,現在,您可以游泳了。”我迫不及待地跳下海,盡情地在大海里游來游去,就像一條美人魚。

晚餐時間到了,爸爸說:“我們一家團聚的時刻,怎能沒有海鮮呢?”他立馬叫來做飯機器人小勺,對她說:“小勺啊,你把那些捕海鮮的朋友叫來,讓它們幫我們捕點海鮮吃。”“是,主人。”我和爸爸、媽媽又繼續嘮起了家常,時不時屋子裏傳來了我們的歡聲笑語,說笑間,一大箱的海鮮就運到我們眼前,緊接着香噴噴的海鮮就出爐了,真是琳琅滿目,清蒸大螃蟹、水煮蛤蜊、紅燒巴魚、小炒海螺……我盡情地品嚐着家鄉的味道,怎麼樣?流口水了吧,要是有機會,你也來嚐嚐吧!

二十年後的家鄉,是一個充滿智能化的青島,是一個火辣熱情的青島,歡迎遠在異國他鄉的遊子們歸來!

二十年後的家鄉六年級作文3

我們溧陽有個習俗,新年來臨前,家家家戶戶都“請祖宗”。我家也不例外,我們會請“老祖宗們回家過年”,俗稱“請祖宗”、“做羹飯”,這是一種祭祖形式,流傳至今的傳統習俗。

“請祖宗”的時間多是在除夕晚飯前。每年我都會跟着爺爺、爸爸一起“請祖宗”。爺爺告訴我,“請祖宗”是爲了祭祖、懷念祖先、先人。奶奶負責準備好祭祖的食材,有豬頭、雄雞、鯉魚、肉圓、豆腐、青菜、蘿蔔絲、小糰子、蘋果、酒水、碗筷、小酒杯、蠟燭一對、香一把、香爐……我和爸爸按照爺爺的指示,把八仙桌擺到大廳正中間,桌子上方放一條長凳,然後左右兩邊各放一條長凳,下方不放凳子,地上放一個草蒲團,磕頭用的。爺爺把食材、器具擺放到桌子上,一眨眼的功夫,一切都擺放好了。我好奇的問爸爸爲什麼要準備這麼多東西。爸爸娓娓道來,準備的這些材料都是有講究的,都是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食材一般是“三葷三素”,三葷一般是魚、肉、雞,三素一般爲豆腐、青菜、蘿蔔。還會有豬頭、豬手、豬尾巴,魚必須是一整條鯉魚,不扣腮、不去魚鱗,雞必須是雄雞而且要會打鳴的。我聽得全神貫注,不時的點頭。

爺爺開始主持儀式,他先把香爐上的蠟燭和香都點着,大家要保持嚴肅不能說笑。接着,爺爺拿了幾個元寶在大門口點然,一邊點元寶一邊嘴裏振振有詞的說:“老祖宗們,回來吃年夜飯啦!”話音剛落,我看見爸爸開始給“老祖宗們”倒酒。桌子的三面,各放着三個酒杯、三副筷子,爸爸倒好一次酒就磕一次頭,一邊磕頭一邊嘴脣不停地念叨着。爸爸磕完頭,我就立馬跟上去磕頭,一邊磕頭一邊祈禱老祖宗們保佑我們大家平平安安、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酒過三巡,爸爸給“老祖宗們”添飯。我和爺爺在大門開始燒元寶,爺爺一邊點元寶一邊說:“老祖宗們,拿去用啊!”我不停地把元寶放進去。爺爺說:“燒元寶時要虔誠,元寶要慢慢燒。不要用木棍去挑動元寶,否則會弄破元寶。很快元寶都燒完了,“老祖宗們”都拿到了。這時,我聽到爺爺在說“老祖宗們,吃完飯,慢走啊!”我擡頭看到,爺爺一邊說一邊在挪動長凳。

夜幕已經降臨,“請祖宗”也接近了尾聲。我若有所思,“請祖宗”雖然是傳統風俗,但是在舉家歡慶之日將老祖宗們請回家,是對祖宗先輩的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同時,爺爺和爸爸的祈禱,是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我們後代平平安安,是深情的祈福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