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記敘文作文 > 有關父親記敘文作文8篇

有關父親記敘文作文8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8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父親記敘文作文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父親記敘文作文8篇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1

都說在家中是嚴父慈母,但在我的家中,卻恰好相反。

我有一個慈祥的父親。他的臉上一直掛着笑容,對所有人都溫和友好。每當他笑起來的時候,眼角會出現幾條深深的溝壑,眼睛會彎成一個月牙。

晚上放學回家時,首先看見的總是他溫暖的笑容。而第二天早上去上學,毫無例外的會聽到父親的問候:“路上小心,上課要認真聽講,晚上放學了就早點回家。說着,還附上一個慈祥的笑容。

父親酷愛做菜,而且做的還真心不賴。每到週六週日母親不在家時,父親就會親自掌廚。還記得有一次,父親從超市買了一袋蝦回來,進家門後對着我和弟弟喊道:“今天中午你們可有口福咯!讓你們嚐嚐老爸的手藝。”我和弟弟聽了,歡喜地放下手中的事情開始替父親打下手。首先醃蝦,準備好料酒、醋、蔥、姜、蒜和蝦醃一起,去腥。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撈出蝦再下鍋翻炒,待成熟出鍋裝盤。父親叫我和弟弟動手將蝦頭、蝦殼、蝦肉分開,再把蝦頭、蝦殼下油鍋炸脆。這一切父親做的有板有眼,邊做還邊說:“蝦殼是最有營養的,這樣做不僅好吃還不浪費。”看着父親在廚房中從容不迫的樣子,倒還真有幾分像大廚呢!父親曾開玩笑說:“等我不幹這行了,去當廚師倒也是倒也是不錯的。”

父親對我,向來是不打不罵。每次我和母親吵架,父親扮演的永遠是個勸慰的角色。他一直遵循着一條原則:有理幫理,沒理幫我。但在事後,他總會來告訴我,我做的是對是錯,做錯了又錯在哪裏?幫我一一分析完後,再添一句:“以後要學着再懂事點。”而我總會附和着點點頭。我與父親之間,是父女,卻更似朋友。

父親不胖不瘦,不高不矮。但在我眼裏,他似一座山,撐起了我們這個家。前幾年,家中因造房子欠下了許多債。父親爲了還債,更加努力地工作,四處東奔西走。那幾年,父親的兩鬢多了許多白髮,但他從來不抱怨一句,始終像以前一樣,對我們那麼慈祥,好像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一樣。現在,債還清了,父親頭上的白髮卻如雨後春筍般,一根接一根地冒出來,再數不清。

父愛如山,深沉卻暖心。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2

十幾年前長輩們年輕而有活力,十幾年後的今天,他們滄桑了許多,不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但長輩們的那個時代確乎是我們難以想象的艱難。在我們這個享樂主義時代,早沒有了那樣的艱難——十幾年時間塵封了很多泛黃的故事。

我的父親高高的,比我的祖父還要高。

小時候家裏並不是很富裕,父親沒有玩過我小時候那樣精緻的玩具,也沒有嘗過我小時候那樣美味的零食。父親和我說,他讀小學的時候,是五年制的,所以他在我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上了初中,開始住宿了。“一羣半大的孩子住在宿舍,覺得什麼都新鮮,但是過了幾天發現住宿生活問題還是會很多,也不知道怎麼解決,更不會尋求幫助。”

父親在學校裏要照顧妹妹。

早晨起來,在學校的一口井裏打水洗漱;在上課之前要把兩個人的午餐放進蒸鍋裏,因爲吃得是飯盒,還要看着別錯拿了;到了吃午飯的時候,父親就要把滾燙的蒸鍋裏放着的飯盒拿出來,飯盒裏沒有現在那樣的美味,有的只是一些鹹菜和飯,等兩人吃完,父親又要在水槽裏洗碗,夏天也許是件美差,可是冬天水冷得刺骨。

在學校度過一週,回家之後還要餵養家裏早先養的幾頭畜牲。父親放牛,偶爾會給幾頭留着過年的豬割豬草,此外,父親空閒時還要給地裏的菜澆水施肥。祖母時常和我說:“你父親當時真的是很懂事很懂事。願意照顧妹妹,也願意幫襯家裏的農活。”

父親告訴我,有一個夏天的正午,他正在原野上放牛,烈日當空,照得人昏昏欲睡,便想出來個辦法,把牛繩綁在了一棵大樹的枝幹上,自己靠着大樹呼啦啦睡起了午覺。牛當然要吃草,把它那一圈能吃得都吃完了,吃飽後便丟下父親,獨自晃晃悠悠地回了家,結果父親一覺睡到下午,找不到那頭牛,只好先回了家。回到家,看見牛棚裏悠閒自得的牛和屋裏坐着的祖父祖母一臉怒氣的樣子,一時知道大事不妙……

父親小時候還受過一次傷,起因是什麼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祖父那段話:“夜裏找村子裏的土醫生來看,說可以試試看,可能能治,但是很疼,不過卻是唯一一個辦法……”祖母於心不忍,祖父就帶着父親冒着夜色行了幾裏地,祖母輕聲的哭着……待到祖父和父親回來,告知沒什麼大礙,祖母才把心放回肚子裏。後來,聽說正骨那一瞬間父親疼得大叫,叫聲很響很淒厲。

父親說:“我們那時候沒有像現在一樣的便利、快捷的生活,小時候環境也不好,那時候沒有新農村,村子裏都是黃泥土路,下雨天就泥濘不堪。前幾代人的努力,就是爲了後人能比自己的環境好一點,更好一點,再好一點。我希望你記住從前,但也要往前看,往前走。”

父親的這幾件事,前前後後聽他說起,便牢牢記在了心裏。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3

除夕的爆竹在門外蹦噠地跳着並歡呼着,屋子裏好久不曾重逢的家人懷着雀躍的心情其樂融融地聚在一起,不停地講述着一年中經歷的奇聞軼事。

一大家子在屋裏暢談着,門外毫無預兆地響起一陣急促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看,是自己一年在外奔波的'父親。父親空中凌亂的頭髮早已被生活的染缸染白了不少髮絲,路途的疲蕩,讓年邁的父親更顯得風塵僕僕,身上依舊穿着已經泛白的大衣。只聽一陣拉鍊聲,父親乾枯的手指從揹包裏拿出新年的禮物派送到每個人跟前。有媽媽喜歡的高跟鞋,哥哥喜歡的球鞋,妹妹喜歡的漫畫書和我喜歡吃的巧克力。送完禮物後,原本稍鼓的揹包立即凹了,而當我們每個人都沉浸在禮物的時候,父親早已悄無聲息地在房間裏大睡。

按慣歷,除夕過後全家要去拜年的。響了大半夜的爆竹依舊不耐煩地啪嗒地響着。我乾脆起身在無人的客廳裏溜達幾圈。打開房門的我沒想到會看到父親已起來,獨自蹲在角落裏準備着拜神要用的香燭、檀香之類的物品。明亮的燈光下,父親額頭上的皺紋清晰可辨,像粗心的木匠糊塗下雕刻的傑作,間隔的縫隙彷彿可以容下洶涌的長江大浪。乾枯的手臂有條序地排放着所要的物品。

當我以爲父親快要停歇,則要走上前去叫喚時,父親又一個轉身,利索地在廚房裏忙碌起一家人的早餐。廚房裏鍋碗瓢盆"叮咚叮咚"地奏響着馨香的樂章,父親不停地在廚房裏忙得團團轉。這一會兒,他乘着熬米粥的時間空檔,又切起肉來。父親眼瞼的魚尾紋緊繃着,乾澀略裂開的嘴脣緊抿着,回光專注在刀口上,手臂小心翼翼卻又熟練地切着肉。手起肉落,切出來的肉片薄厚適中,不差毫釐。父親聚精會神地忙碌着,那麼地小心,倒讓人認爲是在做一件極其偉大而又莊重的事情。

啊!深夜裏忙碌的父親啊,您那無言語的愛早已深植在我心坎上,讓我時常回憶起那響亮燈光下父親佝僂的影子!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4

我的父親個子十分高。他有一雙明亮的眼睛,一個尖尖的鼻子,還有一張大嘴巴。

爸爸是一個寬於待人的人。有一次,他把自我心愛的鋼筆放在桌子上。因爲有人叫他,爸爸急着要走,所以沒有帶走鋼筆。我看到了就拿着爸爸的鋼筆在紙上亂塗亂畫起來。畫來畫去,不明白怎樣一回事,我竟然把爸爸的鋼筆上的小圓珠給落了出來。我想這一下我可慘了,爸爸回來少者狠狠地罵我一頓,重者還會打我一頓。怎樣辦?怎樣辦?我無計可施,無路可逃,只好聽天由命,任憑爸爸發落。但是,結果出乎我的意料,爸爸回來以後,不但沒有罵我,反而是耐心地教育我:“兒子,大人的東西你不能碰,要碰要得到大人的同意。絕對不能夠弄壞人家的東西!”

爸爸還是一個樂於助人的人。有一次,他在家裏做家務活。突然聽見“轟隆隆”的雷聲,他到陽臺上去正想把自我家曬在陽臺上的衣服收進來,卻看到對面鄰居家也有衣服曬在外邊,而且那一家人的家裏沒有一個人。他們都去上班了。他二話沒說,立刻跑到對面去先幫他們把衣服收進屋子。然後,他再回到自我家裏收衣服。這時,大雨已經落了下來。自我家的衣服卻被淋溼了。之後,媽媽批評他。他反而批評媽媽自私。

之後,雨停了,鄰居回來了。爸爸把衣服給他們送過去。他們說:“真是太謝謝你了!”爸爸說:“沒什麼,遠親不如近鄰嘛!不客氣。”

你說我爸爸怎樣樣?他真是一個寬於待人,樂於助人的大好人。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5

人們常說父愛如山,可在我看來,我的父親對我的愛,並非完全如山那樣嚴峻,有時卻如水那樣溫柔。

父親是位有文化,品德高尚的人,雖然他不像別的家長那樣富有,但他爲我付出的絕對不比別的孩子差,甚至比他們還好。每當談起我的父親,我不禁流淚。他平時工作很繁忙,但無論如何,每一天堅持問候我有關學習、生活上的事情,只要我學習上有問題,他都會在百忙中抽出時間去輔導我。從上學到此刻,每一次家長會他都從未缺席,他曾說過:“無論再忙,孩子永遠是我思考的第一位”。

每個週末,我都去父親工作的地方。有時,去到時,看到他在工作,不忍心打擾他,就在一旁看着,看着那漸漸變老的父親,兩鬢又多了一絲白髮,我又一次不禁落淚了。看着那身體一日比一日瘦小,我的心萬分痛苦。想起了父親當年是如何捱過來的。而我對我父親的愛,比對母親的愛更爲重要。自我懂事以來,父親已是我生命中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學習上他是我的好老師,在生活上,他是我的好朋友。如果我做錯事了,他的第一反應不是打、罵我,而是心平氣和地教導我。無論我做錯了什麼,他都從自身發掘問題後,再去教育我。他十分注重我的一切,所以對我格外嚴格。但我不恨他,因爲父親是在關心我,怕我走歪路。

我以我父親爲榮。他在生活中十分注重形象。所以他的衣着十分整齊。他曾說過:“一個人的形象代表一個人的品質”。

十幾個春秋已過去了,我對父親的愛也加深了。我也很清楚,我這一生中,沒有誰能代替他在我生命中的地位。父親,您放心吧,我必須會不負您的重望。長大後依然清楚記得歸家的路如何走。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6

他的愛,廣博,

他的愛,沉穩,

他的愛,無言。

每早都是如此,我與父親之間的告別如一杯白開水般平白,沒有更多的話語,哪怕是一個表情。

初秋時節,空氣微涼,鑽進我的衣領,不禁打個冷戰。我獨自一人,走在上學的路上,推着單車,清風略過樹梢,偶爾帶下幾片枯葉,然後在空中華麗的飛過,。旋轉,凋零。天空灰藍,使人感到壓抑。腳下樹葉發出“沙沙”的聲音,似乎是在爲生命演奏一隻華美的曲子,但是這就應是最後一曲。只有秋天特有的淒涼,才能引發我的思考----生命如此的短暫。

我猛的搖頭,試圖把思緒從九霄雲外收回,但目光卻偶然落在不遠處的樹後。

中等個頭,有些偏胖的身材,以至於樹擋不住他的身影。越看這背影越感覺到熟悉,那是-------父親!

我似乎不敢相信我的眼睛。父親是個木衲的人,不善於表達,我亦從不期盼得到他那笨拙的愛,此時此刻,他竟會出此刻我眼前

父親的背影似乎在顫抖,也許他想逃避,卻又無處可藏。我揉了揉眼睛,晶瑩的淚水順着臉頰流下,浸溼腳下的一方土地……

常言道,大愛無言,父親從未說過他愛我,他的愛深埋於心中,只但是在那一刻,兩顆心之間搭起了愛的橋樑。

父親的愛像大山,沉穩而莊重;父親的愛像海,廣博無邊;父親的愛更像一把永遠舉在我頭頂的大傘,久久不能撤去……

父愛,無言!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7

小時候,"父親"這個名詞在我心中是那麼疏遠,那麼隔膜。印象中,他總是那麼忙忙碌碌,匆匆忙忙,很少與孩子親近,甚至不苟言笑。母親解釋說:爸爸出差奔波,太累了。於是,母親成了孩子們生活中的主心骨,培養,教育我們。對於我們三個難以馴服的孩子,打和罵是少不了的。可也正應了那句老話——"打是親,罵是愛"。對於母親,我總懷有一種特殊的依戀。相形之下,我與父親之間總隔着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我很少或者說簡直就不敢與父親說話。每到非說不可時,母親就充當我們之間的傳聲筒:"媽,跟爸爸說……"。遇到母親心情不好時,回一句:"自己跟爸說去。"我便陷入了極度尷尬的境地。記得詩中寫道:"距離是一種美",可我覺得"距離是一種淡漠,一種殘酷。"我常常遠遠地用一種陌生,膽怯的目光打量父親,思量着:"他到底靠什麼力量,讓我害怕他 他兇嗎 他打我嗎 不,一點都不,他甚至從來都沒罵過我。"哦,這對童年的我來說,真是一個謎。幼稚的心靈這樣想過:也許所有的父親都要用他們各自的方式,在孩子面前保持特有的威嚴。嗯,也許,父親就該是這樣子。

父親在我腦海中的影子是淡淡的,我很少思考父親是一個怎樣的人,這不得不說是我的悲哀。直到讀大學開始,我才漸漸讀懂了父親,甚至於一度產生戀父情結。今年春節,有一個很強烈的願望——想爲父親寫一篇文章,於是便有了這篇《感悟父親》。

父親記敘文作文 篇8

我父親的人生經歷要是寫起傳記,也可以寫一本書。他學生時代成績不好,經常耍小聰明。他在課桌裏裝上一根彈簧,在考試時把書放在抽屜裏用彈簧把書彈出來。他的班主任盯着他看了半天,愣是沒看出一點破綻。逃學是家常便飯。反正只要不與學習掛鉤的事,幹什麼他都幹得一身的勁。

爺爺見他這個樣子,覺得他不像我幾個姑姑是讀書的料子,便沒有太在意他的學習。久而久之,父親覺得無聊,就讓爺爺帶他去做些什麼。爺爺讓他去竹林里弄一根竹子,教他釣魚。他二話沒說,抓起斧頭奔向竹林。不一會兒,一根竹子便被拖到爺爺面前。爺爺對竹子進行了一番加工,一根魚竿便橫空出世。父親拿着他的新魚竿,與爺爺一起鑽進一葉小船,深入水庫釣魚去了。那可是幾天幾夜都不見得能回來呀!結果父親釣回一條大魚。那魚有一米多長,連爺爺都大加稱讚。從這之後,父親覺得他能做好除學習之外的所有事情,因此,他信心倍增。

再大個幾歲,父親到電廠上班,跟別人打牌,貼了別人一臉白條;跟別人游泳,他在終點悠哉遊哉地等別人;跟別人比騎車,騎得像一陣風,讓別的選手在後面看着他遠去;跟別人打乒乓球,他把球扣得到處飛……

父親要強,這有很大的原因是爺爺奶奶家的良好家風。在父親小時候,別人家都在吃什麼紅薯芋頭,而他和幾個姑姑幾乎從來沒吃過,都是吃大米。沒錢買,爺爺奶奶借錢都會去買米。有時,他們覺得紅薯芋頭比大米好吃,因此他們甚至偷偷跑到別人家去偷着吃。爺爺奶奶發現了,堅決嚴懲不貸。在姑姑們讀書期間,爺爺奶奶家沒有什麼電子產品;而當姑姑們出了學校門,爺爺奶奶買了全廠第一臺彩電,也就說全廠唯一買彩電的家庭就是爺爺奶奶家。這下爺爺奶奶可就熱鬧了,大家都到爺爺奶奶家看電視,爺爺奶奶樂得在天呵呵呵地笑。

再大些,父親本可以通過徵兵進入部隊,卻因爲曾經左手上紋過身,紋了一個十字架,沒有通過。然後,父親就遇到了母親,他們相識相戀,最後結婚,生下了我。後來,父親去開推土機,賺了錢之後就不幹了。回家以後,一直忙些亂七八糟的事情,應該是投資吧。問他,他也不說。

父親以前會去游泳,即使是冬天;但現在不遊了,說是體質太差;連自行車了不騎了,說是沒興致;他現在與我打球,我甚至都能撐下一兩輪……爲什麼?因爲他又迷上了烹飪。

不管你信不信,他燒的菜確實味道不錯。麻辣鴨頭、紅燒肉、香辣水煮魚、回鍋肉、辣椒炒肉……讓食慾大開;他做的湯,鮮美誘人;川菜熱辣,更是他的拿手好戲。有時候,我看着他用鍋鏟在鍋裏把各種蔬菜和調味料攪動在一起,攪着攪着,一道美味的菜就攪出了鍋。我也對此產生了極大的興趣。看久了,我也能自己炒幾個簡單的菜了。不過,我一直記着父親教我燒菜的一個祕訣,這就是“總結”,例如這一次少放了鹽,那一次多放了水……漸漸地,我炒的菜雖然談不上有他的那麼好吃,但也吃得可口。我炒的蛋炒飯,媽媽也讚不絕口,可是父親卻給我挑刺,我心裏暗笑,裝作一本正經地聽。我炒的西紅柿炒蛋,父親終於低下頭,埋頭吃,不說話,還咂吧咂吧着嘴。

現在,他已經不像年輕時那麼盛氣凌人,但是他不服老,他心裏永遠活着那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