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32W 次

導語: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許多事情發生。大多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有些人覺得沒什麼,但我覺得小事情背後往往都蘊含這一些道理。下面是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歡迎參考。

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篇一: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現在有很多人喜歡做大事,對小事不屑一顧,認爲只有做大事纔是大丈夫,大事才能成就英雄。我對此卻不敢苟同。

古人云:“勿以惡小而爲之,勿以善小而不爲。”小事可以鍛鍊一個人的品質,反映一個人的素養。粒米成籮,聚沙成塔。就拿某些大人來說吧。他們領着孩子上公交車,孩子已到了買票的身高。然而他們卻趁着車上人多,或者趁着售票員的不認真,讓他們的孩子往下蹲一點兒。正當他們爲了自己能輕易逃過買票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殊不知他們的自作聰明卻犯下了一個大錯誤:他們教會了他們的孩子學會了欺騙。

曾在雜誌上看到這樣的兩則小故事,一則是講一個大學畢業生來一家大公司應聘,由於學歷高,老闆很滿意,正決定聘請他時,接到個一個電話到時外面接聽,這一接聽就是一兩個小時,那名大學生終於按捺不住不住了,隨手拿起辦公桌上的一本書翻閱,結果被老闆發現,老闆決定放棄對他的聘任。因爲他覺得沒有經過他人同意隨意動他人的物品是一種缺乏素養的行爲。另一則講的是一名公司的小職員,爲人誠懇,做事認真。他每天進電梯都會爲人家按樓層電鈕,這一堅持下來就是三個月,這一切被告他的老闆看在眼裏,從心裏佩服這名小員工的用心和恆心,於是就提拔了他。

從這兩則小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對待一件小事的不同態度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海不擇細,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細壤,方能就其高”,說的也是這個道理。我們應當時刻謹記這句至理名言,時刻提醒自己小事不小,注重細節,纔能有助成功。

現在,全球提倡節約能源,低碳生活,這就要求我們每個人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其實這並不難,只要在離開辦公室的時候,關掉電腦顯示器,隨手關燈,就可以節約不少能源;只要在離開家的時候,把電視機的插頭和電腦電源插座拔掉,就可以節省一筆“不大”的電費。循環利用也是一種節能的辦法,它可以減少生產所需要的原料數量,降低有毒氣體的排放量。據統計回收一噸廢紙能生產800千克的再生紙,可少幾棵大樹,節約一半以上的造紙材料,減少污染。你說,這些小事“小”嗎?

只有我們從今天的小事做起,才能成就明天的大事。讓我們以“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這句名言來共勉吧!

  篇二: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今天,我在網上看了一篇“孤殘老人垃圾池裏生活八年”,看後淚流滿面。

講的是有一家飯店,經常有落魄者和僞裝的落魄者來尋求幫助,今天來了一個老人,沒等老人開口,他掏出一塊錢遞了過去。老人不要,聲音很含混的說不要不要,不要錢,有剩飯給一口就成。這令所有的顧客很詫異,這是一個真正的“要飯”的,他不要錢。

客人們也對這個老人發生了興趣,讓老人進來坐下吃燒麥,通過聊天,大家得知,老人是一個是複員軍人,並且是一名二等殘廢軍人。老人持有村委會的介紹信,大意是持該介紹信者爲我村復員殘疾軍人,無兒無女,喪失勞動能力,由於本村財政困難,無力撫養,特准許出外就食,望各地政府協助。所有的人都非常感動和吃驚,有人納悶地問老人爲什麼在行乞的過程裏不要錢呢?老人突然說:“我當過七年兵的,我還是個共產黨員哩,我怎麼能……”

讀完這篇文章,我覺得老人爲了吃一口飯,而四處行乞,而我們這些孩子呢,不知節約,只會浪費,就像在我們學校旁邊的代管班門口總會有幾個泔水桶,有些學生總會往裏面亂扔一些饅頭、剩飯,要是有人加以勸阻,就白眼一翻,說:“小事一樁,不吃留着幹嘛。”

是,你扔一個饅頭是小事,他扔一個饅頭是小事,要是整個學校一人扔一個饅頭呢?要是全國178650000多個小學生一人扔一個饅頭呢?那還算是小事嗎?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糧食都是來之不易的,從播種,施肥,除草、收割、運輸、加工,最後才成了我們的“盤中餐”。這每一粒香噴噴的米飯不知傾注了多少人的汗水,我們怎麼可以將這個汗水的結晶浪費掉呢?

再說,我們國家幅員遼闊,現在還不算富裕,一些偏遠的地方還很貧困,有些地方有趣自然條件限制,每年總有一些地方遭受自然災害,災區人民需要糧食!

如果每個學生一天節約一兩糧食,那麼178650000學生可以節約下來多少糧食呀!

如果將這些節省下來的糧食捐給一些偏遠的地方還很貧困地區的人,那會養活多少人啊,有多少人就不用沿街乞討了呀!

由此看來,這件“小事”不小呀!

  篇三:初三那件小事真不小作文700字範文

生活中,每天都會有許多事情發生。大多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有些人覺得沒什麼,但我覺得小事情背後往往都蘊含這一些道理。

暑假的一天,市裏最繁華的兩條街上擠滿了人。我和媽媽也在人羣中,突然,我的視線定格在了一位行乞的婦女身上。她跪在地上,單薄的身軀可能因爲飢餓而瑟瑟發抖。她前面立了塊木板,上面大概是寫她的孩子生了重病,她微薄的工資負擔不了醫藥費,希望好心人能幫幫忙。她的身邊已經圍了不少人,我擠過去,只聽那些人都在議論紛紛。

“肯定是假的”“這伎倆怎麼還有人用?真落後。”“又不是殘疾人,不能自己去找兼職之類的嗎?”大多是些不屑和鄙視的聲音,我也猶豫着是不是該離開了,免得上當受騙。

可我突然在人羣中聽到了一把稚嫩的童聲:“爸爸,這個阿姨多可憐,你就給她點錢吧!”“傻丫頭,她是騙子,不能信!”“可我看她不像!”“你纔多大,就會看人了!快走快走!”可那個小女孩掙脫了她爸爸的手,走到行乞人的面前,把手裏的硬幣遞給了她:“對不起阿姨,我只能給你這麼點兒了。”像是害怕什麼,在行乞人不停的“謝謝,謝謝”裏,她飛一般地跑走了。

剎那間,人羣中寂靜無聲,大家都看着那小女孩消失的方向。然後,先是一位大娘,然後是一個紅領巾,還有一對情侶,大家都拿出些零錢來,放在那行乞人手裏,又匆匆離去。那行乞人手裏的錢越來越多,她也不再那麼悲傷了。

我想,如果我是小女孩,我一定沒有勇氣站出來帶頭捐錢。因爲自小的告誡聽得多了,總是想着那些人就是騙子。現在的人們似乎都丟失了善良,同情,他們眼中的世界似乎都充滿了欺騙,殘酷,沒什麼值得相信,每一個人都在爲了自己的利益斤斤計較,但這一件小事改變了我的觀念,在別人遇到困難時,還是要去幫助他們。因爲你給予他們的不僅僅是物質上的幫助,在他人看來,你的幫助也許讓他獲得了精神上的支援:他不是一個人,有許許多多的人都在幫助他。我們每個人都做一點,那麼我們爲他人做的就有很多很多。

這一件小事,揭示的不僅是人間冷暖,世態炎涼,更揭示了一個簡單的道理:只要每人付出一點愛,那它們便將匯聚成愛的洪流,溫暖受傷的心靈,幫助他們走出黑暗,迎接光明。

這是一個年僅七八歲的小女孩教會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