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精選11篇)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精選1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4W 次

到語音:我讀了《再見了親人》,深受感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再見了親人》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精選11篇)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1

我讀了《再見了親人》,深受感動。志願軍叔叔多麼會感恩哦!他們感恩大娘,在炮火紛飛的情況下,送給養;他們感謝小金花,解救出了老王,犧牲了自己唯一的親人;他們感恩大嫂,爲他們採摘野菜,獻出了珍貴的大腿。

我讀了這篇課文,也懂得了感恩。我感恩老師,給了我知識和力量。我從一個幼稚的兒童,變成了有智的少年,是老師手把手地教我寫字、畫畫、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如果沒有老師嘔心瀝血的教誨,我可能還是一字不識的文盲。老師啊!我現在唯一能報答您的,就是聽好每一堂課,學好每一門學科,不讓您失望。

我感恩奶奶,對我生活無微不至的照顧。我的書包是奶奶爲我拿,我的眼淚是奶奶爲我擦,我的衣服髒了,是奶奶爲我洗,我生病了,是奶奶最牽掛……我的憂傷是奶奶最大的痛苦,我的笑容是奶奶最大的安慰。奶奶啊!我現在唯一能報答您的,就是替您做家務:理菜、煮飯、洗碗、涮筷,略表一番心意。

我感恩爺爺,給我人生的啓示。我遇到難題,總是爺爺陪我一起解答;我遇到了憂傷,總是爺爺陪我去看野地的鮮花;我遇到煩惱,總是爺爺陪着我看月亮的笑臉;我驕傲時,爺爺叫我不要像蘋果和石榴一樣去炫耀自己,要腳踏實地地去做人;我膽小時,爺爺叫我學習英雄人物的品質;我貪玩時,爺爺讓我學習蜜蜂勤勞的精神,多讀書,少貪玩……爺爺啊!我現在唯一能報答您的,就是每晚給您端一盆熱氣騰騰的洗腳水,爲您洗腳。

我感謝爸爸媽媽,給我頑強的生命。他們在外地辛勤地打工,還不斷的打電話關心我的學習和生活。爸爸媽媽!我現在唯一能報答您們的,就是做好個人安全,不讓您擔心。

我感恩黨、感恩祖國和人民,給了我甜蜜、幸福、美滿的生活,給了我無憂無慮的學習機會。我現在唯一能報答的就是我要把握好每一天,努力完成黨和祖國交給我們的學習任務,認真學好本領,報答祖國和人民!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2

夜深了,我仍在讀“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讀着讀着我進入了夢鄉,朦朧中我穿越了時空隧道,來到了遠在朝鮮的小金花家,見到小金花便和她攀談起來。

大家都非常痛恨戰爭,渴望和平。小金花說:“戰爭使我失去了親人。當聽到媽媽爲救志願軍戰士而和敵人同歸於盡時,我哭了整整一天。我愛我的媽媽。”說着說着小金花的眼角又閃起了淚花。見狀,我連忙調整了話題,問起了小金花在學校的一些情況。

一提到學校,小金花的臉上頓時露出了愉快的笑容,她告訴我:“在學校裏,老師和同學們都非常關心我。每當天氣變冷時,老師就會提醒我多穿些衣服,還親手爲我做了棉衣;

同學們也同樣關心我。有一次,在運動會上我摔傷了腿,落下了許多課程,班裏的同學主動到我家幫我補課。這些都讓我感到了大家庭的溫暖。”

同齡人在一起,當然愛談自己的理想。小金花說:“我的理想是好好學習,將來爲祖國的建設出力,只有祖國強大了,纔不受欺負。”聽後,我非常敬佩。

當我依依不捨地離開小金花家時,耳邊又響起了朝鮮民歌《搗米謠》。

“啊喲,好痛!”是書砸到頭了,原來是一場美夢。假如夢是真的,那該多好啊。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3

我讀了《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後,受到很大啓發和教育。

這篇文章主要是寫車站送別的情景,通過回憶寫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中,與朝鮮人民建立的深情厚誼。

文中的那位大娘爲志願軍送打糕,在回去的路上累得昏到在路上;爲了掩護一位傷員,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小孫孫。這是多麼感人的情誼啊!

文中的大嫂知道志願軍缺少蔬菜,提着籃子到山上挖野菜給志願軍。不料敵人的一顆炮彈炸傷了雙腿,只能靠雙柺走路了,朝鮮大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表達了中朝人民的友誼。

文中還提到了小金花是一位剛強的孩子。因爲她媽媽去敵區救偵察員老王,自媽媽犧牲了。小金花的堅強和她媽媽捨己爲人的精神特使我感動。

讀完了這篇文章,我已經淚流滿面了。我深深的感受到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4

學習了著名作家魏巍的《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我被中朝兩國人民的深情厚誼和依依惜別的情誼感動了。

大嫂爲了讓志願軍吃到疏菜,冒着敵人的炮火去挖野菜,結果失去了雙腿,她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小金花和她的媽媽爲了救偵查員老王,小金花的媽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小金花媽媽捨己爲人的高尚品質和小金花剛強的意志深深地打動了我;大娘幫志願軍縫補衣服,冒着炮火給志願軍送打糕,爲了救傷員,失去了唯一的親人小孫孫,她對志願軍慈母般的愛震撼了我的心。

此時,在長長的站臺上,擠滿了送別志願軍的朝鮮人民,他們眼含熱淚,依依惜別。人們多麼希望列車慢點開,讓他們再看一眼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志願軍。而車上的志願軍也痛哭流涕,也希望列車慢點開,讓他們再看一眼親人般的朝鮮人民。讀到這裏,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我深深地體會到:“再見了,親人!我們的心永遠和你們在一起。”這是志願軍的心聲,也是朝鮮人民的心聲,中朝兩國人民用鮮血凝成的偉大友誼,以及他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誼是牢不可破的……

作家魏巍在每段的開頭都用了祈使句,在每段的結尾都用了反問句,以形式上的否定達到內容上更加肯定的目的,無論在感情的抒發還是語意的加重上,其表達效果都勝過了陳述 句。這種寫作方法是我今後的寫作中學習並運用的。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5

今天,我們學習了《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課文描述了最後一批志願軍離開了朝鮮,與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

志願軍與大娘話別,特別令我感動,大娘是一位年過60歲的老奶奶,她曾經爲志願軍洗補衣服,幾夜沒閤眼,大娘這麼大年紀了,身體也很虛弱,能支持得住嗎?有一次志願軍被敵人擋住了去路,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好幾天沒有吃飯喝水的志願軍眼看就要支撐不住了,大娘便與全村婦婦爲志願軍送去打糕,沒想到老奶奶在回來的途中昏倒在了路旁,讀到這裏我真爲老奶奶擔心啊!老奶奶卻又做出了令我意想不到的事情,一位傷員在老奶奶家養傷,敵機來了,老奶奶顧不得照顧小孫子把傷員背進了防空洞,當老奶奶再回來救小孫子的時候房子已經炸平了,老奶奶爲了志願軍失去了唯一的親人,這種精神不值得我們敬佩嗎?

朝鮮這片土地啊!人們爲你做出了多大的犧牲啊!朝鮮人民對志願軍這比天還高,比海還深,讓人怎能忘懷?中朝軍民,雖然不是親人,但勝似親人!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6

今天,我讀了《再見了親人》這篇文章,它讓我有了很深的感觸。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1958年中國人民志願軍最後一批志願軍離朝回國時,在車站上同朝鮮人民依依惜別的情景。

文中的朝鮮大娘幫志願軍洗衣服幾天都不合眼;還帶着全村婦女冒着硝煙頂着炮火給戰士們送打糕;爲了掩護一位在大娘家修養的傷員,大娘失去了自己唯一的親人小孫孫。這一件件感人的事情,一幕幕動人的情景,感動着我感染着我。當我讀到小金花失去媽媽,大嫂失去雙腿都是爲了我們的志願軍戰士時,我再次被深深地感動了。我深切地體會到了戰士離去時的那份難捨,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爲什麼說中朝兩國人民的情誼比山還高比海還深。離別時志願軍戰士們那發自心底的呼喚,讓我不能不感慨:這真是不是親人勝似親人啊!當離別的哭泣聲與汽笛的長鳴聲交織在一起時,當志願軍從車窗伸出手,探出頭,跟朝鮮親人“再見”時,當列車的轟鳴一聲緊跟一聲時,列車越開越遠,想到再也看到不到親人熟悉的身影,再也聽不到親人的叮嚀,朝鮮人民和志願軍再次深情的呼喊:“再見了,親人。”

讀到這兒,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位革命戰士:毛岸英。1950年11月25日,也就是毛岸英遇難的那一天。當天,毛岸英自願參加這次的抗美援朝。25日凌晨,機要處隨同首長搬進了距現住房一公里多遠的一個已經廢棄的鐵路隧道。整整一個上午,風平浪靜,往日敵人的偵察機也不見了,彷彿戰爭已經結束。這是入朝以來從未有過的。到了下午,情況突變,敵機成羣地鋪天蓋地壓了下來。轟鳴聲、投彈聲、掃射聲響成一片,敵人一頓狂轟濫炸走了,一切迴歸於寧靜。大家急忙返回指揮部,但呈現在眼前的是彭總的住房已被炸燬,更可怕的是,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兒子,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毛岸英在回指揮部取材料時,正好趕上敵機轟炸,和他一起去的高瑞欣參謀也未能倖免。

這一幕幕動人的情景,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着我,同時,還讓我知道了,中朝人民的友誼是用鮮血凝成的。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7

剛讀了《再見了,親人》的一文後,我的心如火一般激動。

這篇課文主要講了1958年,最後一批中國人民志願軍在與朝鮮人民離別時那激動人心的場面,在離別時所回想在朝鮮戰爭的幾件事,這機件事讓我更深的懂的了愛是無私的,是偉大,是令人無法忘記的。

讓我最感動的是阿媽妮冒着槍林炮火,給志願軍送打糕的事。

那是在一次阻擊戰中,因敵機的封鎖,造成了暫時的供應困難,志願軍們空着肚子和敵機拼了三天三夜,這時卻是大娘你頂着打糕冒着炮火,穿過硝煙來給志願軍吃,讀到這裏,我的淚水感動得流下了。

大娘啊!你不顧自己的身命危險,爲了讓戰士們能吃到東西,你毫不猶豫地來到陣地上,這真是雪中送炭啊!雖然志願軍不是你的親人,但是,你與他們的關係是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還親的。真令我感動。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有種種如此的現象。在公路上,一位小朋友扶老奶奶過馬路,幫老爺爺撿蘋果。我也有如此的經歷,那是暑假的一個晴朗的早上,我興致勃勃的來到學校,因爲我淘氣、頑皮,騎着自行車,撞到了學校的宣傳欄,宣傳欄那時玻璃被撞碎了,碎片割傷了我的手,頓時,手上的鮮血直流,看到手上的血,當時學校沒人,我害怕得跑到校外,一位小店裏的好心人看到這情景,不顧自己店中的生意,快馬加鞭地把我送進醫院。

幸好那時有這位好心人及早送我,要不然會更加嚴重,雖然這位叔叔是陌生的,但在我記憶中還是熟悉的,雖然這位叔叔不是和我有血緣關係的,但是卻和我如親人一樣親。而我是永遠不會忘記這位“親人”因爲他永遠刻在我的腦海裏。

當我最後讀完了《再見了,親人》,我心中的火更激烈了,因爲這團火在燃燒我心中的那顆愛的心,讓這顆心永遠都如火一樣激烈,永遠不會停息……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8

我讀了《再見了,親人》,裏面的人物有大娘,小金花和大嫂。他們不惜一切來報護志願軍,志願軍看他們這樣報護我們,都被感動了。

小金花他很堅強,她和媽媽爲了救偵察員老王,她媽媽拉着手榴彈跟敵人同歸於盡,小金花並沒有哭,太厲害了!這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她,失去了最親的媽媽,不像別人,哭得半死半活,他剛強,不軟弱。可她和志願軍分別的時候,小金花哭了。小金花和我們比一比,她比我們剛強多了。我們有一些同學動不動就哭,看,小金花她沒有我們這樣子軟弱。然而,我?給別人撞一撞,給別打幾下就哭。小金花沒有了媽媽,比我們的傷痛深好幾倍呀!可是,她有哭嗎?沒有!我們要學習一下小金花那樣剛強的性格呀!不要當膽小鬼。

大嫂,他不顧自己,知道志願軍們缺少蔬菜,就到後山挖野菜,前面的山頭挖完就到前沿陣地挖。她完全不顧自己的生命危險,不怕敵人把自己炸死,而是去挖志願軍的糧食。不料,又有一顆炸彈落了下來,炸斷了大嫂的雙腿。他對志願軍們付出了這麼高的代價,真是把志願軍侍如親人。

雖然,我沒有他們那樣堅強和勇敢,但我一定要學着他們的精神:把困難留給自己,把容易得讓給別人。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9

《再見了,親人》主要講了大娘在阻擊戰中爲了救助傷員失去了 小孫孫;小金花爲了救偵察員老王失去了母親;大嫂爲志願軍挖野菜 被敵人的炮火炸掉了雙腿,只能靠拄着雙柺走路了。最後講了志願軍 捨不得朝鮮的親人們的心情。 “當您再回去搶救小孫孫的時候,房子已經炸平了。”

讀到這裏, 讓我熱淚盈眶。 書中的這句話讓我知道了大娘對志願軍的情誼真的是 比山還高,比海還深啊!因爲小孫孫是大娘唯一的親人啊!很多人都 會第一時間 搶救自己的親人,可大娘卻先救志願軍傷員,然後纔想着 救自己的孫子。 “不料敵人的一顆炮彈在您的身旁爆炸, 您倒在血泊……傷好以後, 您只能靠雙柺走路了。

”大嫂爲了讓志願軍吃上蔬菜,明知道危險, 仍舊上山採野菜,挖完了後山就來到前沿陣地挖,結果失去了雙腿, 只能靠雙柺走路了。 朝鮮大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表達了中朝人民的友 誼!

讀完這篇文章,我淚流滿面。深深地感受到了中朝兩國人民的深 情厚意!那是用血肉之軀鑄成的!同時也知道抗擊美國 侵略軍是在中 朝人民的打擊下,美帝國主義連遭失敗。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10

讀了《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我感到了志願軍和朝鮮人民之間那比山還高比海還深的珍貴友誼。

文中講了朝鮮人民給志願軍洗補衣服,爲他們失去了雙腿,甚至爲了志願軍而犧牲了……我們都能感受到朝鮮人民爲中國人民志願軍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還給了志願軍慈母般的溫暖。這讓我們感受到了人世間最美好的親情。

其中,讓我最受感動的是小金花的媽媽爲了志願軍而犧牲這一段。這段使我感受到了小金花是那麼的堅強,自己的媽媽犧牲了,他卻能忍住心中的悲痛;可是和志願軍叔叔分別時,卻落下了眼淚。這說明了:小金花把志願軍叔叔看最比自己親人還要親的人。在分別時,她流下了依依不捨的眼淚。

讀完這篇課文,讓我知道了:只有無私的愛真誠的愛,才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再見了親人》讀後感 篇11

前兩天我們學了《再見了親人》這篇課文。課文講述了1958年最後一披中國人民志願軍離開朝鮮回國。中朝兩國人民依依惜別的動人場面。

裏面的大娘爲了讓志願軍吃好穿好不辭勞苦,真是一位善良的大娘呀。在我們的現實生活裏真是萬里挑一,更不用說我了。在家裏就是一個“小皇帝”整天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天天發號施令、自享自樂,想讓我做點事簡直癡心妄想。而這爲大娘卻能不顧自己,全心全意爲他人服務,更何況她還是一位年過花甲的老人呢。我羞愧得滿臉通紅,心中暗暗下定決心要向大娘看齊。否則在以後的世界裏根本沒有我的立足之地。

還有,大娘在敵機來的時候仍舊臨危不亂,他丟下自己的小孫孫竟然先把在她家修養的傷員背進了防空洞。我一下被大娘無私、捨己爲人的精神震撼了。如果換成膽小如鼠的我在這種危在旦夕的時刻早就嚇得魂飛破散了。抱着小孫孫早就逃到十萬八千里遠去了。更沒有什麼閒工夫去管那個跟我素不相干的傷員了。但這位大娘卻能辦到。我很驚訝:到底是一種什麼力量 再鼓勵着大娘這麼做呢?雖然我現在搞不明白,但是我知道大娘有着捨己爲人的精神值得我學習。

讀完這篇課文我覺得我跟這位朝鮮大娘比起來是那麼渺小,看來我還要好好改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