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九年級作文 > 《孔乙己》教學設計(最新版)

《孔乙己》教學設計(最新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6W 次

【教學目標】:

《孔乙己》教學設計(最新版)

  1、知識目標:

(1)學習本文精巧的佈局和社會環境的描寫。

(2)學習小說中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刻畫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

(1)認識孔乙己的形象。

(2)瞭解本文精練且含義深刻的語言。

3、情感與價值觀:

瞭解孔乙己的悲慘命,從而分析批判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和病態社會的冷酷。

  【教學設想】:

1、 學習課文之前,可讓學生自我介紹相關魯迅的思想狀況及本文的寫作背景,從而達到複習舊知識的效果。

2、 本文的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學習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神態和動作刻畫人物的小說寫作方法。

3、本文的教學難點:由於生活年代的不同,學生對主人公當時的生活背景不夠了解,所以本文以引導學生了解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認識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

  【教學課時】: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 二課時

  一、新課導入:

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許多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其中人許多是我國著名作家魯迅先生所創作的,如狂人、祥林嫂等,其中之一就是孔乙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孔乙己》這篇小說。

 二、文體與作者:

1、文體:四大文學樣式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爲中心,通過故事情節的敘述和環境的描寫反映社會生活。

(1)小說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節、環境描寫。

(2)小說的情節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3)小說的環境包括:——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2、作者: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代表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詩集《野草》。

3、時代背景:本文寫於1918年冬,這篇小說是魯迅繼《狂人日記》之後寫的第二篇白話文小說,是又一篇反對封建制度和封建科舉制度的戰鬥檄文(與《范進中舉》一樣)。也是魯迅先生最得意的作品。

 三、孔乙己的個人資料:

1、姓名:來自描紅紙上的“上大人孔乙己”——有姓無名,社會地位低下。

2、年齡:五十歲上下——窮苦潦倒的大半生。

3、身體狀況:身材高大,臉色青白,皺紋間常夾傷痕。——有謀生的條件,但生活窘迫,經常捱打受辱。

4、謀生手段:替別人抄抄書。——落魄的書生。

5、最喜歡穿的衣服:一件又髒又破的長衫。——好吃懶做,自命清高,不願放下讀書人的架子。

6、最喜歡說的話:滿口的之乎者也。——賣弄斯文,受封建教育的毒害極深。

7、最喜歡去的地方:鹹享酒店。

8、最喜歡的飲料:酒——嗜酒如命,借喝酒在短衣幫面前擺讀書人的身份,炫耀闊綽。

9、最氣憤的事:酒客們說他偷書。——讀書人的事不能算偷,死要面子。

10、最痛心的事:連半個秀才都也沒撈到。——癡迷科舉,至死不悟。

11、最值得驕傲的事:知道茴香豆的“茴”字有四種寫法——賣弄學問、迂腐不堪。

12、最可以肯定的方面:從不拖欠酒賬——不失掉讀書人的體面。

13、最喜歡的羣體:小孩子,分茴香豆給他們吃。——本性善良。

14、最不幸的事:偷丁舉人家的東西,被打折了腿。——科舉制度下的受害者,封建教育的犧牲品。

通過這份個人資料我們初步瞭解了孔乙己這一形象——沒落的腐朽文人。

四、人物形象的表現手法。(以第四段爲講解重點)

1、肖像

(1)外貌P29、P33,孔乙己爲何不脫去長衫呢?

明確:因爲他思想深處銘刻着那個時代賦予的教條:“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使得他自以爲高人一等,看不起勞動人民,即使處在窮極潦倒下也不正視現實。

(2)“手”的特寫——“兩個指頭的長指甲”,“滿手是泥”……

明確:或愛慕虛榮,或自命清高,或鄙視勞動,或心地善良。這一雙用來偷東西的手;一雙用來寫服辯的手;一雙用來走路(走向死亡)的手。

2、神態P29

3、語言與動作P29,P34

4、細節描寫——寫“茴”字——迂腐不堪。

 五、對於孔乙己的描寫,我們還有幾個地方應注意?(以第五段爲講解重點)

提問:這段講了那些內容,屬於敘述順序中的哪一種?

明確:插敘:身份,境況,脾氣。

 六、小結,作業:

今天,我們大致認識了孔乙己此人,那麼小說還有另外兩在要素:環境與情節,今天的作業:根據文中交代一畫一張鹹享酒店的平面圖。

  第三課時

 一、小說的人物之所以能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還要藉助當時典型的生活環境與時代背景。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孔乙己所生活的年代與環境。

1、文章哪些段落交代了這些內容?

明確:第1——3段。

2、孔乙己生活的年代是?

明確:1919年向前推20多年,即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1898年左右),那是封建社會末期,政府腐朽、無能,社會動盪不安。

3、孔乙己生活的環境?

明確:魯鎮——浙江紹興小鎮。

地點——鹹享酒店

人物:短衣幫——取笑 我——不耐煩

長衫——“踱”目中無人 小孩“茴”

掌櫃——虛僞、勢利

4、那麼“我”對這裏的感覺如何呢?

明確:單調、無聊、教人活潑不得。

5、從作者對鹹享酒店的介紹,我們從中可以看到當時的社會環境——

明確:大部分人生活貧困,少數人享受,人與人之間十分冷漠,氣氛十分壓抑,生活毫無生氣。

6、文章前三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與社會環境,併爲孔乙己的出場作了鋪墊。

  二、通過對當時的環境與孔乙己人物的分析,我們就可以來探討一下“孔乙己”這一形象所反映的社會現象。

1、人物:孔乙己

(1)時代的落伍者:當時現代文明開始衝擊古老的中國,許多工作有識之士奮起,要求變革,但僵化、保守的觀念和傳統,卻依舊束縛着許多人的身心。“孔乙己”是徘徊在舊秩序之中的讀書人。沒有勇氣,也沒有力量,更沒有機會投身變革大潮中所以……

(2)性格:

A、抱殘守缺,死要面子。——身穿破長衫,滿口“之乎者也”(自命不凡);半個秀才也撈不到(頹唐)

B、好吃懶做。

C、心地善良。

2、是什麼原因造就這一人物的?

明確:首先:麻木、冷漠的社會環境(“笑”——一面是客人無聊的逗笑取樂,一面是孔乙己的災難、痛苦和不幸,由笑聲寫悲,這個社會悲劇更加深沉哀痛。其次:封建的科舉制度“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學而優則仕”(對比《范進中舉》,區別今天的學習)。

 三、歸納主題:孔乙己是一個深受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落魄的知識分子,文章通過孔乙己的悲慘命運,表現了封建社會末期,下層知識分子精神和肉體受到的雙重摧殘。揭露了封建文化、封建教育的罪惡。更主要的是,揭示了民衆的精神麻木、思想愚鈍的精神狀態。小說正是爲了揭示社會的這一病態,以“引起療救的注意”。

  四、作業:

文章除了有生動的人物,完整的故事情節,具體的環境,還有精彩的語言與獨特的細節描寫,從文中找出。

 第四課時

  一、聽力測試:

家,是一所房子,有樑柱的支撐和堅實的牆壁,父母是房子的屋頂,可遮風避雨,抵擋冷雪酷日。孩子是房屋的窗戶,以便房子裏新鮮空氣的流通。在這所房子裏走來走去的是許許多多歡樂的笑聲。

1、學生複述。

2、仿寫一句話“家,是……”

  二、分析《孔乙己》的語言:

1、“排”與“摸”:前者擺闊,後者生活更加貧困,不同環境下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動作表現出來。

2、“坐着用這手慢慢地走去了”:一個“走”字,原本用於腳的動作,而孔乙己腿斷了,還要“走”(爬)來喝酒,其做人的尊嚴蕩然無存。

3、“我到現在終於沒看見——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大約”與“的確”,沒親眼見到,只可用“大約”,“的確”是作者從這冷酷的社會推測出來的,不會營生,又斷了腿,加上過了二十多年的時間,應該沒有活的可能了。

  三、塑造人物不僅有直接、間接描寫,還可通過環境來襯托,更可巧設“道具

1、“粉板”

第一次:由粉板體現了孔乙己性格中的可取之處,喚起讀者同情。

第二次:他的信用遭到了質疑,好“品行”喪失了。

第三次:詮釋着白色的悲哀,一生的價值竟倒你了十九枚銅板。

——這是孔乙己一生悲涼和炎涼世態的見證。

2、除此之外,文中還有許多相扣的線索;

如:穿長衫——穿破夾襖;站着喝——“坐孔乙己”着喝

  四、小結:應該說孔乙己的悲劇是由社會與他個人共同造成的,他在魯鎮是寂寞的,是別人取笑的對象,而他的周圍充滿了冷漠與殘忍。

  五、作業:1、預習《一釐米》;2、完成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