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一作文 >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示例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示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6W 次

中秋,是讓人思鄉的日子。望着皎潔的明月,不由地感嘆。想起了蘇軾的千古名篇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小編整理的中秋節作文,歡迎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1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爲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八月爲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爲仲秋,因處於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間稱爲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爲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爲團圓節。

“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農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稱爲“仲秋”。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爲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爲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爲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爲“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爲“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

隨着社會的不斷髮展,古人賦予月亮許多傳說,從月中蟾蜍到玉兔搗藥,從吳剛伐桂到嫦娥奔月,豐富的想象力爲月宮世界描繪了一幅幅斑駁陸離的勝景。自漢至唐,墨客騷人紛紛吟詠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圓時成爲抒發感情的極佳時刻。至北宋太宗年間,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爲中秋節,取意於三秋之正中,屆時萬民同慶。中秋之夜,明月當空,清輝灑滿大地,人們把月圓當作團圓的象徵,把八月十五作爲親人團聚的日子,因此,中秋節又被稱爲“團圓節”。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2

今天是中秋節了,連續幾年都沒有時間參加熱鬧的中秋晚會,這次一定不能錯過了。小明開開心心的騎着腳踏車騎往晚會的現場,可是他騎着騎着,竟然迷路了!

小明緊張的要死,他拿出手機要打電話回家,可是怎麼打也打不通!他失望的看着四周,遠遠的看見一間小屋,還好小屋沒人可以問路,他只好硬着頭皮繼續找路,但越往前騎霧越濃,小明開始感到害怕。

突然他聽到有人說:“你好啊!小朋友!”小明嚇的大叫:“哇!”結果回頭一看,說話的人不是鬼也不是人類,而是一隻會說話的小兔子。

“啊?”小明疑惑的看着兔子問:“你是誰?”

兔子回答:“我喔!我就是來自月亮的玉兔!”

“所以你是會講中文的外星人囉!”小明問。

“我又沒說我是外星人!我是神話人物!”喀嚓!喀嚓!小明已經用相機拍下玉兔的樣子了,然後小明問:“如果你是神話人物的話,可不可以請你帶我到中秋晚會的現場嗎?”

結果玉兔說:“不行!可是我可以帶你去月球上請嫦娥姐姐帶你去那邊!”突然“咻!”的一聲小明已經在月球上了!

沒想到久仰以久的月宮,竟然骯髒不堪,從月宮走出來的是看起來超級邋遢的嫦娥,小明不解的問:“奇怪?月宮怎麼被搞成這樣子?”

只見嫦娥生氣的說:“都是因爲最近有人常常搭着一種奇怪的飛行物在這裏亂插旗子和噴一大堆的污煙!把月宮弄的一團亂!真是的!”

小明心想:“難道是太空船?”玉兔說:“好啦!這位小朋友要去參加中秋晚會,請嫦娥姐姐帶他回去。”

“好吧!看在飛行物體不是他開的,我就帶你去!”嫦娥說,小明開心的大叫:“YA!謝謝你!”,嫦娥手一插,“碰!”的一聲小明就到了會場。可是晚會早就結束了!小明大叫:“天哪!又要我再等一年嗎?!”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3

據說,今年的中秋,月亮最大最圓最亮。

我好生期待。我期待着“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期待着“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我期待着“圓圓的月亮爬上來”……

然而,很遺憾,八月十五的夜,我找不到月亮。

自我安慰吧,或許,吳剛的桂花酒還沒有釀好吧!或許,嫦娥的女兒裝還沒有扮妥吧!或許,調皮的玉兔在月亮山跑丟了,月宮的大門不敢打開。

總之,八月十五的夜,無風無雨,我卻找不到月亮。十五的月亮十六圓。十六的夜,我總能找到圓月亮吧?

晚飯一過,我拖了席子,仰面躺在屋頂陽臺上,靜靜等待着和月亮約會。我聽見,遠處山村的犬吠;我聽見,耳邊蟋蟀的吟唱;我聽見,樹葉和微風的親吻;我聽見,鄰家的幾個老太太不知疲倦地閒聊……

夜空沒有飄動的烏雲,也沒有閃爍的星星,只有單調的朦朧,於是,漸漸地,夜來香的濃香,桂花的殘香,還有遠遠飄來的燒秸稈的味道,伴着我漸漸粗重的呼吸,都漸次朦朧了。

我飄忽的意識在飛,飛過城市的林立高樓,飛過城市的萬家燈火,不知不覺中,回到了兒時的故鄉。

那時候,月亮總是很皎潔;那地方,月亮總是清亮;那歲月,月亮下的故事總是很多很多。

我常常有一種遺憾,鄉村的晚飯總是很晚,以至於總是看不到月亮是怎麼升起來的。常常是一擡頭,她就笑咪 咪在天上了。

鄉村的歡樂立刻開演。男孩子玩耍的地方常常選在村西頭的`沙崗上,有時也選在村北的沙河灘上。“甩龍”“摔跤”、“鬥雞”、“摸樹猴”、“攻山頭”……男孩子的創新精神和冒險精神常常體現在遊戲中。摸樹猴掉下樹,從十多米的沙崗被打下懸崖,頭上被土塊打腫了包,鼻子被拳頭打噴了血,門牙不知怎麼被碰掉了,手指頭被木棍誤傷了,“傷兵”時有發生,“陣亡”也屢有出現,但大人似乎並不多過問,我們也嚴守“組織祕密”。以至於若干年後見面,還在對方身體上尋找自己留下的“戰果”。

汽車的喇叭帶來一道白光,我睜眼看時,鄰家屋頂多了一輪嬌羞的滿月。

我和月亮約會,到得很早卻遲到了。我還是沒有發現月亮是如何升起來的。

這城市屋頂的月亮對我很是陌生。說滿月,其實並不大,還有些朦朧和倦怠,紅紅的臉,喝醉了一樣,少了幾分靈氣,多了幾分滄桑。

  高一寫中秋節作文4

時間是勻速運動的客觀實在,可是在高爾基眼中,卻又最快而且最慢、最長而且最短……我想他的看法是顛撲不破的。譬如北京奧運,期待足有百年,準備不下七年,盼只盼時針賽過秒針;當時間的隧道延綿到以缶計數的節點,一番鮮花着錦、烈火烹油的輝煌過後,卻不管不顧我們的留戀,忽地變得敏捷起來,眨眼間又是一年光景。

又是中秋佳節,春節的姊妹篇,團圓的好日子,可是成年的我不曾有過一次中秋團圓。中秋佳節勿需鋪張揚厲,只要舉家圍坐,沐浴月光,酒菜乃至月餅都是不必考究的,因爲團圓已然好過一切,然而少小離家的遊子是無福消受的。十六歲的我被命運的巨掌拋向了上海灘,冬夏時節纔有心靈的返航——哦,父母的懷抱是永恆的港灣。

望日的月亮都是圓的,卻只在三秋恰半之夜,金風薦爽,玉露生涼,丹桂飄香,銀蟾光滿。是這樣的良夜美景,爲什麼不團圓?只緣父母遠在千里外。二十歲的我奉命來到泉的聖地,中秋之夜一樣的皓月當空,可是頭上也還是異鄉的月亮,我的目光也實在穿不透那空間的桎梏。於是,“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賬本越摞越厚,這中秋的欠債怕是今生今世不得還,好在債權人是我的雙親。賬外賬也是有的:自然的節律早已融進我的生命,化作我的脈搏,中秋的思念濃不可化。

其實,欠債早在我小的時候——大約五、六歲吧——就發生過了。那年臨近中秋,一位朋友送給父親一包月餅,被母親藏在炕前的一口大缸裏,上面蓋着幾塊木板。缸裏盛的是玉米或者小麥,小半缸的樣子,總之是不在小孩子的興趣之列的。頑皮的我碰掉了其中一塊木板,千不該萬不該,還下意識地往缸內窺視了一眼。可以想見,在那樣的民生凋敝的年代,如果把那包月餅比作幾條鮮魚,那麼我就是一隻飢餓的貓。

不記得懷了怎樣忐忑的一顆心,我偷吃了半塊,慌亂之中沒有忘記把包裝復原。第二天依然風平浪靜,於是我的膽量便漸次升級了。我想母親是太過忙碌,也太相信自己的孩子了。終於有一天,母親要拿這月餅去派禮尚往來的用場了,可是她老人家看到的只是一張油漬的紙。一聲喝問之下我如實招供,同時恐懼也如電流一般讓我顫慄了。我爬上炕,跳窗未遂,很快被逼到牆角,手面上結結實實捱了不下十記鞋底。

我大聲地哭叫,隨後默不作聲,不曉得是痛感在遞減,還是內心在默認?

在我的記憶裏,母親打我,這可是今生今世頭一遭,也鐵定是最後一次。母親說過,她最後悔的就是揹着不滿週歲的我,在隆冬的季節,去那滑溜溜的井臺打水。我問她:“有一回我偷月餅吃,你拿鞋底子打我,這你不後悔呀?”母親笑道:“那可是該打,又打不壞你。你小不知道,我是勁兒越打越小呀。”我說:“媽,其實你就該使勁兒打。

後來總是買最好的點心給父母吃,也曾郵寄過月餅。從郵局回來,才意識到落下了什麼——是我的熱愛和思念,柔軟似水而又堅硬如鐵,沉重無比而又無影無蹤,再大的包裹也盛它不下。年復一年地膨脹,這熱愛和思念快要窒息我的呼吸。月亮啊,你慢些走,千百年來你把清輝慷慨撒佈大地,這一刻,你可願意幫我,把熱愛和思念捎回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