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電視劇《揹着奶奶進城》觀後感

電視劇《揹着奶奶進城》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6W 次

導語:《揹着奶奶進城》講述了年過七旬的奶奶喜婆,爲了尋找多年未見的兒子,而帶着從小收養的孫子“嘎子”北漂尋親的故事。小編收集整理了這部劇的相關觀後感,希望大家有所感悟。

電視劇《揹着奶奶進城》觀後感

【觀後感一】

“國是家,善作魂,勤爲本,儉養德,誠立身,孝當先,和爲貴。”這是公益電視廣告“我的夢,中國夢”中的一段詞句,雖然簡短但卻有力的概括了一個優秀的人最應該具有的優秀品質和精神。而最近從電視劇《揹着奶奶進城》中角色“嘎子”的身上則更生動的體會到這句簡而有力公益廣告語的含義,並且因爲“嘎子”角色設置的特殊典型性而帶來更深刻的思考。

單憑電視劇的名字《揹着奶奶進城》就可知這是一部展現農村人闖蕩大都市故事的類型劇,而該劇正是講述了年過古稀的“喜婆”和孫子“嘎子”,從農村到北京城尋找親人所發生的一系列故事。也正因爲劇中男主角“嘎子”是土生土長淳樸寬厚的農村青年,所以開篇時纔會提到角色身上典型的鮮明的特質與現實世間百態激烈碰撞後所具有思考意義。

從農村到北京雖然有着天翻地覆的轉變和落差,但“嘎子”還是一如白紙般攤在繁華都市燈紅酒綠之下,散發着他獨有的性格魅力。看劇中一出場他就展現不凡身手追趕小偷,爲了伸張正義他都忘記照顧年邁的奶奶,性格的直率下更難掩義氣和正義的能量之光。隨後他幾次三番出手相助,無論是幫助“白嬴”還是幾次幫助“鍾雨萱”脫離險境,亦或是在工作中隨手幫助陌生客戶解決各種應急問題等等,在“嘎子”的身上可以看到正義善良的動人品質。

不過“嘎子”的優秀品質可不止這些,他還非常懂事孝順長輩。他的孝道體現在日常一些小事如仔細照顧奶奶、找到工作掙到第一份工資後特意買一隻燒雞孝敬奶奶、換工作也要事先跟奶奶彙報尊重長輩的意願。而且在人生大事上他也尊重奶奶的決定,甚至爲了照顧孝順奶奶而選擇不談感情。多麼懂事的好青年,如此“孝當先”的榜樣人物是值得當下很多年輕觀衆多多學習的。

而且“嘎子”還非常的有原則性,不爲了贏得工作機會而選擇作弊,而且他本人對爲求成功而走旁門左道的行爲心思是非常牴觸的。帶着這份真誠的工作態度,嘎子走上了艱難的求職之路。可是就是一個如此品質純良爭執熱心的人,卻因爲農村出身學歷閱歷問題求職之路舉步維艱,且應聘的'工作全都是體力活靠出賣廉價的勞動力謀生。但“嘎子”卻苦中作樂依舊相信自己並且發誓要做出成績給“邱鵬飛”瞧瞧,嘎子的骨氣和執拗全然表現。

所以看到了“嘎子”一次次的找工作,從搬運工到洗車工、從保安到快遞員再到動作演員等等,“嘎子”的職業路頻頻多磨。然而別看"嘎子”工作換的頻繁但都不是他幹不住,而是因爲要麼他伸張正義得罪了人被開除,要麼就是太耿直認真被攆走,“嘎子”在這個世故的社會四處碰壁。可是他一直在堅持想要做的更好,沒做一個工作都是全心全意負責認真,想來這不就是一個質樸的農村青年最平凡普通的中國夢嗎?

“嘎子”的中國夢追求的是平實穩和無愧於心,注重的是活的坦然且勇往直前。用他的話說就是不爲工作而做無德的事!淳樸的語言卻交待出最平實的內心訴求。他沒有過於去苛求成功,做的最多的是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選擇事業。所以從“嘎子”的身上很多年輕應該多多去思考人生和夢想,不得不說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追夢過程中受某些社會因素影響而變得非常浮躁,從“嘎子”看自身“中國夢”,是腳踏實地還是不切實際?

毫無疑問,善良的“嘎子”具備了善作魂、勤勞肯幹的他“勤爲本”、不理解蘋果手機奢侈消費的他“儉養德”、誠信爲人腳踏實地 “誠立身”、“孝當先”的他懂孝道、“和爲貴”中他逐漸學會了不傷害別人尤其是感情中。而且無論是“嘎子”的爲人,還是他的淳樸“中國夢”,都可照出這個現實社會越來越缺少的品質精神和價值信仰。“嘎子”是一種正能量積極的影響,也是電視劇給觀衆最質樸的中國夢榜樣力量。

【觀後感二】

家庭倫理劇不能只灑狗血,接上地氣纔是王道。近日,一部叫做《揹着奶奶進城》的電視劇在山東衛視、黑龍江衛視播出,憑着感人至深的故事,接地氣的人物設置,真實的情感展現令該劇迅速進入觀衆視野,並以強烈的現實意義引發強烈反響,成爲入冬以來口碑最好的熒屏精品劇。

隨着城市化進程的開展,都市裏的人多了,人情卻淡了,在鋼筋水泥和燈紅酒綠的叢林裏,每個人都是生活在橫平豎直、三點一線的格子裏,不僅左右四鄰如同路人,老人倒在路上沒有敢扶,很多親情也越來越冷漠,經濟模式和思維方式的變革,使代溝空前明顯。就在這樣的現實氛圍下,《我背奶奶進城》聚集一家人進入城市後的生活變遷,以佈滿坎坷與糾結又不乏溫馨的故事,給這個冷冷的都市,帶來了暖暖的親情。

故事講述的是年過七十的喜婆,帶着孫子“嘎子”從農村來到北京,尋找多年未見的兒子槓子,在尋找槓子和適應北京新生活的途中,發生了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而當喜婆與兒子相見後,卻發現兒子是個妻管嚴,遲遲不敢把自己介紹給兒媳,喜婆與兒媳的磨合,可謂任重而道遠。

通過喜婆和嘎子的“土”和都市裏的“洋”進行碰撞,引發了觀衆的共鳴。喜婆爲了報答讓她和孫子免費住在四合院的白爺,不惜撿礦泉水瓶賣錢,嘎子沒見過蘋果手機,對它能賣到幾千元的價格大爲費解。兩個“土裏土氣”的農村人來到城市,處處和現代文明發生衝撞,嘎子接到母親被綁架的詐騙短信,周圍人都勸告他不用理會,嘎子卻焦急的四處籌錢用來營救母親。

這些看似荒誕,卻不乏現實性的情節讓我們不禁思考,現代環境的改變帶給我們的是生活的巨大便利,但人心呢?是什麼讓我們失掉了最初的善良和底線,有人可以利用親情來行騙,人們面對親人危險卻可以一笑置之,反之,喜婆和嘎子的“土”反而讓人們感受到久違的可貴品質。

劇中最讓人感動的是由張少華飾演的“喜婆”所展現出來的溫情親情,張少華塑造了不少經典的熒屏母親和奶奶形象,和之前角色的“苦”不同,劇中的喜婆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樂”,當兒子槓子和臺灣女孩聊天時說到,因爲怕接受不了農村窮婆婆的媳婦擔心,所以決定隱瞞母親來京的真相,恰好被路過的喜婆聽到,喜婆瞬間眼眶泛紅,道出了老人得知成爲子女負擔時的辛酸無奈之情,然而這種沉重也不過片刻即逝,隨即喜婆想到了到兒子家當保姆的辦法,既能照顧兒子和懷孕的兒媳,還能隱瞞真相。喜婆平凡而偉大的母愛也感動了兒媳,一家人最終迎來和樂美滿。

除了相依爲命的祖孫倆塑造得異常淳樸,劇中還有很多讓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有糾結不斷的鳳凰男槓子、有北京四合院熱心的白爺、還有來自臺灣的任性少女萱萱,五湖四海,人物各異,從最初就打破了家庭倫理劇的傳統格局,不再以一個小家庭爲單位來演繹家長裏短,而是以社會這個大家庭爲單位來喚醒現代人羣漸失的“親情和孝道”。農村、城市、對岸的臺灣,三地人的生活習慣與差異巨大,引發了很多碰撞,誤解和隔膜。但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相同的道德倫理和情感認知最終讓大家解開了矛盾,融合在一處。

《揹着奶奶進城》裏展現的就是如同你我般的小人物,不璀璨但真實,上演了一幕幕從“北漂族”到“老漂族”,從“養老”到“育兒”等社會中最現實的場景。對親情暖心但不沉重的正能量詮釋貫穿劇集始終,讓這部劇成爲寒冬裏的一道暖流,溫暖着電視機前步履匆匆,逐漸迷失在都市叢林中的觀衆,也許靜下心來,看看周遭,便會發現真正愛你的人正在身邊。

【觀後感三】

工業化和城鎮化發展,使得傳統農業勞動者大量減少,引用鳳凰週刊中的表述是:傳統中國社會結構中的底層羣體出現了明顯的向上流動趨勢。“與2000年相比減少16.71%”的這些“傳統農業勞動者”,是成年後出走的留守兒童,也是再無能力自給自足的留守老人,這種自身生態環境的變化,爲這個階層帶來一個新的困局——中國式養老的生態平衡問題。

儘管有着歷史悠久的“孝道”文化,但“養老”問題在現實執行層面中,所面臨的困難還是出乎意料的巨大,“揹着奶奶進城”無疑是對這一困局提出的最直接的建議,這一提議也是對早年間所推廣的“常回家看看”模式進行的強化升級,社會的動態發展使得人們面對的問題也層出不窮,當“常回家”已無法良好完成贍養老人問題,新一代步入社會的底層羣體開始面對全新的重大考驗——在完成自我生存發展的基礎上,如何完成養老重任。

海潤影視出品,山東衛視、黑龍江衛視正在熱播的《揹着奶奶進城》其實還是溫情至上的,這部電視劇儘管給槓子和嘎子設置了幾欲山窮水盡的困境,事業、家庭、親情、婚姻、愛情無不遭受巨大打擊,但仍在山窮水復疑無路中踏上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坦途,即完成了自我蛻變的艱辛,也照顧到反哺家庭的傳統價值觀體現。

而在這叔侄兩人身上,也清晰的見證了新千年之後,上下兩代人的發展軌跡,二叔槓子的 “鳳凰男”傳奇,讓人看到第一代小鎮青年的都市突圍之路,以及目下的生存艱辛與委曲求全,最新一代由凋敝鄉村遷徙入城的嘎子卻憑藉淳樸而任勞任怨的鄉土本色,贏得“星途”坦蕩的都市生涯,與上一代人構成了一個充滿嘲諷意味的對比,當然,劇作也並未忽略置身大都市中的,包括建築工人、快遞員、營業人員、銷售員、辦事員、辦公室職員等在內的社會羣體——他們正是中國10年來變化最大的羣體。通過附着於他們身上的精神品格,折射出社會發展帶給社會各階層的價值觀衝擊。

喜奶奶張少華,揹着奶奶進城的謝孟偉、時尚潮叔張雙利、臺灣女生任容萱等演員,給劇中人物帶來融於一體的生動詮釋,沿着奶奶的苦口婆心,觀衆看到的是傳統女性在新時代的價值觀傳遞,而通過嘎子的一路上升,也爲即將進入或已經身在都市的年輕人,樹立一個新時代“寶強”的典範 ——不是爲了渲染一夜成名的偶然,而是隻有腳踏實地纔是王道的必然。至於新時代助人爲樂的女雷鋒,或者低智啃老的公害小白,翻臉無情一門心思讓女兒離婚的丈母孃,都是這個社會羣體的縮影,他們是這個社會結構圖形底層中較大的人羣,儘管完成從農村到城市的遷徙,但這個羣體所面臨的社會困局其實並未有太多改觀,隨着劇情的發展,“養老”這個難題,從古至今,終於從兒子推到了孫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