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推薦】高三作文集錦四篇

【推薦】高三作文集錦四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3W 次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爲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高三作文集錦四篇

高三作文 篇1

這是個充滿活力的年紀,這是個充滿不羈的年紀,在這個年紀,擁有的是期遇·夢想與成長。站在這個年紀,我們可以俯視一切,可以放蕩不羈,可以那我們擁有的獨特的青春去徵求那原屬於我們的未知的光輝與美麗!

小清新

嗯!初一的早晨,有些埋怨,睡眼朦朧的爬出了被窩,刷了牙,洗了臉。在迷迷糊糊中一天又一天就這樣平凡開始。

早飯後的天空是那麼的清新,白雲像天空的眼睛,白白亮亮,清澈透明。彷彿看透了少年的心,從腳步聲中明白了因補作業而有的慌忙,我擡起頭,微微一笑,像是使壞,直看得白雲羞答答的逃出眼簾。

上課之前,教室內到處散發着快樂的氣息,我靜靜地感受,去珍惜這短暫的美麗!“作業我臨摹下?”順着這微微的聲音一回頭,真受不了,又是這種乞求得目光。“好吧,給你!”瞬間,那邊一片歡呼,“別搶,我先看。”真是無語,看着死黨一邊說着話,手裏的筆也在不離開紙面!“喂!你們別搶,小心點別弄壞了!”

小不羈

哎!剛被老師訓,這又因爲跑得快被級部主任罰站!我的初2啊!

初2的我多了許多屬於青春的叛逆,不再是老師的乖乖仔,日記本上的字也不是那麼整整齊齊。受了青春的鼓動,一切都不是那麼平常,總有自己的想法,總有愛想去做的念頭,總有不贊同的意見,總有無盡的活力!

青春讀《童年》,才知失去童年才知珍惜。才知年齡太小把一切想的太容易!青春讀《名人記》才知道青春不是放蕩與不羈,需要的是無窮的鬥志,與不盡的堅持!讀《春蠶》《林家鋪子》《雷雨前》《老人與海》,不只是青春讀懂了少年,還是無知促就了對未知的渴望!

初2開始幻想,開始不滿足,開始逞強,對一切美好事物,都發誓要擁有!

小靈動

呵!初三是驚喜的一年,未從有過女同窗的我,初次,從心中涌出了莫名的激動與擔心。開始冷漠,開始不知所措,對女生的大大咧咧有些反感與驚訝。青春的心一次次被觸動,一次次欲言又止,初三的我,永遠不習慣異性之間的交談。開始躲避,不在熱心的回答問題,不再老實的`介紹自己。只是靜靜的聽,聽她講過去,歡樂,悲傷,安謐。初三的日記本上常常寫着這麼一句“青春靈動,不只屬於你,只有爭取,才能戰勝別人的青春!”所以初三很累,成績的第一,開始愈來愈促就我內心的冷漠與逞強好勝!對一切不屑一顧,對一切都躍躍欲試!那時忽視了這個年紀最應該珍惜的時光~友情~美麗!

畢業那天,依然如此,沒有太多話,依然我聽,她說。就這樣,靜靜地逝去了我的初三!

初一,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未來很遠,青春很遠,你我所追尋的也很遠,心中懷揣着希望,昂首挺胸,向青春吶喊!青春就是如此,夢想,不羈,奮鬥,逝去。有些我們未珍惜,有些我們爲滿意,但一切屬於未來,我們只有盡力不在讓你我的青春不懂珍惜!!!青春加油!!!

高三作文 篇2

一個人的涵養往往與其內心的深度有關,深度源於一個人對感知的沉澱。羅蘭說:“興奮活躍固然是積極進取的象徵,但冷靜沉思才能真正使我們明確方向,決定行程”。

許多“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人通常要比常人內斂得更多。也正因爲如此,他們才懂得如何沉澱自己。約翰·歐文的小說《新罕布什爾旅館》中,莉莉就是這樣的女生,她的內向源於先天性侏儒症。但人們所不知道的是,她那瘦小單薄的身體裏蘊藏着巨大的能量。她說只有把自己寫明白才能使自己真正長大。她沒有投向燈紅酒綠的夜市,沒有像很多美國女孩那樣縱情青春,而是窩在軟綿綿的大沙發裏,讀完了一本又一本厚厚的詩集。在多少個日夜裏,她沉浸在無邊的書海中。她沒有辜負自己的夢想,在她的讀者心中,她的內心遠比表面更加令人震撼。內向是一種助人深耕的力量,當你一遍遍拂去浮躁,沉靜的心便可助你完成許多夢想。

維克多·雨果在著作《雨果論文學》中提到:“開拓沼澤地的人,就得按得住性子聽着青蛙在周圍聒噪。”很多時候,我們在打拼中急於求成,太易忘記沉澱。唯有沉澱,方可換得一瓢甘醇。

莫言的《紅樹林》中極力渲染的拜金主義,毫不掩飾地反映出當代社會中人們對金錢、物質的狂熱追求。但在奢靡的生活之下,卻是腐朽不堪的情慾交織。我們看到的不只是光鮮亮麗的官職頭銜,而是紅樹林以外,遠離質樸與自然的浮躁心靈。有人追功逐利,也有人放縱生命,失去了一顆沉澱下來的心,留下的軀體只會攪渾原本清澈的內心世界。最後,漂浮其上的都只是虛無的物質碎片。

沉澱,給我們帶來純淨的心,它讓我們更具深度,那份涵養便一展無疑。

“演戲不圖觀衆一時興起亂拍手,但求他日思量暗點頭。”梅蘭芳的一生,用心沉澱,哪怕只是一位老者不經易地搖頭,都能撩動他爲藝術力求完美的心。央視播音員服飾簡潔質樸,卻在播音技能上吹毛求疵、精益求精。他們踐行的理念,一如梅蘭芳,忠於自己的領地,不爲遮眼的物質浮雲所動,只一心紮根於地底。這是藝術家的涵養,也是我們應當追求的深度。正如尼采所云,“人的情況和樹相同。它愈想伸向高處和明亮處,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深處”。

深度與涵養從來都無法被他者替代,用深度來沉澱泥土和敗葉,用涵養來淨化心靈的每一寸土地,我們便能重返精神的伊甸園。

高三作文 篇3

每當旭日在東方升起,我們無暇顧及日出的壯麗,早已打開自己的書箱;

每當烈日炎炎寒風凜冽,我們無暇在意天氣冷暖,依然伏案苦讀,沉浸在知識的海洋;

每當落日的餘輝散去,彩霞涌起,我們仍匆匆走在校園的路上,心中憧憬着理想。

在這條充滿荊棘的路上,我們曾經彷徨,曾經感傷。但是我們始終相信,挫折不過是人生路上的一段小插曲。黑暗過後,比是黎明的曙光;陰霾之後,依然會有異彩的流虹。我們的幸福就在不遠的前方。回首十一年的歲月,我們已經經歷了很多,所以我們無需憂慮,也不必驚慌。前方的陰風,不過是我們前進的號角;前方的風雨,不過是我們困頓時的提神湯!

在我們心中,是什麼在激盪?是“男兒不帶吳鉤,收取吳山五十州”的豪氣;是“青山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的信念。

前方的路還很長,我們告訴自己:走在高三路上,我們無畏無懼!

高三作文 篇4

夢想,是起航的風帆,是一個遠大的目標,是東邊升起的太陽。我們在夢想中成長,在夢想中飛翔,而我的夢想不是做一個偉人,不是做一個明星,更不是做一個碌碌無爲的人,而是考上大學,完成我的大學夢。

夢是一種慾望,想是一種行動。夢想是夢與想的結晶,夢想無論怎麼模糊,它總潛伏在我們心底,使我們的心境永遠得不到寧靜,直到夢想成爲事實。

而這個夢,在我還很小很小的時候,對我來說,大學。有一種特別的吸引力。我覺得大學是一個神聖又遙遠的殿堂。我什麼時候纔可以跨入?很遠很遠。到了高三我才驚覺大學離我越來越近了,我必須付出我的努力去追求我的夢想了。

我們的城鎮是比較落後的,當然,教學水平或許也比其他學校要差好多,但我們總是喜歡聽老師說大學的事,嚮往那無拘無束的生活,只想快點考上大學,去體驗那大學生活,同時也可以完成父母的一種期盼,在高三的歷程中,我哭過笑過,得到過也失去過,如今離高考僅剩兩個月了,我必須厚積薄發,勇往直前,現在,站在高中的校園裏,我長大了,大學這個夢已經真實的出現在我的世界裏。我要爲了這個夢想去努力,去拼搏,我們爲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夠收穫多少,即使失敗,我也無悔。夢是我們高等智慧生物的專屬,但我們不可以僅是做夢,要爲夢付諸於行動,才能無悔於我們的青春,我將以青春爲代價,以社會爲跳板,向世界展示我的夢。青春與夢是一個等量的交換。我們爲青春付出多少,就能夠收穫多少,我以全部的青春付出,我只要屬於我的夢,現在便用青春種下我的夢。

我知道,在我努力的同時,還有好多人在我的身邊鼓舞着我,如父母,朋友,老師等,所以,我只好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大學,我來了,我是準備完夢的。既然選擇這條路,我便會用努力堅持到最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