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華】高三了作文錦集六篇

【精華】高三了作文錦集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9W 次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爲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三了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高三了作文錦集六篇

高三了作文 篇1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空雲捲雲舒。凝視着時光的匆匆流去,有些惆悵,有些感傷。何時才能挽回那逝去的青春?何時才能走出“痛的家園”?

歲月的光不能掩埋我的足印。看見太陽,我知道自己笑過;看見雨,我知道自己哭過;看着自己,我更明白自己成長過。歡樂與笑聲,愁苦與眼淚,成爲我生命中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

人們都說時間可以淡化一切。但這對我來說更加加深了我對媽媽的思念。

小學那年,我平生第一次看到媽媽流淚。媽媽的淚是晶瑩的,那晚,媽媽哭了一夜。媽媽您……媽媽含着愛的淚水,只是微微一笑,什麼也沒說。媽媽流了一夜淚,第二天我看見媽媽的眼角還溼溼的……可惜那時我還小。

初三那年,一個星期六我放學歸來,想起重病纏身的媽媽,腳步加快了些。來到家對面的山頭,總有一種深深的憂傷在心中泛起。望着媽媽一貫愛坐的地方而今是空空的。踏進家門,靜靜地,媽媽吃力的斜躺在牀上,我平時看東西都有點模糊的眼睛卻清楚的看到媽媽眼角上掛着晶瑩的淚珠。心裏不是滋味,一頭撲在媽媽懷裏,不知說些什麼,什麼也說不出。“等你……我就沒有什麼牽掛了”。聽到媽媽顫抖的聲音,一顆熱淚落在額頭上,漸漸的流到我眼邊,與我的淚融在一起……

十多年來,我看到媽媽兩次流淚,媽媽的淚構成了她的全部世界,媽媽的淚爲誰而流。

如今遠離家鄉,走在茫茫的求學征程中,眼前總是浮現出媽媽帶着淚的憂傷的眼神,媽媽,每次無助時您爲我遮風擋雨,每一次彷徨時您替我代解心中的苦悶。每個春夏秋冬,雨雪冷暖,任憑風吹雨打,歲月嬗變。您始終以一個強者把我向生命的最高層鞭策。

而今,媽媽帶着我的思念永遠的走了,我失去了最熟悉的親人,在茫茫人世間徘徊,徘徊在痛的邊緣,我不知道這種生活何時是一個盡頭。

人生路上風雨兼程,我猛然醒悟,對,屬於自己的好好珍惜,我要好好的活下去。從此,我努力吸取陽光,吸收水分,深深紮根,我又恢復了自信。雖然旅途中狂風暴雨,但我已不再抱怨,而是讓自己在狂風暴雨中長得更結實。雖然征程中陽光很少,我充分利用每天少有的陽光呼吸、成長。更何況,我身上揹負的不只是自己的前途,更是母親的希望。對得起成長道路上無私的耕耘,我要志存高遠,對得起曾經在媽媽面前許下的宏願。我珍惜生命,對得起媽媽疲憊後欣慰的一笑。

我堅信來日方長,相信水到渠成。正如政治家的本分是使民安居樂業,文學家的本分是創造出淨化心靈的優秀作品,教育家的本分是引導人認識自我,實現自我。我的本分是在自己一方狹小的天地裏兢兢業業,腳踏實地。開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告慰天堂的母親。

高三了作文 篇2

十八歲,美好與易碎的字眼,不過美好所以更易凋零,這世界總是這樣,可是,倘若在十八歲的這一年開始,用自己所有的夢想去雕琢一個夢,在輕輕吹去它最後一層薄灰時,也許會是幸福的。這一生,也會是欣喜的。

十八歲,我,在。

我的十八歲,似乎比別人來的更早一些,來的不是一個特定的時刻,對於很多人,十八歲,應該是決定命運的時刻,但是,對於我,卻不是這樣,決定命運的時刻比別人來的晚一些。

十八歲,這意味着成長,可是,成長總意味着成長,曾經的自己嚮往孩童時刻,因爲覺得只有那個時刻纔是最天真,最可愛的。可隨着時光在流逝,就算想把時光停在那個時刻,卻總是那麼的不現實,時鐘滴答滴答的響着,我一天天的成長,而父母一天的老去。有時候,淚水會溼潤了我的眼眶,我真的真的很想留住曾經擁有的美好,與家人的溫馨,與夥伴們純真的友情,與同學天真的真摯的同學情。可現在變了,父母一天天老去,雖然那種家的感覺一直存在,可是看着父母頭上的白髮,總覺得缺少了點什麼似的。而夥伴們都已經承擔起了自己的責任,爲了自己爲了父母,而漂泊異鄉,慢慢地,我們就少了聯繫,當我在寫這個的時候,或許他們根本就不會那麼的在意,但是我真的懷念曾經的我們在一起嬉戲的時刻,那種天真,那種純真。他們漂泊異鄉而我卻還在用指間敲打着,用手指在紙張上比畫着,我始終不能脫離這樣的,或許這早已經註定。說到同學情,從小,小孩的有的懵懂,玩的便有些開心了,慢慢的,有點長大了,便沒了玩耍了,同學間,也就談談話了,談那些可有可無的東西,再後來,人似乎都有的盲目了,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了,所以便說話都說的很少了,笑容都減少了好多,有的,只是麻木,只是無奈而已了。連脾氣都有點暴躁了。難道這就是歲月的消磨導致的嗎?

時光如沙,總在指縫間滑落。漸漸地,長大了,也該懂事了,曾經的我總是幻想着,總是沉迷在虛幻,偶爾也會感到迷茫,也會抱怨這世界的黑暗,也會抱怨這世界太虛假。無目標的我,總不知道自己在幹些什麼。似乎總想等待着人來引導我得到解脫。再後來,我懂了,好多事情沒有想的那麼簡單,或許,我應該懂得滿足,畢竟比起有些人來說,我擁有很多別人所沒有的東西。我也不該等待着別人的解救,也許我會碰到那麼一個人,他在黑暗中等待着我,等着與我一起走過一場風雨,拉我渡過難關。可是,這樣的人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那麼,我是不是就要因此把自己困在雨季裏?有時候人就該更多的去發現自己,爲自己的人生,做一個定義。畢竟,人生中,依靠別人可以得到多少呢,明明可以自己什麼都用自己的努力都擁有,那些無所謂的東西,何必要通過去乞求別人而得到呢?就算得到了那又能怎麼樣呢,感覺上,還算是別人的。所以,得更加矜持一點。我總有個在未來最完美的自己,達到終點或許真的很難,可是盡力就好了,重要的是能看到終點在哪裏和在行進過程中留下的一步步腳印……

十八歲,我,依然在。

我彷彿聽到了十八歲的輕聲的低吟,在耳邊淺淺的訴說着那些被我丟棄了的夢想,遺失的願望。我要去找回,一個個地回,只是爲了多少年後,再次回憶起十八歲時,嘴角那一絲也許不會察覺的淺笑。配着陽光,那一定很美,很美。

成長過後的我,會躺在曾經一直躺的那一片草坪。仰望星空。

十八歲,我,在,不會離開……

高三了作文 篇3

停頓了好久的時光,終於在這一天重新散發其光芒,昨天夜裏我看天空總覺得和小時候有點不一樣,但是那種親切感又隨之而來,我知道很多風景不變,其實先進也是能夠找到從前的那種感覺的,有時候我常常會產生一種錯覺,我覺得時光的流失好像只是一種記憶的變換。

有時候不知道是不是我的記憶有些錯亂,還是說時光流逝的感覺,現在對於我而言根本就沒有太深刻的印象和感覺,也許必須等到我們生出幾道皺紋來纔會真切的感覺到原來時光真的是在漸漸的溜走的,不然的話我們一直都覺得其實我們生活的空間和時間好像一直都是靜止的。

人生總是要去多經歷一些什麼,纔會有更加豐富的人生經驗,將來講故事的時候纔有更多的東西能夠輸出,纔會跟別人講那些條條是道。以前我總覺得機會總是有的,我們不必去爭搶,也不必跟別人去爭的你死我活,因爲每個人都會到達自己人生的終點,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人生最靚麗的風景,可是後來我發現其實很多東西都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明顯,也並不是我們所想的那樣簡單,這個世界它是複雜的,所以才註定了這一切。

我們可以去聽很多故事,我們可以去聽很多音樂,可是人生最值是有這一遭的風景,路程是譯成單程的火車票,當我們真的看清楚了故事給予我們人生的意義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其實很多人他們發言的時候也並不一定真的說的是真心話,最好像你明白的人生在他們心目中也同樣兩個印象深刻,但是他們卻未必能夠說出來,因爲有些話是不能講出來的。

也許你聽到那些道理的時候會感覺很熟悉,就好像什麼時候曾經聽到過那樣,也許事實確實如此,只是那時候你聽到的記憶卻被你全部選擇性遺忘了,人生也是這樣一個曼妙的過程,你必須要知道。

高三了作文 篇4

父愛如山,高大而巍峨,讓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父愛如天,粗曠而深遠,讓我仰而心憐不敢長嘯;父愛如河,細長而源源,讓我淌不敢涉足。父愛是深邃的、偉大的、純潔而不可回報的,然而父愛又是苦澀的、難懂的、憂鬱而不可企及的。

小時候,望着父親,他似乎永遠都是那麼地高大;小時候,望着父親,他的肩似乎永遠都是那麼地安全;小時候,望着父親,他的面孔似乎永遠都是那麼慈祥;小時候,望着父親……不知從何時起,仰望父親已成爲我的一種習慣。

小時候,小手緊緊地拉着父親那雙寬大又溫暖的手,感受着父親手心的溫度溫暖着我,不願放開。兩隻圓溜溜的眼珠子不時地瞧着父親的後背。仰望着父親的背影,總是那麼的挺拔,充滿着自信,我一直覺得即使天蹋下來了,也有父親能夠爲我扛着。心中不覺涌起一股自信,連頭也不自覺地擡高了一下。

時間轉眼即逝,在父親身後充滿自信的我,也上了高中,結交了一批屬於自己的朋友,自然而然的,朋友取代了父親,我的時間也一點點地花在朋友的身上,卻忘了父親。

擡眼一看,發現了父親。我學着小時的樣子,父親已不再如從前了,--父親老了!父親那時在記憶中永遠都挺得直直的身子,早已經不住生活的重擔而略顯彎駝,永遠自信滿滿的背影,卻被生活中煩瑣零碎的小事磨去了銳氣,顯得略有些駝了。當他從我面前走過時,讓我想起了秋風中的落葉。重新拉起父親的手時,那手還是我所熟悉、我所眷念的手嗎?那是一雙讓我完全陌生的手。手上觸目驚心凸起的青筋痛擊着我的心靈,手心上那厚厚的繭振顫着我的靈魂。

是啊,我在長大,父親在變老。我的眼眶溼潤了,鼻子酸酸的。父親用他的愛、他的健康,他的一切爲我換來了今天我的一切,卻從無抱怨。青春期的我有了一些叛逆,常常會發脾氣,但你總會默默的點一根菸,默默的望着那被我重重帶上的門。

爸爸我錯了。以後會改的。爸爸女兒愛你!

高三了作文 篇5

幸福是什麼?幸福是泛舟湖上的那一抹春色;幸福是夜行路上遠方的一豆燈光;幸福是天使的雙翼。每個人對幸福的感受是不同的。對於激流勇進的上班族來說,幸福是領到工資時嘴角的笑靨;對於飢腸轆轆的旅行者來說,幸福是遠處飄來的陣陣菜香。不同職業的人各有各的幸福。學生的幸福是學業進步,受到老師的不絕誇獎;醫生的幸福是懸壺濟世,治癒一個個病人;作家的幸福是“我手寫我心”,讓自己的'作品給予讀者美的享受和深刻的教育意義。爲了幸福,我們揮汗如雨;爲了幸福,我們漫漫求索……

多少文人墨客追求幸福,飄香於歷史書簡?陶淵明就是其中的一位。他棄官歸隱,不爲五斗米折腰,只爲心中真正的幸福。

爲了生計,陶淵明做了一個小官,衣食無憂。一次,有一個上級官員要來視查,但是這個官員一直在暗地裏收受黑錢。陶淵明不願違背自己的意志,不願動搖自己的初心,爲了幸福,他脫下官服,歸隱山田,不爲了五斗米的俸祿而折腰。只見他在東籬下采菊,累了,時不時地望一望南山,收穫縹緲的詩意,他微微一笑,默默無語。陶淵明無疑是幸福的,他爲了幸福敢作敢爲,成爲一位文學史上不朽的田園詩人

幸福需要我們去爭取,讓我們踏歌起舞,不懈追風!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週年,也是新中國誕生的70週年。如今的中國,一片欣欣向榮的局勢,國家也愈加繁榮。綜合國力位列世界第二,軍事力量位列世界第三。看到這樣的成績,哪個中國人不爲此自豪?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中國新一代青年愈發優秀,祖國的明天也定會愈發光明,愈加燦爛!

高三了作文 篇6

當馬年春晚一首《時間都去哪了》歌罷,許多人聳然動容。不知這首歌唱開了多少人的心扉;不知這首歌唱出了多少人的心事;不如這首歌唱紅了多少人的雙眼。總之在那晚很多人情不自禁地雙眼潮溼。我就不例外,因爲我又想起了那件毛衣。

海淀區北京農業大學家屬中坐落着一排十分破舊的小平房,這排平房與周圍的後現代化的高樓住宅區顯得格格不入,然而這排平房卻是我的所有,我童年時的回憶以及那終身難忘的時光。

自我記事起,我們就住在爺爺的那排平房裏。每天都與小夥伴在巷子裏奔跑。在泥巴地裏嬉戲,甚至將別人家的電閘關閉。總之,每天回到家時都會是滿身污泥。可每天奶奶都會用毛巾爲我擦拭身上的泥巴。可每每這時,我總會將奶奶推到一邊,在家裏玩起自己的玩具,而奶奶卻只是不厭其煩地追趕在我的身後,去清理我身上的污泥。

但是,我印象最深刻的卻是每年一件,年年不斷的毛衣。還記得小時候在晚秋時節,每天晚上奶奶都會作者暖爐前,照着昏暗的燈光下爲我織毛衣。一挑一勾,伴隨着兩根針碰撞時發出“嗒嗒”的聲音,我漸漸走進夢境。五六天後,一件嶄新,漂亮的毛衣便會完成。那時的我總會馬上搶過那件衣服,在鏡子前換上它,從各個角度去欣賞他。

奶奶的世界成爲了愛的毛線,而這毛線被奶奶織成我身上的毛衣。

物換星移,日月浮沉,季節更替,時間飛逝。

在小四時,我和父母搬進了新的房子,再加上學業上的負擔越來越大。我與奶奶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但在每年立冬前,奶奶總會不辭辛苦,將毛衣送到我手上。出人意料的是,雖與奶奶無法天天見面,但每件毛衣都十分的合適。曾問過奶奶爲何會這樣,奶奶只是慈祥地笑一笑說:“因爲你在我心中嘛!”那時的我因不明其意,只好將一件件毛衣收入懷中一邊感謝奶奶。但是當我升入初二時,那一個冬天十分的寒冷,摸着身上單薄的衣服,又一次想起了毛衣。而這一次的毛衣上面卻充滿了洞,一看便知這是沒有盡心的結果。於是!我氣得將毛衣甩在地上,氣沖沖地離開了。

那個晚上,奶奶走了,手裏拿着的是一件織了一半的毛衣……

你若問我奶奶的時間去哪兒了,我會毫不猶豫的驕傲地說她將時間給了我,通過她對我的愛一點一滴滲透給了我。

欣然回望,歲月的時光散落在季節的容顏了,斑駁了記憶,蒼老了韶華,輕撥絃,靜守歲月的芳香,任由光陰漸行漸遠,把記憶暈染開來,臨摹成一個童話般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