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難忘當年高考隨筆散文大綱

難忘當年高考隨筆散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8W 次

一年一度的高考結束了,莘莘學子們完成了一場艱難的學業匯考,懷揣十多年寒窗美好的理想,等待被理想的大學錄取,爲實現未來人生自我價值展現青春風采。可是,每個學子的高考準備,都經歷不同的選擇和難忘的記憶。

難忘當年高考隨筆散文

在“農家書屋”看到努力備考的學子們,我也不禁想起了自己參加高考的那些時光。我參加高考是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我國改革開放正逐步推進,恢復高考成爲當時重視教育的標誌之一,城鄉各行各業百廢待興。尤其在我生活的山區農村,儘管實行土地分產到戶責任制,可農戶還未從過去長期“大集體”的貧困中解脫出來,物資依然匱乏,生活相對困難。

作爲農村孩子,若想改變人生命運,最好的出路是通過高考上大學,畢業後國家分配工作,成爲名副其實拿工資的“公家人”。讓孩子上大學成爲當時社會新潮流,無論誰家有孩子上學,家長再苦再累,都義無反顧地供讀;孩子能否考上大學,維繫着家人的殷切希望,關乎着改變未來人生的期盼。

在高考前的一個多月,考生進入全面複習的緊張階段。我每天早晨4點半準時到校參加跑步鍛鍊,然後開始2小時的晨讀,早飯和午飯學校僅給我們各半個小時吃飯時間,各科任課教師輪流按晌輔導授課解題,下午6點半放學,學生們陸續回家,夜自習都在家裏自學。因能自由支配複習,許多孩子是徹夜挑燈通宵達旦。

我們磚木結構的教室,每個班擠滿70多位學生。學校沒有集體宿舍和食堂,學生吃飯從家中自帶,沒有照明電上課,學生靠的煤油燈;學生們每天起早貪黑往返學校,要走十幾、二十幾裏的山路,上學路上留下山村孩子許多歡樂和淚水,求知改變命運的高考,成爲那一代孩子們承受的艱辛。

高考前的緊張學習,就像一架鋼琴擰緊的琴絃,繃得學生們踹不過氣,累倒病倒不足爲奇,這時家長們格外關注孩子的生活。由於我當時身體瘦弱,備戰高考那段時間,母親每天清晨3點起牀,開始張羅我上學的早餐和午飯,爲能給我補足營養,每天早餐一個熟雞蛋、一碗米粥、一個白麪饅頭,一小碟青菜,給我一個特殊的照顧。

午飯是母親提前備好的特殊“營養餐”,所謂的特殊,只不過是山村中的土特產。母親將山裏盛產的松子、板栗、核桃、花生、黃豆曬乾去皮剝開後,在村西頭的石磨上反覆數遍磨碎,用籮篩出細面拿回家。她用火燒熱鐵鍋,將其放進鍋內慢炒,在炒制過程中,她根據火候時機,再摻入麪粉、香油、蔥薑末,用鐵鏟輕翻,細面炒成金黃狀,“營養餐”即成。

母親做一次“營養餐”,足夠我食用一個禮拜的。每天在家吃過早飯,母親總會在我的書包裏塞進一袋“營養餐”。在校午飯時,我拿出課桌鬥裏自帶的鐵碗,到任課老師辦公室裏,用開水衝開,即成一頓美味的“營養餐”。母親除了親手製作的“營養餐”外,每天還給我一個煮熟的雞蛋帶上,算是奢侈。因爲家裏的食鹽醬醋,全靠賣雞蛋錢換來的`。

有時母親怕我複習寂寥,會騰出時間“陪讀”。她邊縫衣服邊叮囑我做題須認真。母親雖然不識字,卻不時地拿起我的作業薄指點着,說這道題做錯了,我反覆檢查後說,沒有啊,她又拿起桌上的教科書,說你對照書再仔細檢查一下,當我發現母親把書本拿顛倒時,心中的嬉笑伴着一股莫名的痛,對母愛衍生出更多的理解。

考試結束後一段日子,讓所有考生備感心理煎熬。那是8月初的一箇中午,鄉郵員到我家說是有掛號信簽收,父親拆開信一看,是省城大學的錄取通知書,急忙讓母親到東山我割牛草的地方把我叫回家,父母喜悅的心情難以言表。爲慶賀我考上大學,父親賣掉了家中的小牛犢,置辦了酒席,宴請所有親戚和四鄰八舍的鄉親。

我如願成爲第一個走出我們山村的大學生。大學開學報到的那天清晨,父母和村民們送我出遠門。父親默默地扛着行李箱走在前面,母親與我隨後並肩而行,並語重心長地說,娘在行李箱裏放進10斤“營養餐”,如果在學校吃不飽,你可以拿出來填充,還能解決吃飯上的水土不服。母親說這話時,我心理一陣酸楚,差點落下眼淚。

如今,距離我當年參加高考已經過去30多年。那個年代的高考伴隨着中國改革開放應運而生,也伴隨着一代年輕人對上大學求知的無限期望。往事斑駁遠去,時光穿越我當年參加高考的情景,永遠無法在心底塵封那段難忘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