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考作文 >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5篇)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9W 次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京高考滿分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5篇)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1

小時候,在家玩耍時,聽到賣糖葫蘆的吆喝聲,就纏着媽媽買着吃。有時候還偷偷地跟着賣糖葫蘆的走街串巷。不是饞那糖葫蘆,而是饞那悅耳的吆喝聲。

經常來我家門口叫賣的是個老北京,一家子都是賣糖葫蘆的。據他講,他爺爺在清朝那會兒就賣糖葫蘆。所以,他的糖葫蘆絕對正宗,到底是不是無從考證。但他一口悅耳的吆喝聲,讓我深信不疑。那會兒我還小,還不懂什麼叫正宗不正宗,判斷的唯一標準就是誰吆喝得好聽就買誰的吃。

於是,我跟這個老北京混了個臉熟。那一段日子,只要他經過我家的門口,他的身後就會跟着一個和他一起扯着嗓子吆喝的5歲小破孩兒。

老北京很喜歡我,每天收攤兒前都會給我一串糖葫蘆作爲報酬。有一次,他摸着我的腦袋說:“多好的孩子啊!以後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年幼的我不懂這些話的意思。於是認真地望着賣糖葫蘆的說:“趕明兒我一準兒幹這個。”老北京笑笑不語。

15年後,我長成20歲的大小夥兒。那個賣糖葫蘆的老北京再也見不到了。我每天都在爲人生的前途奔波,現在的理想是當個白領,再也不想小時候賣糖葫蘆的事了。那悅耳的吆喝聲也隨着時代變遷被遺忘得乾乾淨淨。

終於,在一次春節的廟會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又看到了那個陌生又熟悉的身影。雖然15年過去了,老北京的模樣依然沒變。我跑上前去和他打招呼,向他比劃15年前那個小破孩兒。

他驚異地望着我,然後慈祥地笑了,像發現了一箇舊夢。他遞給了我一串糖葫蘆。“提前付你的工資,像當年一樣跟我吆喝。”我彷彿又找到了自己的童年,然後我突然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張不開口,原地呆了半天。那太丟人了,我已經是個20歲的青年了。

老北京笑了笑說:“怕了,我就知道。還是那句話,‘多好的孩子啊!以後真成了賣糖葫蘆的,就毀嘍!’”然後,他一個人吆喝開了。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那悅耳的吆喝聲悠悠揚揚進入我的腦海,像一縷殘夢——衚衕深處、四合院、門墩兒——小破孩兒——媽媽……一股熱浪敲擊我的心房,終於我拋開一切,敞開喉嚨——

冰——糖——葫蘆……葫蘆——冰——糖……

吆喝,老北京的符號,有着老北京淳厚的味道。時代變遷,但北京那如歌的吆喝聲卻穿過歲月飄向20xx,到那時候,讓世界友人都來聽聽地道的吆喝,品嚐這醉人的京韻吧——

冰——糖——葫蘆……

葫蘆——冰——糖……

[點評]

想象力很豐富引起讀者共鳴文章很樸實考生很有想象力。

總體來看,我覺得這篇文章寫得挺好,考生沒有賣弄什麼文字,而是很平靜地在講故事,將小時候的記憶和故事娓娓道來。

這篇作文的核心我覺得還是老北京的吆喝聲,考生雖然在寫賣冰糖葫蘆,但還是對其吆喝聲有濃濃的感情。老北京的小販在賣東西時,都喜歡吆喝,那種京韻京腔是很多北京人都熟悉的,但是這種聲音現在很難再聽到了,這就代表了北京的符號,是一種生活的象徵。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2

若是飛上萬米的高空,俯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地,你會看到什麼?是內蒙古高原一望無際的遼闊,還是黃河一瀉千里的豪邁?或是峻峭的山巒,生機勃勃的田野,又或是一點色彩斑斕,一線生命律動。不管如何,我想你一定會看到北方羣山之上的一條巨龍,那是中國人引以爲傲的長城。

與我們而言,長城到底是什麼?是古代軍事工程?是先人留下的遺蹟?還是一種文明?我覺得,都是。不過,我們更應該明白,在長城的一牆一壘下蘊含的',是我們的文明。或許這也就是一個人要讀懂中國,就要先讀懂長城的原因之一吧。

長城蘊含着中華民族的勤勞勇敢與自強不息,更重要的是它還是一種力量的象徵。追溯屹立在中國西北的大秦帝國,那時秦長城的修建一方面爲了抵禦匈奴,一方面又是帝國強盛的象徵。它向世人昭告着一種大一統的力量與趨勢,於是秦朝實現了中央集權與民族融合。到了後來,長城的這一強硬的軍事力量仍在延續,只不過愈發地弱化了,因爲文明的交流逐漸成爲了主流,於是長城蘊含的文明的力量便愈發變得明晰。從先秦兩漢沿長城一帶的貿易,到唐代少數民族沿長城走入中原,進一步加速民族融合,再到詩人們筆下的“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此時的長城仍代表着強大的華夏,同時也象徵着開放、包容、風雅的華夏文明。它爲我們帶來了什麼?帶來了文明的自信,而不僅僅是萬里的豪邁。

說到長城,我們若是沿着長城向西,你可以看到另一個跟長城有着密切關係的道路——陸上絲綢之路。沿着河西走廊緩緩西行,穿過神祕的古羅布泊,走向遙遠的羅馬,這是一條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的紐帶。儘管絲綢之路並不完全屬於中國,但它確實也蘊含了中華文明。和長城類似,它也象徵着一個開放、包容的中國,讓中國的絲綢、瓷器走出去,讓外邦的汗血寶馬、胡椒、佛教走進來。後來,還有海上絲綢之路,再後來,我們還有“一帶一路”。從絲綢之路到“一帶一路”象徵着我們自己的文明源遠流長,也彰顯着中國越來越開放,中國越來越強大。它又爲我們帶來了什麼?還是自信,以及傳承的使命。

長城也好,絲綢之路、一帶一路也罷,它們都是我們華夏文明的象徵。長城和絲綢之路象徵着我國強盛的封建帝國,燦爛的古代文明,以及開放的文化態度。“一帶一路”則象徵着我國當代的繁榮以及對外開放的外交。儘管在這個發展的歷程中,有文化的碰撞,有文化的衝擊,但幸運的是中華文明歷經滄桑而不衰,它終究是流傳了下來,並且變得更加意蘊豐富,獨樹一幟。所以,這樣的文明纔有力量,所以當今的我們才自信地開展“一帶一路”的建設,願意承擔更多的責任,這不僅是我們作爲一個大國的義務,更是我們的文明賦予我們的傳承的使命。文明的力量,不僅蘊含在長城和“一帶一路”上,更應該沿着華夏兒女的血液一代一代流淌下去,這樣,我們纔會永遠自信下去。

你認識的是一個怎樣的中國?是長城的綿延千里,還是絲路的駝鈴悠悠?這都是中國。而它們,都代表着中華文明的力量,代表着我們的自信,代表着中華的位置。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3

【作文題目】

閱讀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鹿特丹世乒賽結束後,師生們一起議論。

生甲:太好了,中國對又包攬了全部冠軍,這叫實至名歸,競技體育就得靠實力說話。

生乙:但我更願意看見外國選手成功挑戰中國名將,一個國家長期壟斷某項體育比賽的金牌,其實並不利於這一項目的發展。

生丙:有人主張中國隊應讓出一兩枚金牌,我不贊成。如果故意輸球,就有違公平競爭的原則和奧林匹克精神。

……

老師:同學們說的都有一定的道理,有些道理不僅體現在乒乓球運動上,也適用於其他社會生活領域。

要求:根據以上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繫實際,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滿分作文】

前不久在荷蘭鹿特丹世乒賽上,中國隊“又”包攬了全部冠軍。一個“又”字既包含中國隊的成就又一次實至名歸,有包含了我們對於成功的反思。

在世界乒乓領域,我們爲什麼能長期處於壟斷地位,一次又一次的包攬世乒賽,奧運會的桂冠呢?有人說他們日常訓練極爲刻苦,或又有人說乒乓球是國球,有傳統優勢。而我想會說的則是,中國乒乓球的“實力”在於其運作體制的科學與完善。

曾有一位什剎海體校的教練說過:“我們的訓練安排周密而有效,你不會看到哪一個隊員閒滯下來,老的隊員有經驗他們會教給年輕隊員各種比賽經驗和擊球戰術方法。”從中我想到的是讓一個團隊中的每一個元素都發揮其優勢,在團隊內部形成良性循環,並且相互借鑑,達到運作效率的最大化,這便是中國乒乓團隊的實力所在。——系統優化

不僅一個團隊,如果把這種運作方式有效的嫁接到社會其他領域我想也一定奏效。

20世紀90年代,日韓等國遭受了亞洲範圍內較大的經濟危機,此時的兩國大型企業都在企業內部大力提倡科技創新,並結合本國傳統工業優勢實現了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的發展方式的改變,並且實現由勞動力主導向科學技術主導的根本提升,在世界範圍內取得了成功。

田忌賽馬的故事耳熟能詳,他的成功也不正像中國乒乓球隊一樣,其實力的體現在於結構內部的優化。

此時此刻,在中國經濟領域的提升也同樣可以借鑑其方法。改變現狀不是一蹴而就之舉,但若能把握其發展的規律,在內部進行元素間的優化,鼓勵創新,我想中國實力之名至實歸將指日可待。

近年來,姚明創造了中國第一高度;劉翔創造了中國第一速度;丁俊暉創造了中國第一準度;而李娜創造了中國第一力度!這一個箇中國實力的體現,無不是中國近年來在體育領域進行改革,調整運作體制使之科學與完善的結果。

包攬冠軍不是目的,而其價值在於一個個的成功實力對於中國今後的發展其實極其重要的推動與借鑑作用。

一個冷靜看待“成功”的民族,纔可獲得真正的“名至實歸”屹立於世界!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4

紐帶,作爲聯繫雙方的關鍵,無論在生活的哪一方面都扮演着極爲重要的角色。既然如此,那麼何爲紐帶呢?我認爲,紐帶既非表面上的聯合,也並不是將紐帶兩端的雙方強行禁錮在一起的枷鎖。它可以是人,可以是物,甚至可以是停留在精神層面、不具有實體的一種意識,是一種非強制的在自願的前提下形成的聯繫雙方的橋樑。

這種如同橋樑般的紐帶並非刻意製造、人爲提出,而是基於諸多原因在社會發展的必經之路上自然形成的。首先這是一種個人的選擇,當社會發展到如今的水平,個人的力量已經很難達到像古時的部落首領號召、帝王崇拜那樣一呼百應的效果了。個人想在社會中發揮一定的作用,就像廣廈下的螞蟻那般渺小無力,因此,人們需要紐帶作爲連接,將個體融入集體,讓一隻螞蟻融入一羣螞蟻,形成團結一心的蟻球,運用合力攀登高樓。在衆方力量的匯聚下,在個體紐帶的聯繫中,登上那高不可攀的頂峯便會多一些可能。

除此之外,紐帶的出現也是社會發展的選擇。人類自古猿繁衍進化至今,在深遠悠長的歷史長河中留下了不同的足跡,在蒼天厚土中產生了多樣的文化與各自的社會發展形態,然而,這種各成體系、獨闢蹊徑的發展模式似乎遇到了瓶頸,突破性、劃時代性的發展趨勢似乎風光不再。此時紐帶出現了,它將陸地上四散的子民凝聚起來,將各種文化凝聚起來,在這片舊土上迸發出新彩,在時代的洪流中推動着人類進一步創新與發展。

面對着這樣的人人都應當珍視的“紐帶現象”,我們要做的不應該是利用紐帶輸送痛苦和災難,而應該在精神上將個體與整體聯合,將國家與世界接軌,將過去與未來交融,以“共同體”的概念帶動全人類和諧共處。正如迴響着悠長駝鈴的絲綢之路上重綻的“一帶一路”風姿,用中國的力量爲沿線國家的發展提供便利,在紐帶的聯繫下互利共贏。正如那吸引中外目光的“魯迅對話雨果”文藝活動,在不同文字、不同文化的交流融合中激起中外文化互鑑的漣漪……

我欣喜於紐帶的出現,更期待着紐帶進一步發展,這種經濟上的互助、文化上的交流只是一個開端,當人類開始超越民族的侷限,看淡利益的追逐後,必將迎來更輝煌的明天。

分項得分點

◎內容得分:符合題意,論證充分且深刻。作者認爲紐帶既可以是人、物,又可以是精神層面的意識,從這一點看就與衆不同、頗有見地。接下來分析紐帶形成的原因,闡釋論證均很到位。不僅談到個人的選擇,還談到社會的發展對其產生的影響,分析論證充分。之後從“如何將其用好”的角度說開去,強調不能用“紐帶”輸送痛苦和災難,而應用其帶動人類和諧共處。文章立意高遠,也彰顯了作者對這一問題的深刻理解和高尚情懷。得20分。

◎表達得分:語言簡潔有力,思路清晰,表達順暢。行文中,重視恰當地運用連接詞,如“既然如此”“首先”“除此以外”等。這樣寫能夠使文章層次清晰、結構嚴謹、邏輯性強。作者在分析個體選擇時用一隻螞蟻做喻,使論證形象深刻。得20分。

◎發展得分:見解獨到,極具個性色彩,說“紐帶”角度獨特,運用喻證法效果明顯。得10分。

北京高考滿分作文5

“疼……”

肩胛骨上的刺痛讓我從混沌中漸漸清醒過來。睜開眼,映入眼簾的是一片荒蕪的景色,漫天黃沙飛揚,我掙扎着想要坐起來,但肩膀的劇痛,讓我所有的努力都變成了徒勞。

彷彿有什麼動靜,是有人發現了我嗎?我側

頭一看,匍匐着向我靠近的,竟然是一個漢軍打扮的將軍。他的臉就在我眼前咫尺之處,我不敢相信,這張稚嫩的臉,會穿上一身大將軍的服裝。他,難道是霍將軍?

他扶我坐起來,餵了我兩口水。然後說:“又多了一個倖存的士兵。”

我這才發現遍地都是屍體和血跡,遠處還有一隊和我同樣打扮的士兵向我走來,在我面前站住,向那個青年將軍行禮:“報告霍將軍,別處再無一人生還。”

這時我恍惚記起,我從21世紀穿越而來,成爲霍將軍麾下的一名士卒。我是第一次這麼近距離地仰望霍將軍。說他乳臭未乾並不爲過。他那並不豐滿厚實的肩膀真的能擔當將軍的重任嗎?能擔當大漢興亡的重任嗎?

黃沙……血腥……邊關……大漢軍服……霍將軍……我正與霍去病將軍並肩作戰?我的腦子尚未完全清醒,但已容不得多想,烈日炎炎,穿戴着沉重的盔甲,加上左肩中箭,我再度昏死過去。

醒來時已在營帳之中,肩頭已有人用白布裹好,那一隊殘兵圍在一起,中間是霍將軍。

“這是一場生死之戰。家國一體,有國纔有家,我爲將,爾爲卒,你們可以離開,但我不可。陛下賞賜我良田美宅,我卻依然無家可歸,匈奴未滅何以家爲!”

好一個“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少年將軍出語不凡。此時,欽佩代替了懷疑。正想看身邊人作何反應,只聽得將士們齊聲答應:“吾等願隨將軍堅守陣地,誓死不歸!”

此時已是傍晚時分,暮色降臨,將軍身邊的十幾個人圍坐到一起,相互支撐着,以饃爲食,以雪解渴,稍作休整後,連夜繼續向漠北挺進。

後事不敢去想,但霍將軍的前功世人皆贊,皇上嘉獎,賞賜的良田美宅無人能及。

霍將軍率部且行且戰已有兩千多裏,共殲敵七萬多人,俘虜匈奴王爺三人。一路追殺,來到狼居胥,在此,霍將軍祭天祭地,封狼居胥,然後率部直奔襲匈奴至貝加爾湖。這是怎樣的氣勢?這是怎樣的功業?

英武的將軍也並非所向披靡。就在我受傷的那場戰鬥中,匈奴竟然在一天之內發起兩次進攻!正說着,又看到了遠處匈奴的火把,和在火光中隱隱約約飄動的胡旗。我轉身把劍,幾位士兵也已經嚴陣以待,準備出戰迎敵。站在隊伍最前面的,是霍將軍。他嗖地一躍而起,厲聲問道:“想回去嗎?”將士們答道:“匈奴未滅,何以家爲!”說完,將士們爭先恐後地提劍衝向了敵軍……

讓人怎麼也不敢相信,這樣一位英勇善戰的將軍,這樣一位天下無敵的英雄,在匈奴未滅、胡虜未盡之時,竟然病逝,年僅23歲。

我回到21世紀,看着17歲的少年還在懵懂度日,看到20歲的青年還無人生打算得過且過,那麼,23歲的我會是怎樣的呢?剛好大學畢業吧,是否正在爲職業高不成低不就而彷徨躊躇?

人,要活多少歲才能展現自身的價值呢?23歲的霍去病英名傳千古,可以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