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高二優秀作文:華夏之瑰寶,莫輕言棄之

高二優秀作文:華夏之瑰寶,莫輕言棄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5W 次

考場作文有些人寫得很好,有些人卻無從下筆,多看一些範文吧,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高二優秀作文:華夏之瑰寶,莫輕言棄之,歡迎查看!

高二優秀作文:華夏之瑰寶,莫輕言棄之

【作文分析】

一、審題立意

1、題目回顧

現在很多學生不願上語文課,他們認爲教材中很多文章過於老舊,沒有文學積累的價值,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但也有人認爲教材中的文章多是傳世經典,是歷代文壇哲聖智慧的結晶,值得我們去仔細品味。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請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態度。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2、材料分析及審題方法

這是一道評論性作文題。生活中的許多事情,有應該肯定的正面事例,也有應該批評或引爲教訓的反面事例;同一件事情,從不同角度去分析也會有不同的見解。在命題上,此類材料具有開放性,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審題立意上,可以抓住中心事件,考察中心事件的構成因素,然後選取一個側面,一個角度來立意。

所給材料談論的是很多學生對語文教材的看法,不同的人給出了不同的觀點。考生可贊成其中某一種觀點,如教材文章過於老舊,或教材文章多少傳世經典,也可以辯證地看待分析。對於文體的選擇,可以寫議論文,表達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寫記敘文,敘述自己學習語文的經歷,抒發自己的情感。

二、本次作文存在的問題

1、審題立意方面

①辨別不清材料關鍵詞,重心不明: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作爲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的中華傳統文學理應有其存在的價值,試問:“若無一步步的腳印,我們又豈能到達千里之外。若無涓涓的細流,我們又豈能看見今天的江河。中華傳統文學的價值便如同那一步步的腳印,那涓涓的流水,組成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下面,就讓我們來談談傳統文學的價值……

評:以上文字體現出學生在審讀材料時沒有分清側重,材料關鍵詞應該是語文教材中的文章,寫作重心應着眼語文教材。不少學生卻通篇大談語文課、中華文化、文學經典、舊文章、文言文……完全拋開語文教材,審題出現偏差。

②拋離材料偷換話題:

立意:創新、做好自己、守住本心、透過現象看本質……評:拋離材料去單談“創新”等,這些觀點跟材料有着似是而非的關係,其實它們是沒辦法在材料中直接體現出來的,偷換話題了。這個問題一直是審題中的死結,一定要強調學生不要出現跳躍式思維,避免蝴蝶效應了。

2、論證分析方面

①缺乏 論據,內容空洞。本題貼近生活,審題難度不大。評論對象是大家熟悉的語文教材,應該是人人有話可說,人人有素材可用。但部分學生不懂得調動積累,空談中華文化、文學經典。

②事例與觀點不合,牽強附會。不少學生生搬硬套第一次作文訓練中關於故宮裏開星巴克的事例和範文。

③說理不夠深刻。僅重複材料觀點就事幹巴說理,沒有做到由此及彼深入分析,缺乏建設性意見。如肯定語文教材的可指出如何傳承經典;辯證分析的可指出在教材中引入哪位作家的文章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議論文要寫得深刻,一是不能幹巴說理,議論文要注意聯繫現實生活,文章要有時代氣息。

3、論證語言方面

語言駕馭能力畢竟低下,論證枯燥無味,缺乏富有表現力的句子。有的同學愛說過頭、偏激的話,如: 1、什麼都學不到的語文課 2、文言文……好好的人話不說,說什麼鬼話。

4、書寫潦草,不能完卷。

三、解決方案

要做到立意正確,論述切合題意,離不開深刻思考,也少不了材料的積累和選用以及論證技巧的運用。針對以上失誤,談幾點意見:

1、認真審讀材料,弄清命題指向,選擇合適的角度立意。能否扣題是作文成敗的關鍵,在文章的題目中鑲入體現材料中心的字眼是扣題的不錯選擇。開篇自然引材料提出中心論點,如果開頭缺少點題,繞得過遠,閱卷老師不明就裏,找不到緊扣中心(話題)的信息,文章就會有扣題不緊或偏題 離題的嫌疑。

2、運用各種手法來論證,要言之有物,否則,會弄巧成拙。必要時可以圍繞題目擬定中心句子,穿插在文章中間 ,不斷強化中心。

3、事實勝於雄辯,選用論據要典型,能新穎更好,不能簡單堆砌材料,要從適當的角度緊扣論點進行表達分析,最好能逐層深入,對意義引申擴展。

4、結尾要照應開頭,扣題強調,不管議論還是抒情,都要讓中心更爲突出。如果做得好,還可以挽救一下之前偏題的敗局。

5、論證要由此及彼深入分析。我們寫作時不要侷限於論述對象本身,要揭示其本質、根源、危害或造成的影響等,提出有建設性的意見,從而使說理深透。不要太過絕對,要學會辯證分析,提建議態度要溫和。議論文的主要任務就是說理,分析越深刻,說理才能越透徹。要想做到這一點,必須注重辯證思維能力的培養。要運用一分爲二、發展、聯繫的觀點來分析問題。

6、書寫要規範,卷面要整潔。

【優秀範文】

華夏之瑰寶,莫輕言棄之

作爲一箇中國人,當需熟讀漢文,熟書漢字,於是自豆冠之年起,便與漢字爲伍,與漢字爲伴,悟道之始,感世之末,求學年歲,語文課本終是相隨相伴。而現在的許多學生卻不願上語文課,認爲其老舊教材無價值,此之讓我甚是心寒,尤爲心痛。語文教材中句句章章皆是華夏之瑰寶,豈可輕言棄?

自盤古開天闢地,除混沌而迎光明之至今日,已是四千餘載春秋。而中華文化自始成之日起而至今日,未曾失傳,可謂源遠流長。語文課本中句句章章皆選於此,雖是舊遠,何談無意?其實語文課本中句句章章只要我們細酌而慢嘗,細思而長念,便覺此之猶勝繁華,耐人尋味,久酣而不覺淡。

千古多少春秋,江山多嬌,嫋雄往之,代代世雄戰沙場,聲聲哀怨埋黃土。而縱觀文壇,多少文子墨子,才人騷客各放韻彩。而他們略輸文采,輕潑文墨便是佳作流世,四韻聚成。而課文中處處是此等良才佳作,對我們甚有教育意義,請君聽我與你細細到來。

要談語文教材佳作,當先談孔子的《論語》。《論語》中“溫故而知新”讓我們懂得了學過的知識須複習的道理;“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讓我們明白了學思須結合,不可置之分而行的道理;“三人行,則必有我師”讓我們知曉了處處可求學,人人可爲師的道理,我們要學會向每個人請教……孔子的《論語》確爲傳世經典,無論何時,其言皆有理可尋,豈可言之無意義?韓愈的《師說》細道陳詞何爲師者,當爲師者表範,讓我們懂得了師者的本質,亦應尊師重道,又言求學不應顧及身份。於今時今日,亦是有教育意義的,豈可言之無意義?

還有魯迅的各種文章,其棄醫從文,救補亡國,其中文章可看出其寫法之高超,思想之高遠,又諷時嘲世,讓我們看到了當時社會的黑暗。或許這樣的一生一世,我們只有仰望,但我們亦可向之學習,學習他的寫法。如《拿來主義》當爲議論文之表範,我們可觀賞,細仿,豈可言之無意義?

語文教材中的千篇萬章當爲中華傳世之瑰寶,流世之絕韻,千金不可易,萬金不可求,豈可輕言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