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二作文 >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精選29篇)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精選29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W 次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精選29篇)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

暮靄沉沉的東方,古老的華夏文明之火在地平線冉冉升騰,所照之處,盡是光明。千帆過盡,中國文化落於史書,縮爲符號,落地生根,在這片土地上恣意生長;又逐漸遠揚世界,播撒芬芳。

漢字,中華文化符號的精華。一撇一捺勾進世間繁華,一頓一挫框入方寸洞天。漢字中,有書法家王羲之的墨中豪情,有毛澤東主席的毫中狂放。縱觀這一筆一劃的方塊字,寫出的是美的弧線,也是文化的傳承。不論是古時的甲骨文,還是現代的象形字,都是歷史的雕琢,都是中華文明的匠心巧作。那橫平豎直,連通着歷史,環環相扣;敲擊着血脈,滴滴赤誠。中華文化符號之明媚,在漢字之中紛呈。

漢服,中華文化符號的樂章。襦服廣袖,對襟華色,那蹁躚在漢唐宋明的文化,正在一針一線中流淌。你可曾想過那紫禁城中的錦繡,那尋常百姓家的襦裳?那玲瓏的美,便都附着在這些綺羅中了。針腳綿密,是慈母心中的牽掛,是機杼聲中的'汗珠,是刺痛指尖的辛勤。我不曾想過那是怎樣的智慧,才能將那塊錦織出雲霞般的綺麗輕揚。可我卻知道,是那帶着鐵褐的銀光來回穿梭,纔將傳統禮儀的蓓蕾燦然開於錦上。而這繡着萬水千山的華色,將多少一顰一笑的眉眼勾勒的更加燦爛?數不清那中華文化的美啊,綺麗輝煌。中華文化符號之秀麗,在漢服之中飛揚。

國畫,中華文化符號的風華,一縷風帶不走一滴墨,墨中千點,在白色的宣紙上點逸出生動,勾勒出風骨,流駟出靈韻。中國文化符號之中,必不可缺的一筆便是畫,落於紙中,躍然紙上,是千載的名家佳作,吳道子的送子天王圖,鄭板橋的墨竹圖,徐悲鴻的八駿圖那些濃墨揮灑,多少美,在國畫之中流連盡現,僅僅是一副梅蘭竹菊,便是君子之誼,亦是半襟風骨。中國畫不同於西洋畫的細緻朦朧,是簡單,是自然,是生動的美。中華文化符號之靈動,在國畫之中徜徉。

中華文化的美,離不開華夏子孫的細細描摹。絢麗多彩的萬千符號之中,他們雖然只是一筆筆濃重的墨點,卻象徵着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延續,也是中國文化的發揚與創新。他們走出國門,在世界的舞臺上昂首挺胸,揮灑滿腔的熱血,書寫那代代相傳的中華文化符號,那種骨子裏刻着的豪情壯志,必將成爲世界舞臺上最熠熠生輝的星光!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

傳統文化,構成於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發展歷史當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更是中華民族寶貴的財富。然而,人類進入21世紀以後,工業與商業的全球化正逐漸改變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爲方式,消解着傳統文化的精髓,傳統文化瀕臨消失。

首先是傳統節日。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們繼承與發揚傳統文化的一種良好方式。然而在此刻,隨着西方聖誕節,情人節等一系列節日的廣泛傳播,傳統節日卻漸漸被淡化了。鮮少有人在端午節賽龍舟,吃糉子;在重陽節登高插茱萸;在中秋節賞月,慶團圓;在臘月初八熬一鍋熱騰騰的臘八粥祈平安。在西方節日被人們熱火朝天的慶祝之時,誰還會想起這些內涵豐富,意義非凡的傳統節日,與習俗呢恐怕,早已將它們拋之腦後了吧。

其次是傳統的歌舞。鳳陽花鼓,雲南花燈,東北秧歌等早已被人們認爲是俗不可耐,在公園中看到老年人扭秧歌時,還有許多的年輕人加以嘲諷,而西方傳入的街舞,雷鬼等舞蹈卻被年輕人大加追捧,成爲他們的心頭大愛。而在一些搖滾,Rap等流行歌曲廣爲傳唱的同時,中國的一些民間音樂以及國粹京劇受到了不一樣程度的冷落。隨着時代的發展,許多人拋棄了傳統歌舞,轉而奔向了流行音樂與舞蹈的懷抱。

不僅僅如此,以往在民間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也面臨着失傳的危險;傳統的.繪畫書法也受到了必須的衝擊;傳統思想道德正在被人遺棄。這許許多多的社會現象,不禁令人堪憂。傳統文化瀕臨消失,而我們卻不加以挽救,而還是爲了各種外來的文化,節日,興奮不已。在我看來,在這樣下去,不用多久,傳統文化就會完全消失,不復存在。

爲了不使我們中國人遺憾,後悔,我們每個人應當成爲傳統文化的傳播者和建設者,努力使傳統文化重新綻放光彩,恢復生機與活力,爲我們將來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我們每個人都應當爲了傳統文化的恢復與發展貢獻出自己的力量,使其重新發出奪目的光芒。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3

歷史長河,浩浩蕩蕩;文化長河,源遠流長。

那是一條奔流不息的長河,從遠古走向未來,他高喊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盪滌着一切沙石。然而,在他的源頭,存在着另一種力量,那力量被歷史所征服,他們匯聚在一起,寫下不朽篇章。

中華文化的長河奔流其中,他博大精深,他源遠流長,他用五千年的時間孕育了華夏文明。

從春秋戰國開始,隨着那一次的“百家爭鳴”,中華文化出現了自己的雛形,那是一個弱小的幼體但卻有着遠大的抱負;後來到了秦漢時期,他進行了第一次大融合,充滿了封建主義色彩;不知不覺到了東漢末年,他就有了另一個新形態的自己,那是全新的,那是霸道的,我們叫他——官僚門閥特色文化;再後來,轉入到唐朝,他達到了一個頂峯,在那一次他第一次與外來文化真正意義上的交鋒;宋代的時候,他達到高度繁榮的水平,取得了世界科技文化重大成就;明,清時期的他又開始了新的蛻變。到這裏,中國古代文化奠定了中華文化的基礎。

清末,中國的近代史開始了,他進入新舊文化過渡時期,由於中國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所以現在的他也是千瘡百孔。很長段時間,他的路線被救亡圖存所充斥着,對於他來說那是一段很漫長的屈辱史,他在消失與存亡中徘徊。一直到民國時期,他逐漸走向正軌,宣傳進步,反對落後,追求民主。但悲哀的'是他還有不完美的瑕疵,那種投降的思想就像害蟲一樣,參雜其中,貫穿始終。時間一晃,到了抗日戰爭時期,那時的他對於戰爭早已麻木,可是他從不放棄,他那堅持不懈的民族精神支持他走向勝利。最後的那一場解放戰爭算是對自己的最後一次抉擇,他選擇走向社會主義文化。近代文化的發展就此結束。

延續至今,走進了現代史。如今的他不再是懵懂無知的小孩,也不是掙扎奮鬥的少年,他已經成熟,有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歷經滄桑,才發展出多彩多樣的自己。屹立在世界文化之林,那樣莊重,威嚴。

時代在進步,歷史在前行。中華文化帶着他那一絲遠古的龍氣,融合了現代的力量,貫通古今,在歷史的長河中穿行,不斷完善自己。他註定完美,他必定輝煌。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4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華文化也是舉世聞名,有人說過:“一輩子中國人可以學會其他各國的語言,而外國人一輩子都學不完中華文化。”事實亦是如此,至今沒有人可以,甚至是敢說,自己完全學會了中華文化。而卻又不少人說自己完全學會了英語。由此便可以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我們的身邊隨時隨地都有中華文化的體現,小到我們的交談,大到中國人民的傳統節日。

如果說外國人與中國互相諷刺的話,那是螳臂當車——自不量力。可以這樣說,中國人嘲笑他們,他們可能還會認爲是在誇他們呢。我就有過這樣的經歷,那是在和我姐姐相互諷刺的時候,記得有一次我弟弟尿牀了,她沒聞到氣味,我就嘲笑她鼻子被堵住了,結果她說:“我對臭味不敏感,主要是因爲經常要和你在一起。”正當我丈二和尚摸不到頭腦的時候,她又來了一句:“那是因爲你更臭,薰的。”我一時語塞只好岔開話題。

中華文化還體現在我們的傳統節日上,如春節貼對聯;元宵節猜燈謎;中秋節賞月……

在今年春節貼對聯的時候,因爲上下聯沒有標清楚,所以我分不清,所以前幾個都貼反了,後來還是姐姐說他們老師教的是上聯的最後一個字的音調一般是一、二音,下聯的最後一個字的音調一般是三、四音,我們明白後就沒有再貼錯了,後來大姐還考了考我,跟我說了一個對聯讓我分上下聯,我都分對了,大姐誇我學得挺快,正當我洋洋得意的時候,二姐卻潑了我一盆冷水,說:“什麼嗎?他只是現學現用而已,當然學的快了。”我就對二姐說:“讓我得意一下不行嗎?”這個春節不僅使我們感到快樂,還讓我們學到了知識。由此可見,生活處處皆語文啊!也可由此看出,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影響深遠。

中華文化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詩、字、畫。其中李白、杜甫的詩是人人皆知,王羲之的'《蘭亭序》則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稱,而張澤端的《清明上河圖》更是家喻戶曉。除此之外我國詩人還有曹操、曹植、蘇軾,書法家還有王獻之、顏真卿、柳宗元,畫家有吳道子、顧愷之、閻立本等等。他們雖然各自的風格不同,但都是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這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我們應當去傳承,去宏揚這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5

二千多年間,中國人養成了一種社會風尚,形成了泱泱大國的民族精神,過去中國人的生存,及其民族生命之開拓,皆賴於此。這種精神,一爲向上之心強,一爲相與之情厚。

新中國成立以來,一大批海內外中華兒女爲建設祖國奉獻自己的青春,相與之情深厚。“兩彈元勳”鄧稼先,“抵得上五個海軍陸戰師”的錢學森,他以過人的膽魄,讓新中國發出最強音!鑄就“五載兩彈成,千秋功,萬古績。丹心照日月,憑軒向高峯”的壯美詩篇。榮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最高獎”的師昌緒。因爲有了他們的加入,中國才逐步成爲今天的軍事大國。他們爲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不朽貢獻,無怨無悔的給予,不求回報。

自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過去了,中國的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人民羣衆都可以感受到的是,從溫飽邁向小康,生活的富裕程度大大提高了。但同時,隨着社會不斷進步,市場經濟和文化多元化,人人都向“錢”看。怎樣傳承中華文化已成爲我們現如今面臨的新課題。“哈韓族”“哈日族”,愚人節、情人節、聖誕節搶先過,對李敏鎬、灌籃高手如家數珍,信手拈來;而問他們“王孟組合”“唐宋八大家”卻支吾半天都說不上來。我們該怎麼做?以往的向上之心,曾經的相與之情與我們漸行漸遠。

二十一世紀,人類第三次站在了世紀的起跑線上,未來的中國面臨嚴重的挑戰,迎接跨世紀的挑戰,關鍵在於人的`素質。試想一下如果未來的接班人連修身也做不好,更不用說什麼“齊家、治國、平天下”了。

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認爲,雖然豐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但我們千萬不能迷失和放縱自己。現如今生活好了,人民安居樂業了。我們更應該飲水思源。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五千年的歷史沉澱讓中華文明散發着悠久的韻味,有着聞名於世界的科學技術,留下了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作爲禮儀之邦的中國,崇禮重德,尊師重道是傳統美德。先祖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足以讓我們受用終生。傳承和弘揚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責無旁貸的責任和義務 讓我們攜起手來,共築中華民族共有的美好精神家園,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6

中華上下五千年,於歲月的沉澱下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這是我們每一個華夏兒女所應感到驕傲而努力學習的動力。

其中有三最爲重要。

一是勿忘中華。

我們的傳統文化在千年來砥礪前行,不斷奮鬥,經暴風洗禮,歲月沖刷依舊是巍峨而偉岸的。作爲華夏兒女,我們應當珍惜這寶貴的資源,從中華文化當中汲取營養,將我們的民族發揚光大。

二是勿忘篤行。

要切切實實的實行我們所傳承的文化,深入實踐,將學習的文化知識充分發揮好它們所具備的作用。在日常行爲中可以靈活運用,用優秀傳統文化的優秀思想觀念使自己有良好的品質和作爲。

三是學爲成人。

人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要積極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去學習優秀的思想,使自己具備良好的言行舉止,擁有高尚的品格。只有在不斷奮進的路上,我們才能走的更遠,將我們的文化發展的更好!

具備了這些我們同時應該深刻的瞭解並喜愛自己的文化。

首先,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單從字跡說起,有行書楷書草書,每一種都獨具一格,擁有不一樣的魅力。而我們的語言則被稱爲世界上最難學習的語言。可見我們中華文化是十分具有內涵的。

其次,泱泱中華,悠悠千載。五千年的文化底蘊,在歲月的沖刷下更顯巍峨。經歷千載時光沉澱,它所留下來的都是前人總結出的精髓所在。可以說單論文化底蘊,我泱泱大華無人可與之比擬。

最後就是我們的民族。中華文化不單是一種文化 ,更是一種民族的精神象徵。五十六個民族各具特色,五十六個民族萬衆一心。我們的民族團結奮鬥,共攜手,同發展。這就是我們的底蘊!

在正處於變革的時代中,我們應該堅守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保護好我們千百年來的'傳承。將傳統文化的精髓發揚光大。

歷史的車輪總是不斷向前,可是我大華五千年來的傳承也不是那麼輕易就可以抹去的。歲月所能帶走的只是槽粕,我們所要珍惜的,是那些優秀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傳承中華文化 使我們每個莘莘學子該做的!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7

一個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不能沒有文化,文化給予我們的是靈魂深處的品格,源自於內在的自信,和永無止境的知識源泉,文化給予我們的是一種巨大的而又無形的力量。

近期,某地開展了關於中學生傳統文化認同的調查,有百分之二十的同學喜愛與支持民族文化產品,大多數同學表示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無所謂的態度,這樣的數據讓我大跌眼鏡,雖說文化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但是一半多的同學對文化的態度表示無所謂,這是爲什麼呢?我想是因爲現代科技手機的'發達各類遊戲和短視頻軟件的泛濫成災,吸引着大多數同學,這還有什麼時間瞭解和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呢?所以我認爲,培養自身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非常重要,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應該積極宣傳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學習,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從我做起,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不能讓那些寶貴的遺產慢慢消逝了。

時代在不斷的變化,人們所喜愛的東西也在慢慢變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雖然蘊含着豐富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但是總讓人感覺到枯燥乏味,有一種不願意去感受去接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覺,作爲一個好的傳統文化,並不只是保持原本的樣子,原封不動,而是在不改變運意的前提下保持創新,讓死板的文化知識活起來,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在這個新時代也不會掉隊,跟上時代的步伐,讓更多的人可以喜歡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無論是老年人中年人還是青少年都應該傳承,或者學習中華文化。

中華上下五千多年的歷史,有豐富的歷史文化,紅色文化資源證,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方法來認識中華文化,在教育方面堅持不懈地開展紅色文化宣傳教育,深入挖掘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我們在吃喝玩樂的時候,千萬不能忘記是什麼給予了我們現在這樣美好的生活是文化,如果沒有文化,這個世界將會變成什麼樣子,可能就跟原始時代那樣的樣子吧,只注重吃飽穿暖沒有思想,那和動物有什麼不一樣呢。

中華文化的橋樑一直都在構建,時代的接力棒馬上就要加到我們的手上,我們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辜負前輩的希望,做好後輩的榜樣,繼續續寫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最美麗的篇章,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我做起,從每一個青少年做起。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8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今天我們參加了社會實踐活動,穿上漢服點上硃砂,來到了文化勝地—大足感受到了它優美的地方習俗與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讓我也體會到了中國文化是多麼了不起啊!

實踐活動的內容很多,有觀看石刻,有拜孔子,還有寫生與參觀博物館。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茶藝”了。

館內的桌子上擺着一道道功夫茶具。在激動之下,我們仔細傾聽着老師爲我們講述如何泡茶:

1、將茶葉倒進茶壺之中,加入熱水,沒到茶壺的一半,端起茶壺,輕輕地左右搖晃,倒入分道杯﹙又名茶海﹚中,再分別倒進兩個小茶杯之中,用茶夾夾起一端,慢慢的清洗,最後將茶水倒出。老師告訴我們,第一道茶不能喝,是用來清洗杯子的。

2、打開茶壺,老師告訴我們,重新倒滿熱水,再微微搖晃,老師提醒我們,因爲是倒滿水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不然會被熱水燙到。這一次,要在分道杯上添加一個過濾壺,把那些細小的茶渣給擋住,倒出的茶自然很乾淨、漂亮。

最後老師教我們喝茶的禮儀,左手托住茶杯的杯底,右手護住杯身。

第一步,品其香。我看着面前這一杯泛着微紅的茶,飄散着淡淡的.紅茶幽香,用鼻子輕輕的吸了一口,沁人心脾,世界一下子變得安靜了。

第二步,嘗其味。細細品味其中的味道,卻只有澀澀的苦。

第三步,回味甘甜。再喝一口,兩股不同的茶葉味道相撞擊,居然產生了更奇妙的效果,是甜的!我驚訝起來,忍不住再喝兩口。

這一杯茶水之中,不僅僅是紅茶,還裝滿了祖先的智慧與同學們的一顆心。以前我不喜歡喝茶,苦苦的、澀澀的,一點也不好喝,在喜歡上茶之後,只知道它不過是一種水罷了。現在,我明白了,茶不是用來喝的,而是用來品的。古人云:“一器成名只爲茗、悅來客滿是茶香。”這句讚美了茶美、具美的詩。我覺得更是歌頌了那些爲茶,爲茶具付出了畢生精力的人。當來來往往的人到街頭的小茶館坐坐,喝一杯下午茶,和周圍的朋友一起擺擺“龍門陣”,多麼愜意啊!喝這麼一杯滿懷情意的茶,茶裏更是裝着無數的匠人精神。

中國,多麼偉大的中國!正是由這個個燦爛美麗,博大精深的文化所組成,茶藝,成了其中一個最不可缺少的文化。而它裏面所深蘊的東西,是值得每一個同學學習的!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9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纔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爲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0

“家風”是什麼意思呢?說實話,我並不十分清楚,所以特意查了一下“家風”的含義——原來,“家風”簡單地講,就是一個家庭或者家族的傳統風尚。家風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現代傳承。我的理解是:家風就是每一個家庭把原來他們的好習慣、好思想一代一代往下傳。

“尊敬長輩、對人有禮貌”的思想在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就給我說過。所以,我見了長輩和老師,都會有禮貌的問聲好;坐公交車的時候,也會向司機叔叔、阿姨問好;就是和媽媽在路邊買菜買水果後,也會和小販叔叔或者阿姨說聲再見。更不要說在家裏了,我有好吃的也會忍着肚子裏的饞蟲,先讓爸爸媽媽吃。當然,爸爸媽媽很少捨得吃我的好吃的。

在我的家裏,媽媽經常通過給我講故事的形式,告訴我一些做人的道理。比如“做人要誠實。”記得媽媽給我講過一個“貝貝熊叢書”裏的《實話實說》:小熊哥哥和小熊妹妹不小心打壞了家裏的檯燈,還向媽媽撒了謊,最後他們認識到錯誤。講完這個故事,媽媽就對我說,每個人都有可能做錯事,包括小朋友,做了錯事及時承認並努力彌補和糾正,這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不能撒謊。如果撒謊,別人對你的`信任就會像故事裏面的花瓶一樣,被打碎了,就很難粘起來了。

爸爸媽媽還經常給我說,和別的小朋友相處,要大度,不要斤斤計較,能讓別人的就讓別人,吃點虧不是壞事。可是我做的並不好,我和小朋友玩的時候,有時候愛和小朋友較真。有一次,班裏有個同學,課間玩耍的時候故意把我擠到桌子角上,把我疼壞了,我一生氣,又把他擠到了別的桌角上。就這樣,我們發生了爭執,不歡而散。回到家後,我把這件事情給爸爸媽媽說了,媽媽說:“小朋友鬧着玩,你不必當真。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你笑笑走開就算了,不要斤斤計較,大度一點。有句話叫做‘吃虧是福’。”我以後要注意,和小朋友相處的時候,努力做到不斤斤計較,和同學們和睦相處。

“尊老愛幼、誠實守信、吃虧是福、謙虛禮讓”這些都是好的家風。我想,我們的社會就像一片大森林,每個家庭就像裏面的一棵棵樹,好家風就是給這些樹澆水、施肥、送來陽光,慢慢的這些樹就會變得很旺盛。如果每棵樹都茁長成長,那整片森林一定會變得更美好!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1

當時間的沙漏漏出最後一粒沙子時,黃金的本色纔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珠經過最後的時刻,珍珠的顏色會是那麼耀眼。當養分在體內積累六年,毛竹的生命力纔會如此旺盛。

正是因爲歷史的洗禮,華夏之女獨特的x傳統文化纔在漫長的歷史中誕生。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使命。素材中提到的歌手的經歷,是因爲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在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知道七夕節的人卻越來越少。對於祖先留下的很多傳統節日,我們很多人幾乎都是落後的。這不是一種對外物的崇拜嗎?這是我們一直在說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很多人在給我們做榜樣。他們可以堅持自己的信仰,鼓勵人們學習和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不是著名學者馬寅初嗎?他積極倡導我們青少年應該更多地瞭解x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世界在多元化,但我們的傳統中化文化不能丟!所以,我們有沒有想過,在不久的將來,x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否會被其他文化所取代?答案取決於我們的行動。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持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和傳承的使命。

傳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回憶往事,如果不是司馬遷的苦心經營,怎麼會有《史記》警察的傳人,如果不是李時珍的涉山涉水,怎麼會有《本草綱目》的福報。要不是曹雪芹的五易稿,怎麼會有《石頭記》的悲哀和眼淚?看看過去和現在,誰苦心研究了十幾年,終於讓兩位明星成爲?誰奮鬥了十八年,最後獲得金牌?是錢學森!是申雪和趙宏博。他們繼承了x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性,也繼承了x傳統文化經典中的不倦性。正是因爲繼承和傳播了x優秀的傳統文化和精神,他們才能如此堅定和執着。

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我們像一根小火柴,卻依然可以點亮一片星空:傳承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我們像一片綠葉,卻可以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的傳統文化,雖然我們坐船,但還是能驚擾一片大海。

傳承x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的支撐,是我們成功的基石。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2

伴着風雨,迎着朝霞,中華文化已經走過了數千年的風雨,其力量也深深熔鑄在我們每個人的血液中,成爲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力量。當中華民族面臨危機生死存亡時,總會迸發出強大的凝聚力,鼓舞着中華人民去戰勝苦難。

當日軍的鐵蹄踏上中華大地時,當中國人的鮮血染紅這一片大地時,中國人民團結起來了面對侵略,鑄就了了一段輝煌。國共合作、全民族抗日、中華民族文化中的的團結一致面對侵略,爭取民族獨立的精神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從那一次次戰爭中,我們看到了中華文華的力量,中華民族的團結在這一次戰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當地震襲來,整個中華民族凝聚在了一起,當地動山搖的時候,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身體護住了學生,而自己卻壯烈犧牲;當被埋在廢墟下時,人們互相鼓勵;當地震過後,災區的人們互相安慰、全國各地的人們都紛紛獻出了自己的.愛心,幫助災區的人們渡過難關。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團結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也正是這種來自中華文化的力量,是中國人團結在了一起,正是這種團結,才使得中華兒女在困難中凝聚到了一起,在災難中凝結到了一起,共同面對困難,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讚歌。

當浙江省溫州市甬溫線發生特大交通事故時,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的愛心,人們紛紛去獻血、出租車司機免費接送客人、一股股愛心的暖流在城市中傳播,彰顯着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助人爲樂,發揚着中華民族傳統的文化。當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深入人心時,當中華文化已經進入中國人民的血脈時,它會迸發出一種力量,去增強中華兒女對困難的勇氣,去領導中華兒女戰勝中華民族戰勝一個個困難,創造新的輝煌。

中華文化力量如春雨,滋潤中華兒女的心田;如火炬,可以照亮中華民族前進的道路;如一盞明燈,引領中華民族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正是因爲這種力量的,中華人民纔可以笑對困難,纔可以團結到一起,共同去戰勝困難,走向成功。

我相信,中華文化的力量永遠不會消失,因爲它已經深深融入中華兒女的心中,成爲中華兒女生命中的一部分,我們將會運用這種力量,去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3

即使歷史將時間植滿滄桑,即使歲月叫囂着去謳歌新的篇章,即使文化的抉擇充滿迷茫,但是中華民族的文化依然執着的屹立,中華的文化依然閃爍着燦爛的光芒,永垂不朽,中華文化必將傲然於世界文化之林,獲得新生!

站在喧囂嘈雜的大街上,舉目遠眺,迎面映入眼簾的是一家家“肯德基”“必勝客”,華貴而高貴的店牌上一行行英文字母閃爍着耀眼的光輝,刺眼炫目的歐式吊燈下是顧客們一張張滿足的笑臉,漢堡包,炸薯條在眼前肆意的經過,散發着令人迷戀的濃郁香氣。而對面的中式餐館卻人煙稀少,掛着“停業轉讓”的招牌。

現在,正如人們所說:“中華傳統文化在走下坡路。”望向窗外,不是被那一輪圓月吸引,而是被一張張“肯德基”的廣告紙驚煞住眼球,“情人節”“聖誕節”的號角滿天飛,那歐式的巧克力似乎比中國的月餅要好吃上萬倍。可是,你們忘了嗎?我們是中國人!我們腳下是中國的土地!

確實,中國的傳統文化有許多不足之處,孔孟言論在當今社會物慾橫流、信息高速發展的社會似乎已經過時,古代不懂變通的封建繁瑣禮節被人們所唾棄,那些鬼怪神論也已經被信奉科學的年輕人所憎惡。人們不想點一支蠟燭,執一杯香茗來作得千古絕句,亦不想被那封建枷鎖束縛,更不想對孔孟有等人的言論分析概括,那些文化的弊端,隨歲月駛過像車轍一樣漸漸變得清晰,傳統文化的.漏洞似乎被時間漸漸撕裂,變得越來越大。

捫心自問,我們怎樣才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認真對待西方文化,讓中華文化獲得新生?是盲目的追隨外來文化,還是堅貞頑固的固守傳統文化,亦或是假借時尚名義,鼓吹低俗趣聞?不!絕不!我們不能把中華文化推向無知黑暗的漩渦,我們要讓中華文化獲得新生!

我們不能拋棄引以爲豪的孔孟文化,但是要棄其糟粕,我們要拋棄裏面的頑固教化思想,自覺抵制奴性思維,認真品味中秋,端午節日背後的豐富文化背景,積極引進西方文化,以合理尊重的態度對待,不盲從,不追捧;做一個合格的中國人。

傳統文化的陣痛不可避免,中華文化只有割去糟粕,吸收優秀文化基因,纔會獲得新生。

我堅信中華文化新生,我期待中華文化新生!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4

在當今開放的世界裏,我們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同時,也要大力弘揚華夏五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只有這樣,世界纔會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才能更加地充滿生機和活力。

小時候,每當大年三十晚,村裏便鼓聲四起,霎時間村當街便擠滿了人,有敲鑼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蹺的,有玩龍的,村裏好不熱鬧。小孩子穿着棉襖在街上你追我趕的,不時地放着炮,老人們聚成一堆兒聊天,年輕小夥兒,俊俏姑娘則在給人們表演節目。 小草給大地母親帶來了無限的生機,那綠色的草坪像一塊塊綠色的大地毯。小朋友們在草坪上玩遊戲,你追我趕灑下了一陣陣的笑聲。把草兒都惹笑了。還有的小朋友在花叢裏捉蝴蝶。蝴蝶也在翩翩起舞,和小朋友玩捉迷藏呢。

而清明節,人們總會把嫩綠的柳枝插在門上;端午時,奶奶總會給我們系五線繩,煮雞蛋、煮大蒜,包糉子……到了中秋節呢,我們一家老小坐在院子裏,舉頭望明月,低頭吃月餅,真是人間一大樂事。

可現在呢,“洋節”來襲,西方的情人節代替了我們的七夕節。洋節風靡而傳統節日卻逐漸被人們淡忘,身爲一名中國人,你難道不應爲此做些什麼嗎?

現在,每當過年時人們總是出去大吃一頓,守在電視機旁看春晚,有許多人在嘆氣,說:“怎麼一點年兒都沒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這些文化習俗正在揮手向我們告別。

清明節人們哪還會在自家門前插一枝嫩柳呢?僅僅去墳裏掃掃墓,僅此而已。端午節,還有誰會安分地在家包糉子?中秋夜圓之夜,又有誰會和家人們愜意地坐在院子裏手拿月餅,擡頭賞月呢?

中華的優秀傳統文化慢慢被人們所淡忘。傳統佳節在現在社會裏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擔憂?不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呢?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老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形財富,傳統佳節蘊含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因子,這些是我們民族的優秀勞動成果和智慧的結晶。

作爲一名中學生,我能倡議大家爲弘揚傳統文化而貢獻一份微薄之力。優秀的傳統文化不屬於這個民族,它更屬於這個世界。我們要盡全力把我們的傳統佳節推廣到世界上,讓世界變得更加炫彩多姿。保衛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你還等什麼?快行動吧!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5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血脈;是各民族同胞創造的財富;是中華民族的精神來源。而中國就像是浩瀚夜空,那些文化就像是星星鑲嵌在天空中,閃爍着迷人的光芒。

悠悠中華上下五千年。中華的文化成果是極致燦爛輝煌。孔子、孟子、墨子……儒家、道家、法家……諸子百家爭鳴,爲中華文化奠定了寬廣的道路。造紙術、指南針、印刷術、火藥,四大發明在科學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四大名著是中國文學史上的四座豐碑,是世界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不僅如此,在漫長的歷史中,中華民族更在數學、醫學、藝術、建築等方面都有舉世矚目的成就。而這些成就無不顯示着中華民族所具有的勤勞、智慧、勇敢的'品質。更令人驚歎的是中華文化是人類文明史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古老文化,而這就要歸功於那些傳承者了吧!他們即使賺不到錢,整天很辛苦,甚至面對着他人奇怪的目光,但仍堅定不移的爲傳承中華文化做出貢獻。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愛國始終是主旋律,但團結統一、勤勞勇敢、自強不息……這些精神就是組成旋律的音符。不僅如此我們還要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愛幼、尊師愛親、關心集體、熱愛祖國從一點一滴,一言一行去實踐與傳承。

中國是泱泱大國,有着悠久的歷史。其特有的節日更是數不勝數,而每個節日都有它特有的習俗。春節是中國人最爲重視的節日,它意味着春天的到來,新一年的開始。而它習俗有掃塵、貼春聯、守歲、拜年,其中孩子們最期待的就是拜年時收的壓歲錢……不管怎樣特有的節日與習俗我們都要銘記。

中華文化早在千百年前便走向世界,將一切古老文化傳統與當代文化結合,就像電視所播的漢字聽寫大會一樣,成爲跨越時空,超越民族,人人都能欣賞的優秀文化。而作爲新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從閱讀中獲取知識,從精神上得到傳承,從行動中得到踐行!

傳承中華文化,共築精神家園。從小開始,從現在開始,我們要攜手共進,衆志成城,讓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得到我們的傳承,併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凝聚重要力量!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6

“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

馮友蘭先生曾說過:“屬於海洋性文明的希臘文化,亦即西方文明,如同靈動的水,如同靈魂的智者。”是一座沉穩的大山,尊重傳統,對“變”有天性的審慎。

的確,中華文明給人的印象的確如同一座大山,豐富、沉穩。但我認爲,這種沉穩的背後是一種柔韌的彈性,是一種以最穩健的方式更新自己的能力。中華文明是山,卻是一座能在四季中更新自己,在風雨中永葆生機的山。真正的中國人,既是仁者,也是智者。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多年來許多人都認爲會儒家學派的一大特點是保守、守舊,以上古爲黃金歲月,只重視“先王之道”,而不關注事物的變化,而孔子則是一個方正遼闊的學究。其實“信而好古”的孔子是用自己對道德的理解,結合自己對時代的期望,對經典作了新的闡釋。他既將“如山”的仁作爲最高的道德標準,也發出了那句千古智者爲之共鳴的“逝者如斯”,他不但極其詩意地闡解了“變”,而且身體力行,收受弟子,用實際行動改造靈魂。如果他畏懼“變化”,不相信事物有更新的可能,他就不會成爲一位靈魂工程師,成爲中國歷史上的第一位教師。他作爲中國哲人的獨特之處在於他的“變化”。如同萬物生長,是一種無聲而自然的過程,他心目中理想的發展,不是斬斷傳統的脈絡,而是以傳統爲根基,如山中樹木,生長不息。

的確,在幾千年的發展歷程當中,中國文明曾經趁於保守與自閉。當西方探險者乘風破浪,開闢新時代時,中國人還無憂無慮地生活在自己季季蔥鬱的“山林”中。正是這在穩健中求發展,在更新與生長中永葆特徵的“山”的商質,使中國人在經歷時代震盪後選擇了有中國特色的穩定發展的道路。滄海桑田,古埃及的文明已凝固成陽光下,無言的石柱,古印度的史蹟早已成爲地底塵封絕緣的`神性印記。中國,這座沉穩的大山,卻又一次給世界帶來了噴涌出出的生機與得意。

我想,孔子不會驚訝,因爲今日的中國仍是那座山,土地的沉澱仍是千年傳統的精華,林間的嘯仍是當初的瀟灑,中國是穩健中發展的仁者。山林間生命代代更迭,真正不變的是生機,是百折不回呈現出綠色的能力。這纔是最大的智慧。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7

詩,是唐朝的一葉柳,搖盪在古風河畔;詩,是宋代的一朵花,綻放在溫暖世間;詩,是元朝的一首曲,傳頌在歷史長河;詩,是明代的一股韻,飄散在亭臺樓閣;詩,是清朝的一片竹,傲立在狂風驟雨……

中國詩詞博大精深,集大量的景與情於短短數十字之間,或豪放,或婉約,或思民生疾苦,或抒發己身的豪情逸致……更爲難得的是詩詞濃縮了大量的人文歷史,言雖有盡意卻無窮。經典詩詞往往於意境圓融,既發人深思,又不使讀者的思維困滯於詩詞之中,啓人靈智,陶冶情操。南宋嚴羽更是在《滄浪詩話》雲:“詩者,吟詠性情也。”

中華上下五千年,二十四史間,人才輩出驚世,諸子百家齊爭鳴。不必說夏代的古老傳說,更不必說商代的甲骨文,光是詩歌方面就有太多的內容。銘表,辭賦,雜說……在這萬千瑰麗中,唯有詩詞是那萬年不倒的青松,長存世間,永不消逝……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詩中有雨,雨中有詩,不知是雨劃過了詩,還是詩輕撫着雨?詩人用簡樸的文字,就“小雨”和“草色”描繪了早春的特點,更給人一種早春時節溼潤、舒適和清新之美。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詩中有奇景,奇景的風光如詩般清澈,詩中的淡雅如奇景般低調。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詩中的綠水,在蘇軾筆下盪漾着層層波紋,這是夏的'標誌。詩中的水,詩中的山,詩一樣的燕語鶯啼。

“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一場暴風雨襲擊了的茅屋觸動了杜甫一貫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更是表現了詩人推己及人,關心廣大人民疾苦的胸懷。

我更是讀懂了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追求,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誓言,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胸襟……

詩,你是歷史塵埃中綻放的絕世花朵;詩,你是中國華夏曆史長河中的不朽傳說;詩,你是屹立在東方山頂端的那顆璀璨亮麗的明珠;詩,你以你獨特的韻味在世界文化中綻放屬於亞洲文化的耀眼光芒,熠熠生輝。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8

12月31日晚上,我懷着激動的心情和滿腔的熱情觀看了城北小學全體老師和部分學生的慶元旦經典誦讀晚會。那天晚上我們師生歡聚一堂,我們熱烈歡呼,我們激情澎湃,我們鬥志昂揚。

晚會在《木蘭辭》歌舞中拉開序幕,精彩紛呈的節目讓人目不暇接。五年級老師的書法表演《蘭亭序》令人耳目一新。那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遒勁有力的毛筆字,讓人不得不對中國書法及古典詩詞的精妙讚不絕口。

六年級老師的《江山代有人才出》將晚會推向了高潮。首先是集體誦讀民族英雄岳飛的《滿江紅》。老師們的朗誦高亢激越,充分展示出了岳飛"精忠報國"的英雄氣概。我喜歡《滿江紅》中的"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這句話表達了岳飛的雄心壯志;我喜歡“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句話反映了岳飛積極進取的精神和對後人的殷切希望;我喜歡“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這句話說明了岳飛高尚的人生觀,不論事實如何,志向卻不改變。緊接着是師生的歌舞表演《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那深沉、渾厚的歌聲,更叫人浮想聯翩。它把我們拉進了那段羣雄逐鹿的`動亂時代,也引我們進入了那個英雄輩出的歲月。以前每讀到這首詞的時候,就有種蕩氣迴腸的感覺,它讓人在感受蒼涼悲壯的同時,又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的氣氛,折射出高遠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最後是吟誦雄渾磅礴的《沁園春·雪》。它給我們帶來了威武雄壯的氣勢、沁人心脾的情感、成就偉業的抱負!再次聆聽這首詞,有種如逢故知的感覺。它激起了我心底的漣漪,激起了我的愛國情懷。毛澤東主席的預言,今天實現了!看!中國的風貌“紅裝素裹,分外妖繞”,中國的事業“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中華兒女正爲振興中國,實現我們國家更強大的夢而拼搏爭取。歷史已證明:“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整場晚會在一聲聲蕩氣迴腸的千古絕唱中,開啓了一次夢的旅程。廣大師生們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詮釋了經典詩文的美感,表達了對偉大祖國的由衷讚美。在《祝願歌》的一句又一句祝福聲中,晚會圓滿落下帷幕!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19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爲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傳統節日有:春節、元宵節、重陽節······春節是農曆正月初一,俗稱“過年”。每年過年,每家每戶都會吃團年飯,街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彩旗飄飄。每個小朋友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大人們露出了滿意的笑容。人們買了許多禮花和鞭炮,到了晚上,就會拿出禮花放。到了晚上8點春節連歡晚會開始了,人們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這一天人們會吃元宵,猜燈謎,還會到公園裏觀燈。重陽節,是農曆9月9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後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衝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

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下頭我就給你們說說吧!

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着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裏人明白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以後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向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文化光輝燦爛,的我們要認真學習,大力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0

太陽徐徐升起,帶着些朦朧的,柔美的光暈,在初醒的萬物上點起層層明媚的暖意,罩上人們的眼眸,喚起心中最遙遠的記憶。遠處,古蹟舊樓中的一磚一瓦也講述着自己的故事,中華文化的印跡正在全國的各個角落熠熠生輝。

依稀地,往昔幼時的家鄉模樣在眼前浮現:也曾踱步房中努力背誦王之渙的詩句,只因他代表着家鄉永恆的驕傲;也曾捧書細閱《西廂記》中的每一情節,只因被這如同家鄉諸多純情一般的愛意所打動;也曾漫步於永樂宮中觀賞每個壁畫,只因這一描一畫間蘊含着豐厚的中華傳統文化。漸漸地,年齡增長了的我,明白了詩句的豪壯情懷,懂得了愛情的可貴質樸,理解了壁畫的情節道理。

我知道在我所處的這片土地上擁有着怎樣無與倫比的.美麗,文化背後所該有的歷史與情誼,在幾千年的時間裏滌盪,留下了屹立不倒的優秀與光明。所有被埋藏的祕密,正等待着重見天日的時刻,而每一個人,也應不斷髮掘未知的美好和感動。我們以往的祖輩父輩,將他們畢生所領悟的道理,攢簇成一個個淺易的文字,記錄中華最初的文明,一年年,一代代,文化在堆積,在傳承。然而,也有可能會被部分掩埋。

輕撫歷史遺留的建築樓宇,一種與祖輩產生的共鳴微微相應,也許我們每個人身中流淌的一腔血脈,也正與文化流傳之河有所相依,我們骨子裏的氣質與風情,也在天地間迴盪。我們因此而自豪,願以己之力努力傳承。

當春風拂起,行走在校園間,不時地看到傳統文化的輪廓與影子,細聽隱約傳來的讀書聲,也感受到了經典的代代相傳。將相和的故事在教室中演繹重現,關羽的俠肝義膽可昭日月,我們在文字中領悟着運城有名文化與精華,懷揣着閃現的過往光影,惦念着與我們生活在同一土地的文人驍將。這一切,即使是在今天,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也未嘗遺失了它的獨特韻味。作爲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應當秉以對文化的尊重和喜愛,努力地發展傳承,使其不斷適應當代潮流。

文化長河漫長而悠遠,我們每個人也終將成爲歷史的片段,願每一箇中國人都能在中華文化中找尋到自己,使之發揚與流傳。願中華文化長河永不枯竭,在陽光下永遠熠熠發光!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1

上下五千年,中國一路風塵僕僕走來,腳下踏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蘊。但在今日,一提及中國傳統禮儀,大多數人並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甚至以爲這種傳統禮儀文化是過時的東西。所以,中國禮儀文化正在遭受着史無前例的不屑。

然而,中華民族傳統禮儀文化是中國人民幾千年處理人際關係的實踐結晶,是人與人間行爲規範的準則。

楊時與他的學友遊酢爲求的正確答案一起去教師家請教。時值隆冬,天寒地凍,來到程家時,適逢教師在打坐養神,楊時二人不敢驚動教師,就恭恭敬敬地立在門外,等候教師醒來。教師一覺醒來,從窗口發現侍立在風雪中的楊時,只見他遍身披雪,腳下雪已有一尺多厚了。此後,“程門立雪”的故事就成了尊師重道的千古美談。

禮儀是律己,敬人是一種規範,是表現了對他人的尊重。古人云“不守禮,無以立”,禮貌禮儀不僅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

東漢黃香僅僅九歲,就懂得尊老愛幼,孝順父母。在冬天嚴寒之時,就用自己的身體將父母的被子溫暖後,再請父母就寢;在夏日炎炎之際,則用扇子給父母扇涼驅蚊,以侍奉父母就寢。黃香溫席是中國傳統孝之禮儀,孝順父母,從小事坐起。

近百年來,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優秀的倫理道德遭到不一樣程度的破壞。如今的人們已經有了更爲雄厚的經濟基礎來孝敬老人,心已經沒了,孝敬父母不是有心無力,而是有力無心。

唐朝貞觀年間,西域回綸國是大唐的藩國。一次,回綸國爲了表示對大唐的友好,派使者帶一批珍寶見唐王,其中最珍貴的是白天鵝。途中,白天鵝不慎飛走,使者只拔下幾片鵝毛卻沒能抓住白天鵝,使者在擔心害怕之下把鵝毛獻給了唐太宗。唐太宗並沒有怪罪他,反而覺得他忠誠老實,不辱使命。從此“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幹爲流傳開來。

中國傳統禮儀,應是體現精神價值的生活方式,傳承它能夠使我們的禮儀發揚光大。

傳統禮儀畢竟是中國傳續了幾千年的血脈,若血脈堵塞,中國只能被稱爲是一個現代國,而不能稱爲中國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博大精深,它是中華民族重要的凝聚力,沒有它,國人將迷失自己;沒有它,中國便只剩下一個空殼。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2

很多人用回油來形容,近些年來方興未艾的海歸潮,據統計,10年前中國每送出三人留學,只有一人回國開展,幾年後每送出10個人,有一半的人選擇回國,而現在出國留學人員中,絕大局部的人選擇回國開展,有關目前中國的海歸潮現象,我表示高度贊同,爲海歸潮點贊。

我認爲中國目前的海歸潮現象與中國的經濟開展,以及人們的思想意識存在很大的關聯,爲什麼這麼說呢?當今的中國經濟開展早已不是之前的經濟,中國是一個開展中國家,前些年中國的經濟開展沒有現如今好許許多多的學者,希望到達興旺國家去學習西方的東西,等到深造好了之後,便會覺得中國沒有什麼開展,所以選擇停留在外國,國外經濟開展那時候比中國要好,人們的生活方式以及經濟水平習以爲常,覺得國外的東西比中國先進,而不想選擇回國開展,所以我認爲中國人出國深造完成後,更應該回到祖國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獻,哪怕是綿薄之力,清水會聚成河,假設早在10年前,海歸們能夠回到自己的祖國做奉獻,中國的經濟肯定要比現如今開展的更好。

海歸潮與人們的思想文化有很大的`聯繫,早在洋務運動時期,就有把西方文化加以高度讚美的話題,所以更多的知識分子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思想的啓發,當學者們一旦有時機面對西方文化交流的時候,也會毅然的選擇西方文化,所以10年前中國每送出三人留學,只有一個人選擇回國,現如今中華民族意識不斷覺醒,更多的學者意識到了挽救中國的危機與重任,把責任擔在自己的身上,擔負起強烈的使命感,回到祖國的土地上,爲祖國做出自己應有的奉獻,爲社會的人們造福。

我們應該樹立高度的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在對外交流的同時,也應該積極的弘揚中華文化,海歸學者是中華文化走出去傳播的載體,應該積極的吸收健康有益的外國文化,合理恰當的融入中華文化加以改造或者深入。

爲海歸學者點贊,讚揚他們在學成之時心繫祖國,回國開展,把學成的知識全部奉獻給祖國社會,爲海歸學者點贊,讚揚他們在中國的人才寶庫中增添了新的角色,爲海歸學者點贊讚揚,他們把中華文化發揚到世界各地,增添了中華文化的開展繁榮的色彩。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3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五千多年的發展與傳承,留給炎黃子孫數不盡的藝術瑰寶。書法,這個神奇而又美妙的奇蹟,它給人們到來的是華夏文明、激揚文字、優美篇章……

學過書法的人都知道:這並非一日之功啊!粉筆、鋼筆、毛筆……每一種都要經過不斷的練習。苦,可想而知。每一次練字細細品味着這瑰寶,他的每一筆都是那麼剛勁有力,每一筆都是那麼厚重偉岸。不需要華麗的色彩,不需要精美的裝飾,僅僅一筆便將中華文化的雄渾壯闊展現的淋漓盡致。

不長不短,一筆簡單的筆畫,對於書法來說,卻要經過上千上萬遍的練習。從筆尖輕輕的.一頓道末尾的提筆、回鋒,每一個動作都那麼有韻味,彷彿在紙上輕盈的曼舞,厚重的橫以驚人的氣勢在紙上呈現出來。

豎分爲多種:懸針豎、垂露豎等等。懸針豎輕擡筆鋒,一個優美的尖形便呈現而來,宛如女子那纖細修長的手指,富有古典美。垂露豎筆左上回鋒1/4,欲出欲回,好似露珠順着枝葉將要滴下,充滿了意境美,令人回味無窮。

我愛那灑脫的一撇,輕提筆尖,手腕微微用力,微轉筆鋒,灑脫的一撇,好像那衣裙的一角,微微飄起,如仙境般飄飄欲仙。多美的意境啊!

捺可以算是最難的一筆。頓筆,輕擡筆出鋒。每一筆都需格外細心,力度適中,峯尖優美。這一筆充分展現書法的雄渾與厚重,表現了其中的力道。

點,似乎是微不足道,但並不能讓我們掉以輕心。先用筆鋒轉成弓形,左上回鋒,輕輕一頓,這個飽滿的點就完成了。細細品味,先用筆鋒輕輕勾勒,再用筆尖輕頓,一個毫不起眼的筆畫,卻要經過這般精雕細琢,可以看出,若想寫好一個字,要經過多少努力,用心書寫而成。

中華文化的雄渾,在書法上得以充分的展現,細品書法,是它孕育着我們,每一筆都氣勢壯闊,每一筆都精雕細琢,每一筆都瀟瀟灑灑……

書法,這個神奇而又美妙的奇蹟,它撰寫在燦爛的歷史,它記載着光榮的事蹟,它傳承着中華文化……

吸取中華文化,汲取其中真諦!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4

中華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各種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形態的總體。中華傳統文化是以老子道德文化爲本體、以儒家、莊子,墨子的思想、道家文化爲主體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諧包容的實體系。中華傳統文化亦叫華夏文化、華夏文明,是中國56個民族文化的統領。而流傳年代久遠,分佈廣闊,被稱爲“漢文化圈”,文化是宇宙自然規律理律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軟實力,是決定一切的內在驅動力;文化又是社會意識形態,是中華民族思想精神,是社會政治和經濟的的根本。

中華傳統文化首先應該包括思想、文字、語言,之後是六藝,也就是:禮、樂、射、御、書、數,再後是生活富足之後衍生出來的書法、音樂、武術、曲藝、棋類、節日、民俗等。傳統文化是我們生活中息息相關的,融入我們生活的,我們享受它而不自知的東西。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傳統節日(均按農曆)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曆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以及各種民俗活動等;包括傳統曆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漢族戲曲之一。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

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佈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2009年9月30日,粵劇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肯定,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粵劇是廣東省最大的地方戲曲劇種,隨着粵語華人的移民及其對粵劇的喜愛和傳唱,被傳播到美國、[1] 加拿大、英國[2] 、東南亞等廣府華僑聚集地。如新加坡素有“粵劇第二故鄉”之稱。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5

朗朗乾坤,得萬古之靈氣,孕千年文化之精髓,成千古曠世之奇書,《三字經》橫空出世!小子對此奇書甚有感觸,即書一文,此亦個人之意,又亦兒戲之言,不可當真也!

何謂此書奇之?其一奇,以三言韻句成句,自成一體,易讀易記,通俗易懂;其二奇,孕千年中華文化之精髓,這部僅有一千五百多字的小書,竟融歷史、地理、人物、天文氣象、詩書禮樂、教育、哲學於一體。可謂學一書而通萬卷也!但是,我們要把《三字經》與當時的歷史條件聯繫起來思考,正確地認識,主動汲其精華,剔其糟粕。

親情、孝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孔融四歲就知道讓大梨給長兄;黃香九歲便主動孝順父親而無怨無悔。

重視子女教育和歷史教育亦是優秀的文化傳統。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玉不琢,不成器。這表達我國對教育的重視。《三字經》還將整個中國歷史濃縮在一起,易學易記,並且專門談到學習歷史的方法。

總之,這一切都表現了古代中華兒女的傳統美德與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中華兒女的驕傲。

但是,我不得不再重申一遍,由於當時的歷史與政治原因,造成了許多不可無視的'問題,使《三字經》多了幾分糟粕:三綱五常。所謂三綱,即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三綱者,君臣義,父子親,夫婦順,這說明當時的人們愚昧地認爲有了三綱,就會形成君順臣良,父慈子孝,夫和婦順的社會安定局面;所謂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曰仁義,禮智信,此五常,不容紊。這是人人都必須遵守這些根本道德底線,不容打破。只是可憐當時的人啊!一心認爲三綱五常可以維護家族、國家秩序,所以大肆宣言三綱五常並親身踐行,實際上這不過是富有的統治者對被統治者在倫理道德和法律上施加的緊箍咒而已。

總而言之,《三字經》這本奇書,其精華就在於對親情、孝順的張揚,對後天教育和歷史教育的重視。其糟粕亦昭然假設揭:以三綱五常爲核心的封建道德,兩千年來一直是束縛中國人思想和行爲的繩索。

我們一定要記住,《三字經》所表達的中華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們去汲取精華,剔其糟粕,最後發揚光大至世界。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6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一場圍繞家書興替的討論就此展開。學生甲認爲家書這種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學生乙認爲信息技術這麼發達,打電話,發短信,寫郵件更便捷,當然不用寫信……說到底,這是一場有關科技與傳統爭論的問題。

其實,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個極好的證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初的設計是模仿中國隋唐的長安和洛陽而建的。其中,洛中最顯京都街道棋盤式的佈局,這裏是傳統與現代的交織,既有千年古剎,也有西式建築。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兩層樓木層,充滿古香古色的古都風味。在京都市區,6公尺以上的建築甚至都被爲破壞景觀,極易引起市民反對,所以沒有高層建築,也沒有高架橋。走在京都的街道,你還會真正領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訓。你會看到很多的手工紡織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滿傳統味道表演。

同樣,你也能在這裏領略到現代氣息。京都最新的車站,你能感受到21世紀的.“高速”,它結合了五大特點:交通,停車場,文化,飯店,百貨公司等全球數一數二的各類設施,尤其是車站內高11層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貨公司商場及科技遊樂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築。站在這個多元化車站的頂樓眺望,看到高臺寺周邊的庭院,低矮的兩層樓木屋,你纔會真正驚詫於京都的魅力,絕不是精彩絕倫的現代建築,更多的是千年傳統與現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又是另外一個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國館內用高科技投影技術製作的《清明河上圖》;上海館中由聲光電影演繹的多媒體影片《永遠的新天地》;日本館內會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機器人,等等,都是傳統文化與現代高科技完美結合的展點。

京都的燦爛和世博的成功證明: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並不矛盾,我們既不能以傳統文化消亡的代價來推進現代科技的發展,也不能無視現代科技的發展來保護傳統文化。我們唯有堅持現代科技與傳統文化兩翼齊飛,整個人類的發展纔能有更加燦爛的未來。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7

俗話說“北孔南朱”,今年寒假,爸爸帶我去了朱熹當年講學的考亭書院。

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考亭書院的牌坊。這座牌坊可真高,全是用石頭做的。聽說牌坊上的“考亭書院”四個大字是皇帝親書。牌坊上還刻着各種各樣的瑞獸,匠心獨運,栩栩如生。爸爸說這牌坊是考亭書院唯一留下的真跡了。由於朱熹等人的傳道授業和潛移默化,考亭村民崇學尚文,直到清末都一直妥善保護和使用着這座古老的書院,書院裏一直是書聲朗朗。到了解放後,由於“破四舊”等原因,書院便破敗下來了。偏偏這時要建水電站,政府便只把牌坊搬到這裏並保護。其他的都毀壞了。唉,可惜了。

在嘆息聲中爸爸帶着我走上了通往牌坊後的臺階。這排長長的石階,順着山坡向上延伸,顯得十分莊重、嚴重。爸爸說,這臺階是本世紀初,政府建坡上的朱子祠時候修的',可惜後來保護不力,朱子祠又坍毀了。

站在石階的中間往下看,考亭書院的牌坊、石階兩旁正茁壯成長的樹、遠處的田野和麻陽溪盡收眼底。我爬這麼一百多個臺階都覺得累,回想當年求學之人不遠千里地來拜朱熹爲師,真不容易啊。那麼,朱熹先生當年創下的書院又怎能讓它就此消失呢?

看出了我的疑惑,爸爸把我帶到了旁邊的公告牌。原來,政府打算重修書院,規劃圖都展示出來了,幾乎跟原來的書院一模一樣。消失的書香氣息又將在廢墟上升起。

考亭村本來就山清水秀,現在政府利用朱熹文化以考亭書院爲主打品牌把它建設成文化旅遊區,每到假期就有很多人來遊玩,特別是對朱子文化感興趣的人和學生們。

確實,我看到了考亭村裏朱熹老師當年的民居也被保護起來了,可惜,是做成飯館,沒什麼文化味。我想,如果做成一個朱子書院,裏面有老先生教書,有一些小學生讀國學,是不是更好一些?總之,要注重保護,也要注重創新。書院和古老的村落對我們是文化的寶庫,如果能想一些法子,讓古老村落自己創收,那就可以把文明很好保留下來了。

希望書院的那朗朗書聲永遠傳揚下去,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永遠傳揚下去。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8

除夕夜播出的央視雞年春晚,不僅主打“家庭收視”概念,更設置了四個外景分會場。而整場晚會大量非遺元素與現代科技、流行文化的“混搭”,東西南北各地民俗文化符號的涌入,讓這場春晚顯得年味兒十足。華陰老腔一聲吼,震撼了全場,唱得氣勢磅礴,唱得觀衆熱血沸騰;唱出了中國人的精氣神,也唱出了非遺文化的生機與氣場。

其實,在整個春晚舞臺,非遺元素不勝枚舉,比如歌手薩頂頂演唱歌曲時,雲南彝族舞蹈演員所帶來的海菜腔和跳菜舞就是非遺。據介紹,海菜腔是滇南四大腔之首,被譽爲民族中的“美聲”唱法。跳菜舞,是雲南南澗縣境內彝族民間辦宴席上菜時,爲敬重賓客和增加喜悅氣氛而跳的一種風俗禮儀性舞蹈。他們極富地方特色,又富有生命力。

非遺元素的融入,彰顯了古老文化的魅力,也展現了中華民族的自豪感,正如薩頂頂接受採訪時所稱:“感謝來自雲南南澗的跳菜團隊、‘花腰歌舞’的團隊,這兩個團隊在這個節目中表現出了民族的文化和自豪感,這一點特別重要。”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春晚在以往節目編排的基礎上,創新性的融入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元素,並通過藝術的表現形式巧妙地與不同風格的`流行歌曲相結合,讓全球觀衆能夠欣賞並瞭解到中華大地優秀的傳統文化。 非遺上春晚,具有多重內涵。這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尊重。所謂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並視爲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他們是傳統文化的基因,保留了中華民族在歷史演變中的痕跡與活力,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尊重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保護老祖宗篳路藍縷的歷史胎記,也是傳承他們在那個時代的智慧與才華。

作爲全國民衆一道不可或缺的“年夜飯”,端上非遺這道菜,顯得不僅不違和,更讓人有一種親切感。不難想象那種場景,當彝族人看到本民族的海菜腔和跳菜舞,一定歡呼雀躍,激動萬分。而其他民族的同胞,同樣不會生疏,而是能感受到文化的魅力,感受到中華民族的豐富多彩。

中華的文化,世界的共鳴高二作文 29

當時間的沙漏漏下最後一粒沙粒,金子的本色纔會如此燦爛;當貝殼的淚痕劃過最後一瞬,珍珠的色彩也會如此耀眼。當六年的養分在體內積累,毛竹的生機也會如此蓬勃。

正是由於歷史的洗禮,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最終誕生了華夏女兒的獨一無二的中國傳統文化,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每個人的使命。材料中所說的那個歌星的經歷,正是由於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觀念的更新形成的。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現如今,知道重陽節的人越來越少了,知道感恩節的人越來越多了;知道情人節的'人越來越多,可知道七夕節的人越來越少了。

對於我們先輩留下來的許多傳統節日,我們中的許多人都幾乎全都置於腦後了,這難道不是一種崇洋媚 外嗎?這難道是我們口口聲聲說到的責任感嗎?然而,我們身邊其實有許多人在爲我們做榜樣,他們能堅守自己的信念,鼓勵人們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著名學者馬寅初不就是嗎?

他積極提倡我們青少年應當多多學習中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雖然世界正在多元化,但是,我們傳統的中化文化不能丟!因此,我們是否想過,在不久的將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否會被他國文化所取代?這個答案須靠我們用行動來回答。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繼續發展的基石,是我們共同保護,共同繼承的使命。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讓我們堅定信念,共創美好未來!憶往昔,若不是司馬遷的瀝盡心血,怎會有《史記》的鴻篇警後人,若不是李時珍的跋山涉水,怎會有《本草綱目》的福祉遺萬年代;若不是曹雪芹的五次易稿,怎會有《石頭記》的哀婉催人淚?看今昔,是誰苦心鑽研十餘載,終使兩星成?是誰奮鬥十八年,終抱金牌歸?是錢學森!是申雪與趙宏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經典中的堅定,他們是繼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典籍中的不懈。正是由於繼承和傳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和精神,才使得他們能夠這般堅定,這般執着。

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根小小的火柴,但仍能點亮一片星空:繼承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如一片綠葉,但能點綴整個春天;傳統優秀傳統文化,我們雖若駕一葉扁舟,但仍能驚動一片大海。

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生命的支撐,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