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二年級作文 >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W 次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寫作文是培養人們的觀察力、聯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記憶力的重要手段。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1

每年的農曆五月五日是我們家鄉的端午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插艾葉,包糉子。

臨近端午節,人們開始忙着採摘新鮮的蘆葉,他們在蘆葦叢中邊採蘆葉邊唱歌。清清的河水緩緩地流着,歡快的歌聲在河面上盪漾。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一大清早就忙開了。先把曬乾的蘆葉煮透,再把蘆葉折成一個漏斗狀,舀一大勺洗乾淨的糯米放進去,中間加入一兩顆紅棗或一些花生,最後把“漏斗”的口蓋住,沿着“漏斗”的邊把剩餘的蘆葉緊緊地纏繞上去,用線一捆,一個三角形的糉子就包好了。我也樂呵呵地在旁邊幫忙,可蘆葉在我手裏彷彿個調皮的精靈,一點兒也不聽使喚,不是這頭鬆了就是那裏散了。

這一個時候我就驚歎於阿姨婆婆們心靈手巧的手藝了:她們會包各種各樣的糉子,有香包糉子、枕頭糉子、小腳糉子……口味五花八門,有香甜的棗糉子、鹹鮮的肉糉子、香辣的火腿糉子……田野裏,小路上,到處都瀰漫着糉子的清香,人們的臉上放射出興奮的的光芒。他們提着糉子,你送給我,我送給你。把幸福與甜蜜相互傳遞,把勞動的果實與同伴分享。

端午節豐富多彩的活動還有許多,動人心絃的賽龍舟,富有創意的畫彩蛋,喝驅邪防蟲的雄黃酒……人們沉浸在歡樂的節日中。遠方的客人,歡迎你們來做客哦!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2

“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戴香囊;吃糉子,撒白糖;龍船下水喜洋洋。”這是一首關於端午節的兒歌。 每年的農曆五月處五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節、重午節。

賽龍舟吃糉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賽是爲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這件事發生離現在已經XX多年的歷史了,那時侯秦國和楚國打仗,秦國是一個很強大的國家;愛國詩人屈原爲了不讓自己的國家失敗,便提出建議,讓我國也就是楚國和齊國一起打仗這個建議;很多人不同意,屈原辭職,楚懷王把愛國詩人屈原流放了,帶到很遠的地方,屈原再也看不下去了,便跳江自盡;把糉子投進江河是讓魚蝦蟹吃飽了,不在去吃屈原的遺體。

端午節流行於漢、壯、布依、侗、土家、仡佬等民族地區。每年端午節,人們把房子打掃乾淨,在廚房裏灑上雄黃水,用來殺死蠹蟲或防止蠹蟲孳生。

端午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繫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子頸、手腕或足踝上,稱爲長命縷小學二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小學二年級關於端午節的作文。

南方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糉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酒在兒童的頭上畫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這就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來了,今天,家裏的人都回來了,有伯伯、乾媽媽、哥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了桌上有很多美味可口的美食,當然有我最喜歡的糉子,看到它,我口水都快要流出來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洗手間裏,洗了洗手就趕快跑到了椅子上,開始吃糉子了。

糉子的外形十分獨特,有好多種形狀有三角形、圓錐形、枕頭形、寶塔形、圓棒形等等,各式各樣。

我最喜歡糉葉的顏色,是那種墨綠色的,被煮過之後,就顯得格外綠,青翠欲滴。一剝開碧綠的糉葉,裏面包裹着黃黃的糯米,黏黏的,讓人一看就覺得清清爽爽,有一種舒心的感覺。

糉子的品種也很多,有肉糉、豆沙糉、蛋黃糉等。糉子味道也不同,肉糉是鹹鹹的,豆沙糉是甜甜的,蛋黃糉是香香的,我最喜歡的可是香香的、沙沙的蛋黃棕喲。

飯桌上,當過老師的爺爺還說起了端午節的來歷,端午節吃糉子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說因爲屈原抱石投汨羅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人們爲了不讓魚兒去吃他,而把糉子投在江裏。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糉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他。所以我們今天能吃到美味的糉子還要感謝屈原呢。

一家人吃飯可真是其樂融融,我最喜歡熱鬧的大家庭了,喜歡過節日,現在的端午節啊,早就變成了家人團聚的節日了,我家我的家人,更愛那美味可口的糉子。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4

今天是端午節,家家戶戶都熱熱鬧鬧的。每當到了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糉子、賽龍舟、喝雄黃酒,掛上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寫王字。我在網上查了一下。原來這是爲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國大夫知道消息後,悲憤交加、心如刀割。最後,他們抱着一塊大石頭跳江了。當地的老百姓知道後,就往裏面扔糉子,希望魚兒不吃屈原的身體,只吃他們扔的糉子。

所以就有了吃糉子這個習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節,都會比賽龍舟,贏了就上岸把糉子扔進江裏,所以就有了賽龍舟這個習俗。那在家門口掛上艾草和菖蒲,還有掛香袋,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又是怎麼回事?原來是在古時候沒有蚊香,花露水和紗窗,所以人們就在門口掛上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掛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蟲子來咬。在孩子身上寫王字就是蟲子中的國王,蟲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黃酒也是爲了不讓蛇來咬,就有這個習俗了。

這時媽媽叫我吃糉子。糉子的餡有肉、蛋黃、豆沙、棗子等多種。剝開綠油油的糉葉,裏面就是香噴噴的糉子,真像一個糉子精靈披着一件綠色的棉襖!我一口咬下去,啊,糉子真好吃!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裏,使我陶醉,我真喜歡糉子呀!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5

“寶貝,起牀了!寶貝,起牀了!”還在睡夢中的我被媽媽輕輕地喚醒,迷迷糊糊中,媽媽在我的手腕上繫上了五彩絲線,快樂的端午節作文。這時,我突然意識到今天是端午節。我趕緊起牀,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媽媽一起興致勃勃地向江邊走去。

江邊的空氣清新宜人,我用雙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覺眼睛一下子特別明亮。我們隨着熙熙攘攘的人羣來到了江北公園,只見一條長長的條幅上寫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訥首屆藝術節,兩條充滿氫氣的金色巨龍在江面盤旋,準備參加龍舟比賽的隊員們個個精神飽滿,隨時準備出發。

只聽“呯”的一聲槍響,一條條龍船像離弦的箭一樣飛奔而出,岸邊上的吶喊聲,助威聲,加油聲,龍船上的鑼鼓聲,響聲震天,使得船員們拼盡全勁奮力向前劃。每個人的神情都那麼凝重,汗水從頭上止不住地留下來。賽龍舟的場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糉子,看着激烈的龍舟表演,欣賞着江邊的宜人風景,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6

滿世界起風,風裏喜憂參半。紙屑,花瓣,以及許多塵埃,都實現了飛翔的願望。還有太多莫名的情緒在風中糾纏,消失。一些東西迴歸故里,一些東西遠走他鄉。風過,小城若無其事。空氣中瀰漫着海潮的味道。有人開始擡頭看天。

擡頭看天,只是看,別動心,也別伸手試探它有多遠。

花自多情千古恨,雲無往事一身輕。雲朵閒閒的,只一味地白,在藍色的屋宇上,以飛翔的姿勢穿越生命。

風過,天空空了。靜穆而高遠。只有藍,明淨,清澈,無邊無際地蔓延,美,卻不能親近。

整部天書,不着一字。相比之下,現世中的人竟是癡傻。厭倦了現在,在文字中逃往過去或未來。若文字斷了,不知將安身何處。想不落窠臼,落筆,仍是一紙虛無。

人與風,同是過客。每一次離開,都以爲會終生銘記。然後走着走着,就忘了。不願似風,風從來沒有家,風從不爲誰停留。

太多的地方不能停留,比如一朵怒放的花前,比如輕煙薄霧的秋晨,比如一個人的懷抱。能夠堅守的只有記憶。

人生如春夢秋雲,聚散容易。穿過足夠的風以後,有關別離,永不再提起。

海天都不解釋他們的藍,記憶不輕易開口說話,心如秋空霽海,澄明廣闊。多好,如果可以這樣在薄薄的風裏走着,去看一個人。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7

“哎!你的糉子有五個角!”“哎呀,我的糉子漏了,怎麼辦呀?”這是哪兒這麼熱鬧呀?原來是柵堰小學正在包糉子呢!我們七個人分成一組,取了材料,便興沖沖地做了起來。

在家裏爸爸給我做過,我少說也有些經驗。可我一拿起棕葉,才發現事實並非我想象的那麼簡單。我好不容易把棕葉捲成漏斗狀,把米放了進去,這還真成了漏斗,只聽“譁”的一聲,米散落了一桌,白做了。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把米和肉成功地放了進去,可棕葉卻怎麼也蓋不住所有米,總是多出一個角。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終於我失去了耐心,把棕葉向下一扯,用線胡亂地纏了一通,就算做好了。看看萬雨濠,他的迷你棕一口就沒了,而蔡媚婷的`糉子又漂亮又結實,和我的比起來是相差十萬八千里。終於我做出了幾個畸形糉子,手一壓,就會有米漏出來,線一拉,就散架了,真是慘不忍睹,想得出來它放進鍋後會怎麼樣。看來我的動手能力還要加強,還好大家亂哄哄的,要不然還不讓別人笑掉大牙。

回過頭來想想,這個活動還是挺有趣的。通過了這次包糉子活動,增強了我們的動手實踐能力,這真是一次有意義的活動!當然,這只是我們少先隊組織的一次活動,還有更多的活動等着我們!

小學二年級端午節作文8

想起今年的端午節,可真令我難忘。

那天,天氣是陰暗的,下過幾陣濛濛的細雨,彷彿在爲詩人屈原所受委屈而傷心。

大清早,我就被媽媽的金嗓子叫了起來。奶奶帶着我去菜市場選購糉子的材料:豬肉、香菇、乾貝、花生、糉葉,繩子、糯米……準備就緒後,我們開始包糉子。奶奶包的糉子有棱有角的,我學得有模有樣,包出來的糉子卻是四不像,難看極了!我們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包着糉子,有說有笑,洋溢着濃郁的節日氣氛。

一會兒,媽媽突然從背後拿出一個香包,說要送給我,我看它形狀可愛的香包,真是愛不釋手。此時,電視里正在直播精彩的龍舟比賽,加油聲,鑼鼓聲是那麼的震耳欲聾。電視裏和我的家中都熱鬧無比。

品嚐糉子的時候,爸爸給我講了端午節的由來:在戰國時代,楚國有一位愛國詩人——屈原,他學問淵博,受到楚王的重用。可是,有些奸臣嫉妒他的才幹,故意在楚王面前說他的壞話。楚王死後,屈原流放到長江以南,他眼見國家日益衰敗,更希望全國人民能夠振作起來,就抱石跑江自盡,以死相諫。那天正是農曆的五月初五。

聽完故事後,我感慨萬分。難怪,屈原如此受到後人的敬愛。今年的端午節,我不但品嚐了好吃的糉子,得到了漂亮的香包,最高興的是瞭解了愛國詩人屈原,學到了包糉子的本事,這真是一個意義非凡。

令人難忘的中國文化節——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