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八年級作文3篇(推薦)

八年級作文3篇(推薦)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可分爲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八年級作文3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年級作文3篇(推薦)

八年級作文 篇1

脆弱的卵滾到堅硬的岩石身旁,低聲和岩石耳語幾句,岩石不以爲意,反駁着且輕輕撞了脆弱的卵,剎那間卵的心中淌出了滴滴的血,緩緩流經岩石底下,才驚覺脆弱的卵已遍體鱗傷,不知不覺的種下了心結。

岩石不經意的一句話,一字一字摧殘脆弱的卵,心結難紓、憂鬱難解,不堪一擊的卵內心血流一片,卻始終藏在心底,透過地板這第三人,岩石恍然大悟卻不曉得該如何治癒卵的`傷口,漸漸的它們不再連絡,偶爾問問共同的朋友。

“他最近好嗎?”短短五個字,道盡彼此的友誼及因漸行漸遠而生出的思念。

“友誼長存嗎?”岩石常常這樣問着自己,自言自語成了失去卵這朋友後的習慣。某個寂靜碼頭,也能看見岩石蕭然的影子,被夕陽餘暉照的狹長,更顯淒涼。

而卵呢?它靜靜的療傷,靜靜的思念岩石,靜靜的沉寂於這個世界。偶而在一面白牆前,它會幻想與岩石坐在空白的那處,用屬於自己的畫筆點綴初屬於自己的世界,一切從頭來過,不曾有任何的疙瘩。終究只是,幻想。

“能再見面嗎?”卵輕輕吐出繾綣纏綿的嘆息,它是如此的希望記憶能消逝,越想忘記卻越清晰。

“把記憶抹滅。”那是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卵的意志堅定如亙久的恆星,它走出被岩石傷害的陰霾,不拘泥在過去的傷痕,儘管還是會在夜深時哭泣,那也是另一段故事了。

小小的衝突,讓原本是好朋友的卵與岩石心中多了些顧忌,怕傷害到對方,便不再聯絡。卵走出憂傷的小圈圈裏,岩石徘徊在原地,無法踏出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解鈴還需繫鈴人。”卵與岩石之間的橫溝,越挖越深,它們同時煞住腳步,一個往旁邊走,尋找小橋,通過橫溝;另一個還待在原地,傷心的無法自我。

那刻開始,它們再也不會交集了。

八年級作文 篇2

每當我站在少先隊隊旗下的時候,每當我佩戴紅領巾的時候,我的心裏便會升騰起一股神奇的力量,我感到非常的自豪和驕傲。我是多麼喜歡這小小的紅領巾,它伴隨着我一天天的成長,它帶領我走進立志成材的道路,從此給我的生命注入了理想和信心。記得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們班裏的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要求加入少先隊組織,我不知道這是幹什麼的,我好奇的問媽媽:“同學們爲什麼要加入少先隊,紅領巾爲什麼是紅顏色呢?”媽媽摸着我的頭說;“少先隊組織是培養革命事業接班人的搖籃,是祖國的希望,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染紅的。我聽得似懂……

夢想,伴隨着我們每一個人。夢想是美麗的,它是心底最美的期望,所以美夢成真也成了我們長久以來的信仰。我的夢,也就是中國夢,中國的夢,等着我去實現。夢想是陽光的,它使人們由浮躁走向踏實,由彷徨走向堅定,並走向成功。夢想是有力量的,它是人生前行的動力之源;高遠的夢想可以激發一個人生命中所有的潛能。上帝沒有給我們翅膀,卻給了我們一顆會飛的.心,一個會夢想的大腦。於是讓我們大家都擁有一雙“隱形的翅膀”。人生因夢想而高飛,人性因夢想而偉大。從小給自己一個夢想,一個人生的遠大的目標,從而讓夢想帶着自己在人生遼闊的天空自由地飛翔。夢想就是生命的一雙無形的翅膀,惟……

我的夢,中國夢中華民族是龍的民族。龍飛舞在天際,棲息於大海。有了水龍纔有了力量,但目前極度乾旱的中國,無法給予中國龍騰飛的力量。面對巨龍因乾旱而沉重的翅膀,我常常欲哭無淚。這可不是我夢裏的中國,絕對不是!真正的中國,應該是地肥水美,山河錦繡,到處是江南。而現在的西北、華北、甚至東北都成了乾旱風沙肆虐之地,植被在退化,耕地在收縮,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和市場來支持工業的發展。這些地方承載人口的能力正在減弱,嚴重製約了中國發展的腳步。在無限的失望與困惑之中,我突然見到一絲光亮。猶如一聲驚雷震破混沌的宇宙,猶如一縷春風吹開冰封的心田。

八年級作文 篇3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們吃膩了一般的家畜家禽,眼光超越了家園的籬障,瞄向了遠處的野生動物,一時間,獵吃野生動物成了一種時尚,甚至被看作某種身份的象徵。人們不僅吃鹿吃熊,甚至連貓頭鷹、眼鏡蛇、山甲、白天鵝也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餚。面對這一吃喝之風的新動向,我們的媒體沒有沉默,溫和的勸告、激烈的抨擊時常出現在各種媒體上,可仔細留心我卻發現,大多數都是在諄諄告誡人們:幾乎所有的野生動物身上,都帶有寄生蟲或毒素,是病原體的中間宿主,亂吃野生動物,就會把寄生蟲和病原體帶入人體,從而罹患各種怪病———從狂犬病、瘋牛病到艾滋病,都是從野生動物那兒傳來的,等等。

看了這樣的勸諭,真讓人啼笑皆非。這算一種什麼樣的野生動物保護教育?照此說來,難道如果野生動物身上沒有這種種不潔,就理所當然地用來滿足我們的'口腹之慾了?在保護野生動物的世界潮流面前,我們的宣傳難道只能出此下策?我們爲什麼多是從一利害、一是非、一角度、一重心,以及一時之得失,來建構一元的人生?野生動物是我們親密的朋友,千百年來,與我們一代代的祖先相生相伴,與演變着的人類的生存環境相生相伴,才使我們有了今天這樣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才使我們得以感知生命之旅的美麗。每一個物種在地球上都有其自身存在的價值,這個價值一點不比另一個物種更差。自以爲具備了高智商的直立行走的現代智人,又怎能爲了抑制自身的貪慾而去數說它們身上的毛病呢?

我們要想活着,就該也讓別人活着,一些生物物種一旦在地球上消失,將會無可挽回,萬劫不復。任何一種生物都是生物鏈上的重要一環,任何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會導致連鎖反應。吃野生動物,也就是在吃食物鏈上的一個環、一個節。野生動物是世界上最孤苦無助的一羣,理應得到人類的傾力呵護。印度聖雄甘地在自傳中說,人之所以超越於下等動物,倒不在前者必得以後者爲食,而是高級動物必須保護低級動物。我覺得,對待野生動物,我們應該像孟子說的,君子之與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樣的仁愛和同情,任何時候都不會嫌多。野生動物身上的病菌,永遠都不應成爲我們不去吃它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