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八年級作文 > 【精選】初二春節的作文合集5篇

【精選】初二春節的作文合集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8W 次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初二春節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初二春節的作文合集5篇

初二春節的作文 篇1

這幾年來,家鄉的春節越發的變味了。

我還記得從前的時候,每年一到春節,家鄉里就熱熱鬧鬧的。這一天裏,每家每戶都燈火通明,家家戶戶都是一派團圓的景象。

只不過,家鄉里的春節隨着家鄉人口的外流,這幾年裏,家鄉越來越冷清了。就算是到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家鄉里大多數人家都是大門緊閉,也因此家鄉里的春節也就越發變得冷清,與沒有年味了。

就拿今年的家鄉來說,我隨着家人會了家鄉後,家鄉里很多人戶都沒有回來過年了。家鄉的馬路旁都長滿了雜草,甚至有些人家的屋檐下都爬上了蜘蛛網。這一副被遺棄的模樣讓人瞧着心裏都感到難受。

今年我回家鄉後,還特意數了數回家鄉過年的人戶,確實很少,已經只有不到十戶人家了。回家鄉的這幾天,我不時的就往外跑,我跑的地方是一個爺爺家。爺爺是一個獨居老人,這麼些年來,不管家鄉里的變化如何,也不管家鄉里的人進進出出,爺爺全都守在家鄉里。所以,每年裏,我一隨着父母回了家鄉後,我就喜歡跑去爺爺家,聽着爺爺給我講講這一年裏,家鄉里自然風景的變化,比如春天哪兒的花開得最美,夏天哪兒的荷花開的最旺,秋天哪片林子裏的果實最甜,以及冬天家鄉里的羣山全都染白等等。

爺爺講的很高興,我撐着腦袋也聽得津津有味。一年四季裏我也隨着父母在外,家鄉里的這些美景我已經忘得差不多了,只是依稀記得家鄉的四季景色很美。

因爲家鄉里的人變少了,也因此家鄉的春節也都變得簡單了起來。不過每年春節裏,我都會去爺爺家拜年,並且將爺爺喊到我家裏來一起吃新年飯。其實只要自己守住了家鄉的春節,家鄉春節裏的人流變化也似乎無關緊要了。

初二春節的作文 篇2

春節是什麼?我覺得春節就是孩子們的狂歡節!因爲在春節裏你可以在用上課,不用做家庭作業也不用上課外輔導班!你可以一覺睡到上午十點鐘,你還可以看電視,還可以和小夥伴們盡情玩遊戲!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在這個春節裏我過的非常開心,很多事都讓我難以忘記。春節真的是歡樂的季節,幸福的海洋,到處是歡聲笑語!

對於我來說春節從放寒假就開始了,也只有在農村老家才能更好的體會到春節的味道,春節的最高潮當然是除夕的那一天。那天早晨八點多一點爺爺就叫醒了我,說今天要給我分配任務。我在牀上又拖了一會兒,到快九點才起牀!爺爺給我的任務就是:把去年的.老春聯和年畫全部撕下來,準備貼新的春聯!我和弟弟一個樓上一個樓下歡天喜地的幹了起來。好在我已有準備,我和媽媽,爸爸,弟弟一起動手。我負責在春聯的背後塗上膠水,爸爸負責貼,同時我還要分上下聯,看高底對稱,忙的我滿天大汗,很快就貼好了!看新鮮紅色的春聯我想到了一句古詩,只把新桃換舊符!新的一年就從嶄新的春聯開始!來年一定紅紅火火!中午我們簡單的吃了午飯後,爺爺就開始準備年夜飯了。可是我發現,到下午一點鐘左右,就有人家吃年夜飯了,“這是爲什麼呢?”我問爸爸。爸爸告訴我說:“我們這兒有個風俗,誰家先吃年夜飯,誰家來年就有好運!”“那也太早了吧!”“那還有什麼好說的呢,開吃吧!”

然後大家都換上了新衣服,小朋友們開始收紅包!到了晚上,我們還放了很多的煙火,看絢麗多彩的天空,我突然覺得一年過的真快,明天又是新的一年了,我在美麗的煙花中許下心願:願我的家人身體健康,願我的學習天天向上!

晚上爸爸去打牌了,我在春晚的歌聲中進入慢慢的進入了夢鄉!

初二春節的作文 篇3

我們的春節,年年都有新花樣,但不變的是讀書與旅遊,“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老爸老媽與我共同的夢想。這個春節,我讀了《全球通史》、《岳飛傳》、《中華上下五千年》等等有趣又有意義的書籍;又遊玩了蘇州,這個天堂般美麗的城市,品嚐了那裏的美食,瞭解了那裏的文化,見識了蘇州三寶——園林、絲綢與盆景。

要說蘇州最有特色的,當然是蘇州的園林了。蘇州本身就是一座園林城市。現在的建築也保留了園林的特色。說起保存至今的蘇州園林,人們一定會脫口而出“拙政園”。但對於我來說,印象最深的卻是“留園”。據說留園總面積有兩萬多平方米,可真大!的確,它比與珅府大多了,佈局也更講究,對我們來說簡直是一個大迷宮,可見古人的構思是多麼巧妙。到處是亭臺樓閣與假山、池塘,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裏放着一條小木船,想當年園子的主人悠閒地坐在裏面,緩緩蕩去,多愜意。甚至春夏秋冬每個季節都有專門的賞風景的地方。那時梅花開得正旺,紅梅,粉梅,綠梅,臘梅,白梅競相開放。不過我最喜歡的是那裏的遊廊,那時正下着小雨。我們站在遊廊裏,傾聽着雨聲,傾聽那雨點溫柔地落在葉子上、梅花上:“滴答,滴答”。這是多美妙的音樂啊!

留園裏還有一個盆景園。裏面的盆景真是千姿百態:有的一枝獨秀,有的小巧玲瓏,還有的在石頭中間若隱若現。它們還獲得過全國級的獎項哦。

蘇州的絲綢也很美。我們在夜市上逛,路邊有很多絲綢店:“繡娘”“乾泰祥”“春蠶”等等。店裏的商品琳琅滿目,你所能想到的絲織品幾乎都有。旗袍做得尤其精緻,卻沒那麼華麗,但又有一種美。有一件老媽特別喜歡,上面是一幅素色的水墨畫,畫的是一叢灌木,上面開着幾朵淡雅的小花,還有一隻小鳥停在枝上。畫的線條勾得非常細膩,而且旗袍質地非常柔軟。

果然是名不虛傳。

初二春節的作文 篇4

“嗒,嗒,嗒”十二點的鐘聲來臨,新年來了。可我沒有半點喜悅,一閉眼,稚嫩的童年浮現在眼前,天好藍,樹好綠,撲閃撲閃的大眼睛好亮,洪亮清澈的聲音,好美……

十三個新年,十二次喜悅,唯一的一次悲哀。我長大了!再也不能隨心所欲的玩耍,因爲父母嚴厲的警鐘時刻在耳邊敲響;再也不能無理取鬧的索要更多的愛,因爲低落的成績讓我沒有勇氣;再也不能和朋友牽手走過校園,因爲學習的壓力無情的拋向了我 ……

好想好想拋開所有,去做那個屬於小學的公主,繼續享受他們的呵護,重新成爲“掌上明珠”。好想好想忘記一切,去做那個老師心中的三好生,聽着講臺上的朗讀聲,興奮的飄飄然。好像好想穿越時空,去做那個母親眼裏的乖乖女,帶回優異的成績,看着母親臉上朵朵桃花如日綻放……

新年,一個喜慶的名詞,還自己一個好心情,哼着小曲,去找兒時的記憶…廣場上,一羣青春靚麗的姑娘,冰雪還未消融。不是說好什麼都不管嗎?任憑寒風吹透脊骨,笑容永遠如陽光般燦爛,“冰兒,你笑得好真哦”我瞪了一眼她,隨即狠狠的回了一句“你笑的確實不真”“謝謝··不對,壞丫頭”爭鬥,永遠是我們的熱門話題,因爲我們這羣能文能武的姑娘,從來不願埋沒她們最原始的天性。

一圈走下來,心情很釋然。上網,登QQ,賀卡,賀卡,還是賀卡,剎那,我的郵箱容量爆滿。但是,祝福總是越多越好,我整理好這些郵件,又一封一封的回覆,發到手軟,竟還沒發完。

“嘀嘀嘀,嘀嘀嘀”羣裏沸騰了,同學們如火如荼的展開了瘋狂式聊天,就連平時不肯說話的幾個,都時不時的插幾句,又怎能少得了我呢?

一聊便聊的忘記了時間,該吃飯了。

老媽做了我最愛吃的糖溜紅薯,我獻殷勤的端盤子,順便把它移到我的嘴邊。原來幸福很簡單。

夜色降臨,和美的月光打在臉上,今天不是中秋,爲何月兒如此的圓?

初二春節的作文 篇5

瑞犬換酉雞,又是一年新春。每到這大年夜,銘記於心的春節滋味永遠是最那具鄉土氣的紅薯幹。

老家的紅薯幹有兩種做法,一種蒸熟曬乾,香糯綿甜;一種切片油炸,脆爽可口。

那時的鄉下老屋,冬日的陽光總是從廚房那小小的窗洞中擠進來,年邁的奶奶在溫暖的光照下緩緩從石缸裏舀水,細細洗淨紅薯上的泥塊。土竈裏的柴火燒得正旺,大鐵鍋裏的水“咕嘟嘟”地開始冒泡,奶奶將洗好的一些紅薯放進熱氣上涌的木甑子裏,又往竈里加幾塊柴,轉身將剩下的紅薯切成均勻的薄片備用。然後,她就會拉着我的手坐到竈邊的草凳上,教我說彝語——

“阿囡,你和你爸媽在那麼遠的地方,可不能忘了我們的彝家話啊……”

我點頭答應着,滿心期待的卻是那香甜的紅薯幹。那時父母在外縣的單位工作,春節請了探親假就帶上我一路換乘,奔波回到老家鄉下,望着那蜿蜒的石板路、煙熏火燎的老屋、體型嚇人的水牛和狂吠不止的土狗,加上沒路燈、沒電視、沒個像樣的廁所……一切的不習慣都令我抓狂。這時,最能安慰我的就是那份香甜的紅薯幹,那份我在城裏永遠吃不到的紅薯幹。

伴隨着鍋底水燒乾發出的“嗤嗤”聲,紅薯熟透的香甜味漸漸瀰漫開來,揭開木甑蓋子,甜蜜的水霧氤氳在我和奶奶四周。取出蒸熟的紅薯,奶奶用沾過水的菜刀將熟紅薯切成長條,偶爾遞過一條黃澄澄的紅薯心給我解饞。切好的紅薯條整齊地擺放在竹篾簸箕中,再放到屋外的柴堆上,在冬日的暖陽下通風晾曬三、四天,脫了水分變幹就能吃。如果天公作美,陽光夠好,晾曬的時間夠長,紅薯幹上還會形成一層淡淡的白霜,口感就會變的更甜更香。

晾曬好蒸熟的紅薯幹,奶奶帶我回屋做油炸紅薯幹。她從竈旁拿出一個小塑料桶——那是我爸媽帶回去的菜籽油,那時候菜籽油金貴,據說小小一瓶香油是要省着吃半年的,可奶奶總是毫不遲疑地將大半桶香油倒進鐵鍋,再次加柴添火,等熱油上的泡沫散去,將之前切好備用的生紅薯片放入滾熱的油鍋中,炸至金黃,出鍋濾油,放涼即食,一咬一個嘎嘣脆!

接下來的春節假期裏,抓一把紅薯幹,村裏的樹林草叢就變作了我探險的樂園,石板路上畫滿我奔跑的足跡,院子裏留下我陣陣笑聲,坐在老屋的火塘旁就連我蹩腳的彝族話也變得不再生硬……

春節假期終於結束了。返程時,我對着村口大香椿樹下那日漸佝僂的身影拼命揮手,而在我的行囊裏裝着的是一份沉甸甸的紅薯幹。

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奶奶已故去多年,紅薯幹也成爲了我家春節必備的食物。廚房裏,年過花甲的母親將紅薯洗淨上鍋,我稚氣未脫的女兒在一旁眼巴巴等着美食出鍋。在蒸鍋和烤箱裏飄出的香甜味中,奶孫倆用彝語搭着話——

“阿囡啊,你媽媽像你這麼大的時候就會說好多彝話了,你也要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