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遊樓觀臺牡丹園記散文

遊樓觀臺牡丹園記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9W 次

五一假到了,春風和煦,楊柳青青,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心情格外放鬆,感覺特別的好,就想家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體驗下外面的山水風光。

遊樓觀臺牡丹園記散文

五月一日早上,天色變陰,我和家人延包茂高速一路前行,第一次獨自開車出遠門,心裡有些忐忑,適逢假期,車流量特別大,所以格外小心,一路上全神貫注,枉顧了外邊的春色。

在行駛近百公里後,到達銅川新區,銅川新區是個年輕的城市,城市漂亮而廣闊。聽說距高速不遠有個牡丹園,花開得特別豔麗,就決定去看看。

下高速公路很快就到了,停好車走進園區,發現遊人不多,景區呈現滿園綠色,只有零星幾朵牡丹還開著,點綴在綠色之中,遍地是落下的花瓣,雖然那盛開的牡丹依然豔麗,在綠葉的映襯下,依然顯示出花中之王的富貴和大氣,但顯得格外孤獨,沒有滿園盛開的景象。

問了當地人,說花期剛過,前兩天的一場風雨,讓花全部吹落了,無不遺憾地說,你們早來一週就好了,那時滿園奼紫嫣紅,多姿多彩,聽得我心裡酸酸的。

我們在曲徑通幽的綠色之中穿行,欣賞著綠油油的牡丹園,在牡丹園的邊上,有了意外的發現,成片的芍藥含苞待放,看樣子幾天就會盛開了。

我們站在芍藥園邊,仔細欣賞著,她和牡丹比起來,花蕾小了許多,顯得小巧玲瓏。雖然沒有牡丹那樣國色天香,但以其獨特魅力,被歷代詩人頌揚,唐朝大詩人元稹就讚揚到:“去時芍藥才堪送,看卻殘花已度春。只為情深偏愴別,等閒相見莫相親。”寫出了芍藥的情和義。

芍藥因為在春之將去時開放,還有個將離的雅名,有依依不捨春天的離去之意,花開得含蓄可愛,一種別樣的美,就被賦予了深閨中的少女,戀愛中的情人。看看即將開放的花蕾,多想欣賞那盛開迷人的景色,且還要等幾天,看來這次於花無緣。

這時天開始下起小雨,有些遊人因雨來的突然,沒有帶雨具,向路邊的車跑去。有些脫下衣服遮住頭部,加快了離開的腳步,看著雨中的花園,瞬間變得霧氣濛濛,更加冷清,雨點打在綠葉上,發出啪啪的聲響,風也起來了,牡丹園的湖面上,吹起了漣漪和小小的浪花,我感覺到了冷意,頓時也感到索然無味,在家人的督促下匆匆地離開了。

不時回望有些遺憾和失落的牡丹園,心想錯過了季節,沒有看到滿園花開的盛景,也等不到芍藥花放,失望至至,真是花開不等人,錯過了,只能等來年,雖然園中管理人員還煞費苦心,購置了許多比真花還豔麗的塑料牡丹花,點綴在園中,依然沒有鮮花的美麗,索然無味。

看來任何事物,假的再好也代表不了真。我想今年錯過了花開季節,年年都有機會,可人生有些事錯過了,就沒有來年了,會成為一生的遺憾,所以應該珍惜一定要珍惜,少些錯過,就是人們常說的機不可失,時不再來,這是人生的大事,會影響生活的軌跡。

這時雨越來越大,不去再想了,園中除了那些做生意的在收拾攤子外,遊人已經很少了,該說再見了,小小的牡丹園,來年花開季節再見吧。

在雨中,我繼續開始了行程,下午我們接近了樓觀臺景區,天也開始放晴,天空中罕見地出現了彩霞,空氣中瀰漫著清新的氣息。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六個高大的大柱子聳立在樓觀臺大門口,上面寫著“天下第一福地”六個金黃大字,預示著到了可以給你帶來福氣的地方,精神也為之一震,疲勞頓然煙消雲散了。

樓觀臺號稱"天下第一福地",它是我國著名的道教聖地,整個景區位於周至縣境內,終南山北麓,興盛於唐代,延續至今。寺院和山相連,依山而建,周圍山勢如樓臺,因山得名,所以叫樓觀臺。

進園的時因為是下午,馬上要封園,遊人已特別少,我們走在大理石鋪的甬道上,感覺這裡春天的氣息依然很濃,清涼而愜意,沒有了夏天炎熱酷暑,園中各種花依然盛開,空氣中還帶著花香的味道,園中茂林修竹,綠廕庇天,幽靜而清新。

面前一座座壯觀的廟臺建築有序排列,隨山勢漸漸抬升,黃門紅牆褐瓦和綠色的草地翠綠的竹園相映襯,顯得格外莊嚴和神聖,幽靜和神祕。這裡山青水秀,景色秀麗,不正是人們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嗎。

這裡是老子傳道的地方,道教的聖地,建築佈局和設計體現了道家風格。進深是五重院子,道旁佈滿了許多人物雕塑,記述著孔子,老子,王羲之,以及李白的醉酒,莊子夢蝶,八仙得道等故事,傳承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經典,處處滲透著道家的哲學思想,在這裡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深邃高遠,感受到了先哲思想的深遠和永恆,學到了不少知識。

走進一個個大殿,看到這裡供奉著各路道家的神仙,道家講究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得道昇天,我觀賞著個個大殿裡供奉的各路神仙,這些都是中國的神,不象佛教都是外來的,看來在精神世界,也有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

這時我看到兩個少婦拿著大把香,每個神都不錯過,匆匆忙忙地進行叩拜,很是虔誠。我認不全每個神,但我知道老天爺,知道玉皇大帝,他是道觀最大的`神,也是我心中最大的神,於是我懷著敬畏虔誠之心上了香,祈求保佑實現心中的夙願。

參觀後我才知道老子是河南鹿邑人,道家思想的創始人,他的思想和學說影響了中國,也影響了世界,到現今還在影響著我們的行為。孔子評價他說,老子學識淵深而莫測,志趣高邈而難知,如蛇之隨時屈伸,如龍之應時變化。

老子是東周的管理藏書史官,處於社會開始動盪的春秋早期,當他看到東周王室開始衰亡,便離開西去,在過函谷關時,函谷關令尹喜在關上發現紫氣由東而來,知道有聖人過關,便恭候迎接,果然見一老者,天庭飽滿,鶴髮童顏,兩耳垂後,眉長三寸,目光炯炯,騎著青牛,逍遙自在而來,這就是老子。他被伊喜留下,寫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寫出了道家思想的精髓,後來“紫氣東來”在民間被譽為祥瑞降臨,每年過年時家家戶戶喜歡把它作為春聯的橫批貼在門上,也有的家戶永久地刻在門牌上,預示著吉祥時時降臨。

在現代中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的三大體系的思想一直影響著我們,這就是儒道釋。除佛教是外來外,儒道是我們的先賢創立的,中國歷史如果沒有這兩大哲學體系的建立,就不可能被譽為有東方的文明。

孔子和老子都生活在東周晚期,是中國文化集大成者,老子是孔子的老師,儒教思想部分繼承和發展了道教的思想,一脈相承。在歷史上,他們有過一次深層次的交流,對東方文明的傳承和發展,影響深遠,確立了儒教思想的基礎。

東周時期的一天,孔子前往洛陽向老子請教,兩人談了許多對世界觀的看法,其中對待生死,提出了人有幼、少、壯、老之變化,猶如天地有春、夏、秋、冬之交替的生死看法,提出了生於自然,死於自然,任其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觀點,對人生的意義提出了功名存於心,則焦慮之情生,利慾留於心,則煩惱之情增,所以榮、所以辱,自然之道也,很好地闡述了中國道的思想。

老子還提出了上善若水的觀點,認為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故柔之勝剛,水無所不利,避高趨下,未嘗有所逆,空處湛靜,深不可測。以載則浮,以鑑則清,以攻則堅強莫能敵,善用能也,全面概括了水以弱剋強的辯證觀點,這些思想在現今依然影響著國人的行為規則。

在孔子將要辭行時,老子說:“富貴者送人以財,仁義者送人以言。吾不富不貴,無財以送汝,願以數言相送”。“當今之世,聰明而深察者,其所以遇難而幾至於死,在於好譏人之非也;善辯而通達者,而屢至於身,在於好揚人之惡也,勿以己為高,勿以己為上,望汝切記”。這兩位最偉大的哲學家的歷史碰撞,開創了我們祖先文明的先河,形成了兩大偉大的思想學說,這是東方天空閃耀的最亮的兩個明星,照耀了東方,也亮了全世界。

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能夠屹立於世界的東方,是老子孔子的哲學思想的光輝在東方閃耀的金光的結果,以至於漢代初期,把道教的思想和中華民族的始祖軒轅黃帝思想融為一起,被稱為黃老思想,形成了“無為而治”的統治理念,使漢朝初期得到了修養生息,積累了巨大財富,實現了歷史上的第一個鼎盛時期“文景之治”,在民族歷史的拐點,面臨巨大威脅時,為漢武帝開疆拓土,打敗匈奴奠定了基礎。產生了霍去病衛青這樣大將軍,逼迫強悍的匈奴遠盾,在三百年後逃到西方,用阿提拉的上帝之鞭抽向了歐洲,不然中國的歷史就要改寫,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看著這些介紹心裡由衷而生一種自豪感,文化創造了歷史,歷史發展了文明。文明推進了社會進步。我國的歷史能夠悠悠五千年文明不斷,是這些思想,是這些哲學體系凝聚了民族之魂,推進了歷史的進步。

天色已暗下來,我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樓觀臺,雖然好多的東西沒有看完,但也知足了,今年五一小長假,在體驗山水之樂的同時,自己也增長了不少知識,思想得到了陶冶。遊山水之樂,樂於於心,觀文化之奧,洗滌於行,把此行記錄下來,已備將來回味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