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散文 > 逃離何易散文

逃離何易散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45W 次

隱者,漁人,這兩個中國出世文化象徵帶著一種灑脫,一種超然物外的高潔淡泊。“雲深不知處”,採藥去的隱者於蒼莽山間所採得的,豈止是一兩味山珍藥材?他們逃離凡塵所得到的,是一種心的迴歸和寂靜,是一種拋棄枷鎖的遁隱。

逃離何易散文

而現在,竟有人空戴隱遁的大帽子,帶著沉重的腳鐐與枷鎖,妄談“逃離”,一面心中是難解的羈絆,一面又戴著枷鎖,這一場舞到不堪為城市文化宣傳意味的炒作了。

現代人出遊已經習慣隨時發朋友圈及時分享訊息,無聊時拿手機來消遣一番,消磨時間,可是,我們是不是少了很多“遊玩之樂”?

古人披荊斬棘,焚茅草,尋找名勝之心,我們大概現在難以體會,但可惡的是,我們口口聲聲“逃離”,卻始終不忘自己身上的枷鎖,怨在它,恨在它,始終離不開的還是它。

這種半逃離的虛假狀態使我們始終不能獲得真正的內心自由。就像喝著奶卻想宣佈自己長大的孩子一樣,總是免不了要再示弱一番再回去喝奶的。

那麼,我們果真無法逃離凡塵,追尋自由之花了嗎?不,不是這樣的。三毛前往撒哈拉沙漠。放棄了家中安逸的生活,去感受沙漠中獨特的自然風物,她那自由不羈的靈魂是屬於那片蒼茫的大漠的,與此相照應的是她的愛情、婚姻,自由而簡樸,褪盡了世俗的種種規則、牽絆,一個簡單的儀式。我彷彿聽到了他的歡笑聲,一顆自由心靈的歡聲笑語,在《撒哈拉沙漠》中歡暢躍動的心臟才能發出的歡笑聲。

三毛的逃離時成功的,其實這成功是一顆埋藏在心內的`種子,遇到春風春雨便發芽開花結果,其關鍵在於內心有一顆嚮往自由的種子。

內心的自由是無法被外物牽絆複製的,而若讓一個內心不自由的人走出牢籠,恐怕他會惶惶不知所措,反而生出一種對牢籠的依賴之情。

枷鎖不是物所能形成的,它是一種心的淪陷,心已淪陷,那就是“無可救藥”。

“曳尾於塗”,莊子寧為一隻自由的小龜也不做受人供奉的死龜;“歸去來兮”,陶淵明在東籬下歡笑。他們拋去了心靈的枷鎖,不用逃離,勝似逃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