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作文中心 > 高三作文 > 【精華】高三作文合集五篇

【精華】高三作文合集五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三作文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華】高三作文合集五篇

高三作文 篇1

人所存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便是追尋。——題記

“我曾經跨過山和大海,也穿過人山人海。”突兀的荊棘會絆倒前進的步伐,可我仍不停歇於此,繼續追尋的腳步。在風雨中穿梭,尋找人生在世的意義。

在現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人們的注意總會放在一些主流的事物上面,很少人會去慢慢的體驗生活,期待與美景的一次邂逅。但追尋,必是人生道路中必不可少的東西啊。

我們每一個人,也像是每一顆蒲公英里的每一顆種子,從出生起就開始追尋。也只能是追尋,不是為了目的,而是為了那山一程,水一程,為了在這世間留下自己獨一無二的印記。有人選擇的一生是瀟灑不羈的,一生都在闖蕩中。有人選擇的一生是平穩的,一生溫暖,在平平淡淡的日子裡,期待著一個又一個的小驚喜的出現。而藏匿在這之間的,是我們追尋的初心。

“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去追尋光明。”我們總在不停的追尋,追尋所謂的期許,所謂的夢想,所謂的未來。但偶爾也要停下來想想,我們為之付出努力的到底是什麼?我們渴望明天,渴望光明,卻常常在黎明前的黑暗面前退卻和讓步,選擇妥協。

追尋著,追尋著。世間的美景其實在不經意的一個瞬間已經映入你的眼簾,腳下泥濘的芳香也已感受到了你的呼吸,又或是一棵老樹,一朵雛菊,或是一株嫩草。詩和遠方固然美好,但也別忘記腳下的美景。

令我歡喜的,其實並不是追尋的結果,而在於追尋的本身。只有堅定自己的信念向前奔跑,向未知的明天一步步靠近,也許跑不到終點,但也要攥緊機會不容有失的去追尋,去勇敢前行。

可能是一抹斜陽,照亮了我為了追尋而追尋的追尋。

高三作文 篇2

昨夜星辰,攜一陶盅,盅內蛛網塵埃羅列,其由未見,提一錫壺,往後院觀曇.

甬道伏寒光,青苔睡蟲鳴,清清寂寂。三杯兩盞石几上,壺中酒已褪去,而几旁曇花卻無意;吾念此夜猶佳,與前日殊甚,自想,何不出仙露瓊漿,花前月下獨歌?思罷,遂徑入西房。

自西房,門五步,推石柱,扶麥稃,取檀固,下三尺,始得壇,乃憶其為前人所置。

啟壇封,清氣蒸,左執盅,右舉壇。無奈花色朦朧,餘亦迷離,壇之所傾未有入盅者,遂棄盅,卻不聞其聲,茫茫尋之草叢,再擊於石階,砯聲起,吾歡娛;於是雙手把壇做瀑流狀。下自以口應之,然受酒者,眼耳鼻舌身意盡得,七情六慾三魂七魄皆滿;曇亦開。

吾倘曇花下,圓月邊,卻見翠兔轉玉盤,馨香酒共繞;睡去,只道周公棋藝高。

鳥破殘眠,日過林顛;惺忪眼、流離壇,忽見壇封字:子建五斗遺世間。(注:謝靈運曾言:“天下才共有十鬥。曹子建獨佔八斗,我佔一鬥,天下人共分一斗”)

高三作文 篇3

最近看了一部名叫《麥積山的呼喚》的電影,感觸實在太深。影片中的主人公大學畢業後毅然放棄優越的都市生活,紮根於偏遠而平窮的家鄉,一心投身於農村教育。看到她為了替學校爭取一名支教老師而前去“要人”,看到她為了孩子們付出的一切,曾經答應男友在他遠行的日子裡不要落淚的我,再也忍不住了。

曾經看過很多關於西部教育的短片,每看一次,都會觸動心靈。偏遠的山區,環境惡劣,生活貧窮,人口少且分佈散,留不住人才,因而師資匱乏。這些是很多偏遠山區學校所面臨的現狀。每次看到這樣的短片,我就會想起自己的童年。我的家鄉並沒有影片中的天水山區貧窮,但當年的條件也並不優越。那時,與我一起讀書的孩子都不曾上過學前班,六歲直接讀一年級,而當年的學校就是村委的一間房子,五歲、六歲的孩子擠在同一個房間學著同樣的課文,而學生十二人而已。老師則是我的母親,一個僅小學畢業的農村婦女。我的母親能成為包括我在內的十二個孩子的啟蒙老師,原因卻很簡單,一方面沒有哪個老師去我們村教書,另一方面,當年家裡貧窮,農業稅是不小的數字,母親便自願去當我們的老師,以便用微博的工資去填補農業稅的洞口。一年後,我們大了一歲,手腳有力了,於是就到離家很遠的村子開始我們二年級的生活。學校離家很遠,又沒有宿舍,每天早上,母親五點就起床為我和妹妹做早餐,然後打著火把送我們姐們倆一程,待天漸亮,母親才轉身踏上回家的路。我和妹妹唱著歌來壯膽,一步石子一步泥,年幼的我們在泥濘的山路奔走一個多小時終於到校。晚上,我們重複著早晨的足跡,山路一個彎又一個彎的繞著,我們一年又一年地走著,終於到了小學畢業。

初中了,依然在這個村子裡讀書,學校離小學不遠。那是一所怎樣的學校呢?學校建於何時,我不清楚。全校最多的時候八個班,每班四十來人,教師十幾名。學校前有大門,後無圍牆,長滿草的操場後面便是一片片農田和一條條小道,進者無阻,出者無礙。宿舍是兩排磚瓦房,房間不足十間,每個房間放十張床,住二十人。房頂下拉扯著一張藍色的油布,用於擋房頂掉下的灰塵,每晚躺在床上,都會聽到老鼠在油布上來回竄動的聲音。記得有一年晚上刮狂風,下暴雨,宿舍嚴重積水,窗也被刮破了幾個,屋頂的瓦飛了一片,就連學校大門兩旁的圍牆都被風雨掀垮了。那一晚,我們所有住宿生在老師的帶領下把被子抱進了教室,在老師手中微弱的手電筒的光亮下,我們把課桌椅一張張拼好,男女學生分別擠在一間教室嚷了一晚,哭了一晚。時隔多年,那情景至今令我記憶猶新。

雖然我的家鄉比較偏遠,當年比較落後,但那裡是我的根源。儘管我的小學和初中學校條件艱苦,但它們是我的搖籃。當我翻越一座又一座大山,走進高中,走進大學,我依然眷戀著。一晃已過去好多年了,我曾今就讀的初中校園早已在我升入高中的第二年廢棄了,從那時,那一大片山村的小學畢業生便要遠去鎮上讀初中。那所小學,如今已是人少樓空,曾經我讀五六年級時,每個年級三個班,每班四十餘人,如今全校只有六個班,每班二十來人。當年在香港影視大亨邵逸夫的捐款下拔地而起的教學樓——逸夫樓,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喧譁。當我再次回味《麥積山的呼喚》的時候,我又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往日的點點滴滴,想起了餘暉下那漸漸空去的逸夫樓。雖然家鄉早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寬廣的水泥路直逼鄉村的山山腳腳,鄉親們的日子越來越紅火,然而每次回家看見那座逸夫樓,我的心便開始顫慄。鄉間的這座逸夫樓,我似乎可以預見它的命運。如今在它的懷抱中,學生僅一百來人,教師更是屈指可數,而體音美均沒有專職教師。看著那些孩子,我似乎看到了當年的自己。心再一次觸動。

又一次想起《麥積山的呼喚》,我再次有了些許衝動——去支教。這衝動來得並非莫名其妙,毫無緣由。然而衝動過後便是良久的無言與沉思,正如影片中的男主角所說,一切需要經濟做支援。是啊,在這個越來越現實,世俗觀念越來越強烈的社會,我們的理想也隨之越來越遙不可及,高飛的翅膀越來越脆弱無力。淚再一次不經意地敲打在鍵盤上,這是因誰而流?為何而落?

高三作文 篇4

天使是會哭泣的-

為心愛的人落淚-

是最真摯的情感-

深深地觸動了天使-

讓他為她落下了眼淚-

這樣的愛情是世間-

最偉大的愛-

是時間的考驗-

讓它成為永遠-

沒有因素能將我和你分開-

兩個人已經連在一起-

無法分離-

天使的淚-

是世間最有價值的東西-

是情人的淚滴-

愛是世間存在最真摯的情感-

讓愛連續到海枯石爛-

天使的淚-

為你而流-

-偲去的東西

-就不能在一次擁有

-好好珍惜

-不要犯錯哦

當淚水遺落在

花瓣之上

顯得那麼的憔悴

美麗從中展現出來

幸福的一秒就在此刻

人傻傻的在等待

花開花謝三十載

好與壞的區別

到底有多大

演繹著黑白顛倒的電影

而我卻是最後的杯具

淪落為淚滴

滴落到那片寧靜

記憶最深的一處

而我卻躲在一片

漆暗的角落

望著那個閃光點

一滴淚

隨著那種安靜的氛圍

慢慢地滲透到你的心中

淚滴的唯美

你永久不會曉得

眼淚中的苦痛

你能否感覺到

微笑成為你掩飾傷痛

最好的表情之一

其他全部存在於掩飾

而我卻成為了點綴

傷痕將淪為最好痛的見證

泣哭是我滴落的憑證

那個未知的答案

已經對我毫無價值而言

唯一的唯獨是幸福嗎

而我覺得天使的哭泣

卻是唯一的唯一

淚滴模糊雙眸

前面的一切變得迷茫

永遠與短暫有區別嗎

最終的答案還是以分離收場

而哭泣天使的淚滴

平復這那種所謂的虛假

不是穿上情侶裝,就能夠裝情侶的

輸贏的區別不是很大

傷痕是最好的驗證

眼淚是最好的憑證

而我卻是唯一點綴

淚滴,慢慢侵蝕我的心

如同拼圖缺少了一部分

就存在的缺陷,不完美

頹廢將演變成你的所有

淚落的瀟灑,傷痕的沉悶。

溫存的`記憶,押韻的字元。

零碎的心情,黑白的世界。

閃爍的霓虹。煩惱的追逐。

平穩的心跳,鏡子的影子。

自我的對話,等待的煎熬。

苦楚的降臨。善意的謊言。

抉擇的對錯,掩飾的逃避。

絕美的偽裝,醜陋的裝扮。

慣性的背叛,愛恨的價值。

破滅的希望。遺失的地點。

空白的場景,稀薄的氣息。

相識的誤判,笑語的單純。

尋覓的奇蹟,杯具的結尾。

哭泣的天使,淚滴的別離。

逝去的光陰,青春的詮釋。

永久的淚痕,苦悶的表情。

幻想的幸福,快樂的破滅。

而我成為哭泣天使落下的淚滴,被遺留在一個需要它的地方,差異將變得沒有任何國度,在現實與虛假當中隨意的轉變著,摸不到的空間,猜不到的情緒,碰不到的觸控。唯獨剩下哭泣天使遺落下的痕跡,陪伴在你的身邊。

高三作文 篇5

在堅守中前行,也許是機械生產隆隆聲下經匠人反覆打磨後木勺表面的流光,也許是縫紉機橫行時素手執針在布中穿梭而成的翠鳥。在堅守中前行,是為了在浮華世界中存留內心的安定,是一種超脫物質的文化追求。

這是一個荊棘佈滿道路的時代,可總有人懷著堅定信念不顧傷痕,只為踏實,只求無愧於心。近年,香港某藝術博覽會,一件件商品明碼標價,用華麗的邊框爭奪著人們的目光。《解款車》這一類藝術家用最樸實的紙殼詮釋自己思考的作品,無人問津,即使面對人們的眼高眉低,即使內心有傷痛,藝術家依然靜靜站在那裡,等待向他作品投去目光的人,他很清楚作品中對社會的思考會不同程度觸動每一個人的心,所以他不顧冷嘲熱諷,只是很踏實地履行著藝術家的使命。

這是一個太過物質化的年代,可總有人守著最質樸的本質,延續他們的人生理念。尼西黑陶,在工業化生產中太不起眼,可當你走進尼西藏人家中,感受烹飪時灰白煙霧與黑鍋的強烈對比時,感覺紅與黑的交匯中,將溫度傳給食物的那一刻,你會明白孫諾七林老師十幾年如一日在黃土房中,盤泥胎、執木刀的自豪感,他不在乎生活的困窘,只為成全茶馬古道上延續兩千年對生活不苟且的態度,將尼西黑陶中的文化內涵流傳下來。

在堅守中前行,對每個人來說,是保守內心的安定,不被浮華世界的干擾矇蔽雙眼,無愧於心地為自己的生命畫上完美的弧線。在堅守中前行,對我們整個民族來說,是在快速現代發展中,保有自己的節奏,是為了讓中華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的長流中繼續流淌。

在堅守中前行,憑一顆堅守人生價值的心,憑一縷對傳統文化堅守的責任感,實現人生價值、延續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