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隋書》卷六 志第一大綱 ◎禮儀一唐、虞之時,祭天之屬為天禮,祭地之屬為地禮,祭宗廟之屬為人禮。故《書》雲命伯夷典朕三禮,所以彌綸天地,經緯陰陽,辨幽賾而洞幾深,通百神而節萬事。殷因於夏,有所損益,旁垂祗訓,以勸生靈。商辛無道,雅章湮滅。周公救亂,弘......

  • 《隋書》卷十四 志第九大綱 ◎音樂中齊神武霸跡肇創,遷都於鄴,猶曰人臣,故鹹遵魏典。及文宣初禪,尚未改舊章。宮懸各設十二鎛鍾於其辰位,四面並設編鐘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設建鼓於四隅。郊廟朝會同用之。其後將有創革,尚藥典御祖珽自言,舊在落下,曉知舊......

  • 《隋書》卷四十二 列傳第七大綱 李德林子百藥李德林,字公輔,博陵安平人也。祖壽,湖州戶曹從事。父敬族,歷太學博士、鎮遠將軍。魏孝靜帝時,命當世通人正定文籍,以為內校書,別在直閤省。德林幼聰敏,年數歲,誦左思《蜀都賦》,十餘日便度。高隆之見而嗟嘆,遍告朝士......

  • 《隋書》卷三十七 列傳第二大綱 李穆子渾穆兄子詢詢弟崇崇子敏李穆,字顯慶,自雲隴西成紀人,漢騎都尉陵之後也。陵沒匈奴,子孫代居北狄,其後隨魏南遷,復歸汧、隴。祖斌,以都督鎮高平,因家焉。父文保,早卒,及穆貴,贈司空。穆風神警俊,倜儻有奇節。周太祖首建義旗,穆......

  • 《隋書》卷十七 志第十二大綱 律歷中夫歷者,紀陰陽之通變,極往數以知來,可以迎日授時,先天成務者也。然則懸象著明,莫大於二曜,氣序環復,無信於四時。日月相推而明生矣,寒暑迭進而歲成焉,遂能成天地之文,極乾坤之變。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乘而各有合。天數二十......

  • 《隋書》節選習題大綱 李景字道興,天水休官人也。景容貌奇偉,膂力過人,美鬚髯,驍勇善射。平齊之役,頗有力焉,授儀同三司。以平尉遲迥,賜爵平寇縣公。及高智慧等作亂江南,復以行軍總管從楊素擊之,還授鄜州刺史。十七年,遼東之役,為馬軍總管。及還,配事漢......

  • 《隋書》卷七十七 列傳第四十二大綱 ○隱逸自肇有書契,綿歷百王,雖時有盛衰,未嘗無隱逸之士。故《易》稱「遁世無悶」,又曰「不事王侯」;《詩》雲「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禮》雲「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語曰「舉逸民,天下之人歸心焉」。雖出處殊途,語默......

  • 《隋書》卷二十 志第十五大綱 天文中○二十八舍東方:角二星,為天闕,其間天門也,其內天庭也。故黃道經其中,七曜之所行也。左角為天田,為理,主刑,其南為太陽道。右角為將,主兵,其北為太陰道。蓋天之三門,猶房之四表。其星明大,王道太平,賢者在朝。動搖移徙,王者行......

  • 《隋書》卷二十二 志第十七大綱 五行上《易》以八卦定吉凶,則庖犧所以稱聖也。《書》以九疇論休咎,則大禹所以為明也。《春秋》以災祥驗行事,則仲尼所以垂法也。天道以星象示廢興,則甘、石所以先知也。是以祥符之兆可得而言,妖訛之佔所以徵驗。夫神則陰陽......

  • 《隋書》卷三十 志第二十六大綱 地理中河南郡舊置洛州。大業元年移都,改曰豫州。東面三門,北曰上春,中曰建陽,南曰永通。南面二門,東曰長夏,正南曰建國。裡一百三,市三。三年改為郡,置尹。統縣十八,戶二十萬二千二百三十。河南帶郡。有關官。有郟山。有瀍水。......

  • 《隋書》卷二十五志第二十 《隋書》,“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徵主編的紀傳體史書。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隋書》卷二十五志第二十,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刑法夫刑者,制死生之命,詳善惡之源,翦亂除暴,禁人為非者也。聖王仰視法星,旁觀習坎......

  • 《隋書》卷六十六 列傳第三十一大綱 ○李諤李諤,字士恢,趙郡人也。好學,解屬文。仕齊為中書舍人,有口辯,每接對陳使。周武帝平齊,拜天官都上士,諤見高祖有奇表,深自結納。及高祖為丞相,甚見親待,訪以得失。於時兵革屢動,國用虛耗,諤上《重谷論》以諷焉。高祖深納之。......

  • 《隋書》卷三十四 志第二十九大綱 經籍三子《晏子春秋》七卷齊大夫晏嬰撰。《曾子》二卷目一卷。魯國曾參撰。《子思子》七卷魯穆公師孔亻及撰。《公孫尼子》一卷尼,似孔子弟子。《孟子》十四卷齊卿孟軻撰,趙岐注。《孟子》七卷鄭玄注。《孟子》七卷劉熙......

  • 《隋書》卷三十一志第二十六 地理下彭城郡舊置徐州,後齊置東南道行臺,後周立總管府。開皇七年行臺廢,大業四年府廢。統縣十一,戶一十三萬二百三十二。彭城舊置郡,後周並沛及南陽平二郡入。開皇初郡廢,大業初復置郡。有呂梁山、徐山。蘄樑置蘄郡。後齊置......

  • 《隋書》卷七十四 列傳第三十九大綱 ○酷吏夫為國之體有四焉:一曰仁義,二曰禮制,三曰法令,四曰刑罰。仁義禮制,政之本也,法令刑罰,政之末也。無本不立,無末不成。然教化遠而刑罰近,可以助化而不可以專行,可以立威而不可以繁用。《老子》曰:「其政察察,其人缺缺。」又......

  • 《隋書》卷四十七 列傳第十二大綱 韋世康(弟洸藝衝從父弟壽)韋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為關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父夐,隱居不仕,魏、週二代,十徵不出,號為逍遙公。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歲,州闢主簿。在魏,弱冠為直寢,封漢安縣公,尚周文帝女襄樂公主,授儀同......

  • 《隋書》卷三十八 列傳第三大綱 劉昉劉昉,博陵望都人也。父孟良,大司農。從魏武入關,周太祖以為東梁州刺史。昉性輕狡,有奸數。周武帝時,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見狎,出入宮掖,寵冠一時。授大都督,遷小御正,與御正中大夫顏之儀並見親信。及帝不......

  • 《隋書》卷四十三 列傳第八大綱 河間王弘(子慶)河間王弘,字辟惡,高祖從祖弟也。祖愛敬,早卒。父元孫,少孤,隨母郭氏養於舅族。及武元皇帝與周太祖建義關中,元孫時在鄴下,懼為齊人所誅,因假外家姓為郭氏。元孫死,齊為周所並,弘始入關,與高祖相得。高祖哀之,為買田......

  • 《隋書》卷五 帝紀第五大綱 ◎恭帝恭皇帝,諱侑,元德太子之子也。母曰韋妃。性聰敏,有氣度。大業三年,立為陳王。後數載,徙為代王,邑萬戶。及煬帝親征遼東,令於京師總留事。十一年,從幸晉陽,拜太原太守。尋鎮京師。義兵入長安,尊煬帝為太上皇,奉帝纂業。義寧......

  • 《隋書》卷三十九 列傳第四大綱 於義子宣道宣敏於義,字慈恭,河南洛陽人也。父謹,從魏武帝入關,仕周,官至太師,因家京兆。義少矜嚴,有操尚,篤志好學。大統末,以父功,賜爵平昌縣伯,邑五百戶。起家直閤將軍。其後改封廣都縣公。周閔帝受禪,增邑六百戶。累遷安武太守......

  • 《隋書》卷七十二 列傳第三十七大綱 ○孝義《孝經》雲:「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人之行也。」《論語》雲:「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呂覽》雲:「夫孝,三皇、五帝之本務,萬事之綱紀也。執一術而百善至,百邪去,天下順者,其唯孝乎!」然則孝之為......

  • 《隋書》卷九 志第四大綱 ◎禮儀四周大定元年,靜帝遣兼太傅、上柱國、杞國公椿,大宗伯、大將軍、金城公煚,奉皇帝璽紱策書,禪位於隋。司錄虞慶則白,請設壇於東第。博士何妥議,以為受禪登壇,以告天也,故魏受漢禪,設壇於繁昌,為在行旅,郊壇乃闕。至如漢高在......

  • 文言文閱讀:《隋書·張文詡傳》節選 張文詡,河東人也。文詡博覽文籍,特精《三禮》,其《周易》《詩》《書》及《春秋三傳》,並皆通習。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碩學之士,其房暉遠、張仲讓、孔籠之徒,並延之於博士之位。文詡時遊太學,暉遠等莫不推伏之,學內翕然,鹹共宗仰。......

  • 《隋書》卷四十五 列傳第十大綱 文四子高祖五男,皆文獻皇后之所生也。長曰房陵王勇,次煬帝,次秦孝王俊,次庶人秀,次庶人諒。房陵王勇,字睍地伐,高祖長子也。周世,以太祖軍功封博平侯。及高祖輔政,立為世子,拜大將軍、左司衛,封長寧郡公。出為洛州總管、東京小冢......

  • 《隋書》卷五十三 列傳第十八大綱 達奚長儒達奚長儒,字富仁,代人也。祖俟,魏定州刺史。父慶,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長儒少懷節操,膽烈過人。十五襲爵樂安公。魏大統中,起家奉車都尉。周太祖引為親信,以質直恭勤,授大都督。數有戰功,假輔國將軍,累遷使持節、撫軍......

 104    1 2 3 4 5 下一頁 尾頁